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细解与夏普旧怨内幕

2019-08-16 14:07:22
来源: 时代周报
在郭台铭看来,“我被夏普骗了”,鸿海在夏普遭遇百年危难时临危救困,换来的却是夏普转投三星的“反戈一击”。

本报记者 王媛 发自广州

“日本人觉得我不诚实,但不诚实的是夏普。” 6月18日,在“鸿夏恋”告吹整整一年零三个月后,鸿海精密(下称鸿海)董事长郭台铭突然重提旧事,自爆“鸿夏恋”破局始末,更悉数抖落与夏普商业合作上的诸多细节。

在郭台铭看来,鸿海在夏普遭遇百年危难时临危救困,换来的却是夏普转投三星的“反戈一击”。“我被夏普骗了。”这位统领着全球最大代工制造工厂的掌门人谈及整个事件的全过程时,言辞显得气愤难平。

很明显,郭台铭始终还是对这位昔日“最佳盟友”夏普念念不忘,心有不甘。

郭台铭指出,三星和高通后来都是在夏普股价最低点时出资的,为何只要求自己要以最高价投资,这样做并不合理。尽管如此,郭台铭仍难掩寻求技术合作上的渴求。“如果夏普同意鸿海以股票市值购得股权,明天就可以出资”。

而据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此前,郭台铭在面板布局上一直野心勃勃,但他想要的技术仍未到手。在过去的合作中,郭台铭一直是扮演着主动出击的角色,这一次公开叫板,也是为了打破僵持多时的局面,向夏普施压,希望能够重启入股事宜。

只不过,时移世易。两年前,鸿海向夏普抛出的橄榄枝,曾经是夏普生死攸关的救命稻草,但如今,夏普已经迈过了成立百年以来最大的重创,去年业绩扭亏为盈。换句话说,夏普对鸿海的依赖症已经减弱。错过最佳入股时机的鸿海,意欲再续前缘,恐怕已经丧失最佳话语权。

鸿海重掀旧怨

“鸿夏恋”一波三折,即便在“婚约失效”一年以后,依旧剪不断,理还乱。

近期,郭台铭在接受海外媒体专访时首次开腔表态,称“当时鸿海与夏普谈合作,是夏普诓骗了我”。一石激起千层浪。择此时机自爆被骗过往的郭台铭,引来了外界的诸多联想。

事实上,早在两年以前,苦追夏普已久的郭台铭,曾有入主夏普的绝妙良机。彼时,夏普正经历自1912年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年度亏损,业绩陷入泥潭。截至2012年3月的2011财年,夏普净亏损约2900亿日元,合计共达38亿美元。

对于出资夏普的决策敲定,据郭台铭回忆称,“只用了短短一周时间。”

2012年3月21日,郭台铭飞赴夏普进行协商,在夏普高层的要求下,仅在一周后的27日访日时,就火速签订了合作同意书。据此协议,夏普方面以每股550日元向鸿海出售约9.9%的股份,从而以获取鸿海669亿日元(约合44亿元人民币)的增资,鸿海将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合约完成期限为一年。

孰料,刚签完协议不久,夏普的股价便自4月起一路狂泻,最低潮时每股还不到200日元。这一来,此前的收购协议令鸿海面临巨额的账面亏损,夏普股价产生剧烈波动,鸿海自然不愿再以每股550日元的高价入股。

然而,更令郭台铭头疼的是,3月份夏普方面出面谈判的高层因业绩而下课,夏普由原常务执行董事奥田隆司接棒。而鸿海对于重新定价的期盼,则遭到奥田隆司的“黑脸”反对。在2012年6月份的股东大会上,奥田隆司拒绝了鸿海提高持股比率及增派董事的要求。

郭台铭透露,当年的8月3日,夏普的前高层曾在东京向郭台铭表示,愿意让鸿海以市价购入9.9%的股权,对此,郭台铭声称手握录音存证,奥田隆司上台后将之全盘推翻,这令他非常吃惊。

于是,由于未能解决合作方面的分歧,在经过长达一年的谈判与较劲后,2013年3月26日,两方最终宣布合作破产。

值得注意的是,郭台铭近期频频接受了多家日本媒体采访,并强调自己在帮助夏普扭转经营形势时所取得的成功,其本人对日本的尊重以及在丰田、松下和索尼等公司工作的导师对他的帮助。

这被媒体解读为,郭在极力争取日本媒体及投资者的支持,以便向夏普施压,获得成功投资的筹码。

记者就鸿海方面的炮轰致电夏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公关部负责人,对方向记者表示,对于鸿海的公开指责,不作任何评论。

中华液晶网总编张新岗分析称,郭台铭在面板布局上一直野心勃勃,但他想要的技术仍未到手。在过去的合作中,郭台铭一直是扮演着主动出击的角色,这一次公开叫板,也是为了打破僵持多时的局面,向夏普施压,希望能够重启入股事宜。

夏普浓情转淡

实际上,除了入股夏普,在鸿海最初与夏普的合作协议当中,还包括以660亿日元入股夏普位于的堺市的十代线工厂37.6%的股权,消化工厂一半的产能。此前,该工厂一直处于巨亏状态,更一度遭遇停产危机。然而,在有了鸿海庞大的“出海口”之后,夏普十代线的开工率迅速由年初的30%,提升到年底的90%,成功摘掉“赔钱货”这一帽子。

一定程度上,鸿海在夏普遭遇百年危机时施以援手,临危救困,及时扶了夏普一把。不过,由于双方在决策管理、技术掌握方面的产生巨大分歧,双方最终难逃浓情转淡,甚至撕破嘴脸的结局。

实际上,谈不拢的因由在于夏普只想要资本合作,但是鸿海则想进一步介入事业经营,并且逼迫夏普在经营权力方面作出让步,显然,夏普方面对此很是抵制。

对于鸿海方面的强势,坊间流传着一个经典段子:2012年8月底,在位于大阪的堺工厂特别接待室里,郭台铭发飙怒吼:“你们日本人,为什么要花这么长的时间来决定一件事?我最后再说一遍,接不接受我的要求,最好赶快考虑清楚。”说完便拂袖而去。彼时,“夏普公司总裁奥田隆司及其他高管就像被老师训斥的小学生一样低着头。”

除此之外,奇美电子“被吃下”的例子就是一个前车之鉴,鸿海的角力最终导致奇美实业全面退出董事会。这同样令夏普不敢轻易让步。

于是,在2012年12月,资金告急的夏普率先接受了高通1.2亿美元的注资,出售约5%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2011、2012连续两个财年的亏损后,2013财年,夏普成功扭亏为盈。根据财表显示, 2013财年,夏普销售额达到2.93万亿日元,同比增长18.1%,净利润达到115亿日元。

曾经是夏普亏损“重灾区”的液晶业务,也变成夏普最大的利润奶牛。2013财年,夏普液晶面板业务收入9910亿日元,同比增长17%。夏普方面乐观预计,2014财年销售额将达3万亿日元,营业利润和税后利润分别为1000亿日元和300亿日元。

于是,郭台铭又心动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郭台铭最近的表态,如果夏普在2013年新上任的社长高桥兴三同意鸿海以股票市值购得股权,“鸿海明天就可以出资”,并保证夏普在两年内将变成优秀的企业。

在张新岗看来,对于夏普来讲,依旧希望获得资金支持,但是对于技术外流、控制权等问题则仍然非常敏感。相较两年前,此时的夏普已不那么需要鸿海了。

“联日抗韩”战略成空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制造服务公司,鸿海对面板产业的野心早已不是秘密。郭台铭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超越韩国巨擘三星电子。”鸿海入资夏普,被业界视作突破代工重围、寻找产业技术竞争的一大举措。

先是推动群创面板与奇美电子的合并,在加上对夏普十代线的整合,过去几年,鸿海在显示产业广为布局。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贺在华告诉记者,鸿海精密急于想入股夏普的原因主要是为其自身生产智能手机业务做准备。鸿海精密当前对苹果代工的依赖度较大,但随着苹果手机逐渐走下“神坛”,鸿海精密面临危机。同时,为了适应市场,鸿海精密“自立门户”的意愿强烈。

事实上,夏普最致命的吸引力则是来自于鸿海对技术优势的渴求,夏普在液晶显示器中技术领先,将对鸿海精密发展智能手机有重要帮助。此外,夏普是苹果手机屏的重要供应商之一,夏普也可以趁机提高与苹果的议价能力。鸿海一直希望能获得夏普独有的IGZO技术,此前这也是入股谈判中最为重要的砝码。不过,夏普在最艰巨的时候都没有转让IGZO技术,现在鸿海则更不可能将其拿下。

但最令郭台铭咽不下气的是,早在开启谈判之前,便与夏普方面有所共识,“联日抗韩,打击三星”,这个战略是最中郭台铭下怀的。不料,在连番换任之后,夏普连船头都调转了。2013年3月6日,协议临近到期之时,三星竟宣布以104亿日元参股夏普约3%。

夏普的“背叛”,将鸿海的“联日抗韩”面板战局一举瓦解。事隔一年,郭台铭仍旧颇为气愤,心有不甘。郭台铭拒绝承认自己是外界所描述的一个要吞并日本公司、窃取技术、欺骗夏普的人。“日本人觉得我不诚实,但不诚实的是夏普!”

而业内则对重启入股的前景表示看淡。“目前,鸿海精密参股夏普的筹码的确在减小,因为夏普已经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对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欲望有所降低,鸿海精密在商定收购价格时注定会变得被动。”贺在华对时代周报记者如是说。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京东安联财险股权更迭:安联保险拟转让53%股权给子公司,京东持股上升
北京半马调查结果公布,特步就报名失误道歉
疯狂小杨哥不想当网红?减少直播带货场次,首部短剧开拍
甘肃银行资产突破3800亿元,去年净利润6.45亿元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