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狱”加沙

2012-12-13 02:59:18
来源: 时代周报
对于被封锁的加沙人们来说,他们一是通过人道援助,二是通过埃及边境地下隧道进行走私。这让他们能维持生存。特别是后者,在加沙形成了一种奇特的隧道经济。一条条地道,从南部小镇拉

本报记者 张子宇

加沙,又燃起了硝烟。从11月10日起,以色列和控制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爆发血腥冲突。

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代号为“云柱”,该名称源自《圣经》,在其中的出埃及记中,神奇的云柱指引以色列人越过了沙漠并保护他们免受迫害。

11月14日,哈马斯的军事领导人贾巴里在加沙被以色列空军炸死。哈马斯表示,这一空袭“打开了地狱之门”,随后从加沙向以色列境内发射了连串的火箭。双方激战愈加血腥,平民伤亡不断增加。

每个中国人,只要关心国际时事,就没有不知道加沙这一地名的。围绕着这座西奈半岛东北部城市的各种腥风血雨,从我们懂事开始,就不断通过电视、广播和报纸呈现出来。即使在互联网技术正在将世界变平的今天,加沙的人民依然生活在一个我们完全无法想象的世界里。哈马斯的火箭和以军的炸弹,将加沙从来都定义为一片苦难之地。

被封锁的“集中营”

在1917年以前,加沙以及现在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所在之地,都是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的地区。在接近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逐走了土耳其军队,获得了对巴勒斯坦的控制权,1922年,包括加沙在内的该地区根据国际联盟的委托由英国托管。

1948年,以色列国宣告成立。随即引发第一次中东战争,战后加沙地区由埃及控制,在第二次中东战争也就是苏伊士战争后,这种状况依然没有改变。但是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大败阿拉伯联军,占领了加沙,并以占领者的身份管理这里。

随着巴以双方关系的缓和,1993年,根据奥斯陆协定,加沙地区被交回巴勒斯坦方面管理。1994年,以军撤出加沙,由阿拉法特领导的巴解组织获得该地控制权。2005年,以色列政府决定放弃从1967年开始建立的约25个犹太人居民点。而加沙地带69%的土地与西岸的部分地区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管理,其他部分(主要是以色列公民居住的地方)则由以色列管理。这些地带包括加沙的海岸线,以及加沙地带与埃及之间的一个狭长区域。这便导致了以色列可以轻松对加沙采取全面封锁。当年8月15日,以色列关闭加沙古什·卡提夫犹太定居点,正式开始撤出加沙,全面结束了38年来对加沙的占领。由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不允许拥有正规军,加沙地区巴勒斯坦方治安由巴勒斯坦的公共治安队和民警负责。

从2007年开始,由于哈马斯通过加沙之战在法塔赫手中夺得该地的控制权。以色列从此时开始对加沙进行严密封锁,当时作为美国和以色列盟友的埃及亦关闭了加沙南部的边界。从此居民开始了被封锁的日子,只能依靠救济和从与埃及间的地道挣扎求生。

加沙的被封锁与其地理环境有关,其与埃及接壤的边界长11公里,而与以色列接壤的边界则长约51公里。本有一条贯通南北的标准轨距的铁路,过去南接埃及北连以色列,但已荒废,只有少数轨道保存。此外加沙地带还有一个微小、原始的公路网,它唯一的海港加沙市现在已被关闭。加沙国际机场于1998年开放,2000年10月被以色列下令关闭,2001年12月以色列军队摧毁了它的跑道。

目前加沙的人口大约是170万,他们主要是第一次中东战争的难民或他们的后代。这么多人居住在狭小的加沙地带,导致人口密度相当高。而类似很多国家一样,贫困也伴随着高出生率,这里平均每个妇女有5.91个孩子。加沙还有简陋的电话服务系统,两个电视台(由巴勒斯坦方管理),没有广播电台,此外还有四个互联网服务商。大多数巴勒斯坦家庭拥有收音机和电视机。

贫困与萧条

正是有着这样的历史背景,贫困、失业和萧条长期伴随着加沙人。从1992-1996年,由于阿拉法特政府的管理不良,加上以色列在遭受袭击后将边境关闭,加沙经济萎缩了三分之一。在边境关闭前,和巴勒斯坦其他地区一样,加沙的人到以色列工作。当冲突爆发时,失业率便会高企。

在1998-2000年这段时期,由于以色列改变对巴勒斯坦的政策,开始减轻封锁,并减缓对巴勒斯坦货物和劳工的限制,这使加沙经济连续三年恢复。但是2000年由于沙龙执意要参观圣山导致了血腥的阿克萨大起义,以色列采取了全面的包围措施,加沙经济便开始严重衰退。2001年加沙经济下降35%,人均收入为每年625美元。60%的人口生活在贫穷线以下。2007年哈马斯控制了加沙以后,以色列加强了封锁,导致经济更加恶化。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国立阿拉伯巴勒斯坦大学于2002年末的一个研究表明,巴勒斯坦人普遍缺乏营养。6岁到59个月的儿童中17%患慢性营养不良,53%的年轻和中年妇女以及44%的儿童患贫血症。

加沙过去的经济依赖出口,工业主要是小型的家庭企业,生产纺织品、肥皂、橄榄树木雕刻和旅游纪念品。以色列人在一个工业中心建立了一些小型现代化的工业。电力由以色列提供。主要的农产品是橄榄、柠檬、蔬菜、牛肉和奶制品。主要出口柠檬和鲜花,主要进口食品、消耗品和建设物资。主要的贸易对象为以色列、埃及和西岸。但是由于战争和封锁,现在这些已经瓦解。

2008-2009年间的加沙战争结束后,以色列虽允许有限数量的医疗人道救援物资进入加沙,但仍在对加沙地带实施封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表示封锁破坏了加沙经济,导致加沙的医疗状况持续恶化。

无国界医生对时代周报表示,在加沙地带,现时有40名巴勒斯坦籍员工、两名护士和两名物理治疗师在无国界医生于加沙镇的医务室工作。然而受安全形势所迫,过去6天内只有5名病人来到医务室求医。

封锁到底有多厉害,可以从一则轶闻看出,2009年,财政吃紧的哈马斯让前往开罗的谈判代表“背钱”回加沙,回国的时候却被埃及安全人员发现,这种尴尬也说明以色列封锁对其的打击。不过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间,以色列还是向加沙地带运送了约20亿英镑救援物资、1.37亿升燃料以及5万吨厨用煤气。

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就曾批评,在无情的围困下,加沙与巴勒斯坦其它地区已彻底隔离。围困的目的是惩罚生活在那里的150万居民,原因仅仅是哈马斯当局在加沙掌权。外界并没有努力将哈马斯拉入和平谈判—只要他们承诺彻底停火,而是试图孤立他们,忘却了英国在北爱问题上与新芬党和爱尔兰共和军打交道时得到的一切教训。

不过多少有点讽刺的是,在这座大监狱里,加沙人民因为痛苦绝望而变得更加激进,哈马斯也因此在该地起家。哈马斯已构成加沙居民生活一部分,居民在困苦生活上依赖哈马斯的程度超乎想象。只要加沙越受封锁,经济越变萎缩,人民越无路可退,哈马斯地位便越稳固。

加沙的地道经济

对于被封锁的加沙人们来说,他们一是通过人道援助,二是通过埃及边境地下隧道进行走私。这让他们能维持生存。特别是后者,在加沙形成了一种奇特的隧道经济。

一条条地道,从南部小镇拉法通向埃及。小到工具、食品,大到牲畜、汽车,都由此被源源不断走私至加沙。

巴勒斯坦人阿布·杰瓦德拥有几条地道,算是一个小企业家。在加沙,这算得上是一种危险的营生。他的一条地道被以色列无人机锁定,几分钟后一枚精确制导导弹就把这条地道炸得不成样子了。

“修好这条地道需要1万美元,如果以色列人再来炸毁的话,就不值得再修了。”阿布·杰瓦德表示,“我宁愿另建一条新的地道。”以色列怀疑哈马斯通过地道走私武器并实施一系列打击,投入了数百万美元,动用大量军力,使用地下传感器等探测手段来对付加沙地带的地道网络。

但人们绝不会放弃地道经济,因为这些地道已成为加沙的经济命脉。“我们只是在努力讨生活。我们别无选择。”在拉法做发动机生意的哈立德·于比说:“即使以色列摧毁了所有地道,我确定我们会再挖出新地道。”

数以百计的地道长短、宽度和建造精细程度都不尽相同。有的地道口窄、较短、建造粗糙,通常用来走私小件商品,例如食品、生活日常用品等。有的地道口宽,内部还建有木框架,这些通道可用于运送家具、电器,甚至汽车。还有人,一些西方记者就通过地道从埃及进入加沙。

当有“货物”经过时,一般是采用一套滑轮装置,用人力来推拉。在有些地道内,一般依靠绳索把货物拉到巴勒斯坦这一侧的地面上,还有一些地道,竟然先进到采用电梯把货物送到地面。

这种地道,在当地被称为“供给线”,无论是在埃及或者巴勒斯坦,这都是一个赚钱的生意。对于哈马斯和加沙人来说,地道是他们的生命线。对于埃及边境这一侧的贫困居民来说,地道同样是他们的宝贵财产,很多人把这当做一个千载难逢的致富机会,以改善贫困的生活。巴勒斯坦人和埃及人在“地道经济”上形成伙伴关系:地道通常会从埃及这一侧开始挖掘,起点往往在一户人家的房子底下,而终点就位于加沙这一侧的一户房子的底下。在地道的两个出口处,都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他们都随身带着手机和对讲机,以方便随时跟对方联系。

在巴勒斯坦或者埃及,如果你是拥有一条地道的“企业家”,将会有大把的票子可赚。一吨水泥通过地道的成本在200-300美元之间。在埃及,组装运送一辆类似现代伊兰特或者科鲁兹这样的汽车,花费是大约2000美元,像本田雅阁这样更高级的轿车花费高达3000美元。拉法一条走私地道所有者说,他的地道长达200米,直通埃及一个瞭望塔,走私的物品“多得超出你的想象”。

像其他行业一样,这一行也有“一套专门的行业规则”。据了解,修建一条1.2米高、0.9米宽的地道大概需要花费1.5万美元。这种地道可以用来走私用纸箱装运的东西。而走私汽车所需要的地道要高得多,建造成本高达15万美元。

“地道贸易”受到哈马斯的严密管理,哈马斯任命了专门的“地道经济部门”来监督“地道贸易”的有序进行,维护这个“行业”的质量标准,征取相关税收,并对非法的未经哈马斯授权的“货物或者人的运输”进行罚款。据估算,哈马斯在2009年光从“地道贸易”上征得的税收就高达2亿美元。

但是巨大的投资回报跟危险成正比。比如:走私地道坍塌、以色列攻击以及走私未经哈马斯批准的“非法货物”等。尽管如此,边境两侧的经济状况不佳,以及这个行业的获利丰厚都让人们“欲罢不能”。

“地道贸易”几乎是24小时不停止,在加沙,每天卡车满载水泥或者钢材等建筑材料穿过埃及这一侧的中央广场。过一会,一辆卸下“走私货物”的空车又呼啸着从这里回来。

战争中的“加沙经验”

目前,加沙地区的战况依然激烈。11月18日,以色列战机继续轰炸加沙地带多处目标,截至目前已有69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其中约一半死者为儿童、妇女及老人,另有超过550人受伤,70%左右为平民。以色列方面也有3人在哈马斯的还击中死亡。

英国《卫报》头版报道说,死亡的黑烟再次笼罩了加沙和以色列。以色列空袭加沙造成大批平民伤亡,一个悲痛的父亲抱着自己被炸死的11个月大的儿子的图片到处流传,这在今后几天可能会带来更多死伤。

无国界医生在巴勒斯坦占领区的项目总管玛蒂厄(VirginieMathieu)对时代周报强调:“新的攻势令原本已经非常脆弱的人道及公共卫生情况雪上加霜。人们饱受多年冲突之苦,也苦于缺乏多种医疗护理,药物及其它医疗物资。”

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下令召集3万名后备军。有传言说,以色列可能会向加沙地带发动地面进攻。不过根据最新消息,以色列暂时不会发动地面攻击。

在以军空袭中,加沙街头除了救护车,就是出租车了。明黄色的出租车急速穿梭在大街小巷。一遇轰炸,出租车司机就变成最繁忙的职业之一,因为他们往往要承担起快递员的工作。而且由于记者一般不会被袭击,所以很多加沙人会画个“PRESS”或“TV”牌子放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后。基本每辆出租车上都备有这样的牌子。11月19日,一辆挂有“PRESS”牌子的汽车在加沙城南部遭到轰炸,据了解是因为里边坐了武装人员。这让当地记者对民众乱用记者身份很不满。

加沙人对轰炸也是习以为常,他们有许多小经验,比如家里的玻璃窗户不要关得太死,要留一道缝,以免轰炸引起的冲击波把玻璃震碎继而伤人。又比如,窗玻璃即使被炸碎也不要修补,最好装上塑料布,等局势平静了再说。还有,晚上睡觉尽量选在没有窗户的房间。

另外加沙人每家平时都会储存很多生活物资,如日常必需的橄榄油、奶酪等。战事持续时,出门只需买些囊就能度日。由于目前加沙民众需要购置大量囊储存,大饼供应出现了紧缺,囊店前经常排起长队。

根据新华社报道,目前加沙地区虽然开门营业的店铺很少,但是物价平稳。市中心小店铺里一瓶矿泉水仍卖1谢克尔(约合1.6元人民币),小盒牙膏价格还是3谢克尔(约合4.8元人民币)。被问到为什么没涨价时,店主笑着说:“在这么困难的时候,我们要互相帮助。”

当地人介绍,物价平稳一方面归因于道德因素,另一方面是因为哈马斯的有效管控。冲突刚开始时,哈马斯的经济部就不断发布公告,并用手机短信告诉民众:加沙生活物资充裕,无需恐慌。同时,哈马斯还公布了投诉电话,一旦发现有人乱涨价和囤积居奇,民众就可投诉,哈马斯将给予严惩。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北京车展首日:车企大佬互相“串门”,雷军人气爆棚
浙商证券入主之际,国都证券逾4亿股股权挂牌出售!此前多位股东清仓式转让股权
丁世忠力挺,安踏在上海试水新店态,不赚钱也要开
常青产品数量占比过半,腾讯游戏被低估了吗?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