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微型企业哺育

2011-07-24 23:07:00
来源: 时代周报

本报记者 王珏磊 实习生 赵淑菊 发自上海

最近,瞿闻豪喜忧参半。2009年8月,他觅得一笔400万元的天使投资,在上海松江区正式注册了上海魔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网络游戏自主研发与运营。这个月,公司研发的游戏产品“劲唱团”终于开始产生营业收入,然而,400万天使投资也已消耗殆尽。

“接下来几个月挺关键的,一定要熬过去,看看能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维持公司运营每个月大约需要20万元,现在的收入还不能弥补成本。”瞿闻豪告诉时代周报。

魔笛科技有近20名员工,刚刚摆脱“烧钱”阶段,开始产生营业收入,按此次四部委出台的划型标准,属于微型企业。像所有的微型企业一样,魔笛也有着对“钱”的饥渴。

“能有小额贷款最好,但我现在就没看到有什么小额信贷机构。去银行贷款显然是不可能的,银行更倾向于贷给大公司,贷给做实业的公司。对我们这样的IT公司,他们不知道怎么评估,公司值多少钱,可以贷多少给你。”瞿闻豪说,他也在申请政府对小企业的扶持基金,大约几十万元,但他对此不抱什么希望,“一是有申请条件,二是符合条件的企业也很多,凭什么就给我们呢。”

“我自己去想想办法,筹一笔钱,先撑过这几个月。”瞿闻豪告诉记者。

相比之下,瞿闻豪还是幸运的,有天使资金资助其创业的最初阶段。而许多传统行业的微型企业,纯粹是“白手起家”,有着更艰辛坎坷的“创业史”。

“缺乏资金是最大的问题。”上海星风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杲松告诉时代周报。2007年,王杲松从媒体行业辞职,开办了这家只有三四个员工的微型企业。“连银行开户都很困难。为了开户,我跑了很多地方,但如果公司注册资金低于100万元,银行甚至都不会接待。后来还是找了个银行的朋友,才算开了户。”

资金的短缺,在王杲松的创业历程中一直是挥之不去的梦魇。承办各种推广活动是星风采的主要业务之一,“小公司接活不容易,好不容易接到一单活,客户最多只会预付30%的款项,垫资几万元是家常便饭。更讨厌的是,项目结束了,客户余款还迟迟推欠,我就不能接第二个项目。只好到处想办法凑钱,找亲戚朋友借。”

银行贷款,王杲松表示“想都不敢想”,而小额信贷组织哪里有,他不知道,创投也瞧不上他这样的小公司。无奈之下,王杲松只能采取变通之术:接到一个“大单”,需要垫资几十万元的,他会找朋友的公司一起合作,共担成本,共享收益。“等于把单子分给别人一起做了。”

税收也是微型企业不堪承受之重。王杲松告诉记者,各种税费加在一起,会占到公司营业额的9%。公司的毛利润约为营业额的20%-30%,去除各类税费、公关交际费,净利润也只在10%左右。“微型企业创业很不容易,并且还能吸收就业,国家应该撑一把,在税收方面给予一些优惠。”

上海一家微型外贸企业CEO唐磊(化名)也告诉时代周报,对他的公司来说,增值税加上企业所得税,占去了公司利润的40%强,“税负确实比较高。”

事实上,一些针对小型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已出台。去年10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从今年1月1日起,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等创业从事个体经营者,税务部门将减税三年,最高每年减税8000元。今年2月,财政部表示,今年对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继续实施优惠政策,其所得额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年减税政策好是好,但我是挤不进去的,对刚创业的大学生和零就业家庭等等才适用,或者是雇用一些就业困难人群,才享有税收优惠,这对我来说也不现实。更重要的是,减税三年的企业,一般是个体经营者,他们的发票不是用有限公司的名头,而是服务社,这样的发票对我们接生意有害无益,因为很多企业不认可这种发票。”王杲松告诉记者。

“像我们这样的企业,每天都在开张,每天也都在倒闭。其中很多生存状态都不是很好,我就想大声疾呼,能不能把微型企业的生存环境改善得好一些,否则的话,创业的成功率是很低的。”王杲松说。

最需哺育

对瞿闻豪、王杲松们来说,一个利好消息是,微型企业正在进入政府和社会的视野。

这次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修订,首次划分出了微型企业类别,从此,我国企业规模类型分为大、中、小、微四种。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8个行业也开始进入划型范围。在“新标准”划定的16个行业中,微型企业一般在20人或10人以下,与世界其他国家确定的相关标准基本一致。按照新标准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加上有证照的个体工商户,微型企业从业人员占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部法人企业从业人员的38.7%。

政府方面认为,企业规模类型细分后,将能够更客观地反映经济发展和行业变化的特点,有利宏观分类指导和政策,以增加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事实上,过去由于划型的宽泛,最需要呵护的微型企业却往往只能自生自灭,少有扶持。数据显示,中国的大型企业只占全国企业总数的不到1%,99%以上的企业都属于中小型企业。尽管政府过去对于扶助中小企业不可谓不重视,中央每年有上百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然而,这一专项资金却大部分流向中小企业中实力雄厚的“塔尖”,而“塔基”众多“嗷嗷待哺”的微型企业却难分一瓢羹。

银行贷款也明显地偏向于大企业。根据去年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报告,我国银行贷款主要集中在大中型企业,从覆盖率看,大型企业为100%,中型企业90%以上,小型企业不足20%,规模或限额以下企业不到5%。

此次微型企业界定清晰之后,小型和微型企业将成为今后政策扶持的重点,中央百亿扶持资金也有望更“有的放矢”。“微型企业区别于中小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扶持政策。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了,应该有细分的标准出台,笼统的划分方法不应继续延续。”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微型企业是企业中的‘婴幼儿’,是最需要哺育的,但它们长久以来是政府、社会关注的盲点,几乎毫无扶持。说句难听点的话,它们与政府的交集之处,就是收税和罚款。现在划出这一类型,说明政府开始关注到它们,观察到它们生存中的问题,但短期内能有什么样的实质性扶持举措,我并不乐观。”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理事刘先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刘先生对微型企业的生存状况作过长期的调研。据他观察,在全国微型企业中,赚取微利、营运较平稳的占30%-40%,除了糊口之外基本不赚钱的占30%多,剩下的20%多则长久挣扎于破产的边缘,靠东挪西借勉强维持。

河北保定的一位大学毕业生,是刘先生长期关注的一个创业样本。“十几年内,他的企业不停地开开关关,总有十多次,做过很多行业,饮食、电脑耗材、装潢建材等等都做过,甚至还卖过菜,堪称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近年来,不少地区开始对小企业出台一些扶持政策,政府也会有一些专项基金支持。然而,这样的支持在实践中却往往变味。刘先生曾应邀到浙江某镇调查,该镇声称对微型企业的支持“做得很好”。在该镇蹲点一个月之后,刘先生明白了此中“窍门”。政府确有扶持基金,也流向了一些微型企业。但,这些微型企业大都由镇干部家属开办,“玩玩而已。开不下去了,企业就关门,而这笔钱就进了他们口袋了。”

“对微型企业亟须加强扶持。因为,一旦社会经济遇挫折,它们将是最基本的抗御力量。”刘先生称。

刚刚破题

“现在是一个很关键的时刻。微小企业生存本来就困难,今年在钱荒、人荒、电荒夹击下,即便一些成长型的、发展得很好的企业,也很受影响。划出微型企业类别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看更多的政府部门能不能制定真正有利于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帮助它们渡过难关。”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小企业的“短命”令人扼腕。去年底,民建中央发布的一项专题调研报告显示,中国中小企业目前平均寿命仅3.7年。“有一种观点是很不对的,认为企业应该优胜劣汰,实际上,很多成长型的企业也被淘汰了,如果它们能得到更多的关爱,完全可能有另一种更好的结局。”周德文认为。

此次划出微型企业类别,在周德文看来,是 “特别有意义”的一件事。“比如,原先大约有95%的微型企业没有从银行取得任何贷款。但,银行笼统宣称,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达到百分之六七十,这就造成一种假象,就是它已经对中小企业作出很大支持。实际上并非如此。有了微型企业这一档以后,更多的资源将会有针对性地向它们倾斜,培育它们成长。”

“划分出微型企业,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但这个命题还没有做完。对微型企业的支持,无非就是几个环节:一是准入,二是孵化培育,这跟税收有关。三是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工信部等已率先破题,其他工商、财政、金融等部门,能跟着作出相关联、相配套的政策调整,这样的话,这个政策才是完整的。”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向时代周报表示。

保育钧也认为,减免税收与简化登记程序,是政府对微型企业扶持的主要着力点。“融资问题本来就很难,暂时还是解决不了,从税收着手支持较为可行。”

“政府应该对微型企业免税。因为它们解决了就业,它们的税以工资的形式支付,实际上就是为国家做贡献,在税收政策上就应该区别对待。”周德文建议。

而最为困难的微型企业融资,也应有破冰之举。目前存在的一个悖论是,对微型企业的融资,由于其风险性较高,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会调高利率,而高利率显然让微型企业不能承受。为消除这一悖论,中信银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孙建林建议,国家财政应对银行贴息,引导商业银行重视微型企业贷款,“比如银行贷给小企业的正常利率是6%,一般会收到9%,另外三个点由国家财政拿钱贴给银行。”

“对小企业高息贷款,简直是釜底抽薪。”周德文表示。他建议,应对银行实行有差别的税收政策,甚至给银行风险补贴,鼓励其对微型企业贷款。他更强烈呼吁“门当户对”:“国家应鼓励民间资本去投建一些小型金融机构,它们才能更好地为小企业服务。”

“‘门当户对’还会解决微型企业开户难的问题,专门服务微小企业的银行,不会对小企业开户有资金上的要求。在日本,村里面都会有一两个为小农户服务的金额机构,即便50、100元都能开户,贷款也可以只贷几百、几千。”周德文表示。

张晖明也认为,要解决微型企业的融资难,将涉及金融体制的改革,发展面向小企业的小银行,确为可行之招。而配套环境的改革,也应随之而动。“比如小企业难以提供担保,可发展专业的担保公司,或企业之间实行联保,企业自身也应有经营模式的创新。此外,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发集合债,也是一种创新的融资模式。”

“在担保形式上,可以灵活多样,比如以股权进行抵押,或者小企业之间互相担保。中小企业集合债在天津、深圳等地已有尝试,但目前只是针对一些比较大的企业,还是要加快改革,让微型企业也能参与进来。”周德文表示。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文创冰淇淋圈粉年轻人,伊利“须尽欢”联名长隆一口气推8款新品
进击的“股神”!国轩高科去年炒赛力斯赚1.43亿,今年一季度扣非利润仅1060万
平安银行一季度减收增利,净赚149亿元,净息差降至2.01%
“牙茅”通策医疗董事长吕建明卸任,曾走后门上山烧香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