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损粮食500亿斤 中央5亿加强储备

2012-07-19 03:11:08
来源: 时代周报

本报记者 何光伟 发自郑州、信阳

世界银行近期称,受油价走高、亚洲需求旺盛以及欧洲、南美和美国一些地区恶劣天气影响,全球食品价格再度上涨,这将威胁数以百万计人的粮食储备安全。

该行警告称,如果目前对2012至2013年度食品生产的预测无法实现,全球食品价格可能会上升至更高水平,需要密切关注。

对于占世界22%人口的中国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等因素,中国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又致使中国粮食供应紧张状况将长期存在。

最新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仅粮食产后损失量就高达500亿斤。如果全球食品价格上涨,这显然会给中国粮食储备安全带来威胁。

中国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甚至脆弱平衡的态势,使得尽可能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特别是储藏中的损失,似乎成了缓解粮食供需矛盾、确保粮食储备安全的重要途径。

一年经济损失达3000亿

7月13日的一场大雨让何世钟喜出望外,这场雨水将久旱的土地淋了个透,“庄稼不会被旱死了”。何世钟是河南省商城县吴河乡掌店村下河组的农民,因为近20天持续的干旱,让他不得不担心今年的收成。

就在此前的端午节期间,何世钟收割完了地里的小麦。根据传统的收割和储藏方式,何世钟先用镰刀割完小麦,再由脱粒机在打谷场上脱粒,然后晒干小麦才装进口袋入仓。

他们家的粮仓很简单,就是用砖头和泥巴堆砌而成,外加一个木门。这种粮仓必须要每年都检修一次,尤其要用泥巴堵住鼠洞防止老鼠偷食。

离何家不到30米的山坡下还有一个薯窖,每逢红薯和萝卜等作物收获后,他就把红薯和萝卜放进薯窖储藏。但当地人祖传下来的储粮设施,使他们在粮食产后的损失很大。

在这个曾被大饥荒阴影笼罩着的地方,粮食显得尤为珍贵。不管是收割小麦还是水稻,何世钟的老伴都会提着竹筐在田地里拾丢下的麦穗或稻穗,每亩田地能拾到几十斤。

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庄稼落在了田地里。但不出半个月,收割庄稼后的土地上长出绿油油的一片麦苗或秧苗,足以说明遗落的庄稼不会很少。

至于在脱粒晒谷的过程,丢在地上和被鸡鸭、老鼠、虫鸟吃掉的就更多了,何世钟也“不清楚一亩地被那些东西吃掉多少”。

商城县所在的信阳市,享有“豫南粮仓”的美誉,而河南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1/10,其中仅小麦的播种面积几乎占全国的21%,总产量更是占据全国的27%。

但粮食产后减损不利,正在增加河南省粮食供求矛盾的风险。

河南省粮食局的数据称,从农户收打到家到第二年5月份,小麦的产后损失率在5%-8%,以玉米为代表的秋粮的产后损失在8%-11%,全省全年的产后损失平均在8%以上。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月初透露,中国每年因储藏不当损失的粮食更是达到500亿斤,中国的粮食损失率超过8%,蔬菜损失率则是超过20%。

张天佐表示,多年来由农户和专业合作组织自行完成的比重超过农产品产量的一半,由于设施简陋、方法原始、工艺落后,导致中国的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品质下降。

而农业部的数据称,我国粮食、马铃薯、水果、蔬菜的产后损失率分别为7%-11%、15%-20%、15%-20%和20%-25%,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损失率。

在中国粮食进口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如何让中国粮食产后损失减小显得很有必要。有着“中华大粮仓”之称的黑龙江垦区,2011年的粮食生产取得历史性突破,总产达407.4亿斤,可为全国1.2亿人提供一年口粮。

而年损500亿斤粮食,就意味着每年有一个多黑龙江垦区的粮食产量、1.47亿人的口粮被消耗,折算成经济损失高达3000亿元以上,相当于1亿多亩耕地的投入和产出被浪费掉。

技术落后致损粮多

官方公开的信息表示,导致中国粮食损失严重的因素有三个:农户自储损失、地方储备仓房年久失修造成损失和粮食运输过程的损失。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教授白旭光和王若兰多年来一直关注粮食储存问题,其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储粮数量巨大,约有半数以上的粮食储存在2.4亿农户手中。研究表明,由于相当部分农户自给自足,粮食产后的损失常被忽视,而农户对粮食的储藏管理粗放,老鼠吃、麻雀食、虫食霉变屡见不鲜,最终导致田间粮食增产而家中储粮减产。

他们的研究称,正是储粮产生的质量损失还不至于影响农户家庭经济收入,这种观念成为农户产后损失严重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户储粮减损技术推广的最大障碍。

目前,在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使用编织袋、麻袋、木柜、陶瓷罐、围席囤等储粮装具,而在东北平原主要采用地面散堆或简易玉米栈子。

由于中国实行的是中央储备、地方储备和农户自储三级粮食储备制度,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的粮库储粮损失亦不容小视。王若兰此前曾专门调研过河南省粮食储藏损失现状,她调查了河南省的中央直属库、省属库、市属库和县属库共40个样本,其中中央直属储备粮库21个。

而对其中28家粮库的损失率调查结果显示,粮库储粮的总损失率为0.30%。粮库储粮损失率主要集中在0.1%~0.5%,其中粮库储粮的最大损失率为1.43%,最小为0%。

河南省公布的一年产后损失粮食达35.52亿斤,这仅是全省农户储粮,如算上官方粮库储粮和粮食运输过程损失的粮食,损失的数量则会更多。

但在三农问题学者李昌平看来,粮食的自然性损失是有的,但基层收储系统也会希望把损失报大一些,因为这可以获得更多的增收机会。

中央安排5亿元扶持减损

粮食产后损失巨大,除农户储藏的局限性所致,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公开信息显示,20世纪90年代前,中国存粮多使用简易仓房、露天存放,粮食保管效果差、霉变率高。

河南工业大学教师杨海鹰的研究表明,从1994年到2002年,国家先后投入资金402.2亿元建设粮库项目2301个,建设仓容572.4亿公斤。

到2007年,中国总仓容中约80%的仓房可以实现散装储存;浅圆仓、立筒仓等便于散粮装卸周转的仓容已达到3410.7万吨,占有效仓容的11.9%;平房仓的整体质量也显著提高,仓房的密闭、保温、隔热性能大大改善,仓房完好率达90%以上。

全国待报废和大修仓容为3200万吨,约占总仓容的10%;1998年以前建设的仓容约15000万吨,占总仓容的55%。杨海鹰的研究认为,尽管中国总仓容达到了3.2亿吨,但其质量和水平与粮食安全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以信阳市的一些中小粮食加工企业为例,有先进设备的企业损耗率不到5%,但有些运输储备库设备落后的企业,每运输1吨大米的损耗最多能高达200斤。

公开信息显示,最近几次国家投入用于粮食存储设施建设的费用,和那些因粮食产后损失的代价相比显得非常乏力。按《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要求,粮食生产未来增加400亿公斤,所确定主要粮食产区必须增加相应仓容。

而2007年国家发改委下发的《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要求,“在关内内陆主要散粮物流节点建设仓容500万吨,在浙江、福建等南方主销区的沿海港口城市节点,建设仓容500万吨”,这是中国近年来新增的一批仓储设施。

就在2008年底,国家发改委在一份声明中称,中国政府将安排10亿元人民币用于粮油存储设施和烘干设备建设项目。刊登在发改委网站的声明称,该项投资作为中国政府恢复经济激励计划的一部分,建成后将新增油罐罐容96.4万吨、油料仓容134万吨。

继去年中央财政对“三农”投入首次超过1万亿元后,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在年初表示,今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支出还将继续增加。但并无信息显示政府对储粮投入有所增加,作为粮食流通环节基础性工作的仓储工作,显然需要更多的投入才能保障粮食安全。

就在两个月前,为解决中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的问题,中央财政安排资金5亿元,用于扶持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产品储藏、保鲜、制干等设施。

“粮食银行”减损

与国内很多地方一样,干旱也在威胁美国的谷物收成,美国农业部上周公布的报告甚至称玉米减产量将达到12%,干旱可能抬高全球粮价。

近来全球很多地区都遭遇了极端天气,粮食减产带来的粮食价格上涨,势必会影响粮食进口国中国的粮价。此前,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报告预测,今年中国实现粮食连续九年增产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粮食总产量可能超过5.8亿吨,其中玉米或将成为中国最大粮食作物。

去年底农业部曾宣布今年粮食总产量超过5.25亿吨,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八年增产。而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2011年玉米产量达创纪录的1.918亿吨,但公开信息显示,由于近几年需求超过国内生产能力,中国已转变为玉米进口大国。在过去两年中,中国玉米年度进口量均维持在100万吨左右。有迹象表明,就在中国粮食“八连增”的时候,中国粮食进口也开始了大幅度增长,中国的粮食安全似乎并不遥远。农业部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份中国共进口谷物621.6万吨,同比增长377.3%;其中,小麦进口197.6万吨,同比增618.8%;出口10.9万吨,同比降5.9%。

李昌平建议,农户家庭储粮应该改为合作社集中储粮—“粮食银行”,这样既可以大大减少储粮损失,同时还可以增加合作社发展机会和能力。所谓“粮食银行”,是指农户将闲置粮食存放粮食购销或加工企业,自己拥有粮食所有权,而将使用权以定期、活期等形式交企业经营,从而在粮食的流动和周转中获得增值效益。

在信阳潢川县实施的“粮食银行”代农储粮,不久前获得了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的肯定,他鼓励潢川把“粮食银行”办好,真正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

李昌平表示,只要给全国“村社共同体”优先发展“内置金融”即内部“合作金融”的权利,如财政每年给“内置金融”适当补贴,农民储粮就是小菜一碟。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盒马创始人侯毅意难平:十年老兵,梦醒新零售
从500亿缩水到9.2亿,新华基金专户捅了多深的窟窿?
世界读书日 以书为媒,共赴一场文化之约
穆迪发布报告:华润置地凭借稳健指标维持内房最高“Baa1”信用评级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