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并”吴江,苏州迈入大城时代

2012-09-13 06:07:22
来源: 时代周报
苏州虽属江苏城市,但与上海的地理与经济“血缘”,却远比与省会南京“亲密”。此次吴江划入,更使苏州主城区与上海直接接壤,苏州“接轨上海”更为通达,两地竞合关系也更直接更微妙

本报记者 王珏磊 发自苏州、吴江

行政区划调整,已成长三角地区发展的惯用技巧。近日,江苏省苏州市宣布,撤销苏州古城区的沧浪、平江、金阊三区,设立姑苏区;撤销县级吴江市,设立吴江区。苏州中心城区原先的体量偏小,此举变身为苏南地区最大。苏州就此迈入“大城时代”。

做大中心城区

9月9日,苏州大雨如注。在平川路510号,记者透过稠密的雨幕,辨认出苏州市平江区人民政府的招牌依然悬挂;同日,在吴江巍峨的政府大楼前,挂的也仍是吴江市人民政府的牌子。情势似乎安然如故。

然而,变化确已发生。9月1日,苏州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复同意的苏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宣布撤销苏州古城区的沧浪、平江、金阊三区,设立姑苏区;撤销县级吴江市,设立吴江区。三区归一的姑苏区政府,将驻于目前的平江区政府,即平川路510号。吴江区政府则由原吴江市政府翻牌而来。苏州“五市七区”由此变为“四市六区”。

更具实质意义的是,苏州就此迈向“大城时代”,大市区面积由原来的约1650平方公里,增至约2742平方公里,有无锡、常州市区面积之和的八成,竟为苏南城区面积最大的城市,且城区直接与上海接壤。

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周伟强坦言,调整优化苏州行政区域格局,主要是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同时,苏州还面临古城保护和太湖整体保护开发两大重任,需要理顺体制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均为“弹丸之地”的沧浪、平江和金阊三区,是苏州传统意义上的古城区,汇聚历史遗存,古城风貌浓郁,但经济总量偏小,只占全市11%,“带累”了苏州中心城区的首位度,2011年GDP占全市的比重仅为37.9%,为苏南各市最低。三个区都在改造历史街区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城,但方式雷同、各自为政,未能充分实现古城规模化保护格局,且地域局促,新城也难以做大。三个“小婆婆”难管“一个城”,因此,历届苏州“两会”都有大量区划调整的建议提案。

而坐拥宽广腹地、民营经济发达的富庶吴江,早为苏州所“觊觎”。2011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中,吴江位居第二。而苏州同样表现不俗,去年经济总量已居中国内地第六,2010年人均GDP也属全国最高城市之一,合并吴江实现“强强联合”,是苏州的强烈愿望。此外,吴江拥有一定规模的太湖水面和较长的太湖岸线,苏州欲实现太湖的全面保护,也需改善管理体制分散的现状。

事实上,吴江撤市建区并入苏州的坊间传言,自2006年起即开始流传。2010年,苏州向省政府上报了中心城区行政区划调整的方案,传言即迅速发酵,网上甚至曝出甚为详细的方案内情。

“这次省政府批复的文一两个月之前就下来了,新闻发布会却延迟了不少时间才开,也显示出工作的慎重吧。据说市委书记蒋宏坤对此事的媒体报道非常重视,有三次专门提起。”苏州市一位媒体从业人员告诉时代周报。

空间转型先行者

调整后的苏州市区明显“增肥”:土地面积将从原来占全市的38%跃至52.6%,地区生产总值占比从37.9%提升至49.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39.7%提升至50.0%,其他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占比都将至少占据全市半壁江山。

“一核四城”将是苏州城市的新定位,姑苏区将成为这一发展格局的核心,东部打造综合商务城、西部打造生态科技城、南部打造滨湖新城、北部打造高铁新城。苏州中心城区的首位度、辐射带动能力都明显加强。

“苏州是个大城市,但下面的一些区很小,‘大市小区’的格局不利于大城市的集成发展、协同发展。三区并一区,有利于形成合力,统一规范、管理,从省的角度也可以统一指导,形成苏州特色。吴江变成苏州中心城区的一部分,从管理职责、权限、规划方面,也更有利于朝着做大做强苏州市的方向发展。”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郁鸿胜告诉时代周报。

在郁鸿胜看来,此次苏州行政区划的调整,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空间转型。“苏州本来就代表了苏南经济增长的极点,其产业转型最终要落到空间布局上,通过布局空间的变异,重塑城市功能。苏州可以说是苏南空间转型的典型先行者。”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也对时代周报表示:“整合三个老城区的行政资源,拆除行政壁垒,可以提升产业素质和能力,吴江并入形成‘大苏州’之后,中心城区的整体发展能力也大大提升。”

汪玉凯认为,原先作为县级市的吴江,本可能另择方向,即成为江苏省直管县,脱离苏州,这无疑将限制苏州的发展。“苏州的发展潜力很大,经济实力是很强的,要在空间上保障苏州市未来的发展。而吴江变成苏州的区,也会孵化吴江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吴江本身城市化、现代化的速度。”

经济的考虑无疑是第一位的。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长乐也对时代周报称,“苏州下面几个县都比较厉害,实力都比较强,现在吴江并进来,加强中心城区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必要的做法。”

古城的保护,或能更为顺畅。据悉,江苏省政府已批复同意建立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将与姑苏区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东太湖综合整治和东太湖湿地保护,苏州也明显得益于此次吴江的加盟。2010年,吴江北部成立滨湖新城,规划打造“滨湖生态乐居名城”,几乎于同时,一线之隔的苏州吴中区也抛出以现代化商务办公集聚区为主的“滨湖新城”规划。两个“滨湖新城”地理相联,且一体规划,从功能定位、交通、市政设施等方面均进行整体考虑。

记者驱车自苏州中心城区往南,赴吴江途中,在雨雾朦胧中,发现两地交界处,横亘着一片有零星建筑的地块,这便是规划中的滨湖新城。将来在这片土地上将有怎样的图画,仍属未知。

与上海竞合更微妙

苏州虽属江苏城市,但与上海的地理与经济“血缘”,却远比与省会南京“亲密”。此次吴江划入,更使苏州主城区与上海直接接壤,苏州“接轨上海”更为通达,两地竞合关系也更直接更微妙。

据了解,苏州的轻轨和城际道路建设,早就预留与上海相接的站点。2009年初沪宁城际铁路开工建设的同时,苏州市也同时开始北环东延二期工程,通过高架和高铁相接,古城区到上海只需40分钟。

“两地城区直接接壤,更利于相互经济沟通,管理范围、权限和内容都上一台阶,本来是县级市来与上海沟通,现在不一样了。”郁鸿胜称。

汪玉凯则认为,“两地接壤之后,上海的辐射更为强大,苏州的功能也更能发挥,从长期来看,会加强长三角龙头地位和辐射能力。”

而近期长三角区划调整动作不断,显然已成地区发展又一驱力,如舟山新区获批后进行了一系列区划调整,安徽地级市巢湖市亦被三分,江苏省通州市也变更为南通市通州区。“打破行政方面的限制对经济造成的束缚,不要因为行政壁垒对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和城市化进程造成负面影响,这是个基本考量。”汪玉凯认为。

大城市不断出现,其竞合关系尤显微妙,有专家疑虑,城市间的相互抗衡会更显明显。对此,徐长乐认为,“都市圈之间本来就有竞争,大家都想壮大中心城区的实力,做大做强,形成强有力的增长极,有抗衡也正常。”

“我认为在现在的竞合关系中,合大于竞,大家都想双赢,意识也发生了变化。原先讲不同的城市带,现在则讲求团状发展,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域的角度来看问题。”郁鸿胜则称。

与官方和学界的嘈杂兴奋相比,民间对此消息则颇显平静。“我们这里的老百姓可以说波澜不惊,吴江和苏州的条件差不多,工资社保待遇等各方面都不会有很大震幅。我自己倒是觉得这事挺好,至少我以后出去可以说自己是苏州商人了,我名片已重新印过,给企业冠上了苏州市的名头。而且这里面有商机,吴江房价肯定会涨。当然,官员们的升迁去留会有另一番热闹。”吴江震泽镇商人李玉环快人快语。

李玉环告诉时代周报,去年,他即先人一步,在吴江市政府所在的松陵镇买了三套大房子,如今静等升值。

记者徜徉于吴江的老城,确见街市太平,百业如常。在石桥残旧、窄巷通幽、古风犹存的吴江县府街,记者遇见了一位身材清癯、目光和善的老者,他是苏州某大学的退休教师陈先生,他世居县府街。面对记者的提问,他说:“做大做强城市是现在经济地理的一种风尚,在经济成长期是可以理解的。但小未必就是落后,欧洲很多城市地理与人口规模都比不上苏州,但它们的文化与经济生态是我们难以企及的。吴江的人文和经济生态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而行政的力量是强悍与莽撞的,我担心,合并之后,吴江的特点是不是还能保存。”

稍显躁动的,无疑是苏州原平江、沧浪、金阊的公务员群体。据了解,在宣布行政区划调整的同时,市相关部门也下发相关文件,禁止突击花钱、跑官要官等。而人员的去留,无疑最受关注。一位金阊区的公务员告诉时代周报,现在对此事并无明确说法,但有传言流布,有传说称,现有人员百分之八九十能安置,但也会有百分之十几的冗员,可能会鼓励在退休年龄前五年退养。“我想到最后应该大家都有去处吧,只不过机会不一样罢了,这时候就看谁更有竞争力,机会就会好一些。”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京东安联财险股权更迭:安联保险拟转让53%股权给子公司,京东持股上升
北京半马调查结果公布,特步就报名失误道歉
疯狂小杨哥不想当网红?减少直播带货场次,首部短剧开拍
甘肃银行资产突破3800亿元,去年净利润6.45亿元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