苏剑一:用官德戒尺规制“小官巨腐”

2014-11-25 09:55:35
来源: 时代周报
要规制“小官巨腐”乱象,防止一些基层干部变成令人咋舌的“虎蝇”,除了“硬反腐”之外,还得在“软反腐”即重建官场文化方面有更多作为。

苏剑一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反腐领域的一个新名词重新激起了民众的围观热情,那就是中央巡视组提及的“小官巨腐”乱象。在最近曝光的几则反腐新闻中,有些主角仅是村官、科级干部,但涉案金额动辄数以千万元计,有些甚至黄金、现金等赃款就有数亿元之多。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长期以来,由于权力制约和监督体制不够健全,有些问题官员从“吃拿卡要”起步,逐渐变成了胃口巨大、贪胆包天的“虎蝇”。

如何遏制“小官巨腐”乱象?很多人都能想到几个比较“俗套”的答案,比如健全权力监督体系,将官员置于更加细密的“笼子”之中;比如落实权力清单制度,减少官员利用手中的审批权等职权寻租的机会;再比如,改革和完善官员任用制度,防范某些官员在某一个地方、某一个领域“深耕”,形成贪腐网络。

这些对策当然没错,事实上也是中央三令五申的反腐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必须看到的是,如今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沦为腐败高发区,不仅因为个别官员出了问题,而是官场的生态出了问题。“小官巨腐”之所以成为一种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基层官场感染了官场通病,但反腐制度尚未传导到权力末梢。

反腐归根究底是在做“人”的工作,仅有前面那些比较“硬”的举措,其效力在行政体系的“毛细血管”层级难免会有疏漏,给一些“小官”谋求“巨腐”的机会。因此,要规制“小官巨腐”乱象,防止一些基层干部变成令人咋舌的“虎蝇”,除了“硬反腐”之外,还得在“软反腐”即重建官场文化方面有更多作为。

更高级别的反腐目标,显然是重塑已被扭曲的生态,以健康的官场文化实现“弊绝风清”,将官德当作规制官员的戒尺。

前段时间,湖南一村干部因贪污公款被查后,反问“我当官不就是为了捞两个吗,怎么还违法了”,引发舆论热议。仅从这句代表了一些贪腐官员心声的话,就可以管窥如今“小官巨腐”问题频出的根源。无论是习近平强调“当官就别想发财”,还是王岐山造访安徽六尺巷启示官员“为官当知进退”,都是在制度化反腐之外,从倡导官员守德和重塑官场文化的角度,给大大小小的官员敲响警钟。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TikTok再添猛将,抖音电商副总裁木青转岗跨境电商
碳酸锂暴跌拖累矿企业绩!锂矿“双雄”去年少赚300亿,赣锋锂业营收16年首降
投行营收占比仅4%,信达证券“另类投行”成色不足!未来或需逐步脱离AMC的庇荫
“第一物企”碧桂园服务遇盈利大考:收并购不及预期,疯狂买买买拖累利润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