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去担保化”仍存争议 “增信”新模式或存隐忧

2014-09-05 20:20:40
来源: 网稿
虽然P2P平台的监管细则虽然还没有落定,但对于监管层人士提出“P2P平台本身不得进行担保”等观点,从今年开始,不少平台已着手“去担保”。

时代周报记者 胡秀 发自广州

“去担保化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误读”。在8月30日的网贷之家“网贷神州行”走进广州投资人见面会上,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陈宝国这样表示。虽然P2P平台的监管细则虽然还没有落定,但对于监管层人士提出“P2P平台本身不得进行担保”等观点,从今年开始,不少平台已着手“去担保”。

今年5月份,P2P行业“一哥”平安陆金所率先表示未来陆金所P2P业务的发展规划拟取消第三方担保,采用个人信用评级的方式开展业务,允许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自助选择投资产品。在陆金所率先提出“去担保化”的口号后,多家P2P平台也加入了“去担保化”大潮。那么P2P平台是怎么看待“去担保化”?对于P2P平台“去担保”还有何争议?

陈宝国表示,“什么是去担保化?是指平台去担保化,平台主要起中介的作用,这是我们进入这个行业之前听说过的这样的运营模式,而且现在也成为我们行业发展的一个通用模式。”从平台方面和项目方面而言,“平台方面去担保化;但是项目方面无论是引进担保公司也好,还是保险公司也好,都不能做到去担保化。这是我们中国的现状所决定的。”

他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金融,金融的核心在风险控制,风险控制的体系决定了不同的业态模式。所以,投资人在选平台的时候,第一要先看是什么产品,第二要看整个体系流程健不健全。

融金所总经理黄敏也认为,“去担保”指的是去平台自身的担保,但是并不意味着项目完全没有担保。对于“去担保”,他的理解是,“平台不能打着绝对安全、保本保息这样的概念去做宣传。”

目前来看,P2P平台“去担保化”的方式不一,较为普遍的是无担保类产品、风险准备金机制、第三方担保机构、联姻险企等4种模式,但各种模式依然存在风险点。

以风险准备金模式为例,它指的是一旦项目发生兑付问题,即从准备金中扣除。但是,新联在线总经理许世明表示,当业务量到了一定程度,一旦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时候,风险准备金机制有可能不堪一击。“目前P2P行业风险准备金比例一般是3%左右,一旦平台坏账率大幅超过3%,甚至吞噬了平台的利润,那平台是否有能力保证刚兑就很成问题”。

而对于与保险公司联姻的模式,黄敏认为,引进保险机制是一种有意义创新之举,但目前只能是一种尝试,不能大规模进行。“这个行业刚刚兴起,而且细分出很多的平台,比如说有专做车贷、房贷的等等,保险在没有足够的大数据给它提供风险测算的情况下,没办法统一的保险来提供给平台和投资人投保”,黄敏表示。此外,E速贷研究咨询部总监黄远里指出,引进保险公司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收益的下降。“对于民间借贷来说必须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来调查资料的真实性,所以必然导致保费比较高。如上海一家平台,引进保险后90天的年化收益率降了降了9%,6个月的年化收益率降了10%。”   (编辑:潘奋图)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聚焦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推出“交融科创计划”
中国银河再遭监管警示,年内19家券商收警示函!投行业务、员工违规成“重灾区”
五矿资本大跌超8%,五矿信托兑付逾期,此前已计提2.3亿减值损失
精益求精优化营商环境,上海农商银行擦亮申城“金名片”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