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馨空:隐患重重的“内部处理”

2019-08-14 12:14:08
来源: 时代周报
动车质量问题曝光,而铁道部“内部问题内部解决”的传统思维和传统的危机应对模式,恰恰是滋生问题的土壤。这种所谓内部解决的方式,不过是以制造更多问题为代价来解决问题。

天马馨空

曾经秘而不宣的动车质量问题,终于见了天光。2011年8月11日,中国北车集团一张召回CRH380BL型动车组的公告开了“火车召回”的先河。

但事情并没有到此止步。近日,媒体更披露了大举召回动车的真正原因,即铁道部迄今仍未披露的秘密:正式上路不过半月,高铁列车竟然在关键的动力轴处发现不明裂纹,而这不大可能是机械疲劳导致。

原来竟有如此大面积的隐患,那么铁道部早干吗去了?

其实铁道部早先也并没有闲着。公平地说,他们不是不知道内情,不是不想解决问题。只是,他们不想公开问题而已,不想让公众知道而已,即不想承受任何外部压力而已。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他们只想“内部问题内部解决”。

但是,“内部问题内部解决”不过是异想天开,否则就不会有人们看到的那系列事故、惨剧了。另一方面,所有一切内幕,或称黑幕,如果不是因为极端事件,毫无疑问,直到今天都不可能见天光,直到今天我们都会被蒙在鼓里。隐患实在多到了如满地跳蚤层出不穷的地步,十个指头实在捂不过来了,才最终不得不让我们略窥真相。

当然,那样大面积的质量隐患,铁道部也不可能有意为之,他们不过是抱着侥幸心理。应该不会出大问题吧?或许不会出大问题吧?这应该是他们普遍的假设。其实他们自己也并没有确切的把握,他们也根本不能担保:概率很小的极端事件,不会突然一朝变成百分百的现实。但他们即便没把握,也从来不会认真去想,小概率一旦成真,会是怎样的血肉横飞,会是多少生命的丧失,会是多少家庭的破灭。

在诸如动车、高铁这样的高风险行业,发生事故的概率再小,都是不能容忍的。纵然客观上不能完全做到,主观上,也必须以对事故的零容忍,即对质量隐患的零容忍为起码追求。但是至少就铁道部而言,我们看不到这样起码的追求。动车和高铁事故频仍,但他们对所有那些事故都表现出惊人的宽容,不仅真实原因秘而不宣,而且反复安慰公众,那都是运行初期必经的磨合过程,即所谓必要的代价。

可是,有每天拉着数十万乘客,在隐患遍地的高铁和动车上跑来跑去那样的磨合吗?这胆子也太大了点吧?那每天数十万乘客的生命,在相关决策者眼里又到底价值几何呢?

拒绝外部压力,即拒绝公众监督,而外部压力公众监督的缺位,无疑等于公共规则的失灵尤其法律的失灵。内部问题内部解决,其荒诞无异于,把在外面犯了事的人认作自家的孩子,自家孩子自家管教。不管他在外面怎样触犯法律,怎样威胁公众利益,总之一个原则,就是先把他拖回家保护起来,先让他免于公共规则尤其是法律的惩罚,其他的慢慢谈,不急。最多,对当事人施加一点家法而已。但家法怎么可能做到公共规则尤其是法律那样的客观公正呢?怎么可能做到罚当其罪呢?那种实质上是保护性质的家法,不过是对当事人变相的纵容和鼓励。

换句话说,这种“内部问题内部解决”的传统思维和传统的危机应对模式,恰恰是滋生问题的土壤。既然有内部解决这个缓冲或者说这个保护伞,则一切的敷衍,一切的苟且,一切的不以为然漫不经心,就都可以想象了。这种所谓内部解决的方式,不过是以制造更多问题为代价来解决问题。

铁道部只是因为动车事件,才终于决定公开召回有质量隐患的动车,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内部消化”。那么其他部门又当如何?那么整个的社会治理系统又当如何?是不是也都要等到一次次的血肉横飞之后,才肯像今天的铁道部那样开始醒悟,而逐步正视外部压力,逐步告别“内部问题内部解决”的传统思维和传统模式?另外,在7•23事故即将进入责任认定的关键阶段,8月22日,深陷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的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简称中国通号)总经理马骋突发心脏病去世。如此敏感之时马某撒手人寰,对于那些要捂盖子的手而言,他们的运气是否太好了?

作者系资深传媒人士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京东安联财险股权更迭:安联保险拟转让53%股权给子公司,京东持股上升
北京半马调查结果公布,特步就报名失误道歉
疯狂小杨哥不想当网红?减少直播带货场次,首部短剧开拍
甘肃银行资产突破3800亿元,去年净利润6.45亿元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