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保代火速上位遭质疑 保荐人生存境况探微

2013-03-15 15:56:05
来源: 时代周报

本报记者  孙勇杰  实习记者 黄淦颖

近日,一则爆料,将民生证券女保荐人阙雯磊推上了风口浪尖,也让人们的目光聚焦在保荐人—“阙雯磊们”身上。

曾经圈子隐秘、待遇丰厚的保荐人,在证监部门加强监管、新股发行停滞的情况下,逐渐陷入尴尬境地。

谁是阙雯磊?

“2007年专升本毕业……工作未满一年即能参加保荐人考试,并获通过。”3月3日晚上微博名为“曹山石”的网友直指民生证券保荐人阙雯磊的传奇经历。

记者查阅证监会官网发现,阙雯磊生于1983年。此前,她曾参与烟台东诚生化(002675)项目的联合保荐。

阙雯磊的履历显示,2006-2007年间,阙雯磊曾先后就职于北京东华合创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北京市君致律师事务所(担任律师助理);2007年12月1日至2009年5月8日,在长江证券企业融资部任助理经理;2009年5月9日至今,在民生证券投行事业部任董事副总经理。

中国证券业协会的官网标明,阙雯磊在2012年10月19日取得从业资格证书。

公开资料显示,阙雯磊的学历并非骄人,却在短短的几年间,迅速成为“金领”保荐人。这样的蹿升速度,着实让人惊叹不已。

对此,民生证券方面仅表示,“请大家以公开的资料为准,证监会肯定会有前期审核,公司并不觉得有回应的价值。”

记者查阅证监会公告《关于核准阙雯磊保荐代表人资格的批复》:根据有关的规定,经审核,核准阙雯磊保荐代表人资格,自核准之日起生效,批复日期为2011年3月17日。

投行资深人士葛剑秋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此事并不了解,称“这个行业发生什么都不奇怪”。

金字塔尖上的人

保荐人,即保荐代表人。他们的职责就是:作为证券公司的代表,将申请上市的公司推荐给证监会,保证该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辅助公司完成上市。

长久以来,这个职业并不是那么被外界所了解。名校毕业,金融等相关专业出身,似乎已成了保荐人的代名词。人们只知道他们百万年薪,是资本市场的宠儿,猎头公司的“香饽饽”。却不知这群人是如何诞生的?高价薪酬又从何而来?

这源于2004年开始实施的保荐人制度。规定每家企业上市必须有两个保荐人签字。也就是说第一次考试时,一家券商就至少要有两个人通过,才能继续保留承销资格。可以说,正是前两次的考试造就了国内券商保荐机构的大洗牌。

“具备3年以上保荐相关业务经历,并且至少做过一个项目的主承销发行人”的限制使得2004年符合报考资格的只有1549人,最终通过考试的有614人。在这614人中,有5人因为提交文件不合格和投行经历被查出不符合要求,成绩作废。由此诞生了中国的第一批保荐代表人。

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是一道坎。有人管该考试叫中国含金量最高的考试,当然,也几乎最难考。保荐代表人考试涉及金融、法律知识和投行业务,艰深且庞杂。在2004年的第一届考试中,通过率约为40%,此后通过率最高的是2009年的24%,最低的是2010年,只有1.05%,通过的31位考生因此被戏称为“31壮士”。

如此低的通过率导致当时能通过考试的投行人士迅速成为抢手货,券商们纷纷以高价聘请、挖角。保荐人最紧俏的时候,一位保荐人的“转会费”能达到200万一300万元。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保荐人的高薪,建立在高风险之上。

保荐人与发行公司之间始终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如果发行公司刻意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保荐人往往也很难发现问题。“保代最大的风险就是信息披露虚假或不当引起的法律责任。”葛剑秋表示。

另一方面,近年来,保荐人在IPO发行中的尽责问题屡遭质问。“主要病根是系统性的诚信缺失,其次是惩戒不到位,责任太轻。”葛剑秋认为,保荐人利用信息优势获取不当利益的现象很常见。

由于IPO 成功后可能的巨大收益,保荐人常常铤而走险。曾有业内人士介绍,保荐人的收入一般由年薪、签字费和转会费三部分组成。其中年薪最少在100万至150万之间,高者甚至接近200万;签字费是指在每一个保荐项目上署名的费用,一般是70万至80万;转会费是保荐人在“跳槽”到另一家保荐机构时,下家支付给保荐人的费用,通常都高达200万。

证监会想通过保荐人制度保护投资者利益,但事实是,付给保荐人佣金的却是上市公司。“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保荐人保护的对象到底是谁?仍值得商榷。

褪色的“金领”

花无百日红,用这句话来形容曾经辉煌至极、如今却行情日下的保荐人似乎再适合不过了。

中国证监会于2012年3月16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荐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明确实施“2+2”模式,允许保荐人同时在主板和创业板各有两家在审企业。    

这是证监会正式放宽保荐人签字权的标志。此举相当于将保代队伍扩大了一倍。保荐人供不应求的年份一去不复返。

同时,证监会发动的保荐制度改革让投行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主要还是IPO不景气。”葛剑秋强调,“IPO被堵住,投行业绩不行,保代自然受影响。”

记者了解到,自2012年9月28日至今,中国A股再无IPO。2012年总共发行152家,仅有过去的一半。至今在排队通道中的拟上市企业迅速堆积,已有了800多家。

IPO不景气,保荐人不再稀缺,国内一些大的券商投行开始实行末位淘汰变相裁员。去年以来多家证券公司下调保代薪资,中信、中金等机构甚至取消保代津贴,保代考试制度红利也正在逐步消失。

证监局也不断出台更严厉的措施:若保荐代表人被采取3个月不受理与行政许可相关文件的监管措施后,其目前在证监会内申报的所有项目都失去签字资格。同时,按照《意见》要求,该保荐代表人此后三年均无法“双签”。以“胜景山河事件”为例,证监为此撤销了保荐人林辉、周凌云的保荐代表人资格。

种种迹象看来,保荐人走下神坛似乎已成为定局。



专题文章

27名保代被处罚 平安证券或成重灾区

万福生科造假 保荐机构劣迹斑斑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保利发展跑量,去年卖房4222亿成“地产一哥”,拿出49亿利润给股东发红包
一年卖出146亿瓶怡宝,华润饮料冲击港股IPO,农夫山泉或进军纯净水市场
新行长任职资格获批!邯郸银行去年净利润“腰斩”,不良贷款率上升
卖奶茶卖出百亿身家,四川80后夫妻干出今年港股迄今最大IPO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