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清、王洞夫妇:“可惜张爱玲没赶上这个时代”

2013-04-11 03:47:13
来源: 时代周报

本报记者 张润芝 实习生 尹靖霏 发自北京

夏志清十年前整理完第103封张爱玲来信之后就此搁置,直到2009年大病才想起来交代信件问题。夏志清大病后身体需要调养,连自己“定做”来的《小团圆》都至今未读。《张爱玲给我的信件》一书最终的出版整理都由夏夫人王洞完成。时代周报记者连线纽约访问夏志清、王洞夫妇,请他们讲述自己印象里的张爱玲美国生活。

夏志清有些事情已经记不太清,大多数问题由王洞女士回答。提到关键问题时,夏志清会积极地在电话那头出声:“我来讲!”回忆模糊的时候,真正能在他脑中浮现的内容才令人唏嘘不已。夏志清能清晰地记得自己“离经叛道”给张爱玲地位时的果断,记得自己年轻时饱读诗书的自信,记得张爱玲是“a great writer”(伟大的作家),苏州腔调里夹着英文,还是一派旧时江南才子气度。

张爱玲是很有距离的

时代周报:我们在信里能看出张爱玲“保持距离”的那种姿态,但也很惊讶她和夏先生通了那么多封信,他们之间感情的维系是在哪里?或者说她和夏先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王洞:大家都觉得,夏先生对她这么热情这么帮忙,她对夏先生这么冷淡。他们是完全两个性格不同的人。夏先生他喜欢开玩笑,见了人说些个没有分寸的话。可是他跟张爱玲见面不多,所以也不知道张爱玲对他有没有这种印象。还有一个原因是,张爱玲跟夏先生年纪差不多,比夏先生大半岁,她是一个大家闺秀,可能觉得男女之间不可以太……(亲近),要保持距离。其实张爱玲和他通信不大讲隐私的,跟宋淇当然不同,因为她和宋太太是好朋友。不管是跟庄(信正)先生的信也好,夏先生的信也好,张爱玲根本不讲自己的感情隐私,都是很有距离的。

但夏先生欣赏张爱玲才华,其实连不像张爱玲这么有才的,夏先生都愿意帮忙,张爱玲他当然愿意帮忙。当张爱玲在美国出版界打不开路子的时候,只好什么都委托夏先生,换句话说,她对夏先生很信任,皇冠的合同是夏先生帮她订的。其实夏先生是很不会做事的一个人,居然给她搞了这么好的条件。他们之间就是,一个尊重,一个信任。

我觉得夏先生对待张爱玲,真的是无话可讲。

时代周报:通信里他们有对文艺作品看法的交流,他们在文学上的品位很相似吗?

王洞:夏先生和她的品位差不多。夏先生说的话,她都同意,她说的话,夏先生也都同意,但从信里看得出来,她读的西方名著并不多。虽然她的英文很好,因为她母亲很重视她的教育,希望她到英国去留学。

夏志清:她看的(外国文学)不算多。

王洞:她喜欢看一些人类学,喜欢《叛舰喋血记》,这种故事看了好多,好像经典的作家她看的不多。

时代周报:夏先生现在怎么看当初对张爱玲的评价?

王洞:当年张爱玲在上海也挺红的,可是没有很多人把她当做一个很serious(严肃)的作家。夏先生当时也当然考虑很多,很大胆地把张爱玲的地位提高了。

夏志清:I made her a great writer ,and she was a great writer (我使她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而她也确实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我写了以后,大家都相信了。

我是学英国文学的,看过很多西方名著。我的看法与人家不同。我有confidence(自信心), 对自己的自信心很高。人家都听鲁迅讲什么话,胡适讲什么话,我根本用不着。

王洞:夏先生在中国是学英国文学的,他在中国的时候,不大看中国的小说,所以他就不受成见影响。别人都是,一定是鲁迅好呀,一定是老舍好呀,他自己完全是凭他的感觉。夏先生胆子很大啦,把张爱玲提得很高,我想张爱玲的确是好,就像夏先生把王德威捧得这么高,的确是这么好啦,人家就是站起来了嘛。不要说得他好像那么自大,别人比不过他,就是因为他没有受过成见的影响。

她希望做畅销作家

时代周报:很多大陆读者都很惊讶,原来张爱玲在美国过得有点落魄。

王洞:张爱玲在上海的时候挺不错。后来你看她的小说,看她的文章,她一辈子都缺钱花。到了美国,自己结婚也结得不好,嫁的老头子年纪又大,身体又不好,又穷,她一直为了谋生很忙,到了年纪大的时候,很多时候又很苦,所以很多人觉得,“哎呀,不知道张爱玲这样苦”。

时代周报:怎么看待她在美国的英文写作努力?

王洞:张爱玲到美国来,刚刚出了《秧歌》,虽然不畅销,可是书评是很好的,她对自己大概也有一些的期许吧,想要用英文写东西。结果你英文写好的东西,第一要有出版商啊,出版商对你没有兴趣就没办法。她没有好的经纪人,出版弄不出嘛。后来,夏先生虽然把她捧得很高,但夏先生只是一个学者呀,但你看张爱玲,希望能够做畅销作者,能够多卖钱。

现在哈金那么出名,因为在美国有一个脱口秀主持人叫奥普拉·温弗瑞,在节目上建议大家读他的书,那本书就畅销,又得奖,哈金就出名了。但张爱玲可惜没有这么一个人去捧她。

时代周报:夏先生其实为了她进入主流做了很多尝试。

王洞:是。可是夏先生没有这方面的人脉关系,只能在学术上帮助她。但她希望出名,所以她让夏先生拿给这个人看,拿给那个人看。夏先生没有为他自己或者为我求过任何人,但为了她,他硬着头皮叫教授看她的东西。一般美国人看东方小说都想看些exotic(奇异)的东西,但张爱玲的作品不对他们的胃口。

时代周报:张爱玲在美国不受认可,主要是什么原因?

王洞:我想,一方面是媒体,一方面是时间不对吧。现在中国开放了,中国强了,所以大家都去学中文,中国人哪个方面都扬眉吐气了,现在这么多人去学中文。张爱玲太早了一点,没赶上这个时代。

时代周报:夏先生对华裔作家进入美国主流出版界,有没有一些观察呢?在张爱玲的时代,韩素英好像比较受欢迎,现在是哈金。

夏志清:哈金还可以了,韩素英不算,看她干什么?

王洞:夏先生觉得,一个作家懂英文,外国的书读得多,看法就会不一样。

说到认可,我觉得这是世界的通病,大家会觉得你在美国出了名就重视你。莫言本来也是不错的作家,拿了诺贝尔奖,在国内(内地)、香港、台湾就红起来了。张艺谋、李安,拿奖都红起来了。这跟自卑是没有关系的,这是个国际问题。

时代周报:夏先生对莫言有评价吗?

王洞:他没看。夏先生退休以后,身体不怎么好,看书不多。他喜欢看英美经典作家。莫言得奖了,他就说:“我要看看莫言。”王德威就送他些书看,但他后来也没看。我太忙了,就看了一本《檀香刑》,我觉得挺好的呀。

无法评价她的后期写作

时代周报:《小团圆》是在夏先生的建议下写的?

王洞:是,她自己说是为夏先生“定做”的。当初夏先生看她写《张看》,觉得她应该把家里的祖父祖母都写了,结果发展成了一个自传体小说,超过了夏先生给她的建议。写出来之后,很容易对号入座,那个时候胡兰成刚好在台湾,张爱玲又怕胡兰成乱说什么话,宋淇建议她不要发表,夏先生就没看过她的原稿。等到书出来的时候已经2009年了,夏先生在医院里,到现在还没看这本书。

时代周报:夏先生对张爱玲后半生在美国的写作有什么评价?

王洞:夏先生没什么评价了,也不能说她不努力,她在努力修改自己的东西,她到美国的后半生,都在反反复复地修改。但你看她写给夏先生的信,她根本是在为生活奔走、奔波。她是一个作家,连大学都没有毕业,根本不是一个学院派的人,不是一个会写论文的人。这些工作就是要她教书、做研究啊,像夏济安、庄信正可以做的事,但她没这些训练做不了,虽然她比他们更有才。这些事对她来说都是一个苦差,都是为了钱,所以真的讲起来,是非常不幸的。

时代周报:有人说信件披露出来损害她的形象。

王洞:可是我觉得这个东西大家看了,当然都觉得她很可怜,我想对她的形象不该有什么损害。因为夏先生出这个东西,是希望能增进对张爱玲的了解,对张爱玲有兴趣的人,从信里能够看出她是怎么样的奋斗,是生不逢时。但她当然是一个不朽的作家。我朋友看了信以后说“我以后不要做张爱玲”。

时代周报:张爱玲在美国一直在修改作品是心理问题吗?好像有点强迫症了。

王洞:我想王德威的文章中好像透露了这样的一个意思,可不一定是这样。要写东西,就要写身边最熟悉的东西,她最熟悉的就是她从前写的东西,而且她的文章常常被盗版,被别人翻译她都不喜欢,要改。她求好心切啦,一直在改来改去。我没见过她,我相信她自己也知道她这些作品将来会留下来,她希望写得好。

时代周报:王德威还说她生病是某种身体艺术。

王洞:夏先生对这些身体艺术不欣赏,他是老一派的人,王德威这样看的话,夏先生不一定同意。

我看张爱玲写的《张看》、《对照记》,她的母亲、姑姑、祖母,都有点孤僻,也许这种孤僻是有家里影响,那种环境,还有这种遗传。她可能有一点孤僻吧,到后来变为逃避。




王洞执笔按语,澄清夏志清情史

本报记者 张润芝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一书中,夏志清两段关于自己情史的按语也引来不少读者的“八卦心”。编号23的信件按语中写:“我同爱玲无话不谈,大学毕业后我在上海、北京爱上了两个女子的故事也吐露给她听了,二人都算不上是我的女友,因为从未单独date(约会)过。”

编号44的信件按语里则披露自己和陈若曦、於梨华的恋情:“卡洛(夏志清前妻)也是耶鲁大学的硕士……我们的感情很好,但我到哥大以后,找我的女孩子太多,使我动情的第一个女孩子便是陈若曦(名秀美,英文叫Lucy)。她似乎对我也有意,我便对卡洛说,‘我爱Lucy,我们离婚吧。’卡洛大哭一场,Lucy也无真心嫁我,之后嫁给段世尧便回大陆‘报效祖国去了’。直至於梨华搬来纽约,我又出轨,卡洛便交了一个男友,决定离婚。并非如陈若曦在其《坚持、无悔—七十自述》中所说‘原配早不满丈夫喜欢中国女生,发现他和王洞谈恋爱了,和人私奔并铁了心离婚’。陈若曦……希望我写序并帮忙她来美,我们旧情复燃,又谈起恋爱来了,她在书里对跟我的两段情,只字未提,却借我与某编辑的一段情,对我的前妻及王洞加以人身攻击,也丑化我。”

时代周报:夏先生在信里也披露很多八卦,好多读者都把焦点集中在这里。

王洞:张爱玲把夏先生写的信都丢掉了,我们也不知道夏先生给张爱玲写了些什么。但是你看出来,夏先生跟她讲过,年轻的时候想追女朋友,根本没有追到。所以书里只有夏先生的八卦,并没有张爱玲的八卦。她在信里连她的丈夫都很少提。

有人爱看八卦,另一些人就好像故意写一点八卦的东西,把它渲染一下,让大家来买书买报。譬如说有人访问陈若曦,在有限的篇幅里,提到夏先生与某编辑的恋爱,经陈若曦的劝阻,才没跟我离婚,好像她是个大好人。夏先生虽然讲了他结婚以前追的女朋友,没有结婚,但是关于他自己离婚时候的情况,反而没有讲多少。陈若曦、於梨华写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觉得应该澄清一下。

时代周报:所以后面包括离婚,还有陈若曦、於梨华那部分,是你加的,你想澄清一下?

王洞:陈若曦写了一本书,造我谣嘛。夏老师喜欢女孩子,比如你来,他也会很喜欢你。你知道女孩子自重的话,夏先生也不会怎样。夏先生对他的女学生也很规矩,多漂亮的女孩子他都没去追。但有的人是作家,就利用夏先生给她们写序,和他谈情说爱起来。我作为一个太太,知道了当然很生气。

你不讲夏先生和你谈的恋爱,把别人和夏先生谈的恋爱说出来,而且造谣。像我和夏先生认识的时候,他正在办离婚,我跟他的婚姻破裂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她前妻不能忍受丈夫两次出轨,就找了个男朋友,等她男朋友离了婚,他们才结婚,并没有与人私奔。

夏先生太天真,我跟他吃第一顿饭,他和什么人谈过恋爱,为什么要离婚,就都告诉我了。他是教授,我在哥大做事,也不敢得罪他,后来若即若离的,我就到别的地方教书了。他离了婚,我们才在一起的。他觉得和这些女作家谈恋爱,是一件美丽的事情,这些个女作家觉得他很有用,不肯放弃他,一定要和他做朋友。但我真的没有想到,等到夏先生老了,她们来欺负夏先生,毁谤我,连累他前妻,实在卑鄙可恨!

夏先生看了陈若曦的书很生气,才把当年陈若曦怎样引诱他,描绘出来,他要写出来。可是他老了,那有精神写?我伺候他,没时间替他写,就在书里澄清一下。将来我会写自传的,这个事情不可以造谣的,夏先生保留了所有朋友的信,包括情书在内。


相关文章

张爱玲与夏志清135封通信争议中出版,夏志清、王洞夫妇独家讲述张爱玲的后半生:破碎的美国梦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黄光裕仍在自救,国美零售2023年亏损100亿元,拟成立新国美电器
偏离主业还是打辅助?中国信达2023年不良资产结构大调整,金融业务占比上升
近10年重大创新!隆基绿能发布新硅片产品,“卷”技术破局光伏硅片价格战?
销售通宵接单、提车要等2个月?小米汽车售价21.59万元起,雷军:成本真的很高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