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陶礼明被查 银行界“多事之夏”

2019-08-16 10:56:28
来源: 时代周报
今年的6月,似乎是中国银行界的多事之夏,在短短半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总共有三位银行界高管东窗事发。陶礼明被“双规”,邮储银行的内控机制、体制瓶颈、从业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

本报记者 郑岚予 发自北京

今年的6月,似乎是中国银行界的多事之夏,在短短半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总共有三位银行界高管东窗事发,先是农业银行副行长杨琨,随后是烟台银行董事长庄永辉,而最近的则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邮储银行”)行长陶礼明。

6月11日,中国邮政集团和邮储银行发布公告称,邮储银行行长陶礼明、邮储银行资金营运部金融同业处处长陈红平因涉嫌个人经济问题正在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其中,中国邮政集团的公告所列名单还包括该集团党群部主任张志春。

早在上述公告刊登前一天早晨,便有媒体爆出陶礼明被“带走协助调查”,到了晚上各媒体的报道则变成了遭中纪委“双规”,同时牵涉其中的还有中邮集团子公司中邮信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志春及另一位高管。陶礼明被“双规”一事已于6月7日在中邮集团内部通报。

时代周报记者联系到邮储银行一位内部人士,该人士肯定了陶礼明被“双规”一事,但未透露具体原因。

一石激起千层浪。邮储银行的内控机制、体制瓶颈、从业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变调

在网上几乎查不到陶礼明的详细履历,而熟悉陶礼明的某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此次陶礼明被“双规”让人“吃惊和意外”,因为在该负责人眼中陶礼明就是“低调”的代名词。

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成立,中邮集团总经理、邮储银行董事长刘安东以及行长陶礼明等高管也首次悉数亮相。陶礼明很瘦,但是通过其言行,却不难发现他的谨慎和精明。

对邮储银行的文化特性,陶礼明心里非常清楚。他曾公开表示,邮储银行的草根文化特色很重,比较朴实,所以邮储银行从一开始就决定走“从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重点发展小额贷款业务。

这一发展战略获得了成功。

如今,邮储银行建立了几乎遍布城乡的全国性网络。65%的网点分布在县及以下农村地区,是国内城乡覆盖面最广、网点最多的零售银行。

2010年10月,陶礼明宣布,邮储银行当年发放小额贷款已经突破1000亿元,发放金额较上年同期增长41%。三年来累计发放贷款近400万户、金额2300多亿元,平均每笔贷款约9万元。

在短短三年时间里,能取得如此成绩,足可以称作商业银行后起之秀。

一切看上去皆顺风顺水,没承想变故陡降。

6月11日,陶礼明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调查内容涉及若干笔贷款和银行资金业务。至于是否涉及违规贷款,邮储银行未有说明。

从2007年3月20日陶礼明担任邮储银行行长一职至今,他曾任邮政局储汇局局长,公开资料中没有他简历方面的更多信息。这一异乎寻常的“低调”事实上已经成了一种变相的高调,而东窗事发终于使其被彻底“高调”了一把。

违规贷款?

时代周报记者联系邮储银行内部人士,该人士否认陶礼明被“双规”一事与邮储银行房地产贷款相关。

“邮储银行总行发放贷款的开发商数量有限,资质均佳,且陶礼明对房地产贷款还是比较小心的。可能性更大的是牵涉一些项目贷款,但是具体哪些项目不好说。”该人士表示,在最终说法出来之前,不方便过多评论此事。

与此同时,有媒体同行致电时代周报记者询问“资金营运部金融同业处”到底是什么部门。

对此,某国有银行相关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该部门应属“邮储核心部门”,因为邮储“存款比较多”,所以与同业银行之间的拆借存贷显得“格外重要”。该负责人还表示,“前几年邮储是不被允许进行贷款业务的,近几年略有放松才开始做小额贷款。”

不过,该负责人表示,“并没有听说邮储有什么大的项目贷款”。而一并被调查的恰有邮储银行资金营运部金融同业处处长陈红平,不禁让人猜测本次陶礼明的违规是否跟银行同业之间的拆借有关,上述负责人对此说法未置可否,“要是单从涉案的部门来看,是有这个可能的”。

时代周报记者致电银监会新闻处,相关人士称对此事“并不是十分了解,只知道陶被‘双规’”。而邮储银行新闻处新闻发言人的电话也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

IPO变数?

今年2月27日,邮储银行宣布,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于2012年1月21日依法整体变更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50亿元。这被视为邮储银行向全面商业化和上市迈出的关键一步。

但“如今陶礼明被‘双规’了,最可能影响的就是上市进度”。邮储银行相关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不过,“邮储银行上市的具体时间表还没有这么快定下来,估计要在集团的另一块资产速递物流上市之后才能正式启动。”

据了解,中国邮政集团旗下的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在主板的IPO申请已在5月过会,成为国内快递业务的第一股,也为邮储银行的上市做好了铺垫。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陶礼明遭遇“双规”可能会引发高管变动,进而打乱邮储银行的上市计划。

据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规定,发行人最近3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发生重要变化,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

但前述国有银行相关负责人对此说法不是很赞同:“当年建行高管被‘双规’,建行上市也未见受其影响。”该负责人认为,个人的违规与否并不能影响整个上市进程,“除非邮储的内部管理有巨大问题,则将另当别论。”

“怎么可能不受影响,邮储银行上市的时间表或因此事而向后顺延。”一位资深金融分析师对时代周报记者如是评述。

不过,邮储银行在公告中称,在此期间,该行的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不受影响。

公司治理亟待改善

邮储的公司治理水平、与其他银行不同的机构设置以及人员素质一直以来都让人颇为担忧。

陶礼明曾坦言,从人员的专业素质上看,如果说其他银行是解放军的第三、四野战军,那么,邮储银行还算不上“敌后武工队”。

“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部分是从邮政人员转过来的,运作不规范,市场化水平比其他银行弱,市场定价能力及竞争能力不如几大行。”上述央行研究员表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也表示,邮储银行组建不久,面临着从传统单一的储蓄业务向全功能商业银行转型的挑战,客观上存在综合管理、新业务开发、市场营销等人员缺乏的问题,尤其缺乏懂金融、会管理的专业人才,实难适应银行商业化发展的需要。

一些大银行由于运营时间长,人才多,可以按照流程细分每一项工作,而在邮储银行,通常是整个流程都交由一个人承担。正因为没有专业化的细分流程,缺少精细化管理制度,在前不久一项由卓越测评中心负责实施的用户满意度调查中,邮储等几家银行被列为消费者最不满意银行之一。其中客户满意度、营业厅服务、网上银行以及银行卡业务均在满意度调查之列。

人才匮乏问题,在转型后新开展的信贷、保险等业务产品中,尤为突出。

邮储银行贷款业务起步晚,信贷员队伍在建设中,贷款营销和服务水平是一个重大挑战。由于超低的存贷比,该行实际上有大量资金没有用于放贷款,而是用于同业存款和债券投资。

2011年底,邮储银行“存款变保险”问题被媒体多次曝光,也显示出其新业务产品领域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风险监控不严的问题。

公司治理是另一困扰邮储银行的痼疾。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于2007年3月20日正式挂牌成立,是在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基础上组建的商业银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是其唯一股东,股改计划于2011年12月31日获批。

这就意味着邮储银行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国有独资银行”。

目前,邮储银行7个董事会成员中,有5个属于邮政集团,超过了董事会成员人数的三分之二,因此邮政集团事实上控制了话语权。

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格局导致邮储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自然,其经营决策的科学性、经营过程的自我约束力以及经营绩效就会大打折扣。

央行一研究员也表示,这确实是邮储银行目前最大的问题,邮储银行与母公司中邮集团,有些领导是双重任职,互相穿插,不利于推进股改。

由于其一直是行政领导的管理方式,相比其他商业银行,“机制不是太活,较为死板”。

除了换帅,如何在筹备上市的过程中,解决上述公司治理及人员素质这一制约业务发展的瓶颈,已成为邮储银行未来的重要课题。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龙湖集团“造血能力”强劲:经营性业务优化盈利结构,有息负债降154亿
黄光裕仍在自救,国美零售2023年亏损100亿元,拟成立新国美电器
偏离主业还是打辅助?中国信达2023年不良资产结构大调整,金融业务占比上升
打造新窗口!银联助力广州首个优化支付服务示范区落地白云机场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