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威特”谋破煤困

2012-08-03 16:39:16
来源: 时代周报
本轮经济衰退和煤价下滑,加剧了弥漫在煤炭市场上的悲观情绪。在榆林,人们开始痛苦地意识到,煤炭产业的未来,难以再现此前延续十年的“煤超疯”场景。也许,煤炭的黄金时代即将终结

本报记者 杜光利 发自陕西榆林

7月27日,陕北榆林遭受了一次罕见的暴雨袭击,让神木县几处矿区价值数十亿元的“黑金”也正裸露在风险中:堆积如山的煤炭像黑色巨人一般屹立在风雨中,若暴雨持续,这些“黑金”面临着被洪水冲走的危险;而随着雨水的浸入煤堆内部氧气的增加,煤堆自燃的风险亦随之提高。

对于榆林来说,有个称呼最特别:中国科威特。全市一半以上的土地中含有煤炭资源,煤炭资源探明储量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2%,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这个与鄂尔多斯一样因煤炭而暴富的西部城市,近年来以一种蓬勃向上的生长力量,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目前,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城市亦一派繁荣景象。

但目前或许不是榆林的最好日子。和全国一样,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影响,煤炭作为工业“粮食”,市场需求整体不足,价格暴跌。统计显示,榆林原煤价格较去年同期每吨下降约200元,上半年全市煤炭库存量1000万吨,导致煤炭生产企业普遍开工不足,部分企业出现亏损。这对于榆林市以煤为主的产业结构来说,其受到的冲击力度、影响程度在一定意义上超过了上一轮金融危机。

7月25日,榆林市召开201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商讨如何应对这次经济波动,当地政府提前预判,主动作为并及时出台了电价补贴、贷款贴息等一系列干预政策,力求确保榆林市经济稳增长。

煤炭业寒潮

守在堆积如山的煤炭旁,40多岁的曹怀林一筹莫展。两个月来,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煤场一步从兴盛坠入凋敝,他不禁有一种被抛弃的绝望。

3年前,神木县锦界镇人曹怀林在当地开办了一家中等规模的煤场。从矿上买来煤炭,分拣后变成粉煤、三八块等八种类型,出售给用户,就是曹怀林每日的营生了。好在每月收入可观,曹怀林的日子过得很有盼头。

在曹怀林的煤场周围,还分布着很多家煤场和洗煤厂,连同附近六七家煤矿,短短几年里,这里形成一个因煤而生的新兴城镇。从神木县的大柳塔、孙家岔镇、店塔镇,一直到位于陕西省最北端的府谷县,到处都是这种“黑金”催生出来的繁华城镇。

“榆林的兴盛,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对于榆林的兴盛过程,曹怀林记忆犹新。从2003年起,每吨50元的煤价开始迅猛上涨,最高时达到每吨800多元,一个煤矿的价值也从三四百万飙升到四五亿元。大批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一夜之间成为坐拥亿万资产的煤老板,城市的上空,搭起无数的脚手架,一栋栋高楼呼啦啦地生长出来。与此同时,一大批采用先进技术的能源转化项目,也纷纷落地。

如果不是煤价的逆转下行,也许这种繁荣的景象将会继续在榆林上演。

直到今年5月,榆林煤炭的产运销依然平稳如常。尽管从一个月前来榆林调研煤炭运行形势的鄂尔多斯政府工作人员口中得知,鄂尔多斯的煤滞销、部分煤矿停产,但榆林不少煤炭行业的从业人员还是较为乐观:因为榆林煤炭发热量高,以煤质取胜,就凭这一点,即使有什么波动,榆林的煤炭也不会轻易被波及。

6月,事情开始起变化。榆林的煤炭运销一改此前数年供不应求的局面,供求关系出现逆转,上门采购的客户一夜之间消失殆尽,210国道上,间或有运煤车驶过,曾经的煤车“长龙”已成往事,冷寂的煤场里也不再有欢声笑语。

榆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7月份发布的榆林市工业经济运行监测月报显示,上半年,榆林市煤炭库存量达到1000万吨。

“现在,榆林所有的地方都是煤场,煤运不出去,运煤列车到秦皇岛港后卸不下来煤,煤装到船上走不了,火车、轮船、港口、电厂都是煤场了。”榆林市能源局一位专家向时代周报描述煤炭积压现状,秦皇岛是榆林煤炭的主要中转港,目前因存煤压港,已被要求暂停煤炭进港。

截至7月19日,秦皇岛港煤炭堆场库存仍为约850万吨,堆场部分煤炭已出现自燃现象。此前,该港口堆场库存最高点时曾有946万吨,而其最大堆存量上限为1042.5万吨。

煤老板风光不再。在榆林这个因煤而兴的地级市,一切似乎都在贬值。曾有“黑金”之誉的煤炭资源,成为一堆堆让人犯愁的滞销商品;而昔日兴旺红火的煤矿,如今门庭冷落;去年价值30多万元的运煤车,如今只能卖16万元;长途运费,也降至每吨80至90元。当地人戏言:“啥都不值钱了,连人也贬值了。”

中小煤矿的日子尤其难过,大煤矿的情形也好不了多少。据榆林市有关分析人员现场调查,即便是神华集团在榆林的分支机构—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运量已由去年同期24列/日降至4列/日。时代周报记者走访得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在榆林的煤炭铁路发运量,也由年初的5列/日降至2.5列/日。

“煤价一路下跌,几乎每隔五六天就掉一次价,每次都掉20至30元。”曹怀林说。他的煤场积压了4000多吨的煤炭,按市价,他已经赔了200多万元。但他的处境还不是最糟糕的,“有的大洗煤厂存煤有6万吨,他们赔得更惨。”

榆林市能源局运销计划科一负责人分析,榆林主要以电煤为主,煤质好,有竞争优势,长期以来的卖方市场使得榆林煤老板对市场形势变化的反应显得有些迟缓。

榆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榆林原煤平均价格每吨40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50元,价格下跌尚未探底。

7月底,榆林市有关专家实地调研后称,榆林原煤价格较去年同期每吨下降200元,有的地方降了300元。目前,在神木、府谷县,5500大卡的粉煤每吨价格降至280元,块煤每吨不到400元,煤价仍持续走低。

煤老板或将谢幕

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进入本轮经济衰退期以来,榆林煤炭价格和煤企经营状况备受关注。

“现在是有价无市。”神木县一从事煤炭运销生意的刘先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煤价大幅跳水前,他库存煤炭约1.6万吨,600多万元的资金被套,现在想以300元/吨的低价、赔本200万元出手其中的5200大卡的煤,但还是没人要。

最新一期榆林工业经济运行监测月报称,煤炭行业对榆林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今年5月之后,煤炭企业起初还只是利润下降,而7月下旬时代周报记者在神木、府谷、横山等地了解到,一些大型煤矿的坑口煤价已跌至成本线,中小煤矿大部分已进入亏损状态。

不特榆林如此。时代周报记者从陕西2012年上半年煤炭产运销运行分析会上了解到,目前陕西省内重点合同煤与市场煤价差也由去年最高位时的每吨200多元,缩小到目前的10至50元。

时代周报记者从榆林市有关部门了解到,因市场需求低迷,原煤及煤炭企业普遍开工不足,滞销情况突出,很大一部分企业基于设备维护、技术工人留用等因素勉强进行维护性生产。

“现在,70%以上的小煤矿都处于限产、停产状态。”榆林市一名长期从事煤炭运销的老板说,据他了解,横山县19家煤矿目前仅有三四家仍在开采,神木县80多家煤矿只有30多家煤矿在生产。在府谷县新民镇,一名不愿具名的煤老板说,他年产90万吨的新建煤矿停产了,原因是按照目前的煤价,他根本赚不到钱。其他煤矿歇业的原因是,当地一些煤矿仍处于整合、整改期间,有关的衔接平衡工作仍未就绪,这些煤矿便放慢步伐,停产观望。

对于中小煤矿的停产,榆林市能源局运销计划科专业人士分析道,当地煤老板分为两种,一种是早先买下煤矿的,钱已经挣够了,“原来每吨能赚200元,现在10吨才赚200元,挣得少了他就不挖了”。另一种是,在资源价格高的时候接手、开办的煤矿,目前的煤价已跌破成本价,开采就是赔钱,他就停产观望了。

“现在谈不上利润,基本上是保成本、保市场。”榆林当地一国有大型煤矿高管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国有煤矿不管怎样都要生产,一是综采设备在工作面的采掘尚未结束之前,生产不可能停下来,否则设备会报废,只能放慢速度,进行维护性生产;二是国企要正常执行重点计划,要设法完成产值和销售收入等经营指标。

但生产出来的煤炭,亦面临销售无门的尴尬处境。销售人员去电厂,听到最多的话是,“该是我们扬眉吐气的时候了”。多数电厂因库存量大,已开始限接或拒接煤炭,而煤企货款回收率仅50%,收回货款中承兑汇票比例上升。

据介绍,煤炭出坑后最长堆放期为两个月,超过此期限,煤炭各项指标将发生变化,氧化、热值降低是最常见的结果,而煤堆自燃的危险亦如影随形。

为了去库存,一些国有煤矿开辟一些汽车运输路线,将煤炭运到韩城市和河南一带进行保本销售。同时,恶性竞争的苗头开始初现端倪,榆树湾一家煤矿一次将煤价压低70元,由于大企业资源成本小,一些小煤矿被逼得失去生存空间。而一家国有煤企原来的煤炭发往港口、码头,现在直接供货到山东,一次性降价100元,以挤占其他同城煤企的市场份额。

本轮经济衰退和煤价下滑,加剧了弥漫在煤炭市场上的悲观情绪。在榆林,人们开始痛苦地意识到,煤炭产业的未来,难以再现此前延续十年的“煤超疯”场景。也许,煤炭的黄金时代即将终结。

当地有人反思,多年来的高需求、高回报,致使煤炭产业的投资异常疯狂,与其他行业相比,这个行业的投资者丧失了风险意识。

据报道,“十一五”期间,陕北新增原煤产能1.5亿吨,建成大型现代化煤矿29个,千万吨级煤矿达到10个,形成了神东、陕煤两个亿吨级煤炭基地。“十二五”期间,陕西省煤炭建设投资规模将达到1570亿元,新建项目54个,新增产能2.4亿吨,其中,榆林将建成大保当、小纪汗、西湾、杭来湾等一批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

“眼下在陕北,煤炭产能同比日增长12万吨左右,产能释放太厉害。”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一高管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未来几年榆林煤炭产量依然高位运行,而产能过剩必将导致煤价下跌。

“榆林现在一个新建煤矿的设计产能非常大,大多以500万吨起步,相当于过去一个地方矿务局的产能,把几个小煤矿关了,市场也不受影响,小煤矿的市场份额将会越来越小。在未来的煤炭市场,大型煤矿靠成本优势,会百分之百地把煤老板挤走。”谈及中小煤矿的前景,横山县某煤矿一股东很是悲观。

倒逼转型

统计数据显示,榆林市上半年原煤生产15330.8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694.5亿元,同比增长21.5%,但全市煤炭销售额同比增速却下降40个百分点。

另外,上半年榆林市财政总收入363.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4.6%,增长3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3.1亿元。经济总量占全省的份额,首次超过20%,对全省GDP总量增长的贡献份额,也超过25%。

有分析师表示,榆林经济增长的对外依存度也超过50%,外部市场变化对榆林的经济影响巨大,而这正是所有资源型城市的共性;7月份以后的统计数据,在这方面会有所反映。

煤炭生产遭遇“寒流”,榆林能否完成2012年财政总收入666亿元的指标?

事实上,煤炭行业对榆林市财政总收入贡献率达40%以上。“按照目前情形,完成今年的财政总收入指标有一定难度。”榆林市财政局一名官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在“榆林市201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上,负责监测工业经济运行的官员亦坦承:实现全年增长目标有些困难。榆林市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GDP增长13.5%和三产增长15%,从目前来看,这两项考核指标能否完成省里下达的考核任务,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为确保困难企业正常运转,榆林当地政府及时出台了一系列临时干预政策,并拿出专门资金,对高载能行业进行临时电价补贴,对市属企业贷款给予贴息补贴;同时,还暂免征收煤炭每吨25元的价调基金,暂免市县征收的每吨18元的煤管费;积极争取取消市内二级以下公路收费,打造低电价区域,研究电价直接补贴电网的方法,提高电费补贴。

尽管这些钱就像洒进沙漠的水,花出去就不见了,但这可以激发内部活力,让企业看到政府稳增长的决心。自“十一五”以来,榆林以GDP年均增长18%,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9.4%的速度,呈跨越发展态势,凭借雄厚的财政实力,榆林已成长到面临困难时可以发挥自我调节作用的程度。

在榆林,不时有人提出实行“限产保价”,榆林市能源局一名专家分析道,首先它对工业生产增速有影响,其次“限产保价”会失效,因为单纯靠几个煤企左右不了市场,比如你限产,人家增产,就意味着主动把市场让出了。而陕西省政府要求企业“保产促销”,但这种对策实施起来也非常难,销售并不是很容易就能促进。

煤价大跌的形势所迫,榆林不得不转型。有分析人士称,今后单一依靠煤炭资源来发展经济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作为资源型地区,榆林要抓住投资建设成本大幅下降的机遇,主动转型,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补全”产业链,降低自身发展的对外依存度。

实际上,这几年来,榆林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一些优质、大型的资源转化项目陆续上马,这些项目将煤向电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初步形成循环型能源化工产业体系。

为了稳增长,进一步优化建设环境,榆林市决定在神木、府谷、榆阳、靖边和榆神、榆横两个工业区集中开工建设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力争上半年51个新上项目开工率达到60%,10月份全部开工。同时,加大投资强度,确保49个续建项目中有色循环经济产业园等17个项目年内建成投运,100个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620亿元。

7月6日,为做大做强地方能源产业,提高榆林企业的规模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榆林市政府出资成立了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系陕西第三大能源集团公司,为省属市管大型国有独资公司,以煤炭开采、能源转化、煤炭运销和新能源开发为主。

同时,榆林市着手制定《榆林市现代产业体系规划》,“把加快发展非煤产业作为转型的重要支撑,研究制定发展非煤产业的扶持政策;着力构建‘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产业集聚’的产业格局。”

榆林还有一个更大胆的规划:争取陕西省政府将榆林市列为省级资源型经济主动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条件成熟时,争取列为国家级综改区。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牙茅”通策医疗董事长吕建明卸任,曾走后门上山烧香
重庆燃气董事长被免职,调查组入驻后发现六大问题
净利润破百亿的长安汽车,想以降本来突破盈利瓶颈
新股第一研报|出门问问:AIGC第一股,AI领域市占率仅0.3%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