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契复兴 普京之梦

2014-02-27 02:46:45
来源: 时代周报
索契冬奥会寄托着普京的俄罗斯的复兴梦,“随着这场盛宴的举行,趾高气扬、活力再现的俄罗斯将自己的奥运梦想变成了现实。这场超级开幕式传达的只是这样一条讯息:俄罗斯已经强势回归

本报记者 张子宇 实习生 汪刘

当地时间2月7日晚上8点14分,拥有18个篇章、历时两个半小时的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正式开始。

这是一场令人赞叹的艺术盛宴,闪闪发光的三驾马车穿过雪花飞舞的天空,常常作为莫斯科象征的圣巴希尔大教堂富有盛名的五彩穹顶浮在空中。各种承载俄罗斯文明辉煌的人物和象征逐一登场,芭蕾舞、太空船、苏联时期的工人群体、果戈理、托尔斯泰、纳博科夫,还有门捷列夫与他的化学元素周期表等。历史讲述中甚至还提到一些负面元素—苏联时期造成大量人员死亡的肃反运动和著名的古拉格集中营。

最终在俄罗斯古典音乐的伴奏下,代表俄罗斯多元化的九个不同的人造景观飘过体育场。五个大雪花从空而降,渐渐扩展演变成奥运五环。但在这最重要的环节上,由于技术故障,其中一个雪花未能按计划彻底展开。

即使是挑剔的西方媒体,也对开幕式展示出的品位和艺术感表示赞赏,不过这更多的是对俄罗斯厚重文化的致敬。然而正如最后那个没有张开的雪花一样,其代表的诸多有关索契冬奥会的负面问题如赶工和技术质量等也引发了网络上的吐槽浪潮。

索契冬奥会寄托着普京的俄罗斯的复兴梦,“随着这场盛宴的举行,趾高气扬、活力再现的俄罗斯将自己的奥运梦想变成了现实。经历了开幕式—据称,本届奥运会是全球运动史上最昂贵的奥运会—这一刻之前的七年建设,这场超级开幕式传达的只是这样一条讯息:俄罗斯已经强势回归。”英国广播公司(BBC)评论。

冬奥会尚未结束,在运动员的竞赛之外,也是国家发展道路的博弈。并不是每个人都认可500亿美元的巨资投入,索契未来给俄罗斯留下的遗产,显然要比以往任何一届冬奥会给主办国留下的都要多。

索契巨变

“索契曾是一个破败的城市,但如今这里借着奥运会的东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冬奥会正让索契从一个地区性避暑胜地变成全天候世界级的商务和旅游中心。”这句话来自德米特里·切尔内申科(Dmitry Chernyshenko),他是索契冬奥会主席。

如果不是因为这届的冬奥会,可能世人很少会了解索契这座黑海之滨的度假城市。“索契就像是中国的北戴河,是俄罗斯最著名的疗养圣地。俄罗斯和苏联历届领导人都在这里有别墅,也是一个接待外宾的地方。”冬奥会的志愿者小秋(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由于气候温暖湿润,索契在俄罗斯一向有着“夏都”的称谓。但是在附近的高山地区,却也有着丰盈的粉状雪。所以索契往往有着冰火两重天的感觉—既可以去高山滑雪,也可以去海中游泳。

为了冬奥会,俄罗斯投入重金对索契进行改造,2009年以来,索契建成了14座大型比赛场馆和综合设施,除此之外还有大量配套基础设施。

“索契的大规模建设工程一切从零开始,场馆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切尔内申科表示。

2012年,小秋就曾到过索契,当时觉得这里比较乡土,从机场到海边只能选择坐中巴,一路在土路上颠簸三四个小时才能到。现在因为冬奥会,则有一点国际化的味道,整体都在更新,变得更加现代化。依靠新建好的现代化交通设施如机场高速等,现在只要不到1个小时就能从机场到酒店。

“老百姓还是很喜欢冬奥会的,因为冬奥会,他们的生活比原来变好了。赚钱的机会肯定还是有的,现在索契当地开了形形色色的各种纪念品商店,很多当地人因此也赚了不少钱。”小秋谈道。

另外在申办的时候,普京还曾宣称要大力建设互联网,在索契提供良好的网络高速服务。不过从现实来看,这点并不尽如人意。网上照片显示,奥运村运动员房间里的无线网络发射装置摆放的十分杂乱,质量也比较一般。“目前索契的公共场所并没有覆盖什么公共无线网络(WI-FI),一般要到好的餐厅,宾馆才会有,而且速度不是特别快。”小秋表示。

而可能不为人所了解的是,索契虽然属于一向给人感觉极为寒冷的俄罗斯,但实际上这个地方是处于亚热带地区,更是冬奥有史以来最温暖的举办地。为此俄罗斯方面投入重金防备高温和储备冰雪。他们订购了芬兰人工造雪系统,这套系统据说可以在20摄氏度的气温中制造出理想的比赛用雪。

500亿美元和大国荣光

无疑,俄罗斯申办冬奥会并在索契举办,背后有着特殊的考虑。回想当年,普京更是亲自出马,用英语和法语为申办摇旗。“这将是国际社会对俄罗斯从苏联废墟上崛起的认可。毋庸置疑,这是对我们国家的评判。”普京在近7年前的那次演讲中说道。

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成认为,类似冬奥会的大型国际赛事历来是国家工程。而索契冬奥会的普京烙印更为浓厚。“鉴于俄罗斯的治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本届冬奥会绝对可以被视为是一项普京的个人工程。普京的很多治国思想都在其中得到了体现。在对外层面上,塑造更为正面的国际形象,改善投资者的信任度等都是普京的重要目标。而在对内层面上,‘普京主义’的诸多特征有着更为集中的体现。比如,一是坚持垂直治理模式。冬奥会筹办过程的诸多重大决定,包括人事任免等都由克里姆林宫自上而下敲定。二是在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行业坚持国家的深度介入。”他分析。

美国《纽约时报》评论:“从许多方面来看,索契冬奥会都反映了普京的个人野心。一系列大项目显示俄罗斯已经从后苏联时代的混乱之中重新崛起,索契冬奥会就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

根据俄罗斯独立民调机构“列瓦达中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17%的受访者认为俄主办索契冬奥会是为了提升普京的个人形象。

“这次普京拿出500亿办奥运确实不容易,因为这不是一笔小钱。2009年因为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俄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普京拿出钱来救那些战略企业,总数就是500亿美元。也就是说,同样数量的一笔钱,4年前是救命钱,如今被用作办比赛。”俄罗斯问题研究者方亮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

“普京花这么多钱非要办这次比赛,与其说是给外人看的,不如说是谋求在国内获取执政合法性。因为普京上台后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给民众以承诺和大国荣光。大国荣光听起来很虚,但其内涵非常深刻。它意味着一个国家在一个领袖的带领下拓步前进,获得作为一个大国应有的地位。历史上最被崇拜的俄罗斯领袖都是这样的,彼得大帝,斯大林等。民众选择普京,在一定程度上因为他给了自己实惠,另外很大程度上他通过把自己扮演成这种领袖而给了民众一个预期:我就是这个人,支持我,大家就会幸福。”方亮进一步分析。

杨成谈道:“苏联解体以来的20余年时间里,尽管俄的市场经济国家身份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正式承认,也成为八国集团的正式成员,但不可否认的是,俄仍然总是被西方阵营视为‘槛外人’,并不时在民主、人权等诸多问题上遭遇各种责难。俄的国家形象也是负面远远大于正面。俄希望藉此向外部世界表明,俄已经是一个正常的大国。另外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俄罗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持久的低速增长期。国内外都有俄真正沦为二流国家危险的预期和担忧。西方部分主流学术和传媒观点甚至认为俄已经是一个保留全球影响力残余痕迹的地区大国。普京治下的俄罗斯需要借助于索契冬奥会不仅向全球,而且向本国民众展示依然雄厚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体育基础,保持自身作为一流大国的心理认定和预期,增强爱国主义情绪等都是其中应有之义。”

索契冬奥会的地缘政治学

另外,位于南俄地区的复杂民族背景也让索契冬奥会有着特殊的地缘意义。根据小秋向当地许多俄罗斯人询问后得到的答案,除了俄罗斯族外,索契附近生活着40多个少数民族,主要是亚美尼亚族、格鲁吉亚族和阿布哈兹族。

南俄地区的各个民族与俄罗斯语周边国家的历史有着一系列复杂的恩怨。以亚美尼亚人来说,由于卷入俄罗斯和土耳其的争斗,在1915-1917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土互为独守,奥斯曼土耳其人对亲俄的亚美尼亚人进行了种族屠杀,估计受害者数量达到150万之众,是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种族灭绝行为之一。

同时,在附近的伏尔加河流域,当地的俄罗斯日耳曼民族曾在苏德战争时期被斯大林集体流放到中亚。另外还有来自中国土尔扈特蒙古人的后裔卡尔梅克蒙古人(列宁就有卡尔梅克血统),二战时期,斯大林曾借机有卡尔梅克蒙古人参加德军而对其进行迫害, 1943年几十万卡尔梅克人被流放到中亚地。1957年以后才得以陆续返回家乡。在流放过程中,有大量的日耳曼人和卡尔梅克蒙古人死于颠沛流离和饥寒。

还有作为斯大林母族的格鲁吉亚人,其和俄罗斯的关系同样复杂。历史上格鲁吉亚在受到土耳其等国压迫时曾视俄罗斯为盟友,但苏联时代他们又受到大俄罗斯主义的压迫。苏联解体后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关系恶化,2008年两国发生了短暂的战争。而格鲁吉亚独立后,境内的阿布哈兹人和奥塞梯人又有着亲俄罗斯的立场,并希望借助俄罗斯的力量获得独立。

在这些关系之外,更尖锐的还是俄罗斯和高加索地区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如车臣族之间的矛盾。以强硬立场解决车臣问题则是普京初上台时的主要政绩。本次冬奥会期间,防止伊斯兰极端分子袭击的安保问题又成为了赛会的重中之重。

在这种情况下,在民族、边疆问题复杂的南俄地区,索契冬奥会就承载了另一层意义。“索契位于俄最不稳定的高加索地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乏力是导致车臣恐怖主义滋长和外溢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两次车臣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治标不治本,并为彻底根除这股恶势力的社会基础。高加索地区的潜在不稳定近似于俄罗斯发展的慢性肿瘤。利用冬奥会将索契打造成世界级旅游胜地和高加索地区的新增长极已经成为普京当局的重要战略目标。本届冬奥会用于交通等辅助性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高达440亿,显然对发展地方经济的期许远远超出了奥运会场馆建设本身。”杨成分析,“现在看来,这种‘索契效应’正在形成。根据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研究大学的分析报告,在俄经济整体陷入停滞的情况下,俄南部经济却有优异的经济增长表现,这主要是由主办索契冬奥会带动的。”

500亿奥运会的争议

不过尽管有诸多的好处,但高达500亿美元的整体投入,差不多是过去历届冬奥会的总和。这也引发了许多质疑。俄罗斯《独立报》算了一笔账,索契冬奥会可容纳4万名观众的开闭幕式主体育场造价达7.34亿美元,平摊到每个座位上的造价是1.8万美元,超出历届奥运会平均水平3倍。索契最贵的还并非场馆,而是基础设施,一条48公里的公路花费83亿美元,每公里造价达到惊人的1.7亿美元。

杨成认为诟病开支过高是一种明显有针对性的话语体系,其核心逻辑在于否定和打击普京政权的正当性,矮化和贬低俄罗斯的国际形象。“横向比较看,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奥运会的主办国都有一个超预算开支的现象,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都是明证。个别奥运会的最终花销甚至超出最早预算的10倍。何况俄在索契的所图更多是打造地区发展火车头,其绝大多数投入都是着眼于中长期的目标。从奥运效应往往在10年后才能得到体现的国际惯例看,现在断言索契冬奥会的回报率令人担忧仍为时过早。”他谈到。

巨大投资正面临一个新的尴尬,那就是一股冬奥会“吐槽热”正在网上持续。这股吐槽热以 “两个马桶的厕所”开始,以开幕式上的“第五个没有打开的雪花”达到一个顶点。

所谓两个马桶的厕所,源于BBC驻俄记者斯蒂文·罗森伯格1月22日的一盘文章,并被俄罗斯反对党的阿列克谢●纳瓦林拿出来大做文章。罗森伯格在崭新的“劳拉”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中心上了一个厕所,结果发现其中并排安着两个常规尺寸的马桶,中间没有隔断。同样奇怪的是,只有一卷手纸,从其中一个马桶可以伸手拿到。

罗森博格拍下了照片传到网上,引发的反应十分火爆,社交媒体上出现排山倒海般的评论,俄国电台、电视台也纷纷报道。

这个厕所一下变成奥运腐败的象征,纳瓦林在转发中评论道:“这间冬奥会的男厕所耗费有15亿卢布呢。还有大量网友讽刺,比如:“原来两个马桶之间有隔断,回扣吃得太多,人变得太肥,屁股坐不下,隔断被拆除了。”一位博客认为,双胞胎马桶反映着冬奥会之前俄罗斯加紧安全防卫。他说,“一个马桶是给运动员准备的,另一个是为警卫准备的。”

后来罗森博格自己也写文章做了解释,认为这其实也可能是俄罗斯本土的一种民族习惯,也是一种军队中留下的习惯。但是其余关于奥运村赶工的报道陆续出现,包括记者的房间里除了床以外只有三张椅子,蜂蜜中出现了活的蜜蜂,甚至还有一位运动员因为锁坏了不得不用自己的滑雪板砸门而出,发现木门是空的,里面是硬纸板。

“本届冬奥会的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由国有、国营公司承担,或者采用公私合营方式予以推进。也正因为如此,在索契冬奥会开幕前的一段时间里西方主流媒体援引俄反对派的调查资料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普批判,其核心关切正在于所谓的围绕索契冬奥会的腐败网络。但以索契冬奥会为起点,俄罗斯接下来几年还将陆续承办一系列国际赛事,大规模的国家投入将有利于提升经济增长,并且有可能发生更为持久地后续散发效应。这对于高度依赖于能源资源产业的俄罗斯经济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调整工具。数名亲克里姆林宫的高级智囊甚至认为,普京希望通过大型国际赛事和国际活动的举办为俄经济发展留下持久的发展动力,其中甚至包含着反腐败的先天要素,即在官僚体系惯于腐败的情形下,这些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至少可以留下固定资产,而不是全部流入腐败网络的腰包。”杨成主张。

2月10日,普京也对花费的问题进行回应称,“让监管部门处理这个问题”,虽然他并未指明哪些组织将开展调查,但表示“他们将梳理出(花费情况)”。

普京还指出,索契承担了许多奥运准备工作的建设项目。克里姆林宫曾表示,其就冬奥会准备工作的支出为50亿-70亿美元,但这些不涉及基础设施建设。

“普京在体育产业上打出组合拳,又是冬奥会,又是世界杯,又是F1,又是大学生运动会。外界评价普京在搞体育产业立国。或许他有这种想法,但无论怎样,这种所谓的体育产业立国都很难带来实际的经济发展。因为俄经济的基本面在那里。如今靠持续两年多的100美元每桶往上的石油价格都难以维系原先的经济增长率,体育产业恐怕也很困难。同时大企业垄断等‘俄罗斯病’仍然十分严重。这是俄经济眼下难以有突破表现甚至日趋落后的主要原因,现在想靠体育产业翻身,成功可能非常小。如果没有良性市场秩序,体育产业也不可能健康发展。”方亮表示。

除此之外,俄罗斯虽然既往冬奥会能够带来大量游客并振兴当地长远的旅游经济,但目前来看尚不明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多个比赛场地周围的观众席大片空着。有多名奥委会高级官员抱怨索契冬奥会多个赛项的观众席空位太多,赛场气氛过于冷清。索契冬奥会主办方已经表示,将要号召志愿者填补空着的席位。对于外国游客来说,很多人因为恐怖袭击的威胁没有去索契,也有人因为最近的同性恋风波而抵制,总之,通过这次奥运改善俄罗斯和西方关系,带来经济利益的效果并不明显。

小秋就感觉,外国游客并不是特别多,但俄罗斯本国人还是非常多的,所有的旅店都提前半年就被预订出去了。

“当然,索契冬奥会结束后,筹办过程中的大量投资的短期效应将释放完毕,当地经济增长的势头会有所抑制也在所难免。关键在于,俄能否借助索契冬奥会提振外来投资的信心,增加对国内外旅游者的吸引力,从而将‘索契效应’维持得更持久。这考验着普京当局的治国智慧。”杨成补充。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物流资产被调仓,传万科拟出售普洛斯股权,曾出资157亿元购入
股价涨幅第一!中信银行年内涨近50%,超10家上市银行获大手笔增持
机器人、机器狗、重卡?李彦宏携AI神器及5000万大奖亮相开发者大会
港股IPO|挚达科技增收不增利,傍上比亚迪仍难解盈利困局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