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试验:破题金改呼唤顶层设计

2013-11-14 06:48:38
来源: 时代周报

本报记者 刘科 实习生 汪刘

47岁的温州大学商学院院长张一力在这一年半来格外忙碌,这位被誉为“温州金改智囊”的学者,同时还担任着另一个职务—温州市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我算不上金改智囊,这是外界的谬赞。”张一力这样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所主持的温州金融研究院,在金改后主要做两件事情,“一是承担着金改的理论研究,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二是为温州金改培养本土金融人才。”

2011年,温州爆发民间借贷危机,一些企业资金链断裂,民企老板的“跑路潮”此起彼伏,其中的知名人物包括江南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鹤,温州最大的眼镜企业浙江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等,由此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

2011年10月4日温家宝总理来温州,先后召开两次会议,与温州企业家代表座谈,听取省市工作汇报,发表重要讲话。10月,温州市政府起草的《温州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递交浙江省政府,经研究完善后,上报国家相关部门。11月8日,温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温州地方金融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和系列配套的8个文件,启动地方金融改革创新战略。同日,温州地方金融监管服务中心挂牌成立。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特批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市全面启动相关金融改革系统工程。

一时间,温州成为举国瞩目之地,人们不止希望改革能够化解温州的危机,更希望通过温州金改,探索出一条全国金融的改革模式。

然而,温州金改一年半以来,舆论经历了一个从亢奋到失望与困惑、再到理解的过程,对于金融改革的难度与破题之道也有了更多的讨论。

“温州金改一年多,既有突破,又要注重公平和合法合规,是当前温州金改面临的一大难题。在今后推进过程中,要切实从国情出发,着眼温州实际,深挖融资诉求,积极引进高端机构,更好地协调上下关系,真正把创新举措落到实处。”对于金改至今的进展,张一力如是评价。

打造温州金改智库

去年5月18日,温州市金融研究院在温州大学挂牌成立,作为前期筹备工作的主要执行人,当看到温州市副市长朱忠明为研究院揭牌的那一刻,张一力憋着的心情舒缓了些。

在金改启动之后,温州面向全国招聘“金融108将”,温州市金改办从该市各地抽调20名人才参与金融改革具体工作,紧接着又面向全国招聘4名参与金改重点项目的“副县级”干部。

但是由于金改涉及构建金融体系、改进金融服务、监管金融风险和优化金融环境等各个领域,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温州需要自己的金融人才造血基地,才有可能使人才缺乏的现状得以实质改善。

在张一力看来,温州市金融研究院的成立就是基于此。被称为温州金改“参谋部”的温州市金融研究院在成立后的首要工作即围绕招引人才展开,在温州市的邀请下,中投公司副总经理谢平担任了金融研究院首任院长,张一力则担纲执行院长。

在金融研究院成立的一年多时间里,张一力觉得招引人才“取得了一些成绩”,“很多人在关心着这个新生事物,不少机构上门寻求合作,研究院已经吸引了一些高水平的金融人才,主要的学科带头人也都就位。”

“打造温州金改智力库不能计日程功,人才也不光是一时之需,研究院的招贤工作还会是一个持续性动作。”张一力说。

除了招引人才之外,温州金融研究院在成立后,与温州市金融办、温州银监局合作建设“金改数据信息库”,每月举行学术沙龙,此外对金改的重点问题进行调研分析。

相较于国内其他金融智库重视宏观问题的研究,温州市金融研究院更侧重对民间金融和小微企业的研究,“比如在金改中已经遇到很多实际问题,小贷公司转村镇银行到底该怎么放开像这类问题,仅依靠金融办来解决问题,局限性非常大,而金融研究院可以协助做好预案和研究,提供实际解决方案。”张一力说。

目前,温州市金融研究院主持的研究课题包括诸如《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建设研究》、《温州民间金融规模的估计与预测》、《温州民间资本投资偏好研究》等。此外,该院创办的《金融参考》刊物已经出版了第七期,主要为温州市高层提供决策参考。

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金改难以成功

2012年3月28日,在借贷危机“最危难紧要”的关头,温州迎来了金融改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设立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并确定了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的十二项主要任务(即“国十二条”)。会议确定了包括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制定规范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发展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引导民间资金依法设立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及相关投资管理机构;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探索建立规范便捷的直接投资渠道;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依法合规开展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及技术、文化等产权交易等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的十二项主要任务。这些成果让人感到振奋。

8个月后即11月23日,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细则出台,金改进入更具体、更细化的阶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热情渐趋冷却,议论金改速度太慢、步伐太小的声音渐起。

一些人士搬出央行行长周小川2012年在温州调研时“敢于试错”的表态作为“吹响冲锋号”的依据,认为温州金改还没形成足够的创新智慧找到破解民间融资难的钥匙。

业内曾一致认为,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是温州金改的最大亮点之一,由于银监会规定村镇银行发起人须为商业银行,民资被严格限定参与额度,并久未出台针对性监管制度,因而符合村镇银行经营规模的小贷公司,纷纷另谋他路。

“我对金改的实施方案有一些不同看法。”今年8月,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史晋川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对金改当时的现状“有些失望”。

“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对陷入困境的大量中小企业而言,没有感受到金改带来的变化。”今年8月,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亦如是表示。

“温州金改在民间资本直接参与银行业竞争、利率市场化及个人资本海外直投这些核心问题上没有实质性突破,对提振当地实体经济作用不大。”周德文在当时说。

一些主张渐进式改革的人士则认为金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但是至今只有成功的标准却似无成功的路径设计。

温州金融办主任张震宇就曾表示:“不允许民资办银行证明温州金改失败。难道允许办银行就说明金改是成功的吗?金改的目的不在于多一家金融机构,而是搭建平台。”

在金改一年时,温州市金融办给出的总结数据显示:开业运营4家民间借贷服务中心,运营6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共支持204个项目发展,募集资金达7.18亿元,一年筹建26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开业运营32家,首批20家农村资金互助会,开业9家,成立上海证券和中信证券两家证券分公司。

以2012年4月挂牌的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以公司化形式运营,注册资金600万元,由14家法人、8个自然人投资设立,这个中心将借贷行为本身的合法性提高,另一方面也让资金借贷更阳光。2012年全年该中心一共成交的借贷交易金额在4亿多人民币,平均每天不足200万人民币。这对于温州这个民间借贷一年万亿规模的市场来说,这个数字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影响。

在张一力看来,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润滑剂,其实是与实体经济相辅相成的,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改革就没有基础,“没有金融改革的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就缺乏活力,尤其是转型和升级的支持会不够。”

较引人瞩目的是温州综合利率指数(下称“温州指数”)的发布,这是中国民间借贷利率波动的晴雨表,自2012年12月7日推出,每周发布一次借贷利率。

“‘温州指数’直接反映出当地民间融资成本的高低以及民间资金供求状况,定期公布民间借贷的监测利率将有利于民间借贷融资的阳光化和规范化,可以及时反应民间资本流向,也有助于对民间金融市场的风险预警。”张一力说。

倒逼顶层设计

随着珠三角、上海自贸区等区域陆续推出更加详尽和可操作的金改方案,温州金改头上的光环正在消退,而市场对温州金改的态度也由期待、困惑逐渐变成理解。

根据温州市金融办的说法,2012年被定为温州金改基础年,2013年则是突破年。目前,温州已经制定了民资设立民营银行的详细方案,9月27日,温州市金融办副主任余谦表示,从去年开始,温州就为设立民营银行做准备,包括股东推荐、银行设立的架构和机制等。

余谦称:“目前对股东、金额都有猜测,但银监会细则尚未出台,这些都不确定。我们只能先把准备工作做好,积极争取进入第一批民营银行行列。”

张一力则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财政部在前几个月已经派专人前往温州调研,为温州量身定做一整套财税政策,正待国家相关部门批复,一旦实施则金改将向前迈出一大步。

对于目前温州金改整体情况,张一力认为,温州金改出现了两个环节上的脱节,“一个是执行部门所希望的顶层设计和具体政策尚未出台;另一个是温州金改步伐还不够大,在有限的框架内多发一个债券或多建立一个小贷公司本身有一定意义,但对金改来说则很难算是突破,温州金改需要在顶层设计和地方创新上进行更有效的联动。”

今年10月23日,分管金融工作的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公开表示,温州金改试点获批约一年7个月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如建立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发布“温州指数”、促进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等举措。

不过,朱从玖同时表示,温州金改需要“顶层关怀”,“例如在丰富金融业态方面,民营银行等新型机构设立需要政策支持;利率市场化方面,通过负债方产品创新、银行间产品设计等方法,浙江层面没有权力来做。”

“金融改革必须是自上而下的过程。没有政策的放开,市场和资本活力不可能被激活。十八届三中全会可能会有金融改革方面的重要内容,也许会促进接下来的金改。”张一力这样说。

温州金改时间轴

 1980年10月
温州苍南县金乡农村信用社实行存贷款浮动利率。

 1984年9月
温州苍南钱库镇成立新中国第一个私人钱庄—方兴钱庄,只开业一天便转入地下。

 1986年8月
全国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座谈会把温州列为金融体制改革12个试点城市之一。

 1986年8月
中国第一家股份制的温州鹿城城市信用社开业。东风家具厂厂长苏方中创办第一家私人独资的城市信用社——东风城信社。

 1987年9月
经央行批准,温州被正式确定为全国利率改革试点城市。

 1991年至2001年
有关部门对典当行业进行了两次比较大的清理整顿工作;将部分城市信用社更名改制,并入农村信用联社;清理整顿191家农村合作基金会。

 2002年8月
时任央行行长戴相龙到温州调研温州金融体制改革的设想,不仅提到了2012年温州金改中没有提及的利率市场化,还明确表示允许民间资本成立民营银行等内容。

 2004年
温州推进农村合作金融体制试点改革,顺利实施“5-5-1”改革方案,即组建5家农村合作银行、成立5家县级统一法人联社,规范1家两级法人联社。

 2005年
央行将温州列为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城市”。


 2007年3月
吴英因非法集资被浙江省东阳市公安局正式逮捕。

 2008年
银监会和央行联合发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首家小额贷款公司在苍南开业。

 2011年8月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温家宝总理来温视察。《温州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上报国家相关部门。

 2012年
确定了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的十二项主要任务(即“国十二条”)。由政府主导的温州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挂牌。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起草完毕。

 2013年1月
温州每日定时发布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俗称“温州指数”),数据采集来自温州市几百家企业自行测报的借贷利率、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担保公司的利率以及民间借贷服务中心的利率。温州金改一周年。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浙商证券入主之际,国都证券逾4亿股股权挂牌出售!此前多位股东清仓式转让股权
支付服务持续优化,广州市重点商户境外银行卡受理覆盖率已达93%
丁世忠力挺,安踏在上海试水新店态,不赚钱也要开
常青产品数量占比过半,腾讯游戏被低估了吗?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