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齐放网:社会企业如何创新自治

2013-10-31 02:37:45
来源: 时代周报

本报记者 陈舒扬 发自北京

曾经有着诸多光环的P2P借贷助学网站齐放网无声无息消失后,用户进行了旷日持久的问责行动。在借款人不懈的追问下,网站资金清算终于姗姗来迟,但人们依然没有得到满意的“交代”。

齐放网的关闭或是未能探索出商业模式的必然结果。它的创始人希望人们“向前看”,但借款人认为,追责更大的意义是推动社会企业的良性发展,因为对社会企业来说,“治理和创新一样重要”。

漫长的问责

从2012年9月发出第一封询问邮件算起,倪欢“问责”齐放网的行动已经进行了超过一年。她向时代周报记者表达自己的一次次失望。不久前,她注册了一个叫“齐放网问责行动”的微博,决定以更公开的方式继续问责。

齐放网是一家于2008年7月上线的P2P借贷网站,是互联网金融在国内最早的试水者之一。与其他商业性的P2P借贷网站不同的是,齐放网将自己的服务内容定位在助学贷款,对外宣传为“开放式助学平台”。

这一助学平台曾吸引了众多关注,成为社会企业创新的典范,还获得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科技先锋的称号。它的创始人陈国权,一名在美国长大的华裔,凭借齐放网CEO的身份,常以社会企业家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

倪欢是被齐放网的理念和模式鼓舞的人之一。同样从事公益、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中国项目开发中心工作过的她,在一次会议上得知齐放网并见到了陈国权。她感到这是“用市场的力量来做扶贫”,不同于单纯的捐助,抱着良好助学意愿的出资人可以获得一些利息,学生得到贷款的同时,还能培养自己的信用、理财和责任意识。

2009年上半年,倪欢注意到已经陆续有学生在齐放网上发布借款条目,比如借钱支付某些资格考试的费用。她注册了账户,并投入2000元到齐放网的支付宝账户,先后借给了几个学生。

2011年,还在国外工作的倪欢开始发现齐放网没法进行用户登录,找客服也没有回音。由于工作繁忙,她没有继续过问。2012年4月回国之后,倪欢再次记起自己在齐放网上的几笔借款,试图找网站时,却发现它彻底“没有了”。

直到2012年9月,倪欢被人告知,陈国权现在在做“创思易社”—一个培养社会企业家的计划。在打听到陈国权的邮箱后,倪欢立即去了一封邮件询问情况。她没有等来回复,第二封信也石沉大海。

在这期间,倪欢开始在网上寻找其他齐放网的借款人,她找到了王博昕等人,后者更早发现齐放网出了问题。在倪欢的推动下,几个借款人和关注此事的公益界人士走到了一起,形成了“齐放网问责行动”团队。

说一套做一套

2013年4月,停运已久的齐放网上挂出了一封署名为陈国权的公开信,信中讲述了齐放网从创建到关闭的来龙去脉。

“这也是在我们的敦促下才有的。”倪欢说,2012年10月,她终于通过电话与陈国权取得了联系,迫切想从他那里知道齐放网到底怎么了。

陈国权告诉她的是,自己已不再是齐放网的CEO,早就不负责齐放网的运营,但是会尽力帮忙联系接手方,从而帮助包括她在内的借款人拿回资金。

但倪欢想要的不仅仅是自己的钱。她提出齐放网应该给大家一个交代:这个网站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后打算怎样。2012年10月的一天,倪欢、王博昕和另一名协调人第一次同陈国权见面。在此之前,经过内部讨论,倪欢等借款人把问责行动定位为“治病救人”。

倪欢认为这次会面中双方达成了共识:作为齐放网创始人、前CEO和名义上仍是董事会成员的陈国权,应该出来澄清齐放网的“基本事实”,包括联系网站的技术支持方信必优公司,提供关于网站借贷状态的报告,结束网站无人管理过问的状态,重新找来董事和天使投资人,商议彻底关闭清算还是重启网站。同时借款人为这些工作制定了时间表。倪欢做了会议记录,发给陈国权确认,希望对方按照约定执行。

陈国权却没有认同这份书面“共识”,他认为齐放网是私营企业,不能像非营利机构一样披露信息。关于数据的恢复和资金清算,陈国权表示自己只能尽量帮助联系,没有也无法承诺时间表。

倪欢无法接受陈国权的说法。在她看来,齐放网一直将自己冠以“公益”标签,也获得过公益创新奖,并且根据其自身宣传,平台上的资金已初具规模,网站出问题将是具有社会影响的事件,需要公开透明。

媒体对齐放网的报道集中在2009和2010年。在距离最近的2011年初的一则报道里,称“大约1000多个学生”通过网站“共获得了3000万元的贷款”。而在更早的2009年5月,《经济学人》的一篇报道称,齐放网当时已经“处理了2500项借款”。

问责团队随后得到的消息是,齐放网的数据可以恢复,倪欢等人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争执和催促同时在进行。在倪欢看来,陈国权一直不够积极,甚至“没有做任何事”。

直到2013年2月底,倪欢联系上了齐放网的天使投资人,同他和陈国权一起见了面。投资人在以朋友身份为陈国权个人人品背书的同时,也表示认可并支持用户的问责。这次谈话的结果是,三方达成了一致:在2013年3月底之前,陈国权给齐放网的所有利益相关人一个正式回应,其中包括停运原因、出借人情况、平台上未偿还的贷款数额等。

问责团队成员们以为一切终于要水落石出了。

公开信不“公开”

“我们的计划可能已经超越现有的资源太多了,简单地说,齐放网没有达到起初期望规模的主要原因是大环境尚未成熟……我们不知道距离公司进入下一个阶段还要多久”。陈国权在前述公开信中谈道。

陈国权没有在公开信中说明自己是何时不再担任齐放网CEO一职的,但表示新的CEO也没有带来成效,董事会在寻找“战略机会”的同时,决定暂停网站的运营。至于网站停运时间,公开信也未说明。倪欢等人在多次沟通后,得知网站关停的原因是ICP到期、缺少资金、无法获取金融机构执照等问题。

大约在2010年下半年,齐放网董事会找到了唐庭斌,希望新人接手能够带来转机。

不过唐庭斌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自己并没有正式受聘,没有拿过工资和股份,甚至对网站的运营情况也不了解。跟大多数创业型公司一样,齐放网没有办公室和正式员工,此前除了以技术入股的IT外包服务企业信必优,“基本都是陈国权一人在弄”。唐庭斌说,自己虽然有接手齐放网的意向,也为齐放网做过一些推广,但因为和董事会就股份的事没有谈拢,后来也不了了之。

这封迟到的公开信,依然不是问责团队想要的包含“基本事实”的正式回应。陈国权也没有正面回答时代周报记者提出的齐放网停运时间、借贷规模、董事会为何做出停运决定却迟迟未告知用户等问题。

在近日回应某媒体采访时,陈国权称,从2010年到2011年,齐放网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董事们也“因为忙于其他事情”而忽略了齐放网。

混乱的清算

2013年9月15日,倪欢收到了一封名为“齐放网清算公告”的电子邮件,称“由于发展策略的调整,齐放网面临关闭”,并告知清算计划:借款人可以提供账号拿回余款,也可选择授权齐放网将余款捐赠给壹基金。

倪欢不认为这是负责任的清算方案,它没有提及未偿还的贷款的解决办法,也没有承诺向借款人提供贷款人的信息。在此之前,倪欢等人多次找陈国权讨论清算办法,甚至亲自起草了一份方案,但没有被采纳。

10月21日,倪欢再次收到邮件,称自己向齐放网账户充值的2000元,已经分成4次全部成功投标,其中还完的2个投标及利息1200多元已经归还到指定账户。邮件没有对未还贷的资金提出解决办法,也没有提供贷款人的信息。

齐放网的清算通知让更多的借款人“出现”。10月15日,深圳的李海在自己的邮箱中看到一封来自齐放网的清算通告邮件,发送日期是10月8日。不过这封邮件称,由于按照清算计划,清算的信息收集阶段已结束(截止日期为2013年9月30日),但是没有联系上借款人,清算工作将进入接下来的偿还和捐赠流程。

在跟齐放网取得联系后,李海最后收到了600多元的余款,进一步追问下,得到的回复是相关数据还在恢复之中。

借款人王博昕一直没有收到清算通告,他认为如果齐放网把“联系不上”的借款人的钱捐赠出去,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此前主动联系上贷款对象的他得知,自己投出的款项一直没有通过网站的审核成功发放,他在给齐放网和陈国权的邮件中说,“我需要你们的解释”。

“时间过去这么久后,恢复数据并联系上5年甚至更早之前的借款人,难免有一些问题。工作人员正在尽最大的努力解决,并且欢迎任何帮助以便做得更好。”陈国权回复时代周报记者说,在与问责团队沟通中,他希望人们“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

“社会创新跟公司的治理不是对立的,陈国权说我们这样做是在损害社会创新,损害人们参与社会创新的热情。我说我认为社会创新和企业治理是同等重要的,甚至更重要。”倪欢强调,“中国的公益必须干干净净地做,并且要做实事。”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京东安联财险股权更迭:安联保险拟转让53%股权给子公司,京东持股上升
北京半马调查结果公布,特步就报名失误道歉
疯狂小杨哥不想当网红?减少直播带货场次,首部短剧开拍
联想向AI要增长:六年投资超百亿元,杨元庆能定义AI PC吗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