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狠招 第三方支付临生死劫

2014-03-24 13:31:45
来源: 时代周报
原本是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培育者,央行为何忽然开始变脸?频繁出手的政策逻辑又是什么?真的是动了银联和银行的奶酪?

本报记者 陆玲 实习生 刘雅奥楠 发自北京

几乎是一夜之间,风向大变。

不久前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话还犹在耳畔:“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转眼,央行就痛下狠手。

继虚拟信用卡、二维码支付相继被暂停之后,3月16日,央行向多家机构下发《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 )、《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指导意见》草案,进行征求意见。

《办法》中最受关注和争议的是: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不超过1000元,年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个人单笔消费不得超过5000元,月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

分析认为,如果《办法》落地,无疑将降低互联网宝宝吸引力,甚至直接断了“支付机构的生路”。 一时间,整个互联网金融哀鸿一片。外界怀疑这样的绞杀是银联和银行们游说的结果。

不过,第三方支付行业从无到有,一直是在央行的关照下发展起来的。原本是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培育者,央行为何忽然开始变脸?频繁出手的政策逻辑又是什么?真的是动了银联和银行的奶酪?

多管齐下

上周,中信银行分别与腾讯、阿里巴巴合作,宣布将推出网络信用卡。就在阿里、腾讯还在为国内首张虚拟信用卡争得一塌糊涂时,突然14日被央行紧急叫停,同时叫停的还有二维码支付。

对此,央行给出的理由是安全性待完善。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周金黄表示,包括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在内的创新业务,涉及不少新技术、新流程和新的识别技术,一些方面目前的既有规则并未涵盖,存在一定风险隐患,央行需要对此有进一步研究。

3月18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蔡洪波在中国支付体系发展高层论坛特意强调,“二维码支付将来通过鉴定,达标后再推广运用,也是有可能的。”

按照目前央行人士给出的说法,并非“叫停”,只是“暂停”,并要求支付宝、财付通将有关产品详细介绍、管理制度、操作流程等情况书面上报,再择机推出。

“如果说暂停二维码打着风险的旗号,那么对第三方支付转账限额则显得赤裸裸了。”北京一家第三方支付机构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据《财新》报道,央行已就《办法》于上周向各大商业银行征求过意见。

目前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央行仅在2010年6月发布过《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同年颁布实施细则,主要涉及支付机构的申请设立等一般性规章制度,相对于目前的业务现状已落后。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行业迅猛发展。据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第三方支付机构各类支付业务的总体交易规模达到17.9万亿,同比增长43.2%,其中线下POS收单和互联网收单分别占比59.8%和33.5%,均远高过央行之前公布的全国电子支付业务29.46%的增速。

据悉,央行此次就《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草案进行征求意见已是第三次。其实《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自2011年开始讨论,至2013年已有七八稿,三年的过程中文件内容变化很大。

在互联网金融专家陈宇看来,第三方支付最早作为大银行效率缺乏的一个补充出现,但是发展越来越迅猛之后,尤其是大的支付公司,开始日益不满足于这个定位,线上要走到线下去,小额要走到大额,可能是央行不想看到的局面。

“考虑到金融监管失控带来的灾难,第三方支付可能要重新定义其历史定位。”陈宇认为,这些条款表明央行鼓励大额支付走银行账户,而将第三方支付账户定位在小额便捷支付。

致命打击

“《管理办法》中对转账额度限制太苛刻。单笔金额不超1000元,同一客户所有支付账户转账年累计金额不得超过1万。直接掐断了第三方支付与电商联系,不仅对第三方支付是沉重的打击,对电商也是直接的打击。”一位电商观察人士告诉记者。

这引起了淘宝店主以及余额宝用户的强烈反弹。“1年累计转账不能超过1万元?那网店都得关门了。”“如果这个办法真落实了,那余额宝里的钱还能取出来吗?”

同时,一旦《管理办法》真的落地,将大大降低互联网宝宝的吸引力。意味着今后购买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等互联网宝宝累计一年内不能超过1万元,而且转入转出也将受到较大的限制。其中,第三方支付虚拟账户的消费,影响最大的是余额宝。

对此,财付通和支付宝都回应,意见稿处于征求民意阶段,尚未正式实施。已将意见反馈给央行,并积极与央行保持沟通。

财付通称,意见稿限制的是第三方账户支付和转账额度,用户在理财通平台购买的是华夏财富宝基金,申购基金是使用银行卡直接支付,走的是银行账户,影响不大。而支付宝两种模式都有。走银行账户模式影响很小;走支付账户模式则影响很大。

不过,天弘基金余额宝基金经理王登峰则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以来余额宝一直保持着净申购。

受访第三方支付机构坦言,“这是致命打击。如果草案最终通过实施,业务很难开展。同时意味着第三方支付须依托银行账户体系,作为银行通道业务补充。”

上海一家第三方支付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三方机构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人民银行的沟通,争取把转账额度限制改掉,在保证风险底线的情况下创新。”

除第三方支付,与其密切合作的P2P网贷也躺枪。积木盒子CEO董俊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旦实施,意味着P2P线下模式面临调整。”

目前P2P公司多采用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来降低监管风险。目前平均投资额度是2万—3万,单笔不超过1000元的限定将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平台的交易额,P2P行业日益扩大的规模似乎将将会被压缩。

“当然,一旦银行愿意给P2P平台做资金托管和信用背书,P2P网贷说不定还会受益。”爱投资创始人赵春霞相对乐观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此外,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这对基金公司来说,在战略上也是新的考验。因为很多基金近两年和支付机构合作。

利益博弈

央行的政策逻辑何在?

按照央行相关人士的说法,监管层可能是从维护金融秩序稳定角度出发,打击可能出现的大量资金空转、套现、洗钱,甚至是吸收公众存款等违法行为。但业界却怀疑维护传统银行和银联奶酪的私心,指“银联是幕后推手”,尤其在银联发了“停得及时、停得正确”的新闻稿后。中国银联总裁时文朝早前的一场演讲也被拿来做例证。

3月13日,时文朝在拉卡拉新产品发布会上表示:“25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中前20家占了90%多的市场份额,他们千方百计地绕过银联进行转接清算,银联的交易量分流明显。中国支付市场可能是全球最浮躁、最喧闹的场所。大家通过各种方式试探监管层的定力与智慧,也试探中国支付业的承受力。”

“二维码支付打乱收单市场现有市场格局,暂停二维码支付,保护银联线下POS业务;支付宝等机构的转账业务对银行的C2C业务打击较大,此举主要是为了保护银行C2C业务。”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中金公司认为动了银联的奶酪仍是主要原因。因为在线上支付方面,银联远远落后于支付宝,现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联手中信银行大力拓展线下支付,这将直接威胁银联的市场份额。如果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场景持续增多,将可能对传统银行业产生很大影响。

不过,市场担心央行在以安全之名行扼杀金融创新之实。如果该规定真的落地,可能放缓互联网金融增长。平安证券认为,市场不必对此过分解读,毕竟目前还只是草案阶段,考虑到未来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反击,最终按照原文落地的概率不大。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野蛮生长,监管层已从观察期进入实操阶段。3月19日,市场有消息称,央行条法司两天前在北京秘密召集阿里、腾讯、百度、宜信等涉及金融的互联网巨头,讨论相关问题。央行还将召集不同的企业,进行密集的讨论,继而可能将正式出台文件规范互联网金融。

中信证券分析认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监管或将强化,给银联和银行体系预留了转型的空间和时间,缓解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的冲击。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东北证券去年自营业务收入大增超2倍,沪深交易所首发保荐项目连续两年挂零
三六零2023年报:经营性现金流同比提升65.84%,近两年复合增速达136.26%
文创冰淇淋圈粉年轻人,伊利“须尽欢”联名长隆一口气推8款新品
进击的“股神”!国轩高科去年炒赛力斯赚1.43亿,今年一季度扣非利润仅1060万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