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乔布斯:孤独、任性的孩子

2011-10-13 05:51:17
来源: 时代周报
56岁离去时,乔布斯已经改变了世界。尽管全世界都在悼念他,但他仍备受争议。谁能理解乔布斯的内心呢?他曾说:“我愿意用苹果所有的技术,换取与苏格拉底对话的一个下午。”天才的孤

距离离职只有1个多月的时间,乔布斯在10月5日辞世,这也让美国总统奥巴马感到惋惜:“我们失去了一位有远见的大师。”

“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法。”乔布斯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好的产品,更多的是对创新的追求。这样一位代表创新符号的人物的离去,让全世界感到痛惜,但同时也不禁想问:“巨匠已逝,创新是否依旧?”

本报记者 李瀛寰 发自北京

天才不可复制,全世界只有一个乔布斯。

美国当地时间10月5日,乔布斯去世,一代传奇,戛然而止。在他一手创立的苹果公司最高峰、最灿烂的时候,突然离去,英雄般的谢幕更添史诗性的戏剧色彩。

全世界都在哀悼这位改变世界的伟人,人们已经不知该如何表达对乔布斯的热爱和祟敬。

生命不在于长短,其实,正是一个天才的完美人生历程。

人们口中的“教主”、“神”、“伟人”背后,真正的乔布斯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他既是技术创新、商业天才,但他更是一个孤独、任性的孩子。

不安全感

9月的旧金山阳光明媚海雾时而迷漫,倾斜陡峭的街道让人如身临盗梦空间,老式有轨电车的叮当声总在耳边若有若无地响起。在大街上悠闲走来走去的“天体爱好者”和不远处的高科技发动机—硅谷,就这么和谐共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旧金山长大,这里给乔布斯的正是一个多元化的成长环境。

思考乔布斯这个人,永远不能忘了乔布斯更重要的另一个标签—养子。

十来岁时,史蒂夫·乔布斯知道了他是一个被收养的孩子。他的亲生父母究竟是谁?他们为什么会抛弃他?这个孤单、爱哭的男孩内心充满迷惑。但同时他也感受到了来自养父母的真心的关爱。

乔布斯夫妇是一对普通的蓝领夫妇,父亲保罗替财务公司追债,业余做点机械修理,母亲克拉拉则是一个家庭妇女。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全力爱着这个有些麻烦的男孩。

所以,当乔布斯说不想读中学了,乔布斯夫妇就同意了,甚至“因此我们只好搬家”。这种事情发生的几率并不多,尤其是在中国。

10岁时,乔布斯对电子学方面的兴趣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在旧金山湾区,新兴的电子公司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每逢周末,一些惠普和其他电子公司的工程师就会在自家的车库做维修。

曾经有一个工程师送了乔布斯一个碳晶麦克风,他的兴趣被更大地激发出来了。搬到洛斯阿尔托斯市后,乔布斯随时都能在各处的箱子翻到一两只废弃不用的电子元件,拆开来看个究竟,玩上好几个小时。

某种程度上,乔布斯其实一直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做事专心,生性孤僻,不那么合群,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抱着极大的热情,一碰到兴趣范围的话题就滔滔不绝。

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个人主义的思潮在以旧金山为核心的美国西海岸兴起。这股思潮必定会进入到乔布斯的心灵,与他的个性不谋而合。

反文化传统的价值观,让乔布斯对个人主义非常向往,拒绝受各种规则的约束或者胁迫,沉迷于迷幻般的自由世界。

虽然乔布斯依旧住在学校,但无所事事。他的兴趣转移到东方哲学上。他跑到印度,光着脚、穿着破烂衣服开始精神之旅,他沉默寡言,内心深处仍在寻找他的心灵栖息地。

18岁时曾和乔布斯一起去印度朝圣的老朋友丹•科特里说:“他的成功源自他内心怀有的一种深切的不安全感,正是这种不安全感使得他必须出去闯荡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养子、个人主人的文化影响,这些都是乔布斯独特的经历。当所有乔布斯的中国门徒们试图学习乔布斯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一个人的成长经历所带来的切身感受。这是不可逆转的人生体验,也是学不来的。只有亲历,才能明白。

那些时间流逝的一点一滴以及切肤之痛才会真正触动灵魂,才会带来魂牵梦萦的感受和改变,而这些,才是构成乔布斯的成长根基。

他人成就的掠食者?

从印度归来的乔布斯,决定以一种与从前不同的方式重新开始他的人生。

这一决定事实上构成了日后乔布斯被无数人诟病的“他人成就掠食者”的标签,也让乔布斯的一生更富有争议。

此时,乔布斯开始重新思考他和斯蒂夫·沃兹尼亚克的关系:他缺乏沃兹在技术上的卓越天赋,但是,他知道如何把一个产品转化为利润。当时,乔布斯打工的一家叫阿尔塔的游戏公司委托他开发一款叫“突破”的游戏。48小时后,乔布斯拿出了使用非常少的电脑芯片的设计方案。

事实上,这全是沃兹的功劳,乔布斯只是在沃兹研发的时候买些糖果和可乐。阿尔塔公司最后支付了1000美元设计费。乔布斯告诉沃兹,阿尔塔公司只给了600美元。就这样,他只给了沃兹一半。负责了所有研发工作的沃兹赚了300美元,而乔布斯拿到了700美元。

一年后,沃兹才知道自己被朋友欺骗的事实。当他得知真相后,伤心得哭了。当《甜苹果?酸苹果?》的作者把这段往事写到书中,乔布斯为之大发雷霆,他打电话给沃兹解释说“我根本记不清那件事”,或者“那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

这个陈年往事已经被人们耳熟能详,的确,这种奇特的合作关系又持续了很多年。甚至当乔布斯辞世的时刻,仍有人质疑乔布斯的“人品问题”。

“人品问题”这件事背后的根本是,乔布斯以自己的商业天才推广了技术创新,并将光环堆到自己头上,成就了苹果和乔布斯这个人。

这种方式让乔布斯任性地证明着自己,给自己强加上“不可否认的自信”,纵容着自己的性情,这是他成长经历赋予他的独特个性。此后,这一特质被乔布斯发挥到淋漓尽致。在未来辉煌的几十年里,这个“掠食者”还将攫取许多其他合作者的成果。

回顾这些历程时,永远不要忽视了乔布斯的商业天才。如果没有乔布斯的商业手腕,不会有苹果的成长,也不会有乔布斯这个人后来的发展。

就算乔布斯曾经掠夺了别人的成果,但最终的结果是,乔布斯改变了世界。

乔布斯是佛教徒,他一定明白这个道理:在大的结果面前,一切手段都是“法门”。

以身饲鹰,是感化世人。而人品备受质疑,但最终却改变了世界,相比之下,孰轻孰重?

这正是天才的不可复制之路,乔布斯的经历、性格上的优劣,这都是其他人无法学习的。你可以知晓他的语录,可以了解他的历程,但是,你没有切身经历,没有发自心灵的切肤之痛,那么,学习乔布斯永远是隔岸观火而已。

更何况,历史的机遇、人文的成长环境,这些更是无法在中国寻找到的。

事实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应把一生的重点放在不断改进自己的缺点,把自己培养成“完人”;而应经常分析发现自己的优点,并持续不断发扬光大,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成为某一个方面的专家、强人。

成功的捷径在于尽早发现自己的长板,然后无限聚焦。这才是乔布斯留给人们最大的遗产。

苹果的未来

乔布斯纵容自己具有艺术家的性情,他把这种专注的能力和对简洁的热爱归功于他的禅修。禅修磨炼了他对直觉的欣赏能力,教他如何过滤掉任何分散精力或不必要的事情,在他身上培养出了一种基于至简主义的审美观。他常常深深地纠结和不耐烦,这些个性他也无意掩饰。

乔布斯很重视自己残酷诚实的一面。在苹果员工来看,乔布斯的个人习惯也是出了名的恶劣:他曾把自己的大奔停在残障人士的专用车位,把下属训哭自然是家常便饭。乔布斯还是个善变之人,前一刻他可能在嘲笑你的点子烂得出奇,下一秒却又将其奉若至宝,让员工完全摸不着头脑,“乔布斯不犯错误。他的错误都就地蒸发了”。而苹果PR总监Laurene Clavere谈起自己与老板的相处原则时,则说:“我就装作我死了。”

不错,乔布斯是个自我为中心并且有着强烈控制欲的人。当失败把他打倒,他会变得谦卑而富有人性,而成功会立刻唤起他性格中的阴暗面。一旦在事业高峰时期,他又恢复暴君的面目。

这就是乔布斯,这种性格的背后,本质仍来源他那个“不安全感”的出身和天才交杂而成的独特个性。

天才的他,目中无人,自行其事。而养子的、被抛弃的过往让他生命深处有着深深的挫败感,让他更需要别人的认同。当别人不认同他时,他谦虚、低调,要获得认同,当别人认同他时,他的激情、创造力无与伦比。

乔布斯本身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的人,再加上后来他被苹果驱逐的经历,这一切让乔布斯开始归零,甚至更激发了他生命中更多的潜力。

后来,重返王国的乔布斯开始寻找能够带来革新性创新的方向。用他的话来说,就是重新“复兴”苹果公司。

四条产品线:Mac、iPod、iPhone、iPad,和两个商店:iTunes和App Store,这些让乔布斯赢得世人瞩目。

从苹果公司2001年的iPod到2007年的iPhone手机,都体现着乔布斯对设计与用户体验的理解,不仅是对消费者需要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乔布斯挖掘出了用户潜在的需求,对人性的理解与把握,才是乔布斯后来能够制胜的关键。

2007年iPhone上市时,有大批的苹果产品迷在全美各个iPhone销售门店提前排队,以争取在第一时间使用上这款新时代手机产品。当前,iPod、iPhone已经成为全世界时尚流行文化的象征。

50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为3个产业领域的偶像。

56岁离去时,乔布斯已经改变了世界。尽管全世界都在悼念他,但他仍备受争议。

谁能理解乔布斯的内心呢?他曾说:“我愿意用苹果所有的技术,换取与苏格拉底对话的一个下午。”天才的孤独,又是谁能理解的呢?

在所有的欢呼面前,乔布斯仍是一个孩子,一个孤独、任性的孩子,天才般的使命和孩子般的任性,成就了一个独特的个人。

而这个人,无法复制。

苹果的未来,并不被人看好。因为乔布斯已走。



 

巨星陨落 创新依旧?

李瀛寰

在苹果粉丝的拥戴下,苹果的地位更加“高远”。但与此同时,整个市场的竞争环境却也更加诡谲。

总会有人说,团队的功劳不能全部记到一个人头上。没错,苹果有全球最杰出的工程团队、设计团队、软件团队,以及JonathanIve这样的设计天才、Tim Cook这样的经营人才,但是一群天才组成的团队,未必能造出天才的产品。

苹果的灵魂,就是乔布斯。巨星陨落,创新可能会继续,但苹果的辉煌却再无法复制。这是必然。“有了天才的产品也未必能改变世界商业和消费文化的进程。一家没有任何短板的公司,并不等于一家卓越的公司。”洪波认为,“乔布斯是个异类,异类领导的企业,不能用常规的眼光去看待,也不能用常规的方法去分析。尽管大家都很关注苹果公司接班人的问题,但有一点是注定的,没有人能够代替乔布斯。”

乔布斯自己也回忆道:“当我为是否回到苹果试图做决定的时候,我内心在斗争。我和许多人交谈,得到了许多意见。”某个深夜,为这个问题而犹豫不决的乔布斯,在早上2点给一个朋友打了电话。乔说:“我该回去,还是不应该?”那个朋友回答说:“听着,史蒂夫,我TM的一点也不关心苹果。做个决定吧。”

“这个时候,我意识到我真的在乎苹果。”乔布斯对苹果的热爱,创始苹果的热情,这一切是尽管已有13年苹果经历的外来者库克能拥有的吗?

虽然已有库克接任乔布斯的工作,但对于苹果的未来,更多人则表示了不确定性。乔布斯已经成为苹果的符号,苹果产品的简洁设计、极端人性化的用户体验,都来自乔布斯的执著,这已经是业界共识。但这一点共识,却恰恰是最致命的。

“这是乔布斯对于苹果的意义,而这一点,已经被符号化了。苹果有很多非常聪明的工程师,很多产品都是由工程师创意并提出的。但作为符号化的人物,乔布斯承载了外界过多的期望。”洪波这样说道。

当下,众多手机厂商借助自己多年的积累开始反击,谷歌开始布局、做大。最重要的是,乔布斯的离去,不是苹果公司本身的变化,而是一个梦想的远去。

乔布斯的意义其实早已脱离了苹果公司本身,那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一个梦想的体现。曾经,苹果公司高处不胜寒,一骑绝尘,乔布斯更是神话。

2011年,追兵已至,乔布斯却在此际离去。未来的苹果,不确定性大增。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1天6只基金发清盘预警!年内超100只基金陷清盘危机,权益类成“重灾区”
创始人家族放权,“奶茶第一股”香飘飘去年卖了36亿,销售费用为净利3倍
2024中关村论坛4月25日开幕,举行60场平行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等热点
物流资产被调仓,传万科拟出售普洛斯股权,曾出资157亿元购入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