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不良贷“隐身”

2013-01-24 00:34:04
来源: 时代周报
目前温州地区的坏账状况属“三发一建”最为堪忧,即广发、浦发、深发(现平安银行)以及建设银行。在当前国内实体经济尚未出现明显回升、企业经营未有实质改善的情况下,预计温州年底

本报记者 李意安 发自温州

自2011年9月以来,受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以及民间借贷危机影响,温州地区部分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和企业主出走现象,众多企业陷入停产、减产,导致温州地区银行资产质量恶化,银行经营风险增加。目前,此类损失进入“定性”阶段,截至去年11月末,银行业损失类贷款额10.25亿元,环比新增2.66亿元,比年初新增7.25亿元。

票贴和垫款剧增

温州银监局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1月底,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额239.8亿元,比上月增加0.87亿元,比年初增加152.85亿元。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则为3.43%,环比下降0.01个百分点。这是自2011年6月至今,时隔17个月之后,温州不良率首次出现下降。

去年11月末,温州次级类贷款率为2.38%、可疑类贷款率0.90%、损失类贷款占比为0.15%,环比增幅分别为0、-0.05、0.04个百分点。同时,正常类贷款为92.93%,关注类贷款为3.64%,环比分别上升0.07、下降0.06个百分点。显示随着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加大,温州不良贷款率最近几个月出现“增幅收窄”现象。 

银监部门在评估贷款质量时,通常按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级分类,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债务本息预计损失率在30%(含)以内,被划归为次级;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损失率在30%至90%(含)之间则划归为可疑类贷款;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贷款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预计损失率在90%以上则直接进入损失。损失核销之后就由表内转入表外,不再体现在不良率数据上。

值得注意的是,据上述材料显示,截至去年11月底,票据贴现总额为82.76亿,专项垫款总额97.35亿,分别较年初增长46.6%和403.5%,增幅惊人。

“票据和垫款都是表外资产,如果出现逾期,也会由表外转入表内,体现在不良率上。”广发行温州分行某高层告诉记者。

据了解,票据业务是一种建立于真实贸易背景的融资手段,垫款则是指银行在客户无力支付到期款项的情况下,被迫以自有资金代为支付的行为。两者区别于贷款,却同贷款一样具有融资功能。

两者的高速增长与不良率的微降形成了微妙的对比。

同样来自央行的数据也不乐观。央行数据显示,温州地区截至11月底的企业贷款不良率达到5.48%,比年初增长2.14%。

“从目前看,企业经营状况仍不乐观,温州不良率也保持高位运行。”温州一央行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三发一建”状况堪忧

据温州银监局统计,去年11月末,股份制银行不良率为5.01%,高于国有银行和城商行,其中在温州的平安银行不良率为9.48%。

“目前温州分行贷款总额占我们全行比重2.8%,比重较低,在总的不良贷款中70%—80%有抵押物,整体风险可控,对全行正常经营的影响较小。”平安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有一些企业我们觉得只是暂时遇到困难,等经济出现复苏状况就能渡过难关,这样的企业我们愿意给它支持,不会急于将这些不良进行处置。另外一些已经确定破产的企业,他们的抵押物法院已经判给我们,但我们暂时还没有拍卖掉,这部分资产未能核销掉,暂时也都还会体现在我们的不良率里面。”

出现类似情况的还有浦发银行温州分行。

根据浦发银行2013年1月4日发布的业绩快报, 2012年浦发银行不良率为0.58%,年度上升0.1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约89.58亿元,其中大部分来自于温州。根据银监会材料显示,去年前11个月,浦发银行温州分行不良贷款余额26.35亿元,不良率为5.62%,比年初上升4.26个百分点。

该行副行长刘信义在浦发银行三季度经营业绩媒体沟通会上曾表示,该行2012年不良贷款“呈现明显的区域性集中特点”。温州及其周边浙江局部地区的区域性风险,是导致该行不良贷款上升的最主要原因。该行风险管理部负责人表示,预计最终实际损失相对较小。主要原因是该行的不良贷款中,房地产抵质押率达60%以上,经过依法追索,预计实际损失相对较小。该行同时表示,如果宏观经济能够继续保持相对趋稳,不出现意外的重大变化,该行的资产质量也会趋于稳定,能够实现董事会确定的目标。

据温州银行人士透露,目前温州地区的坏账状况属“三发一建”最为堪忧,即广发、浦发、深发(现平安银行)以及建设银行。

“从我们银行的贷款状况来看,温州地区不良率1.4%,虽然也不能算低,但应该是属于温州地区表现最好的了。”浙江省农村信用联社一信贷管理人员告诉记者。

年底不良或攀升

“政府方面对各家银行的政策倾斜也不同,主要体现在加大重组力度,比如针对一些贷款,通过担保企业和其它一些企业进行化解,将贷款覆盖到一些正常的企业,并进行融资,原先这样的操作行为把关会很严,现在有了政策倾斜可能会稍微宽松一点,这些企业就有机会渡过难关。这是政策倾斜的一个重点。”上述广发行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该人士向记者补充,银行方面的处理手段主要还是通过法院起诉拍卖抵押物,通过合法手段将不良贷核销。 “一般一个流程都要走一年多,2012年开始集中处理,估计要到2013年上半年才能看到成效。”

另有来自浙江农村信用联社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政府和银行现正在磋商,推动银行起诉企业的相关司法流程加速。因为在从起诉到审理的过程中,问题贷款都长期处于不良、次级和损失状态,审理结束,相关贷款才能核销,如果司法流程加速,不良率的数据处理上就能够及时将表内资产转为表外资产。”

当然,这种技术处理手段终究治标不治本。

平安银行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已采取了一系列的风险管控措施,包括调整分行领导、严控表外业务、严格新增贷款准入、加强预警管理和问题授信优化、加大清收力度等,但相关措施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当前国内实体经济尚未出现明显回升、企业经营未有实质改善的情况下,预计温州年底不良贷将可能继续增加,但增幅将有所减缓。

“我们现在一方面完善对公信贷组合风险管理指标体系、零售交叉预警和早期预警指标体系,并加强对融资平台、房地产、‘两高一剩’行业等组合风险动态监测。另一方面,严格新增贷款准入门槛,并建立授信审批后督机制,通过对授信审批业务的现场和非现场检查,监控、评价审批人员工作质量和效率。对贷后监测预警管理也在不断强化,提高监测预警的及时性和工作质量。”该人士表示。

 “我们已采取相应措施,应对资产质量波动形势。”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态,“一是加强重点区域风险监控,强化贷款的后续管理。对温州及温州周边浙江地区实行实时风险监控制度,对具有风险隐患的贷款开展逐户逐笔排查,切实掌握风险趋势,实事求是地制定对应方案。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管理的手段和措施,包括充实当地分行领导班子,加强总行业务部门对当地分行的直接指导,调整授权、结构等;二是扩展风险监测范围,落实风险防控端口前移。将风险监测范围扩展至所有关注类贷款,加大风险排查力度,开展专项清理工作,提高全员风险意识,落实风险防控端口前移。特别是随着我行推进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风险的管理工具有很大提升,大大增强了风险管控能力。三是加大风险化解力度,全面落实资产保全成效。对符合核销标准的不良资产依法核销。四是落实责任,严格奖惩。尤其针对风险高发区域分行,从领导到普通员工都强化责任落实,推进分管行长责任制,实行全员、全流程、全覆盖的风险防控措施。”

“对年底不良增长的预期,也是出于正常的习惯性思维。温州地区一般年前都有个风俗习惯,借款都要讨回来,资金链可能就会出现问题,银行贷款也会受到影响。”上述广发行高层告诉本报记者。

中小企业通常在春节前会面临因集中支付应付账款和员工工资带来的资金紧张,据了解,农历年底前,因各项资金支付压力加大,一些企业仍面临巨大资金压力。个别企业甚至出现职工工资半年未发放的尴尬局面。因此2012年底到2013年一季度,中小企业贷款质量都将面临大考。

对企业差异化对待

“收了贷款怕企业死掉,不收贷款又有风险,新增贷款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这两年做银行真的很难。”上述浙江农信人士一语道破银行现如今的贷款困境。

对此金融办方面态度十分明确,认为通过政策引导银企对接支持企业度过困境才是唯一出路。

时代周报记者从金融办处获悉,从信贷投放角度看,截至去年12月20日,2012年全市贷款投放增长9.4%。目前已有8家市级银行与14家项目业主签约授信金额692.6亿,27家银行为165家小微企业授信12亿。

“现下政府的一大职能是引导银行等金融企业帮扶困难企业,同企业共渡时艰。对于一些困难企业还是采取积极帮扶的态度,针对出现暂时性资金紧张的企业,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旧坚决履行‘不抽贷,不压贷’的政策措施。另外就是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实行差异化风险容忍度,温州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放宽1—2个百分点。如邮储银行温州分行为了帮扶小微企业,将小额贷款不良贷款率最高容忍度调整到4.5%,将抵押贷款不良贷款率由0.25%放宽至0.375%。”温州市金融办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该人士告诉记者,在政府引导下温州各银行还实行主动让利企业的措施。农业银行温州分行向社会公众作出承诺: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上浮最高不超过30%,且杜绝一切搭售金融产品、虚增中间业务的违规行为;广发温州分行为中小企业贷款额度提供优惠,2012年共向总行申请优惠利率贷款合计35.22亿。

“不良率出现下跌其实也很好理解,下半年的信贷投放力度开始回升,整个信贷投放总量大了,问题贷款占比就小了,问题贷款的显现有滞后性。” 上述温州央行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金融办现在成立了整治不良贷款的专项小组,去年政府也有过10个亿的转贷资金池协助企业从银行获得持续贷款,但是政府的这些疏导作用始终也只能起到辅助效果,真正要改善不良还得靠银行自身,还有就是整个大环境。”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盒马创始人侯毅意难平:十年老兵,梦醒新零售
从500亿缩水到9.2亿,新华基金专户捅了多深的窟窿?
洞察市场趋势、引领产品创新,2024年广州抗衰大会收官
世界读书日 以书为媒,共赴一场文化之约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