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评论] 人民币升值:须把握改革时机

2011-05-05 05:36:24
来源: 时代周报

本期主持 聂日明

4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6.5的标志性关口,但这一事件已然不是重大新闻,市场上普遍认为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很难改变,6.5大关迟早会被突破。并且,5月9日在华盛顿将召开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虽然之前胡锦涛总书记访美之行打消了美国国内的很多异议,但在汇率议题上仍会有很大压力,人民币对美元的进一步升值也是可预见的。

近几年来,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在升值,但自今年1月以来,人民币和美元对欧元都是持续贬值的,只不过人民币实行的是对美元爬行盯住的策略。从汇率曲线图上,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人民币对欧元的变动周期与美元对欧元是完全同步的,此即中美汇率分歧的情境。几年来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讨论汗牛充栋,尽管人民币对美元是持续升值的,但美国依然认为升值程度不够,更应该从根本上改变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有关人士认为,一旦改变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势必快速上升并形成均衡价格,汇率争端的问题也将彻底解决。

但中国始终坚持小幅对美元的升值,则表明升值是有后果的。升值意味着中国的出口优势降低,经济增长的动力很成问题,更为严重的则是庞大的服务出口行业的就业人口的安排。但升值对美元也绝非只有好处,在外债减少、失业降低之外,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意味着美国物价将快速上升、生活成本提高、低收入群体境况变差等。但鉴于美国政府严重的财政赤字,未来要么继续和国内居民或外国借钱,要么凭国际美元本位的地位开始美元对外贬值以变相融资,而对美元的贬值需求就变为了对人民币升值的要求。

尽管人民币汇率有着外部的压力,但却不是一个国际问题,毕竟这几年来美国对中国的压力,一直没有改变这一汇率政策。与之相反,汇率从根本上讲还是一个中国自身的问题,即中国走什么样的经济增长道路的问题。汇率是可贸易部门(如作为全球生产基地的代工制造业)与不可贸易部门(如服务当地的服务业)的产品价格比,为了发挥出口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政府着重照顾了出口贸易部门,使得可贸易部门的政策优惠远高于不可贸易部门,形成了国内补贴国外的现象,其客观结果就是美国的过度消费和贸易逆差,进一步带动了中国的出口贸易额,形成正反馈。这一政策的效果是显著的,出口占GDP的比重从1998年的不足两成,上升到当前的四成多。

但这样的经济增长道路的负作用也是显著的,为了防范外部金融冲击,资本项目管制下的贸易盈余必须以国家层面的外汇储备的形式存在,之后央行不得不投放基础货币,这实际上在国内形成过于充沛的流动性,催生了资产价格泡沫。同时,中国补贴美国的策略,还伴生了国内的过度生产、环保恶化、制造业劳动力低收入等恶果,也被迫维持较低的利率、土地价格等要素成本。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下,人民币汇率本身的调整不可能改变中美贸易失衡的大局,人民币即使升值,也会出现其他政策来压低中国商品的价格,以保持这种优势;同时眼下的汇率政策也不可能出现大的改变,现有的利益群体(如出口贸易部门)会极力抵制任何降低出口作用的政策,例如汇率的快速升值会直接促进国内实际利率的提升并倒逼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也意味着大部分靠垄断要素资源生存的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将步入亏损境地。

我们以往专家的分析中,过多地强调了改革的应然方向,却忽视或回避了改革和政策形成的动力机制。显然就事论事并不能触及根本问题——也就是中国要不要补贴美国以换取GDP和就业?单纯的断言是与不是都有武断和代表他人的嫌疑。同时这也不是经济学家和官员拍脑袋就可以决定的,这是一连串的经济议题,其决定的形成,应该是全体国人中不同利益群体政治选择的结果。当然,改革的时机应由政治家把握,在此复杂的历史关头,也更需要勇气,但无论如何,拖延不是出路。

作者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龙湖集团“造血能力”强劲:经营性业务优化盈利结构,有息负债降154亿
黄光裕仍在自救,国美零售2023年亏损100亿元,拟成立新国美电器
偏离主业还是打辅助?中国信达2023年不良资产结构大调整,金融业务占比上升
打造新窗口!银联助力广州首个优化支付服务示范区落地白云机场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