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冲击波

2013-10-31 03:10:16
来源: 时代周报
从6.12、6.11、6.10、6.09到6.08,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行情可谓一路势如破竹。要破6了吗?眼看着5时代似乎近在咫尺,经济学家和分析师们大呼意外,究竟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是什么?中国经

编者按:

近三个月来,随着美元与日元不断贬值,以及当下美国联邦政府“停工”等事件影响,人民币汇率一直在“挣扎”中上升,加之以往的巨额外汇储备,以及借道不真实假贸易,而趁虚而入的热钱,目前人民币汇率正像一个热气球迅速膨胀。

正如知名财经评论者叶檀所言:类似于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前的格局逐渐形成,中国热钱增加,企业短期负债增加,社会融资总量增加,而企业盈利前景每况愈下。

那么,究竟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是什么,升值压力会持续多久,是否会对中国金融稳定产生持续性的影响?但我们最关心的是,人民币升值,对包括金融、家电、运输等与人民币汇率直接相关的企业将产生什么冲击?一方面,进口原材料成本下降,但另一方面,企业出口能力受挫,而汇兑也会导致损失,升值是一把双面剑。

[原因]汇率破6在即

本报记者 陆玲 发自北京

截至10月30日,从6.12、6.11、6.10、6.09到6.08,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行情可谓一路势如破竹。要破6了吗?眼看着5时代似乎近在咫尺,经济学家和分析师们大呼意外。

人民币升值的动力何在,这些动力能否持续,未来前景如何,人民币汇率的运行方向和格局又将如何演变?在当前适逢国内经济增速下降,系统性改革有望加速,而海外经济又面临变数之际,人民币汇率何去何从,中国经济能够承受不断升值的压力吗? 

明年升值压力或缓解

美元贬值,我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好转,人民币似乎有足够升值的理由。分析认为,美国就业数据的糟糕表现,使得市场预期美联储缩减QE的计划很可能拖延至明年第二季度,这也就意味着美元很难在短期内出现强势反弹,而低位盘整的可能性较大。因此,美元的疲软势必会导致人民币对美元的明显升值。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则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复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回升至7.8%,前三季度增速为7.7%,好于7.5%的政府预期目标。同时,市场普遍预计,中国第四季度GDP增速仍将维持回升态势。与新兴市场相比,人民币资产被国际投资者视为“避风港”。

央行最近公布的外汇占款数据显示,跨境资金仍在大规模流入中国,这也加大了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压力。9月末,国内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升至27.52万亿元,新增外汇占款1264亿元,刷新了5月以来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增加额单月新高。而第三季度中国外汇储备激增1600多亿美元,至3.66万亿美元,远远超过市场预期。

在人民币对美元连创新高之后,年内的升值幅度已经达到2.4%。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趋势仍将持续,甚至有可能延续至明年第一季度。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预计,年内人民币将会维持升值趋势,四季度即期汇率将在6.05-6.10区间内浮动,而国家政策层面目前应该不会出台涉及汇率的重大制度安排。进入明年,预计人民币大概率仍将维持缓慢升值势头,但双向波动压力将较今年更为明显,货币政策当局将会力求维持汇率保持有序稳定。

在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看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经连续升值了8年,其间大概只有半年时间是处于一个不太明显的贬值状态,而同时世界经济则经历了两轮上扬三轮下滑这样5个波段,人民币的升值已经不具有可持续性。”

兴业银行资深金融分析师蒋舒预计,随着明年美国国内局势的发展以及美国退出QE的进程开启,将有效拉升美元指数,有助于缓解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人民币应发挥更大作用

“一种处于国际化进程中的货币不可能出现大幅贬值,所以人民币的升值从这个角度来讲是顺理成章的。”长江商学院副院长刘劲如此认为。

毕竟,人民币正值国际化加速通道上,上海自贸区铺路人民币国际化,RQFII试点扩至新加坡,中国央行与欧洲央行签署规模为3500亿元人民币(450亿欧元)的中欧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是我国央行与全球第二大货币当局签订本币互换协议,香港建议取消人民币兑换上限等,这一切都在凸显出人民币国际地位的进一步增强。

中国经济能够承受不断升值的压力吗?人民币升值预期升温已引发外汇远期市场轩然大波。企业和银行纷纷抛售远期美元头寸,整个市场弥漫着恐慌的气氛。低端制造业企业的破产与倒闭时有发生;出口企业早已经开始怨声载道。

“当前人民币刚刚进入强势时代,作为全球主要交易货币,人民币自主发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意义很大。”在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教授看来,金融改革应率先加快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转变对外开放模式,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丁志杰强调,如果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单兵突进”,而不率先或同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打破人民币货币发行体制美元化的困局,那么即便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人民币利率和利差高企的局面也并不会改变,各项金融改革需循序渐进、协调配合。

“中国目前缺少系统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如果能通过政治、外交等战略推动人民币走向世界,在升值前和升值过程中调整本国外汇储备结构,促使中国企业进出口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那么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就会减少负面影响,避免国家持有的外汇资产大幅贬值。”滕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在滕泰看来,只要决策者依照当时的决策背景采取了正确的财富战略,那么本国完全可以借助本币升值的机会崛起为财富大国,使本国国民长期获利。“如果中国再不尽快建立系统的国家财富战略,不仅国内目前积累起来的3.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将继续被不断地蚕食,甚至中国的环境资源、劳动力资源、居民储蓄资源等还将通过金融这种隐蔽的方式持续流失。”

[受损]中国远洋巨亏10亿

本报记者 盛潇岚 发自上海

利率市场化下的货币基金之战正酣。进入十月,人民币像脱缰的野马加速升值,连续4次创新高,兑美元汇率一度逼近“5时代”。

对于海运巨头中国远洋来说,这显然不是个好消息。“中远大部分收入来自海外,几乎都用美元结算,人民币升值带来汇兑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上海一位券商分析师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对于持续低迷的航运业,人民币升值可谓雪上加霜。

去年前三个季度,汇率升值曾造成中国远洋公司汇兑损失1.33亿,而在2011年同期汇兑收益4.65亿元,财务费用因此增加了5.98亿元。而在同期中国远洋净利润亏损64亿元,这笔财务费用无疑是其净利润的一大杀手。

今年,人民币升值又迎来了一波强劲的升值,是否也将对这家企业造成同样的影响?中国远洋方面表示,“今年三季报会在30日晚上公布,数据上应该会有直观的体现。”

汇兑导致利润受损

对出口导向型企业而言,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较为明显。其中,中国远洋等航运业所受影响较大。

一位航运业内人士指出,航运企业在持有外币资产和负债期间,人民币升值,一方面将使以人民币计帐的外币货币性资产缩水,资产总额下降,财务费用增加,减少当期的净利润,另一方面将使人民币计帐的外币负债缩水,造成负债总额下降,产生外币负债汇兑收益。

中国远洋相关负责人孟祥军对记者表示,“目前公司三季报很快会发布,我们还没有相关的数据。30日晚上我们的三季报会公布,到时候数据上应该会有直观的体现。”

业内人士认为,对航运业,特别是海运业而言,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出现衰退风险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将进一步加剧国内航运公司的经营难度。由于人民币升值在理论上会打压外围经济体对国内出口产品的需求,因此位于产业链下游的集装箱运输业难免受到冲击。由于海运业是资本密集型和相对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资产周转率低,船舶折旧费和人工费用是最主要的运输成本项目之一,人民币升值,由于其固定性和刚性的特性,无疑加大了以外币计算的营运成本,航运企业的竞争力下降。

“雪上加霜”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人民币升值对国内出口型企业的影响不大。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认为,人民币的微调是正常的市场现象,由于没有剧烈的波动,所以它对出口企业的影响应该不大。“人民币近期的升值对外贸的影响并不大。” 

湘财证券交通运输行业分析师金嘉欣对记者表示,“人民币升值应该说是持续性的,其实影响不是太明显,航运现在主要看的还是供给和需求,单纯的看汇率升值的问题我觉得是偏离了研究的方向。”

金嘉欣认为,“航运业目前供需是失衡的,供远大于求的,我们觉得这个行业低迷的时间可能会持续更长的时间。”

“在供需失衡的背景下,汇率已经很难去直接影响企业的业绩,仅有的一点影响也很少,人民币升值早已不是航运业低迷的主要因素。”金进一步称。

国泰君安一位研究员也表示,“汇率波动在行业好的时候是‘锦上添花’,行业不好的环境下是‘雪上加霜’。”

中国远洋半年报显示,2013 年上半年,中国远洋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9.90亿元,去年同期亏损48.71亿元,亏损额同比减少79.68%。

对于大幅的减亏,中国远洋指出,由于国际航运市场供需失衡仍无实质改善,集装箱、干散货航运市场持续低迷,运价同比下滑并处于低位,导致中国远洋业绩仍为亏损。但通过出售中远物流和中远集装箱工业有限公司股权,以及公司在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努力,业绩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减亏。

结算成本难抵收入锐减

其实,中远主要从事远洋运输,人民币升值将导致折算人民币的美元收入降低,而租船费用和海外加油等费用支出也都是通过美元结算,人民币升值也可使折算人民币的成本降低。

业内人士指出,要测算人民币升值对公司的影响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需要根据美元资产、债务以及燃油成本、造船成本所占比例来综合分析。 而如何应对行业低迷等不利因素,中国远洋也做了多项举措来应对,比如在成本控制方面。

上半年,集装箱航运业务在运量同比增长8.7%的情况下,消耗燃油量同比下降4.5%;干散货航运业务在运量减少3.5%的情况下,消耗燃油量同比下降15.9%。而公司的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一位航运业内人士表示,“人民币升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成本下降(如船用燃料成本、港口使用费)无法抵消收入的减少。”

中国远洋表示,行业方面,总体不容乐观,“低迷、不确定”的困难局面在短时期内难有根本性改观。下半年,中国远洋要坚决实现航运主业的大幅减亏,多措施并举,尽全力扭转亏损局面。

[工具]外汇期货呼之欲出

本报记者 苏春梅 发自武汉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汇率对冲工具有外汇远期合同、掉期和外汇期货,但在我国的人民币汇率衍生品目前只有远期和掉期,而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也使得国内市场对外汇期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我国,企业可以通过远期结售汇、保理业务和福费廷金融产品等规避汇率风险,但这些方式都有自身不足。所以更灵活、更具优势的外汇期货的推出则显得极为迫切。

外汇期货市场滞后

目前,我国对外汇的管理实行结售汇制度。业内人士也指出,结售汇存在不足:比如由于远期协议需要寻找对手方,而且双方的标的资产、数量、交割时间等都必须匹配,而这在现实中往往是很难满足的,所以企业的寻找成本会增加。另外,由于远期协议往往只有双方参与,没有第三方的监督,也没有缴纳任何保证金,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

“如果企业可以直接进入外汇期货市场,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进入和退出交易,这就比结售汇省去了很多环节,同时能够激发企业的主动风险防御意识。”一位从事期货研究的行业人士告诉记者。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利用外汇衍生品等金融衍生工具对冲风险,已成为国外企业日常的财务活动和普遍的金融现象。2006年8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率先推出人民币期货合约,香港交易所也于2012年9月推出了人民币可交收货币期货合约。

相比之下,境内的外汇期货市场建设则显得滞后,至今尚未推出相关的合约品种。不过,2012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已将外汇期货合约列入规划。

2012年我国与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贸易额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12.54%、14.13%和8.52%,因此业界建议国内尽早推出人民币对美元、欧元和日元的外汇期货合约,丰富企业对冲汇率风险的衍生工具,从而优化制造业对外贸易的金融环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但目前,国内期货交易所还没有开展外汇期货交易,如果要运用外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则需要通过一些诸如国内期货公司在境外的营业部等代理开户进行外盘期货交易。

如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开展有美元对人民币的期货交易,国内企业可以通过代理开户在CME进行相关外汇期货交易。但通过境外代理机构进行外盘外汇期货交易,交易程序复杂、货币品种有限、交易费用很高。

随着汇率波动幅度的扩大,以及人民币汇率单向变动向双向变动的转变,更多的国内企业有通过外汇期货规避外汇风险的迫切需要。

“有市场需求,但另一方面外汇期货的推出对市场要求很高。目前,我国汇率政策仍受种种人为因素控制,另外,期货市场发展历史短,期货人才储备缺乏、经验不足、金融衍生品市场法律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也需要改善。”上述人士称。

[受益]外资行汇兑损失惨重 工行调整业务结构规避风险 汇率波动 中资行扩张埋隐忧

记者 胡秀 发自广州

人民币升值态势持续多年,在纺织、家电等行业叫苦不迭时,金融、旅游等行业暗中受益,而在外界看来,作为经营本币的企业,银行业自然是本币升值最大、最直接的受益者。

10月29日,工商银行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人民币升值提升了人民币资金的吸引力,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规模以及相关的贸易融资得到发展;另外,人民币升值还增加了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需求和全球现金管理服务需求。

在境内经营的银行都普遍受惠于人民币升值,东方证券银行业资深分析师金麟表示,外资行的日子并不好过,受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外资行中国区汇兑则损失惨重。而汇率走势的不确定性,则为目前普遍受益的中资行埋下隐忧。

中资行获创新空间

受益银行有多少?“实际上,在境内经营的银行普遍受惠。”10月29日,东方证券银行业资深分析师金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对银行业而言,人民币升值的利好主要体现为银行负债成本降低和银行资产质量提高。金麟分析称,如果人民币升值是由资金内流推动的,那么对于银行业而言,更容易获得资金,这有利于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

另外,如果同样是由资金内流推动,那么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价格会有较快增长,这将有利于提高银行抵押品的质量。

不过,有券商分析师认为,重估银行资产可以提高银行股的估值中枢,但由于从资产价格增加到估值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短期之内这些利好很难显现。

“对于银行而言,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是小幅的正面影响。”金麟同时称。但可以看到的是,人民币升值正在为银行业的产品和业务的发展、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加快了中资银行的国际化进程。

10月29日,工商银行表示,人民币升值提升了人民币资金的吸引力,从该行的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规模以及相关贸易融资等的持续快速增长上,可以有所体现。工行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工行办理的跨境人民币业务量已超过1.5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6.7%。另外,2013年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授权工行新加坡分行担任新加坡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这是中国央行首次在中国以外的国家选定人民币清算行。

自5月27日新加坡人民币业务清算行正式对外营业以来,截至目前,新加坡人民币清算行业务量已过万亿元,清算网络遍布31个国家和地区。 

不过,在华外资行的日子却并不好过。根据2012年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年报显示,东亚中国全年净利润为12.85亿,较上一年下降2.17%;营收45.7亿,同下滑0.98%。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东亚中国自2009年来首次出现净利润下滑。对此,东亚银行解释称,是因为受到国内宏观经济下滑、利率市场化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东亚银行中国区汇兑损失惨重。

调整业务结构规避风险

近日,当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更是一度突破6.08关口。外界猜测,人民币升值将到达一个节点,是一路“破六”进入“5时代”,还是掉头直下大幅贬值?在银行业受益的同时,汇率走势的不确定性将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总额和结构、业务经营等,提高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增加其风险管理压力。

金麟告诉记者,汇率风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折算汇率风险、交易风险和经济风险,并非所有银行都是人民币升值的受益者。

据记者了解,所谓折算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引起的外汇资本金折算为人民币资本数额的变动;交易风险则指在银行外汇买卖以及投资、贷款等中间业务的汇率风险;经济风险,即通过影响企业或市场的成本、销售数量和价格,引起银行未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

金麟分析,对于海外业务比重较大、外币资产过多的银行而言,因为银行要承受美元兑人民币缩水带来的折算风险,反而会受到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

另外,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型企业形成一定压力,那么对于银行而言,出口受损的行业将影响银行的贷款质量。

如何规避潜在的风险?结合人民币汇率走势,着力调整业务结构和外汇资产负债结构,合理控制外汇敞口规模和汇率风险,这是工商银行给时代周报记者的回答。

而为了冲抵人民币升值的风险,一些银行选择出海寻找合适的境外金融机构进行兼并收购,境外资产规模和利润增幅远超银行业总体水平。

从资产规模看,工行境外机构增长迅速。从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看,截至2013年6月底,境外机构资产规模达到1822亿美元,较年初增幅为12%。2013年上半年,该行境外机构实现税前利润10.7亿美元,同比增幅为23.8%。同时,境外机构不良贷款率则保持在0.43%的低位。

对此,金麟认为,银行选择去海外寻找境外机构兼并收购对于银行而言是一个利好,因为收购价格相应降低了。但由于中国银行目前普遍存在资本不足的问题,实际上没有太多的资金用于境外收购,即使进行收购,对银行的实质影响也是非常小的。

[避险]格力借外汇远期套保规避风险

本报记者 盛潇岚 发自上海

人民币加速升值,“5时代”似乎已近在咫尺,而对于国内出口企业来说,利润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但业内人士认为,由于近几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断刷新纪录,越来越多的厂商已经能够泰然处之,而且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

10月28日,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面前,格力电器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司利用银行金融工具,开展了外汇资金交易业务,以规避汇率和利率波动风险,减少外汇负债及进行成本锁定,实现外汇资产的保值增值。

人民币升值的多重冲击 

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国,全世界半数以上的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主要家电产品都是“中国制造”。而人民币升值则使得国内家电出口企业颇为“受伤”。

“影响肯定有,最直接的汇兑损失以及降低价格优势,但是因为最近几年人民币升值是常态,家电企业都慢慢适应了,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一位家电行业负责人认为,由于近几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断刷新纪录,越来越多的厂商已经能够泰然处之。

家电行业巨头之一的格力电器,其新出炉的三季报也向投资者交出了成绩单。三季报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78.11 亿元,同比增长14.6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75.79 亿元,同比增长42.13%。

国金证券分析师黄挺认为,受8月天气炎热带动,三季度收入增速提高:三季度公司收入增速达到21.8%,环比上半年增速提高了12.5%,预计原因主要为天气炎热带动家用空调收入增速提高。此外,格力电器单季度毛利率高达33%。黄挺认为,原因主要来自于新冷年推出的新品提价、原材料价格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合并年初到报告期末现金流量表中,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明显,报告期内金额为-3.1亿元,而上期金额为0.98亿元。

但另一方面,黄挺表示,“受益于人民币汇率上升,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环比提高,分别达到5.9 亿元、5.1 亿元,对利润贡献高。”

此外,人民币升值对公司的财务支出也产生影响。长江证券分析师徐春指出,在人民币升值使得汇兑损失增加背景下,格力电器三季度财务费用率上升0.59%。

外汇远期套保规避风险

可以看出,人民币升值对家电企业的影响涉及多方面。虽然人民币升值将减少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受出口额和价格的双重影响,收益会降低,但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尚在可控制范围内,并有多项措施来应对汇率波动。

首先,为了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厂商会把汇率因素写入合同,规避因为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其次,格力电器海外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张征虎表示,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规避各种压力,“革新性产品涨价幅度可以较大,使我们脱离简单的成本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格力电器表示,公司利用银行金融工具,开展了外汇资金交易业务,以规避汇率和利率波动风险,减少外汇负债及进行成本锁定,实现外汇资产的保值增值。

同时,为规避大宗原料价格大幅波动给公司原材料采购带来的成本风险,公司开展了部分原材料的套期保值业务,根据期货市场状况适时锁定材料成本,以此降低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申银万国蔡雯娟表示,格力电器利用外汇远期套保合约进行汇率风险规避,导致第三季度实现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1.48 亿元,投资净收益3.2 亿元,合计较去年同期增加4.23 亿元。

其三季报显示,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为11.04亿元。

此外,越来越多的企业成立海外子公司、直接出口、加速海外化进程。资料显示,奥拓电子继在香港设立分公司后,日前又公告称,又设立了英国奥拓,推进该公司的国际化进程。

再如蓉胜超微,该公司日前公告,以自有资金不超过1000万港元在中国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而包括美的、格力等巨头企业都开始建立海外生产基地,以降低人民币升值影响。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招商证券靠投资及交易业务收入翻盘,同比暴增97%!2023年加大信息技术投入
遭阿里频繁减持,“同城货运第一股”6年亏损近50亿,创始人也辞任了
资方让利产业方?诚志股份零溢价投资私募基金,要当液晶显示材料龙头
君实生物去年亏损超22亿,核心品种加速“出海”,对冲国产PD-1内卷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