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租赁重组难产 海航式遇阻

2011-11-10 03:52:03
来源: 时代周报
借壳上市即宣布停牌的渤海租赁宣布因重大资产重组继续停牌。作为第一家租赁行业的上市公司,借壳之前就一直饱受质疑的渤海租赁,停牌8天后,甚至连一个重组草案都没有拿出,再次引发

本报记者 孙勇杰 发自北京

“注入资产的具体方案,董事会还在磋商,我们还没有接到相关信息。”11月8日上午,渤海租赁证券部方面对时代周报记者如是说。

当晚,渤海租赁发布公告,将继续停牌,直至重组方案披露或依照相关规定,最迟12月1日复牌。近期商业计划频频遇阻的海航系,在渤海租赁重组事宜上举棋不定,似乎另有隐情。

40亿回笼海航?

10月26日,渤海租赁借壳ST汇通上市,刚完成更名。11月1日,渤海租赁停牌,宣布公司将有重大策划项目。11月8日,仍未公布重组方案的渤海租赁,宣布继续停牌。借壳上市前便饱受质疑的渤海租赁,上市后其海航系背景更是让人频生猜想。作为上市公司的新主业实体,渤海租赁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从借壳之初就遭到怀疑。2008年,该公司仅盈利3875万元;但到了2009年,这一数字暴增到1.02亿元;而仅仅是2010年前两个月,公司就已实现了1.08亿元的业绩。

利润暴增背后,政府补贴的贡献,一直受人诟病。从2009年开始,当年渤海租赁共取得政府补贴4556.76万元,占其全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的44.79%;2010年前两个月,渤海租赁当期取得8264万元政府补贴,该项补贴占渤海租赁2010 年1-2月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的76.22%。2011年公司预计,政府补贴将可能占到利润的7.58%。

同时,海航集团和海航实业(即海航资本)承诺,借壳后渤海租赁2010年、2011年、2012年三年净利润需不低于3亿元、3.6亿元和4.32亿元。2010年,渤海租赁净利润为2.2亿元,距离承诺相差的8000万元,由海航实业输血补足。2011年年关将至,前三季度净利润2.59亿元且政府补贴为4040万元的渤海租赁,距离承诺利润仍有1亿元缺口。

为了完成承诺,显然渤海租赁需要另寻资产注入。根据海航集团公开资料,集团仍持有国内最大的内资飞机融资租赁企业长江租赁有限公司、扬子江国际租赁有限公司等5家租赁业务公司股权。

值得关注的是,2010年初,海航集团方宣布以1.5亿美元(约合10亿人民币)的价格完成了对澳大利亚Allco公司的飞机租赁业务收购,该公司截至2011年初,仍拥有和管理飞机68架。

对于截至2011年9月仍持有40亿自有资金的渤海租赁而言,完成上述公司的资产并购,即可兑现业绩承诺。同时,完成上述资本运作以后,借壳上市时注入渤海租赁的资金,将完成左右手互倒,回到海航系手中。“海航实业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为海航集团找钱,提供资金支持。”此前,海航实业高管曾对外透露。“渤海租赁重组显然不用看其业绩,就看海航集团怎么内部运作,抽走资金就行了。”一名近期跟海航实业有过业务关系的投资人士表示,“海航最近一直很缺钱”。

海航商业样本

海航商业,这个上半年曾经刮起过并购旋风的名字,如今,已经逐渐被海航系淡化,但是其在资本市场的一系列辗转腾挪,似乎仍在眼前。

2003年,海航集团重组上市公司西安民生百货,三年后并购宝鸡商业集团,进而以西安、宝鸡、汉中等城市为中心,在陕西进行区域布局。试水四年后,海航集团于2007年成立了海航商业,并且将西安民生和宝商集团的资产转入其名下。2007年以来,开始疯狂出击,在华东、华北、华南地区以超市采购的方式进行并购。2010年3月,收购陕西三棵树超市;4月并购天津国际商场、湖南家润多,收购宝乐商业;8月,又染指江苏南通超越超市;10月,斥资10亿元将上海第三大超市家得利收入囊中。

值得关注的是,西安民生向控股股东海航商业以每股5.74元的价格定向发行3396.5万股。总作价1.949亿元,和宝商集团剥离给海航商业的价格相同。置换后,海航将拥有续存公司28.19%的股权。2010年1月8日,宝鸡商业全部资产注入西安民生,而宝商集团变身为易食股份。

此后,刚刚收购的上海家得利超市,成为海航系零售业资本运作的平台,依此为基准进一步扩张。去年收购广东梅州乐万家超市后,海航在华南也开启了扩张版图。日前,海航在广州推出首个购物中心项目YH城(即YoungMall HappyMore)。

但对于海航将在5年内开设300家YH城分店连锁的“宏伟计划”,业内均不以为然。“进军零售百货看中的是稳定的现金流,这正与航空客运、旅游业务的周期性波动形成互补。”楚睿商业咨询CEO黄文杰说。

“说白了就是能在短期内拥有充足资金,这对于资本运作非常关键。”一名跟海航实业有密切关系的投资圈人士表示,海航商业扩张是为海航系的资本运作扮演了“现金奶牛”角色。

近日,海航商业并入以资本运作为主要目标的海航实业,更直观地说明了,其在海航系中的真正作用。

海航系架构

“中国没有人看得懂海航。”海航掌舵者陈锋曾如是说。然而,唯一看不懂的只有海航的实际财务状况,其资本架构已逐渐浮现出完整轮廓。“航空及相关产业是其运作基石,商业物流是现金奶牛,上市公司是其运作平台,信托抵押等为其融资手段,地产等扩张为其投资目标。”接近海航事业的投资人士一语中的。

信托公司,在海航近年的疯狂扩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由此显露出海航系的整体运作架构。据公开资料,2009-2011年,海航对外发行的信托计划就多达16个,募集资金的规模超过60亿元。与银行贷款相比,发行预期收益率更高的信托产品需要付出更高的融资成本,海航相关信托产品的收益率也大多在8%以上,海航系下已拥有的土地和上市公司股权,则被作为质押对象。

与此同时,海南航空,作为海航系的主打品牌,虽然在市场份额上与三大国有航空公司具有明显差距,但对于海航系的贡献,却堪称基石。

2007年底,海航集团向海航转让了渤海信托39.14%的股权,转让金额为8.29亿元,这对海航集团当年盈利帮助很大,当年集团净利润为5.27亿元。2008年底,海航又从海航集团收购燕京饭店45%股权和科航投资95%股权,两笔转让金额共计23.47亿元,海航集团因此确认投资收益14.71亿元,从而使集团原本亏损的2008年业绩转为盈利9699万元。

海航集团因为上述股权转让获得的投资收益保持盈利,从而得以满足发行公司债的要求(公司债发行人最近三年平均净利润足以支付企业债券一年利息),分别在2008年底和2009年底发行了总计28亿元的公司债。

2010年底,海航拟受让海南航空全资子公司海南航鹏、海南国旭和海南国善实业三家地产项目公司各100%股权,约合172亩土地,受让价格约为25亿元。此番交易的土地作价将三家公司的1.5亿元净资产评估为32.3亿元,评估后的净资产是评估前的净资产近22倍。今年7月,刚获批发行50亿元公司债的海航,再次拟定向增发80亿元,以补充海航系扩张资金饥渴。

根据公开资料,海航系通过上述信托、增发等多种融资方式获得资金,除了投向杭红相关行业并购以外,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酒店扩建,以及新的地产项目投资。与此同时,海航系掌控下9家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平平。除了年景较好的2010年,旗下的上市公司大多能够取得盈利,但净利润最高的海南航空也只有30亿元,大部分公司盈利只有几千万元。在2008年和2009年,很多公司都是亏损。

海航式资本困局

“贷款—负债—扩张—再贷款”,这个海航初期典范模式,在海航系构架完成后逐渐演变成“扩张—抵押—负债—再扩张”的新型模式。

在经济高速增长、投资利润平稳以及“卖家愿意合作”的前提下,海航系的扩张似乎是一个完美的商业模型。然而,上述条件,显然无法完全得以保证。渤海租赁宣布重大计划停牌,曾一时传言,与海航抛出高溢价,欲以50亿资金并购上海家化的消息有关。

11月7日,上海家化最终花落平安,次日,拥有40亿现金的渤海租赁再次停牌,推迟重组方案公布。并购家化遇阻显示,海航系“资本大鳄”的真相,逐渐为商界熟知,以资本运作为目的的跨行业收购,阻力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增大。同时,海航负债状况不容乐观。根据公开报道数据,海航集团的资产负债率2005-2010年逐年上升:2008年负债率为67.59%、2009年为75.01%,2010年为75.75%。截至2010年末,海航集团净资产99亿元,对外担保额却达到116.80亿元。

截至2010年末,海航集团共获得银行综合授信2092亿元,其中已使用1096亿元,尚未使用的授信额度还有996亿元。同时,今年海航系频繁使用的信托抵押,在其房地产行业遭遇寒冬、证监部门严控上市融资前提下,有可能出现阶段性瓶颈。

“资本运作,本身受经济环境影响巨大,阶段性瓶颈可能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很多都是致命的。”熟悉海航实业的投资人士表示,这就是资本运作的残酷性。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海航投资的一大终极目标,地产,其收益率以及回报周期,依然存在疑问。据接近海航实业投资人士透露,6、7月,海航实业四处寻找买家,接受北京CBD东南角的海航实业大厦,然而,这座产权多次抵押、经营亏损的写字楼,寻找下家一直无果。“如果拖到现在,恐怕更加难以出手了”。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龙湖集团“造血能力”强劲:经营性业务优化盈利结构,有息负债降154亿
黄光裕仍在自救,国美零售2023年亏损100亿元,拟成立新国美电器
偏离主业还是打辅助?中国信达2023年不良资产结构大调整,金融业务占比上升
近10年重大创新!隆基绿能发布新硅片产品,“卷”技术破局光伏硅片价格战?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