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搜寻稀土资源 日本再谋“稀土脱中国”

2012-10-18 13:41:45
来源: 时代周报
随着中日经济关系跟着政治关系一起降温,日本自身的稀土安全战略也再次遭到拷问。实际上,从2010年开始,日本就开始广泛讨论稀土供应来源的脱中国之路。日方费尽周折,希望能够摆脱极

本报记者 张子宇 实习生 赖宇航

2012年7月,美国能源公司Molycorp的CEO马克·史密斯(MarkSmith)站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斯山(Mountainpass)高台上,眺望着眼前相当于200个东京巨蛋体育场的巨大矿区,笑容满面地对多名日本记者介绍:“矿山关闭前开采的矿石库存2天前用完了,刚开始用新开采的矿石生产稀土。一旦生产正式开始,应该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向日本企业出口。”

在场的人肯定不会预料到不到两个月后,中日两国发生领土争端。随着中日经济关系跟着政治关系一起降温,日本舆论再次担心,作为世界最大稀土生产国的中国,是否有可能控制对日稀土出口?日本自身的稀土安全战略,也再次遭到拷问。日本80%的稀土供应来自中国,而同时,在中国的互联网上,要求停止对日稀土出口以制裁日本的呼声不绝于耳。

实际上,从2010年开始,日本就开始广泛讨论稀土供应来源的脱中国之路。日方费尽周折,希望能够摆脱极为依赖中国稀土供应的局面。

日本“稀土脱中国”之路

全球稀土供应量的一半以上来自中国。但是这种重要资源的大量出口和开采时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议点。另外近20年来,中国国内消费量增加了10倍。自2005年起,中国加强限制出口,这使得日本的高新技术产业陷入困境。

日本共同社认为2010年日中撞船事件发生后,中方也曾限制稀土出口,其他与日本相关的进出口货物在各口岸的通关手续也出现大幅迟延。但中国政府当时并未宣称发动制裁。但是中国收紧稀土出口也导致了国际稀土价格暴涨,在去年顶峰时,稀土价格曾暴涨至10倍以上。

资深日本经济问题研究者陈言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我自己对中国及日本的观察,未发现2010年撞船导致中国停止对日稀土出口。在中国,稀土加工过程一直存在极为严重的污染问题,很多中小加工企业,野蛮挖矿,野蛮加工,出现了大量浪费现象。在2010年之前,国内已经数次准备限制稀土出口,但成效都不是很大。恰好在那年夏天开始认真执行稀土出口的限令了,正好又遇上撞船事件,很多日本媒体牵强附会,把限制稀土出口与撞船联系了起来。从稀土的分布看,并不是只限于中国,世界其他各国均有,只是没有用野蛮开采的方式,价格会高一些。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后,其他国家便有了开发的机遇,日本购买并不成问题。在稀土之外找到类似的原料,这是科学上必须做的,日本做得更多一些,很正常。”

尽管日本媒体担忧中国再次限制稀土出口,但是其普遍认为,实际情况已和2年前大不相同。

就日本自身来说,根据日本贸易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稀土进口量为3650吨,比去年同期减少58%。其中,来自中国的进口量为1894吨,同比大幅下降69%。跌幅可以称得上“急剧”,在进口总量中,同比连续5个月出现下降。从单月数据来看,2011年与2010年相比虽然有些月份进口量有所增长,但今年则呈现逐月下跌趋势。

日本一家商社称,以2010年中日撞船事件为契机,“汽车厂商开始要求磁铁厂商确保稀土稳定供应,增加库存”。但是由于受使用量减少和经济形势低迷的影响,“现在采购稀土的商社、合金厂商与磁铁企业之间的交易量在减少”。

除日本企业拥有足够的库存之外,国际市场上稀土价格也在大跌,几个品种下跌幅度近七成。目前,钕每千克售价为150美元左右,比上一月(环比)下跌14%,镝每千克为1100美元左右,环比下跌了15%。与创下最高价的去年7月相比,均下跌了约七成。用于生产研磨剂和催化剂的铈为每千克近20美元,环比下跌了1-2美元。

同时日媒指出,由于全球经济低迷持续,中国稀土对欧美出口不振。中国今年上半年稀土出口总量减少了43%,中国企业大多收益大减。对此,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向时代周报透露:“我们的对外稀土贸易是按照份额进行的,以前可以随便买,但是现在不是,是按照份额来的。这两年份额都没有完成,产量还是够的。这主要是因为需求不强。日本减少稀土使用跟贸易降低的关系不是很大,主要是因为经济环境不好,全球都减少了。所以不仅仅是对日本,我国对全球的贸易份额都没用完,去年就没用完,可能今年也用不完。”

一名日企稀土负责人对共同社称:“中国企业方面表示希望日本增加稀土购买量。”但日本今后将主要从澳大利亚等地进口稀土,对中国稀土的需求将进一步减少。

林伯强认为:“其实最终中日的稀土贸易额度是会降低的,因为中国本身对稀土份额有控制,而且今后的稀土可能会由国企垄断。日本对此也会有所把握,但日本人也不傻,能够用你的当然还是用你的,如果价格上涨得很厉害,日本人可能会转向国内,当然现在能用还是先用中国的。另外因为稀土开发门槛不高。就算大幅度降低需求也不会对稀土产业有太大影响,而且我们自己用都不够,所以这一点倒是不用担心。”

“如果日本不大量购买中国稀土的话,中国也没有其他大的买家,国内在这方面的开发利用效果还不够好。拿在我们自己手里是资源,到了人家那里是比金银贵重的稀有产品。中国产业要做到这点,可能要花很多时间。不过即使日本在稀土上对中国没有太大的依赖,中国也谈不上有大损失。”陈言表示。

除了自身减少稀土进口以外,面对中国从几年前开始的限制出口战略,日本还积极地与欧美合作,在向中国施加压力,以保证稀土供应。目前,日美欧正就中国限制稀土等原材料出口问题向WTO提起诉讼。

日美欧认为,中国出口稀土时通过征收出口税,限制出口数量来优待本国企业,这对高科技产品原材料供应造成了很大影响。起诉对象包括稀有金属中所有17种稀土以及钨和钼。

中方则主张,限制出口目的在于保护资源,并不违反WTO协议。7月10日,中国争端处理机构会议上拒绝设立专家组。根据WTO规定,被起诉的国家只有一次拒绝权,因此日美欧又一次要求成立专家组。而WTO于7月23日开会再次决定成立专家组。专家组将进行初审,8月以后开始确定专家组成员并进行审理。若专家组认定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违反了世贸规则,则将建议中国加以改进。若不服专家组的裁决可向负责终审的WTO上诉机构提起上诉。

枝野幸男全球寻“土”

除了以上措施,日本政府和企业一直在努力寻找可替代中国的稀土供应商。这个布局并非起源于2010年,可以说从2006年中国开始限制稀土出口时就开始了。2012年,世界各地都留下了日本经济产业相枝野幸男寻访稀土供应的足迹。4月枝野幸男出访德里,并于4月30日就稀土进口与印度政府基本达成协议。8月起日本将从印度进口超过年使用量一成以上的稀土资源。

为此,印度国有稀土有限公司将与丰田通商株式会社进行合作,计划向日本出口约4000吨稀土资源,这相当于日本年使用量(2.7万吨)的15%左右。而且印度方面还表示,该国的稀土资源至少15年内不会发生短缺。两国计划从提炼铀之后的残土中提取出镧、铈和钕等稀土资源。印度国有稀土有限公司负责初步精炼,之后由丰田通商完成进一步的精炼后出口到日本。

虽然此前丰田通商已经在印度南部开始动工建设工厂,但由于双方在贸易总量和利益分配等问题上一直存在分歧,所以协商的步调一度进展缓慢。

5月1日,枝野幸男来到中亚访问哈萨克斯坦,在首都阿斯塔纳与该国工业和新技术部长阿谢特·伊谢克舍夫举行会谈,就合作开发和扩大面向日本出口稀土事宜达成协议。协议内容为从6月开始,在哈萨克斯坦国内工厂年产60吨稀土元素镝。这一数量可以确保日本总需求量(约500吨)的约一成。作为一个重要的核原料大国,哈萨克斯坦大量开采铀,提炼铀之后的矿土里富含稀土类元素镝。日本将与哈萨克斯坦共同在哈北部建立工厂,收集国内矿土提取稀土资源镝。

根据日哈两国政府间签署的协议,日本住友商事和哈萨克斯坦的国营资源公司、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公司(Kazatomprom)共同设立的合资公司SARECO将从事稀土镝的生产和出口。

镝是稀土元素中非常稀有的重稀土,是混合动力车和电动汽车所用磁石的必需材料。目前日本几乎全部依赖着中国的生产。

8月15日,枝野幸男移师越南,在首都河内与越南总理阮晋勇举行会谈时,他就日本计划在越南共同开发家电和环保车生产所需的稀土一事急切地表示,希望能尽快开始开采。围绕稀土问题,枝野幸男提出“希望越方能迅速审批(开采权等)”。对此阮晋勇称,“我将指示(各部门)进一步推进与日本的合作”。

早在2010年,日越两国就达成协议,将共同开发越南北部东堡的稀土。两国企业参与这一项目,生产稀土量将达3500吨,相当于日本年需求的约一成。双方力争2013年下半年投产。

在中日争端发生后,日本加速了与越南的经济合作,包括稀土开发。9月24日,日本商工会议所会长冈村正访问越南,与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会谈。张晋创称“日本是最大的贸易伙伴”,对日企此前的投资表示感谢,并期待今后日企能够加速进军越南市场。

张晋创还专门提及稀土,他表示,支持日本加入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并表示“越南的稀土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希望日企进一步参与开发。此外,日本也将大力开发澳大利亚、加拿大、缅甸等国的稀土资源。

此外日本也努力在本国寻找稀土源,东京大学等机构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小笠原群岛及南鸟岛周边的海底发现了很可能含有大量稀土的淤泥。在日本的专属经济海域内发现尚属首次。据估计海底矿床覆盖范围达1000平方公里以上,估计可能存在大约680万吨的稀土。如果换算成日本国内的全年消耗量,此处的储量能使用200年以上。

虽然深海开发还面临较大技术难题,不过由于开采石油时也利用了从海底吸取淤泥的技术,日方将探讨利用同样的技术。

日美稀土联手

随着中国稀土出口的减少,拥有巨大稀土储量的美国也开始重新生产稀土,如本文开头,美国能源公司Molycorp7月就宣布,重启加州帕斯山的稀土矿开采。该公司曾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生产企业。帕斯山矿山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莫哈韦沙漠中海拔1400米的高原上。

过去,这里曾经是全球最大稀土矿山,在历史上也和日本有密切的关系。矿山于1952年开始生产,因显像管彩电等的需求,经营一帆风顺。那时日企是钼矿公司的重要客户。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中国企业的价格攻势,公司的业绩不断恶化。因为1998年发生废水输送管线破裂事故等原因,矿山被迫于2002年关闭。受命查明事故原因的就是现任CEO的史密斯。但是坚信“帕斯矿山潜藏着巨大商机”的史密斯在2008年联合其他投资者从美国石油巨头雪佛龙手中买下矿山。2010年,新生的Molycorp重新上市。

史密斯认为“年底市场行情将走向复苏”,投资欲望强烈。但是,中国有可能像上世纪80年代那样,发动低价格攻势来击溃竞争对手。公司还有一个弱点就是不能生产高性能马达不可或缺的镝,在镝生产上拥有压倒性优势的中国可能会从这里找突破点。

《日本经济新闻》认为:毫无疑问,对Molycorp来说,为了抗衡强悍的中国,与日企保持良好的关系就显得更加重要。

目前Molycorp已投入约9亿美元重整生产设备,计划在10月开始生产后达到年产2万吨规模,并于明年中旬起将产量进一步扩大到两倍左右。据该公司数据显示,2011年稀土全球生产量为11.5万吨。Molycorp的产量不到5000吨,而帕斯山的产量占大约3500吨,其中6成销售给日企。

史密斯雄心勃勃,6月收购了加拿大稀土加工大型企业NeoMaterialTechnologies(Neo),因为Neo擅长高纯度稀土加工。史密斯还计划在亚利桑那州相关工厂或爱沙尼亚子公司中选址引进重稀土冶炼分离设备。他还计划加强从废旧磁铁和荧光灯中回收重稀土的业务,以实现稳定供应。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Molycorp生产的稀土将非常有竞争力。明年满负荷开工时的生产成本将为每千克3美元左右,仅为中国的五分之一,CEO史密斯强调说这一成本“完全有可能实现”。

就人工来说,这里工人的平均时薪为25美元,约是中国的8倍,但该公司将运用其他方法与中国抗衡。其一是通过利用价格低廉的页岩气有效降低电力等能源费用;其二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剂自给自足。据介绍,生产成本中化学药剂和溶剂所占的比重高达6成,药剂新工厂建成投产后,成本将降至1成以下。此外,在废水等处理方面也将引进自主开发的新设备,对曾被批评的环境污染方面也采取了相应对策。

日本磁铁业厂商非常欢迎该公司增强产能,他们表示:“有多处稀土产地无疑将有助于实现稳定采购”。去年,住友商事和日立金属都试图与其合作,但都无疾而终,因为美方想把价位定在和中国持平的水准,但这次日本的大同特殊钢和三菱商事志在必得。

实际上Molycorp的业绩并不乐观。第2季度财报显示,受稀土价格下滑的影响,钼矿公司的最终损益为亏损676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盈利4770万美元)。摩根大通集团等投资者怀疑该公司“是否有能力确保(更新设备)所需资金”。在这种状况下,该公司和日企进行资本合作可谓各取所需,更将顺理成章了。




 

研发替代技术以及新型回收提取技术 日本押注稀土技术革命

本报记者 张子宇

在刚刚颁布的2012年度诺贝尔奖评选中,日本的山中伸弥教授摘取了医学奖。这显示了该国在科技研发上的强大实力。

在稀土的应用方面,日本同样拥有领先的技术与规划。日前,日本政府和各大企业正在加紧研发相关技术,以做到“去稀土化”。

稀土对于生产汽车、发动机的马达与磁铁至关重要,在这个领域减少使用稀土成为日企的终点攻关。

日本电产公司于今年1月10日宣布,将量产不使用稀土材料的新一代“SR马达”,该马达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并将于2013年开始向日本国内外的汽车厂商供货。为应对稀土价格暴涨,该公司将通过替代技术的使用来加快汽车市场的开拓。这是该公司社长永守重信在总部会见记者时透露的。

日本信越化学工业公司也使用新工艺,将大幅减少马达用高性能磁铁中的稀土镝的用量。新工艺引进之后,明年春季之前将把空调用的磁铁全部更换为镝用量减半的产品。该公司握有高性能磁铁全球份额的两至三成。镝是一种重要的添加剂,可以使高温工作的空调和混合动力车的马达等使用的磁铁具有耐热性。它在空调磁铁的重量中约占5%,在混合动力车磁铁中约占10%。

信越化学工业目前已在日本福井县工厂投资十几亿日元,引进了专用的涂布设备。混合动力车磁铁也考虑将使用量减半,信越化学工业将与汽车厂商就标准等问题展开磋商。明年还将通过改进磁铁材料成分、改善耐热性,将占重仅1%的硬盘马达用的磁铁中镝的用量减至零。

4月11日,日立制作所宣布,已经开发出不使用稀土的节能型工业马达。其为工厂和大厦的送风机和风泵等设备使用,日本国内市场的规模为每年3万亿日元。最近数年,随着节能浪潮的高涨,节能型马达在渐渐取代之前的马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配备了使用稀土钕和镝的强磁马达。

而日立开发出的马达的磁铁中不使用稀土,通过改用核心部件铁芯的材料提高了工作效率。日立的马达与使用稀土的产品相比具有同等性能。由于无需使用价格昂贵的稀土,因此有望大幅降低制造成本,日立力争在2014年投产。

8月16日,东芝公司宣布研发出了不使用稀土的强力磁石。东芝计划将这种磁石用于列车和混合动力车的发动机。迄今为止,对列车等的发动机而言,使用稀土类元素镝的“钕磁石”不可或缺。东芝将其它种类的磁石进行独特的热处理等加工,成功使其拥有了可与钕磁石媲美的磁力。

而在一个月前,日本TDK公司开发出不使用稀土的铁氧体磁铁。新型铁氧体磁铁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的电动座椅、电动窗以及电动后视镜等的中小型马达,也应用于空调和洗衣机等领域。近年来受稀土供应影响,高性能钕磁铁等金属磁铁的价格不断上涨,因此越来越多的家电等厂商开始在面向新兴经济体的产品中采用价格较低的铁氧体磁铁。

TDK希望更多厂商采用这种新型铁氧体磁铁。该产品卖点是不含有交易价格变动幅度较大的稀土,价格低廉、供货稳定。TDK计划明年开始实施量产,其目标是4-5年后铁氧体磁铁的供货量的四成换为新型磁铁。

除了减少对稀土的使用,日本还广泛研究稀土的回收技术。松下电器在兵库县的工厂从今年2月起引进一种新装置。这种装置可以从废弃的旧家电中提取用稀土钕制作而成的磁铁。这些磁铁可以重新用在空调压缩机和洗衣机的马达上。

日本三菱材料公司计划2015年开始从混合动力车中回收稀土磁铁。将与本田集团合作,构筑起从报废混动车中回收磁铁的体制。三菱材料公司希望通过在日本国内开展回收业务降低从外部获取稀土的采购风险。

日本国内混动车报废数量到2020年将达到40万辆,可回收的稀土磁铁有240吨。可计算出含有24吨混动车必不可缺的镝,占日本国内年需求600万吨中的大约4%。三菱材料力争与本田合作回收磁铁中可回收的25%,总计60吨。

本田汽车的技术可以使混合动力车镍氢电池中含有的稀土实现再利用。这项技术由本田与日本重化学工业公司于近期联合开发,这是该技术在全球首次进入量产阶段。

混合动力车配备的镍氢电池重约20千克,其中包含的稀土类金属占数千克。以往无法从电池中提取稀土类金属,本田将回收的电池作为不锈钢原料再次利用。而通过新开发的方法,电池中含有的稀土类金属有80%以上可以进行回收。目前,本田正在通过销售店回收废旧镍氢电池。旧电池将被运送到日本重化学工业旗下的工厂,该工厂承担从电池分解到稀土提取的所有工作。提取的稀土将供应给电池厂商等。

三菱材料是日本国内家电回收利用领域龙头企业,占20%市场份额,并涉足空调等稀土磁铁回收业务。其战略是与本田合作率先开始从混动车中回收磁铁,在稀土回收业务领域掌握主导权。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为实证试验提供支援。除了三菱材料,还将为丰田通商等其他2个组织提供援助,预计援助金额将达到2亿日元规模。

日企的技术革新得到了日本经济产业省的大力支持,其向无需使用稀土的零件技术和从废弃家电中回收稀土的技术提供研发补助经费。日本经济产业省希望通过实施扶持政策,对中国产稀土中镝的依赖度2年后将减少至目前的一半左右。这一计划上一年度已纳入第3次修正预算。今年2月已经出台第1项举措,而今后将继续扩大扶持范围,加快“去稀土化”和“节约稀土”的动作。据日本经济产业省推算,如果加上2月的援助补贴,有望使今年镝消费量减少300吨。

对于日本在稀土产业方面的技术革新,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时代周报:“技术前景应该不错,但是价格要上涨到一定的程度才会这么做,目前仅仅是开始。如果稀土很便宜,日本就不需要做东做西了。短期之内要脱离对稀土的依赖是很难的,不管是从垃圾中提取还是自己去开发,都需要一段时间,没有这么快。”

而曾任冶金工业部科技司司长、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的余宗森对时代周报表示:“在产业技术上摆脱中国的稀土供应,对日本来说是不太容易做到的,除非日本真的能取得重大的技术突破,否则很难打破现有的技术格局。而且很多制品不用稀土的话,性能可能就不太尽如人意。”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理想汽车刘杰:MEGA上市遇冷是个警醒,内部调整最短需要一年
东方财富被王牌业务拖累?一季度天天基金收入下滑超三成,研发投入仍增长
资本市场不相信AIGC:出门问问上市开盘即破发,初代明星公司难造血
专访京基智农董秘尚鹏超:漫长猪周期下行业趋于谨慎,持续降本谋求稳健发展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