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实:外储调结构,应稳字当头

2014-10-28 03:59:12
来源: 时代周报
外储下降传递了一些重要的趋势信息,而把握趋势信息,需要结合历史演化和宏观背景分析短期事件。

程实

如果一件事情无法永远持续,那么,它必将终止。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中国外汇诸备总额较上一季度下降1032.13亿美元,这是2012年第三季度以来外储总额首次下降。作为并不常见的一种现象,外储下降传递了一些重要的趋势信息,而把握趋势信息,需要结合历史演化和宏观背景分析短期事件。

首先,外储下降是偶然的,但外储急速上涨的终结却是必然的。2014年第三季度是一个特殊的时间关口,全球经济弱复苏新常态逐渐确立,地缘政治动荡频繁升级,国际金融市场风声鹤唳,美元升值走势犀利,如此背景下,国际贸易形势波动加大,人民币升值预期弱化,国际资本异动增强,中国外汇储备由此出现了有悖于预期的异常波动。应该说,第三季度的外储下降是短期内的金融现象,而长期来看,外储的形成和变化本质上是经济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进入快车道,并快速融入到全球化推进的潮流之中,给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内需增长的相对不足、贸易结构的相对不平衡,以及储蓄的相对过剩等问题也在外汇储备积累过程中产生作用,导致中国外汇储备近年来呈现出增长相对过快的特征。经济基础决定外储演化,当下和未来一段时期,人民币的双向波动、中国经济增速重心的下降以及中国经济外需依赖度的弱化渐成“新常态”,这决定了外储急速上涨时代正在终结。

其次,外储下降是一种相对有益的自然减负,但外储规模过大风险的根本化解却不能只靠自然减负。李克强总理在出访非洲时曾提到:“过多的外汇储备对我们是负担。”从两个维度看,中国储备近4万亿美元的总量是“过多”的:一方面,中国外储占全球外储的比例目前是33.71%,高居第一;另一方面,传统国际储备需求理论显示,若一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在进口额的30%左右,则认为该国的外汇储备是充足的,而中国当前这个比例超过200%,可以说是相对过剩的。外储下降可以自然缓解外储“过多”的负担,但这种减负方式仅限于增量层面,而存量层面的负担相对更大,也急需缓解。

最后,外储减负的大方向是确定的,但外储减负也要稳健推进。虽然过多的外储是负担,但这并不意味着外储本身就是风险。外储是国家清偿力的保障,是国际金融冲击的缓冲层,是国家金融实力的一种客观体现。因此,外储减负需要循序渐进,既要利用外储自然增长率必然下降的趋势力量,顺势而为;也要合理把握主动调整外储存量的力度和速度,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作者系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投资亏超8000万元,沃森生物一季度净利大跌逾九成,刚终止一款新冠疫苗研发
北京车展今日开幕!合资自主齐上新,智驾“普及风暴”进行时
《恋与深空》海外上线3个月狂赚超5亿元,苏州跑出一匹游戏“出海黑马”
一季度营收、利润双降!西部证券去年净利润上涨超170%,分红超4亿元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