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进扩张管理失控遗祸:渤海银行亿元贷款“失踪”

2011-12-29 06:39:55
来源: 时代周报
事实上,这已是该行今年以来发生的第二宗重大责任事故。今年6月,该行太原分行被曝多位储户近千万存款通过网银被该行人员转走放贷。在当前银行业竞争高压下,急于扩张的中小银行风控

本报记者 李意安 发自江苏南京

齐鲁银行票据风波的城商行风控乱局,再次在渤海银行南京分行上演。

今年8月底,南京宇扬集团董事长杨军卷走巨款失踪,多家当地银行均被卷入其中,贷款总量不少于3亿元。其中,渤海银行向宇扬集团开具的两张银行承兑汇票,分别为9000万元和5960万元。江苏省银监局已派出工作组,调查该行向南京宇扬集团发放的两笔合计超亿元贷款。“现在还在清算,”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办公室主任张金玉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相关部门清算完成之前,到底亏损多少都不好说。”

事实上,这已是该行今年以来发生的第二宗重大责任事故。今年6月,该行太原分行被曝多位储户近千万存款通过网银被该行人员转走放贷。今年年初,齐鲁银行票据风波,也促使监管层对中小银行跨区域经营风险的重视。在当前银行业竞争高压下,急于扩张的中小银行风控短板再次引起监管层的注意。

针对“渤海银行南京分行逾亿元风险贷款”一事,渤海银行对时代周报记者回应称,尽管南京宇扬集团董事长失踪一事,对该行为其下属公司开出的银票形成部分垫款,但目前该行经营状况总体良好。

“跑路”牵出亿元贷款黑洞

事件缘起于南京宇扬集团董事长杨军今年8月底的“跑路”失踪。

宇扬集团前身是南京宇扬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初期靠做脚手架起家,一年销售收入不过一两百万元。伴随着房地产业的急速发展,公司规模逐渐扩大。事发前,宇扬集团拥有六家分公司,涉及金属制品、进出口、脚手架、文化传播、置业等领域,主要生产建筑用系统脚手架、脚手架钢管和脚手架扣件。

杨军的“跑路”令向宇扬集团发放贷款的多家银行陷入紧张。南京十多家银行被卷入其中,包括一些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贷款总量不少于3亿元。

其中渤海银行向宇扬集团开具的两张银行承兑汇票,分别为9000万元和5960万元。两笔合计逾亿。渤海银行进入宇扬集团的贷款池时间最晚,却是涉资最大的一宗。

开业两年来,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发放的最大一宗超亿元贷款,竟成了一名老板“跑路”时带走的昂贵“细软”。竞争压力下,急于扩张的中小银行管理薄弱、风险警报再次拉响。

“银监局监管处、办公厅等部门最近都在向渤海银行要材料说明情况,他们这两天估计也焦头烂额呢,许多部门都在要材料。”上述人士透露。而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办公室主任张金玉告诉记者,“目前还在加紧清算,相关部门清算完成前,到底亏损多少还不好说。”

“表面上来看,是1.5亿左右的票据业务出了问题。其实风险敞口并没有那么大。银行汇票,一般需要有贷款额一定比例的存款作为保证金,其余部分才是风险敞口,一般要有抵押或担保来加以覆盖。”建设银行一位票据业务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通常而言,像中农工建交这样的大行,一般保证金在30%左右,小一点的银行为了吸引客户,保证金要求可能会相对低些,一般在10%-30%,甚至遇到资质佳的客户,不排除也有纯信用的,免保证金的情况。但是过亿规模,不太可能纯信用授信,估计保证金还是要30%左右的规模。”

据该人士介绍,渤海银行的风险敞口依然上亿。然而此前曾有向宇扬集团发放过贷款的银行人士透露,宇扬集团的担保,其实是一个集团成员企业的相互担保,“左手倒右手”。

12月16日,江苏六合法院也对宇扬集团的资产进行拍卖,先行支付了民工工资1300余万元工资后,银行、担保、供货商债权开始排队,有消息称,宇扬集团还涉嫌偷漏税,一旦启动破产程序,残余资产尚不足以补交税额。银行的损失情况不容乐观。

总部设于天津的渤海银行于2006年2月正式开业,是1996年以来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该行已在全国设立了13家分行和36家支行,覆盖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主要城市以及中西部地区重点城市。

风控为何频频失守

“这次出事我们银行没有卷进去。”南京银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们也向我们递过材料,但他们的报税单和实际缴税金额不符,被我们的审核人员发现了,因此就没有通过,也算是避过一劫。出了事情以后,单位还奖励了当时的两个风控人员。”

据该人士介绍,今年上半年,各家银行存款压力都比较大,因为保证金进银行可以充存款,上半年整个银行界像这种汇票业务有一个井喷的时期。宇扬集团开具这两张承兑汇票也是上半年的事情,只是到了下半年,风险暴露了出来。

有接近宇扬集团人士称,脚手架出口是宇扬集团一块非常重要的业务,自从这块业务内容的退税取消,企业资金开始吃紧,而宇扬此前涉足的房地产项目需要大量资金后续跟进,于是很快出现了资金链断裂,最终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这种不妙的苗头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看出来,但可能渤海那边和宇扬一直有业务往来,关系比较好,就没有多把关,资料齐了差不多就放行了,有点什么不对的也当小问题打个招呼就通融了。”该人士告诉记者。

时代周报记者找到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寻求回应,分行办公室主任张金玉则匆匆将一纸声明递给记者,“这是我们行内部给出的统一口径。”张金玉表示,“我们分行层面从来没有接受过记者采访,这个声明就是可以对外披露的所有内容。”

对方所言及的这份声明主要针对此前一名记者的微博内容,该微博声称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因逾亿元银票案指使黑社会人员威胁记者。声明内容强调了该微博内容的不实,并指出南京宇扬集团董事长失踪使渤海银行银票形成的部分垫款已提取了拨备,渤海银行也将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清收工作。对于宇扬集团逾亿的票据问题则选择了避重就轻的回应方式。

“有时候我们银监—包括北京(银监会)的人聊起渤海银行,也觉得很奇怪,怎么会管理得那么差,真的非常奇怪的事情,也挺不容易的。”一位银监局人士和记者聊起时感慨。

事实上,这并非一家之言。前央行行长戴相龙出任天津市市长后,2005年渤海银行在其一力主导下设立。戴相龙深谙金融圈的游戏规则,曾理想地推行金融创新,实现股权多元化,采用信托计划持股充分吸收民间资金参与,也为渤海银行争取到了多张金融业务牌照,助推了渤海银行走向全国的进程。

2007年戴相龙出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及理事长职位,离开天津。

此后渤海银行经历一系列人事变动,渤海银行失去强力外援,再也没有出现创新融资的案例,走上与普通城商行完全一样的扩张吸储道路。渤海银行开业后,分支机构和资产规模迅速扩大,资本金“告急”。2009年7月29日,渤海银行向所有股东(共7家)每10股配7股,每股价格1元,募集资金35亿元。

然而,这对于渤海银行的生存发展仍是杯水车薪。“在开设分行方面,我们不做数量限制。”渤海银行董事长刘宝凤曾表示,资产规模做大,是近年渤海银行的重要目标之一。

做大资产规模,显然渤海银行需要更多资金,目前而言,其主要的资金来源也只有扩张吸储。根据渤海银行原计划,2012年将达到四五十家分行。然而,时至今日,渤海银行在全国也仅有13家分行。

城商行管理乱局待解

自成立以来,渤海银行事端频发,让很多业内人士哭笑不得。

2010年5月20日,渤海银行北京分行就接到了银监会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罚单,由于北京分行个人房贷的发放存在不合规之处,渤海银行在京个人房贷业务被叫停。渤海银行突遭银监会“点杀”,成了加强监管的“反面典型”。随后渤海银行济南分行再次接到当地银监部门罚单。山东省银监局和山东省银行业协会共同开展的“维护市场秩序月”活动中,渤海银行违规揽储再次遭到点名。

去年底,太原市公安局陆续接到报案,渤海银行数十名储户出现账户资金被盗用,内部人士估计资金高达上千万元。经查证,该案件竟是渤海银行内部员工监守自盗,通过内外勾结,高息揽储,然后以客户名义私开网银,再利用网银盗取客户存款,将存款统一放贷出去。

相对于内部集体勾结犯案,银行内控机制的设计者似乎更需问责,权限过于宽松,没有严格的审核制度,造成有人钻了漏洞。

太原分行案爆发以后,渤海银行已正式成为银监部门重点照顾对象。“这家银行没有基础。这可能是导致很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上述监管人士继续向记者分析,“渤海银行2005年成立,到现在时间也不长。当时是戴相龙在天津当领导的时候组建的,整个高管的班子是银监会里直接调任的,还进出口银行的领导。对于经营商业银行的实战经验普遍比较欠缺。”

另一城商行办公室主任则给出了另一番见解:“这也可以看出城商行异地扩张带来的一些问题。”2005年,渤海银行成立以来,竭力拓展异地网点,努力揽储,扩大资产规模,然而扩张进程中却似乎忽略了内修的锤炼。渤海银行显然是总分支行间标准化和本地化冲突体现的典范,渤海银行成立6年来,天津总部以及天津下属分行,一直经营相对规范,在当地也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然而,外埠分支行连续在北京、济南、太原,这一系列渤海银行外埠重镇出现明显乃至重大违规事件,多数是分行内部监控漏洞、各自为政弊端暴露。

“很多银行都会遭遇这样的问题。”江苏银行一中层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城商行异地扩张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个本土化的困境。”该人士向记者介绍,通常企业在异地扩张的进程中,人才引入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管理层从当地的银行直接挖人,这些人才了解当地市场,对业务拓展有很大帮助,在风险把控方面做得也相对到位,但是这样的人才对企业忠诚度有限,也比较难以管控,对银行整体的企业文化难以认同和遵守,长远来看也许会对银行造成一些资源流失;另一种是分行领导由总行指派,这样产生的分行领导能够将总行的经营理念贯彻到位,对企业忠诚度也较高,但在业务拓展层面却很难施展拳脚,甚至因不了解本土情况而为银行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而快速扩张中的渤海银行似乎就是这样的典型,各地分支行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各成一系,造成了渤海银行下属银行薪酬体制、用人机制等核心制度出现明显差别。百度渤海银行吧里,充斥着大量帖子,内容都是员工抱怨绩效、奖金迟发,以及银行内部人事内讧争端的口水帖。虽然贴吧内容不可尽信,渤海内部制度的混乱却依然可见一斑。

与制度不完善相生相随的是,渤海银行迅速扩张,人为主导色彩浓重,而不断的人事变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内部管理的混乱。今年年初,城商行扩张监管尺度收紧,城商行异地扩张审批几乎停止。显然,扩张计划受阻,让靠扩张吸储发展的渤海银行,资金陷入更为紧张的状态。

截至2011年6月末,渤海银行资产总额2722.33亿元,实现税后净利润9.6亿元,超过2010全年水平,不良贷款率0.06%。尽管身处旱涝保收的银行业,渤海银行的利润应该依旧可观,但在同业竞争的格局中,用内忧外患来形容其目前的处境,其实并不为过。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三六零2023年报:经营性现金流同比提升65.84%,近两年复合增速达136.26%
文创冰淇淋圈粉年轻人,伊利“须尽欢”联名长隆一口气推8款新品
进击的“股神”!国轩高科去年炒赛力斯赚1.43亿,今年一季度扣非利润仅1060万
平安银行一季度减收增利,净赚149亿元,净息差降至2.01%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