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证票据业务或临叫停挑战 中信资管规模超2500亿

2013-02-07 05:39:39
来源: 时代周报
中信证券资管规模爆发性的增长,主要得益于银证合作的票据转让类定向资产业务。随着央行《加强票据业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自今年1月1日起实施,凭借银证票据业务做大规模

 本报记者 陆玲 发自北京

作为本轮券商创新的主战场,资产管理规模在过去的一年狂飙。截至今年1月底逼近2万亿元。近期以每月5000亿元的速度增长。

在这个战场上最耀眼的不是预期中的老大国泰君安,也不是上半程的黑马宏源证券,而是“后来者”中信证券。数据显示,2012年,中信证券资产管理规模达2508亿元,超过了业内最大公募基金华夏基金的规模,一举夺得券商资管的规模冠军。国泰君安1981亿元居亚军,宏源证券1654亿元名列第三。

“其实,大券商只要愿意做,规模很快就能上来。如果通道费用相差不大的话,银行当然会选择大的券商。”北京一家券商资管负责人说。

中信证券资管规模爆发性的增长,主要得益于银证合作的票据转让类定向资产业务。随着央行《加强票据业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自今年1月1日起实施,凭借银证票据业务做大规模的券商,面临该项业务被迫叫停的挑战。而且,票据业务技术含量很低,随着竞争加剧,通道收费势必越来越低。很多券商资管负责人表示,“未来还是要看券商的看家本领—集合理财这块。”

中信证券后来居上

所谓银证票据业务合作是指银行将理财资金定向委托给券商管理,券商利用这部分资金购买银行票据,使银行实现表内资产向表外的转移,并腾出新信贷额度。过去,信托就是依靠银行理财资金与信贷资产的腾挪,两年内规模迅速做大。后遭银监会叫停。

在银证合作业务上,中信证券可谓“后来者居上”。早在去年上半年,宏源证券、国泰君安等券商就借助此业务使得规模暴涨。

其中,券商资管扩张最为凶猛的宏源证券,2011年受托管理资产规模仅为45.48亿元,借助银证票据合作,宏源证券去年底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增至1654亿元,增幅达30多倍;国泰君安资管规模从2011年底的200亿增长到去年底1981亿元,增幅近10倍。

“中信此前没有介入此类通道业务,估计主要嫌通道业务佣金较低,纠结了几个月,看其他大券商都上来,扛不住了才开始发力。”一家券商资管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不过,中信证券资管业务负责人吕涛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去年10月份证监会新规才出来,中信证券才开始正式介入,此前考虑到监管风险。”

去年10月19日,修订后的《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及配套实施细则发布并开始实施,券商资产管理业务新政正式落地。政策放宽使得券商资管能够利用定向资管承接票据业务和资金池业务。

“这也跟各地证监局的态度有关。北京证监局在银证票据业务上虽没有明确禁止,但也不太支持,而新疆证监局相对宽松,所以宏源做得比较早。”上述券商资管人士告诉记者。

“那时候国泰君安规模都过千亿了,作为一家综合性券商,肯定希望各项业务都不要落后。”接近中信证券的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如果通道费用相差不大的话,银行当然会选择大的券商。大券商银行资源丰富,搞到票据也得心应手。”

票据业务利润微薄

相比疯狂的规模增长,此类票据业务给券商带来的净收入微乎其微。

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券商行业1.89万亿的资产管理规模,业务净收入却仅有26.76亿元。虽然较之2011年底的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8.98亿元增长了近3倍,但与券商整体的资产规模相比,增速明显较为缓慢。

这原本是很划算的生意:银行利用券商渠道降低交易成本,券商不用承担风险,也可以拿到稳定的收益。但随着后期券商竞争加剧,通道业务的费率急剧下滑。

据了解,宏源证券开始做时议价能力还不错,能参照信托的标准,收取千分之二、千分之三的通道费率,但随着后来券商的加入,恶性竞争开始,一度被降至万分之三、万分之五的报价,一些券商为了抢生意,甚至免费赠送。

“真不明白(通道业务)有什么好做的,比卖白菜赚的还少。”民生证券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孙树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形象地称。

如此微薄的利润,很多中小券商却趋之若鹜,很大程度上是对6万亿保险资金托管资格的期待。去年7月,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新规,明确规定,券商开展委托投资必须符合两大条件:一是取得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资格三年以上;二是过去一年集合理财业务管理资产规模不低于50亿元,或受托管理总资产规模不低于100亿元。

可以说,规模要求大大激发了券商快速做大资管规模的冲动。彼时,大力进攻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券商大肆招兵买马,“主要从信托挖角,对资管业务要求不高,有银行资源就可以。技术含量不高,主要是人力。”

很多券商为了冲规模不择手段:低价营销、重名使用等。去年,甚至出现国盛证券一款资管产品与兴业证券资管产品重名事件,两者都叫“金麒麟1号”。

面临政策调整

通道业务虽然看似双赢,但在监管方面却备受争议。

“监管部门现在还处于观望状态。也许会等到这块业务做大之后,再出台具体监管细则。”一名券商资管人士表示,“证监会还是希望把券商规模做大的,近两年,受市场行情不好影响,券商资管业务产品规模越来越小,产品赎回量大幅提升。做此类业务也是无奈之举。”

 “只要监管部门不叫停,我们就会继续做(银证票据合作),毕竟这是很划算的生意。”一家中型券商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一旦监管部门叫停,只能在别的领域寻找突破口。”

按照业内说法,央行去年7月下发《加强票据业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纸质商业汇票贴现后,持票银行只能将票据转让给其他银行、财务公司或中国人民银行,新规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这也意味着凭借银证票据业务做大规模的券商,面临该项业务被迫叫停的挑战。

“不过,票据业务只是通道业务的一种模式,还有资金池等业务。只要你想做,哪怕是万分之五的费用,都是可观的。关键在于对这块业务的价值判断。”券商资管业务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至于未来会不会做,除了要看客户需求,还要看政策的调整。现在还判断不出来,要等两会以后吧。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作灵活调整。”吕涛称。

宏源证券资管业务部常务副总经理万继龙表示:“宏源前期通过通道实现了规模的扩张,积累了客户基础之后,后期会把重心放到主动投资和创新这块。”据悉,最早发展定向理财的申银万国主要精力已经不放在通道业务上。

最近,包含通道业务在内的“影子银行”问题备受关注。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日前表示,银监会已将“资金池”理财业务列为今年现场检查重点。

“通道业务肯定不是资产管理业务的主流。”自2012年底开始,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陆续对多家证券公司进行调研后坦言:“担心券商学信托,虽然券商资管规模破万亿,但如果没有实现资金和项目一对一,学信托可能会被卷入下一轮的清理。”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TapTap年入13亿,《出发吧!麦芬》港台爆量,“不卷”的心动要打一场翻身仗
小商品城董事长被子公司起诉:索赔100万加4年薪酬、股票收益
美的置业去年卖了659亿元,管理层称把规模往后放,先活下去
疫苗巨头滑铁卢!康希诺去年营收腰斩、净亏损14.83亿,创近八年之最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