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银行股权更迭真相:不良资产包袱重

2012-10-11 03:58:18
来源: 时代周报
受冲刺上市因素刺激,成都银行的股权流动异常活跃,去年三家股东多次转让股权,转让价和对受让方的要求却惊人一致,近似移花接木。而在成都银行历次增资扩股的过程中亦是纷争不断、矛

本报记者 刘章号 发自北京

沉寂多年的城商行上市进程刚刚有打破迹象,近期有14家城商行申报上市,其中成都银行以位列西部企业具有优先审核特权而有勇夺二轮上市第一股之势。不过,受IPO空窗期徘徊的外因和平台贷集中的内因影响,成都银行上市的脚步自然放缓。

受冲刺上市因素刺激,成都银行的股权流动异常活跃,去年三家股东多次转让股权,转让价和对受让方的要求却惊人一致,近似移花接木。

而在成都银行历次增资扩股的过程中亦是纷争不断、矛盾迭出,此番股权投资又似为狙击上市而来,醉翁之意不在酒或在套现。

不良资产包袱

成都银行前身成都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更名为成都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更名为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一律简称为“成都银行”)增资扩股前注册资本3.08亿元,股权结构纷繁复杂。成都市财政局出资5150万元,为第一大股东,占比16.71%;40余家城市信用社的股本金经清产核算股权评估后转入成都银行,总共约1.46亿元,占比47.51%;另有22家本地企业认购1.1亿元,占总股本的35.78%。

继2007年宁波银行等三家银行上市后,城商行上市进程沉寂五年有余。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边晓瑜认为,目前社会舆论对银行有看法,银行上市融资面临着舆论的压力,融资数额惊人而透明度欠佳的地方融资平台存在贷款的风险,成为包括成都银行在内的城商行上市的最大拦路虎。

至2001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四川大举撤销商业网点,成都银行乘机攻城拔寨。

到次年,成都银行在成都市五个城区及周边县市开通的营业网点超过100个,总资产规模达到151亿元,五年累计实现纯利润3.45亿元。

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国内刚刚崛起的城商行中亦有不俗表现,甚至吸引了世界银行下属国际金融公司(IFC)的投资目光。

IFC在1999年参股投资上海银行1亿股,占上海银行增资扩股后总资本金的5%,也是世界银行集团投资中国银行业的第一 个项目。其后2001年,成都银行曾进入IFC的参股目标名单,双方签署了关于中小企业担保项目的战略伙伴合作协议。

然而,好事最终未能促成。成都银行在2000年兼并了资不抵债的成都汇通银行,而后者沉重的债务包袱让成都银行的财务状况黯然失色,IFC也已心灰意冷。

据成都银行2002年的增资扩股说明书介绍,成立于1986年的汇通银行是一家地方性金融机构,1999年后因资产质量恶化、财务亏损严重、存款下降,已经发生流动性支付困难,处于高风险之中。

在成都银行接收前,汇通银行经评估后的总资产19.8亿元,负债33.8亿元,净资产-14亿元,亏损及资产损失高达15.42亿元。

IFC中国办事处新闻发言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直言不讳地说:“我们只投资于盈利性项目。”

“由于在2000年初接收了原成都汇通城市合作银行的资产和合法债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成都银行董事长毛志刚坦言,“成都银行的资产质量迅速恶化,资本金严重不足。”这一失败的并购在毛志刚的口中称之为“迂回反复阶段”。

在获得13亿元的再贷款和专项补助后,成都银行仍未能从汇通银行的债务阴影中走出,接收当年成都银行就亏损7734万元,次年仍然亏损3549万元,直至第三年还是亏损660万元。

新旧股东矛盾

背负如此沉重包袱的成都银行似乎唯有增资扩股才能打破僵局,而IFC却望而却步,成都银行开始谋求他途。

连续两年亏损数千万的现实无法坐视不理,2002年10月,成都银行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增资扩股8亿元的决议。此轮融资成都银行募股8.11亿股,募资8亿元。原有股本4.40亿元此番激增到12.40亿元,资本充足率劲升至13.8%以上。

增资扩股之后,原先的第一大股东成都市财政局以9.93%的持股比例继续位居第一大股东。方正集团、无锡广电集团和河南莲花味精集团各持有成都银行9.59%的股份,并列第二大股东。

而此前与成都银行失之交臂的IFC几乎同时转而将资金投向了南京市商行、西安商行等其他几家城商行,其中南京银行已于2007年上市,上海银行H股上市也于今年7月报批证监会。

据《财经》披露,大连实德曾因要求控股未果而提前退场,而方正集团则同意成都市财政局仍为第一大股东并且向成都银行推荐了无锡广电和莲花味精及一批小企业入股,其中包括成都海昌农业高科技股份公司。

从增资扩股后的股权结构来看,成都银行几乎全盘接受了方正集团的推荐股东名单。

方正集团等入股后成都银行于2003年3月召开第一次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新晋股东、持有4.03%股份的山东潍坊大江集团推荐其股东代表苑高志担任行长。

上任伊始,苑高志着手大力推进票据业务,立即停止了原有的票据中心办理贴现业务,仅负责收回原已办理的票据贴现。

同时,又新成立了资金运营部,建制尚未完善就开始了债券和票据经营。

曾宣称要让票据业务为成都银行创造4000万元年收入的苑高志在行长位子上未坐满三个月就因违规违法操作票据业务被调查。而揭开盖子的正是其手下各支行行长向上级机关的联名举报信。

随后,人行成都分行的检查组对成都银行近半年的票据贴现业务进行了专项检查。调查意见显示,在苑高志上任之后,成都银行共办理票据贴现累计22.24亿元,实现贴息利息收入1793万元,其中存在严重违法违规办理票据贴现累计金额逾10亿元。

其中最令成都银行旧股东感到局面失控的是两起涉及方正集团的关联业务。

自4月8日至5月29日,成都银行累计为上海北大方正科技电脑系统有限公司、河南凯陆实业有限公司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4.8亿元,占成都银行净资产的45.59%。而上述两家公司与新入主的大股东之一方正集团皆有关联。根据成都银行的《章程》规定,此类关联交易应上报关联交易委员会、董事会批准后方可实施,但这些业务显然没有按照这些要求办理。

然而,潜伏的危机并未结束。同年8月,四川银监局对新股东成都海昌涉嫌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进行调查,发现其并非以自有资金入股,随即取消其成都银行股东资格。

“成都海昌由方正集团介绍而入股,也是替他人作嫁衣裳。”有熟悉成都银行的人士透露,“方正名义上是第二大股东,但因一致行动人关系已构成控股股东。”

“此举必然给城商行造成十分巨大的风险隐患,”金融行业研究员边晓瑜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道,“有两方面的原因促使第二大股东作出‘越轨’的行为。一方面,取得对城商行的控制权或重大影响权;另一方面,利用对城商行的控制权或对其施加重大影响,以各种看似合法的手段从银行获取资金。”

成都银行时任董事长龚娟娟、副行长徐亚文在上述调查后不久参加的城商行全国会议上建议监管机构应设计一种防止控股股东和一致行动人操纵银行为自己谋利的制度安排。

巧合的是,现任董事长毛志刚在去年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在实施增资扩股补充资本金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关联股东一致行动人问题。

受此影响,成都银行的经营发展陷入历史低谷。”

股权投资狙击上市

上一次的引资扩股之痛历经五年的创伤愈合,在2007年8月,成都银再一次决议增资扩股。本轮增发20亿股,每股3元,募资60亿元,总股本由12.51亿股激增至32.51亿股,进而跻身国内大型城商行的序列。

斥资1.35亿元的四川高金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金食品)于2008年6月25日发布公告称以“自筹资金认购成都银行4500万股股份”,其中并未提到其他公司;至同年9月2日,高金食品又发布公告称,前述对成都银行认购的4500万股中有3000万股属于替广州恒龙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龙投资”)代持。

然而,或许是受上一轮增资中成都海昌代持股份的影响,成都银行此番明确表示拒绝代持股份,并在与高金食品的《股份认购协议》签署之后向其告知。

而此时高金食品已与恒龙投资签署了代购协议。

直至2011年8月2日,高金食品再度发布公告称,其2008年替恒龙投资代持的3000万股成都银行股份仍以认购价每股3元全部转让于恒龙投资(此时已更名为津蒲投资有限公司)。

显而易见,成都银行的“不支持代持股份”决定并没有得到股东的尊重,而三年的代持也未遇到成都银行的反对。

时代周报记者就此曾向成都银行董秘何林发出采访函,何林在电话中表示该行负责对外宣传的是行办宣传科,至于为何如此安排,他说“我们有我们的分工”。随后,成都银行宣传科负责人贾岚以短信回复记者称“采访函已收到,我行将按照IPO规定在适合的时候在指定媒体进行信息披露,我行暂不接受贵报采访”。

恒龙投资选择在成都银行传出上市消息之际转回代持股份似乎意有所指。而高金食品则将其单独持有的1500万股股份顺势转让于成都弘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苏投资”),转让价为每股4.90元,增值2850万元。

而在此前,三峡财务公司和重庆乌江实业(集团)股份公司均以每股4.90元的价格转让了所持的成都银行股份,相对于成都银行2010年度的净利润,其市盈率为10.88倍。

在成都银行冲刺IPO之际转让股份似乎令人费解。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认为,“很多战略投资者转让城商行股权的原因,可能是对城商行上市时间表的不确定。”

三家股东接连转让总共1.11亿股,背后的接收方均是联想控股旗下的弘毅投资。

至2011年期末,弘苏投资已经以3.82%的持股比例位列成都银行前十大股东之列。

有人喜欢提前离场,拿钱走人;有人则偏爱临门一脚撞大运。

事实上,早在2010年,弘毅投资已经在金融领域频繁出手,投资标的包括中银国际、汉口银行、上海农商行等,仅仅一年多时间,弘毅投资已密集地入股了三家城商行。

2007年以宁波银行为代表的那轮城商行上市热潮中,潜伏其中的雅戈尔、杉杉股份等获利丰厚,此番城商行上市再度大热,对股权投资者来说狙击套现的机会似乎不容错过。

“尽管与2007年的行情不可同日而语,但如果市场环境好,一旦参股城商行IPO成功,部分上市公司仍有望实现10倍左右的收益。”宏源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张继袖分析称。

与此同时,2008年期末至2010年期末,成都银行资本充足率由17.62%连续下降至13.14%,2011年有小幅上升;同期,核心资本充足率由2008年期末的16.55%下降至2011年期末的11.87%,同样呈不断下降态势。

业内人士透露,成都银行这番闯关IPO或与扩张导致的资本金压力有关,近年来成都银行资本充足率一路下滑,去年曾发行票面利率达7%的次级债,又一次印证成都银行资本之渴。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创始人家族放权,“奶茶第一股”香飘飘去年卖了36亿,销售费用为净利3倍
2024中关村论坛4月25日开幕,举行60场平行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等热点
物流资产被调仓,传万科拟出售普洛斯股权,曾出资157亿元购入
46系列圆柱电池开始量产?亿纬锂能拟每10股派5元,2023年“炒股”陷亏损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