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十年”专题:中国购买力,Go Buy!

2014-05-15 05:49:50
来源: 时代在线网
从2004年到2014年,从最初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的 “中国文化第一展”,深圳文博会的这十年,同步见证了中国的文化繁荣发展与软实力不断提升。

本报记者 艾文文

5月6日,美国纽约艺术市场春拍,中国匿名买家以总额2700万美元价格,购得法国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名画《睡莲》;4月,香港苏富比春拍。刘益谦以2.81亿港元(约合2.25亿元人民币,含佣金)拍得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2013年末,大连万达集团在纽约佳士得以2816.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72亿元)的成交价购得毕加索代表作之一《两个小孩》,远远高出1200万美元的最高估价,这是中国企业迄今为止购买西方顶级绘画作品最大的一次手笔。在世界顶级拍卖场上,中国买家正展现出越来越强劲的购买力。

3月11日晚间,香港上市公司文化中国传播发布公告称,获得阿里巴巴集团62.44亿港元的战略投资,阿里巴巴将获得文化中国60%的股份。这一投资创下了2014年中国互联网公司最高并购金额,业内人士认为这凸显了阿里巴巴布局文化产业的决心。对此,一位阿里巴巴相关负责人表示:“阿里巴巴此举意在进军文化产业和数字娱乐。”去年以来,马云进军文化产业动作不断,相继宣布推出手机游戏平台、收购虾米音乐等,并计划进军视频等文化产业。马云向文化产业扩张版图无疑证明了中国未来文化产业拥有的无穷商机。

中国电影票房在过去10年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目前中国的票房收入10倍于2006年。2013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217.69亿元。中国还正以惊人的速度建设新影院,2013年底,已经拥有大约1.8万块电影屏幕。中国本土电影表现优异的同时,和好莱坞的联系也在加强。2013年9月,大连万达集团向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捐款2000万美元,助其兴建电影博物馆。不久之后,多名美国一线影星,包括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妮可•基德曼和哈维•韦恩斯坦等人亮相青岛,参加万达集团投资几十亿美元兴建的东方影都的启动仪式。万达集团同时还拥有美国排名第二的电影院线AMC。

一切大数据都在展示中国文化产业在过去十年的惊人发展。

十年励精图治,十年埋头苦干,十年开拓创新。从2004年到2014年,从最初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的 “中国文化第一展”,深圳文博会的这十年,同步见证了中国的文化繁荣发展与软实力不断提升,也见证了中华民族文化强国梦的实践。

十多年前,深圳在全国率先确立“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举办文博会的设想。不少人曾提出质疑:深圳在外界印象里一直被称为“文化沙漠,文博会能在深圳办下去吗”?靠着“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深圳文博会放弃了当时国内展会大都由政府一手操办的路径,从一开始就是政府主导,办展交给市场。

2004年,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幕,近1600个展位提前一个月全部售罄,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家企业参展,参与人数近50万,累计合同成交额31.36亿元人民币,意向成交额325.5亿元人民币。空前成功的首届文博会,成为2004年中国文化十件大事之一。

文化对接资本,交易创造价值。专家分析,深圳文博会最突出的成效之一,就是将产业和经营意识带入了文化领域,释放了长久以来受到约束的生产力。每届文博会上,各省市均争先上演“吸金风暴”,以第七届文博会为例:河北省成交560亿元、河南签约160亿元、云南签约111亿元、山西融资达61亿元……

纵观前九届文博会的交易额,呈现的是一条昂扬上升的曲线:从首届的356亿元、第三届的499亿元、第四届的702亿元、第五届的880亿元、第六届的1088亿元、第七届的1246亿元、第八届的1432亿元、第九届更达到1665亿元—成倍增长下,九届交易额累计达到8100亿元。

也正是从2004年开始,全国文化产业同样开始走出了一条高速上扬的曲线。2004年以来,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6个百分点,并始终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

2008年到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文化产业逆势上扬,其消耗少、污染低、附加值高等优势进一步凸显,成为经济寒冬中的一股暖流。随着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网络视频、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公共视听载体、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拓宽了文化产业的领域。

文博十年,中国文化产品和国际市场“联姻”的故事不胜枚举。

第二届文博会上,来自贵州省的民俗歌舞《多彩贵州风》在演艺馆一炮走红,之后一举创下全年国内外商业巡演300场的纪录,收入上千万元。

第四届文博会上,华强文化科技集团与伊朗山曼•高斯达公司签约,在伊朗共同建设“方特卡通动漫园”项目,涉及投资达8000万欧元,之后又出口到南非、乌克兰等国,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出口国。

第六届文博会上,珠海天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悟空”卡通形象与“巴布熊猫”联合,与香港艺丰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面向全球市场发展,签约金额达到5000万元,预计全球市场份额将达到750万美元。

文博会为中国文化企业打开了一扇“窗”,中国文化产品与服务从这里“走出去”,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亦从这里“走出去”。第二届文博会,海外采购商还只有3000人,而第六届已高达0.85万人,第七届1.2万人,第八届1.5万人,第九届更是达到1.6万人,达到历史之最。

也正是在这十年里,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步伐同样令人惊喜。

这十年,中国电影在“走出去”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8年,国产的406部影片中,45部走向海外市场,取得了25.28亿元人民币的海外票房成绩,占国内总票房的40%左右;2009年国产电影的海外销售收入更达到27.7亿元。

这十年,“走出去”的中国出版业同样令人欣喜—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2009年累计出口图书、报纸、期刊885万多册(份),较2008年增长10.4%,金额达到3400多万美元。全国版权贸易逆差比例进一步缩小,2009年,版权贸易引进品种与输出品种比例降至 3.3∶1,而2002 年为15∶1,2008 年为6.5∶1。

“十年磨一剑”,文博会已经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文化交易平台,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第一展”。


专访

余丁:国家崛起提升文化购买力

本报记者 艾文文 实习生 吕一

作为中央美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国家艺术与文化政策研究所所长,这些年来,余丁一直在关注中国艺术品的市场拍卖与收藏。他所领导的文化部国家艺术与文化政策研究所,负责每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政府白皮书)的编撰。对近十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变化、中国人在国际艺术品拍卖上不断增强的购买力,余丁教授最有发言权。

时代周报:最近这几年的国际拍卖会上,中国买家的购买力越来越强,先有刘益谦买鸡缸杯,后有不知名买家拿下莫奈《睡莲》。你怎么看拍卖会上中国人的这种顶级购买力?

余丁: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一个国家经济崛起的时候一定会有这样的购买力。这个购买力,不仅仅是经济实力能够达到的一种力量,同时也希望通过对艺术品的购买来获得一种文化身份和权利,是一种愿望。

不光中国是这样。你可以观察一下,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日本经济最好最巅峰的时候,也都是日本的买家在买印象派的作品,在买全球一些最重要的艺术品。所以,这其实是一个老问题,每个国家都一样的。

时代周报:我们发现,至少在艺术品市场上,往往是一些特别有钱的人在购买。现在有一个概念,说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促成了中国购买力的提升。在你看来,当下中国的中产阶级会不会对中国的整个文化产业结构产生影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余丁:没有什么影响。因为中国两极分化太严重,整个市场结构就是这样。艺术品市场希望中产阶级也能来消费文化,却没有建立起一种能够让一般老百姓进行文化消费的机制,体制不健全。比如说,美国中产阶级为什么要来买东西呢?因为它可以免税。

我们知道,在任何一个国家,中产阶级的经济负担都是最重的,中间大嘛。但是在欧美国家,有一种购买艺术品减免税收的政策,不管是从投资角度还是收藏角度,都在鼓励私人去收藏,鼓励一般老百姓通过这种方式来节省税收或者收入,但中国没有这样的措施,它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中国主要还是一些金融界大鳄或者收入比较高的人士在买东西。因为说实在的,花这点儿钱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同时又能够通过购买艺术品来成为所谓的文化精英,能进入到这个领域来,占有话语权。相反的是,在那些中产阶级里,真正的文化精英其实会退到后面去。

时代周报:文化市场的形成,文化创意消费的实现,其实都是个体的动机和选择,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路径。但长期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依赖于政府的支持。政府应如何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实现转型?

余丁:文化产业,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一个有关宏观经济结构的问题,而不是一个文化问题,并不依赖于你如何把文化内容搁进整个结构中,而依赖于你如何制定政策,依赖于在经济转型中如何向文化产业倾斜,能给予什么样的优惠或鼓励措施。

从经济政策上来说,它要增加GDP,从文化层面来说,它需要一个配套的系统。就像每一次宏观调整,比如最近对于京津冀污染的治理,对重工业进行调整,关闭钢铁、玻璃和水泥企业—那这个地方的GDP怎么办呢?收入怎么办呢?这都是配套的问题。鼓励文化产业也是一个配套的问题。

时代周报:能不能理解为,虽然现在国际拍卖会上中国人有成为最大买家的趋势,但在文化产业发展上,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余丁:买两幅画并不能拥有话语权,文化上没有话语权,产业上就不可能有输出。产业是对全民的,对整个社会的,而不是对少数人的。它需要形成规模,需要在中国整个经济结构中构成实实在在的一块,还要在全球经济中占有地位。如果我国的文化产业要在全球文化格局中产生影响,那么首先要有话语权。

相反,我知道一些企业,比如大连万达,院线做得非常好,现在收购了一些欧美的院线,反而在全球院线占有了重要的控制地位,也就是说未来中国电影产业可以通过万达院线输出到欧美—这个才会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这不是万达老总去买一张毕加索的画就能达成的。

时代周报:2014年3月起,阿里巴巴开始大举进军文化产业,而产业内原先存在的一些中小微企业还在底层苦苦挣扎。在美国这样文化产业成熟的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生力军恰恰是一批中小微企业。

余丁:我觉得大家都是这么起步的。马云起步的时候也不是个大鳄,只不过抓住了机会。马云是个很聪明的人,抓住了互联网里的很多机会—他在很聪明地利用体制赚钱。商业市场的机会,对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公平的。讲究平等是市场经济的规则,但是在一些不是太市场的、政府干预过多的领域里面—比如说石油系统、电力系统里,平等不再成为规则。我觉得中国现在的文化产业是一个乱区,还没有完全走向垄断化。正因如此,也存在很多机会。

时代周报:所以对大企业进军文化产业,小企业苦苦挣扎的现象不需太担忧?

余丁:没问题。这个产业是以创意为中心的,如果小企业真的有原创性,而不是像大公司一样去复制,就总会有生存发展的机会。如果我们能鼓励大多数企业去原创,那我们就会有未来。大企业最后都是捡现成的,都是一些小企业的创意在给文化产业提供动力。金融大鳄都明白这个。

时代周报:如果小企业的创意是给文化产业提供动力,在当下国内文化产业版权意识还没有那么规范的前提下,必然会形成一个死结—创意的力量从哪里来呢?

余丁:这正是中国文化产业这么多年一直出不来的原因。创意的力量从哪里?说起来就话长了,跟我们的教育有关。中国有没有创造性?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比如现在马云搞的这套东西,全世界都没有人干过;再比如搞文交所的份额化—其实在金融领域里,中国人搞了很多有创造性的东西。但问题是,这些都是围绕钱来,都是虚的,对实体经济没有产生影响。真正有创造性的比如苹果公司,则会对实体部分产生影响,中国在这一部分比较弱。

为什么比较弱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中国在这方面其实是比较强的。那时候,我们不得不自主研发,搞原子弹、氢弹、卫星,这些都是自主知识产权,现在呢,老想捡现成,还是教育有问题。这个话说得就比较深了,从小学到大学,眼下不是一个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体制。学生一直在程序化地完成各项任务,人才储备方面没有创造性。

我认为中国创造性的一代也就到60后为止吧。在他们一代身上,老的教育体制还在发挥作用,现在80后90后这一代人,完全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一代,懂电脑,拷贝粘贴来得快。这代人根本就不接近自然、生活和社会。如果通过互联网来复制知识也算创造性的话,那这个社会就没办法了。中国想要实现产业转型,文化产业只是一个小的方面,想要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教育是摆在第一位的。

时代周报:中国文化产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余丁:当下中国,在发展好的地方,文化产业能占到GDP的百分之五六;一般的地方,像那些差一点的省份,占百分之三或者二点几。大家都知道要转,国家也有大的方向和政策,中国有13亿人口,如果能够提高文化消费的话,是能够带动GDP的,这是内需。从外在条件来说,中国崛起以后,如果文化能输出,有文化话语权,国家地位才是真正提高了。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就是输出。

我不是搞GDP经济学的,但从我个人的观察来看,大量资本正在往文化产业里涌。前些年,文化产业都在搭平台,是虚的,没有内容。各种文化产业园,各种艺术区,里面都是空的。即便成立各种各样的公司,比如搞动漫的,出节目出内容的也比较少,有多少国产动漫在中国占据强势地位了?就像当年某位领导问清华大学学生:都说我们的汽车专业有多强,请问哪辆车是你们设计的?

搭平台是搭平台,为啥没内容?因为做内容太苦了。搭平台多容易啊,哗哗哗把几个资源一整合,就是复制粘贴嘛。今天的资本愿意进入这一块,就是因为能够快速发财,快速地把本儿收回来。做研发多麻烦啊,干五年干十年的。

如果都是这种意识的话,中国文化产业就不能发展了。现在流行收购,中国人爱喝红酒,没问题,也算文化产业。但中国人收购了法国酒庄之后,直接过去盖房子,而不是建酒窖,不是在真的做文化。现在国内也是这样,我缺块地,搞个文化产业园,规划得好着呢,最后都有头无尾。都是一开始说将会有什么什么,过几天,钱都打了水漂,没有结果,目的就是打着文化产业的旗号变相卖地。现在各省份各市区,离开了土地就不知道该怎么干,该怎么拉动经济了。

所以我认为,目前中国的文化产业仍处在朦胧期,都不知道该怎么干,没有明确目标,大家都不愿意去做特别费劲的基础工作。我觉得国家的文化产业工作需要更细化,而不是制定泛泛的政策。文化产业都是由政府来主导的,政府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初期要更加细致。如果政府掌握了大量的投资,那就应当对资金进行更细的管理和评估:这个东西投出去能不能有回报?能带动领域里的多少?最简单的问题就是,哪个产品是你的?能有多少观众?能多少消费者?这是中国文化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链接

深圳文博会 十年大事记

第一届

2004年11月18日至22日举行,70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包括来自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2家企业,展览总面积达43130平方米。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采购商2800多人参加。7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中合同成交额和意向成交额达到356.9亿元人民币。首届文博会被评为2004年中国文化十件大事之一。

第二届

2006年5月18日至21日在中国深圳会展中心举行,展览面积105000平方米。1505家参展企业分别来自国内3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海外32个城市。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采购商3012人参加。展会期间,共签订1918个文化项目,总成交额达到275.40亿元人民币。

第三届

2007年5月17日至20日在中国深圳会展中心举行,展览面积105000平方米,9个专业展馆吸引了1639家企业、机构参展。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采购商9500人参加。网上文博会“文鹏网”访问量达120万人次,总成交499.13亿元人民币。

第四届

2008年5月16日至19日在中国深圳会展中心举行,展览面积105000平方米。9个专业展馆吸引了1687家政府组团、机构和企业参展。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采购商12000人参观,总成交额702.32亿元人民币。

第五届

2009年5月15日至18日在中国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主会场展览面积105000平方米,设立30个分会场。国内28个省区市以及56个国家和地区的1708家政府组团、机构和企业参展。全球79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采购商15000人参观。总成交额880.69亿元人民币。

第六届

2010年5月14至17日在中国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主会场展览面积105000平方米,设立35个分会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首次实现政府组团“满堂红”,展商数量达到1797家,邀请了来自包括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等86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采购商10680人。总成交额达到1088.56亿元。

第七届

2011年5月13-16日在中国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主会场展览面积105000平方米,设立40个分会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再次实现政府组团“满堂红”,展商数量达到1896家,来自全球89个国家和地区12000多名海外采购商受邀参会。总成交额达到1246.85亿元。

第八届

2012年5月18-21日在中国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主会场展览面积105000平方米,设立40个分会场。主展馆展商数量达1928家,第三次实现政府组团“满堂红”。来自全球95个国家和地区的16081名海外采购商受邀参会,比第七届增加4000多名。第八届文博会总成交额达1435.51亿元。

第九届

2013年5月17日至20日在中国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主会场展览面积105000平方米,设立43个分会场。主展馆展商数量达2118家,第四次实现政府组团“满堂红”。来自全球93个国家和地区的16347名海外采购商受邀参会。第九届文博会总成交额达1665.02亿元。

 

 

文博十年】专题报道

有钱“收”,学会“藏” :中国企业家登陆顶级拍卖场

TEFAF上的中国买家

市场扩张让电影多元化成为可能

评论:文化产业要依靠大企业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46系列圆柱电池开始量产?亿纬锂能拟每10股派5元,2023年“炒股”陷亏损
股价涨幅第一!中信银行年内涨近50%,超10家上市银行获大手笔增持
机器人、机器狗、重卡?李彦宏携AI神器及5000万大奖亮相开发者大会
共探制造业数字化建设未来趋势,这份报告聚焦“需求侧”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