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讼战爱立信

2011-04-14 07:02:40
来源: 时代周报
爱立信与中兴通讯之间的诉讼战正在升级,在这场诉讼战的背后是两家公司互相的攻心计。

本报记者 谭骥 实习生 张金刚 发自广州

爱立信与中兴通讯之间的诉讼战正在升级。

4月1日,爱立信突然在英国、意大利以及德国对中兴通讯提起了诉讼,除了要求专利索赔以外,还请求三个国家禁止销售中兴通讯的手机以及在德国禁售部分网络设备。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面,爱立信与中兴一直就专利授权的问题在谈判,而最终未能达成共识。而近日,中兴通讯方面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除了积极应诉以外,还会在中国国内发起对爱立信的诉讼。

全球电信行业的诉讼成为了一种常态,目前国内两大通信巨头华为、中兴均卷入知识产权诉讼当中,但是,可能最终的结果仍然是回到谈判桌上。另一方面,杀入欧美发达市场,已经是华为、中兴的必经之路,而重要专利无疑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诉讼背后的暗战

在这场诉讼战的背后是两家公司互相的攻心计。

4月1日愚人节,爱立信对外表示,由于中兴通讯拒绝签署一项专利许可付费协议,侵犯了自己的第二代和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即GSM和WCDMA)一部分技术专利,爱立信已对其提起侵权诉讼。

除了要求赔偿,爱立信还计划请求英国、意大利和德国法院制止中兴通讯手机在当地的销售。爱立信表示,这些手机采用的技术对其专利构成侵权。爱立信还计划请求德国法庭制止中兴通讯某些网络基础设施的销售。

这并非是国外媒体集体“过节”,尽管有些报道中略带一丝诙谐与调侃,但中兴却不会感觉轻松。按照诉讼双方对本报的回应,爱立信与中兴之间的专利谈判已长达四年,双方都希望能够顺利达成协议。

中兴通讯知识产权总监王海波透露,近段时间,经过长时间的磋商,双方的谈判已经有了一些进展,并且大部分协商的内容已经达成了一致。

但让中兴方面难以理解的是,3月28日,爱立信与中兴两家公司的高层以及知识产权相关人员进行了一次会晤,而正是这次在中兴看来非常“友好”的会晤过后,爱立信发起了对中兴的诉讼。

“与爱立信的许可谈判由于对许可条款的不同意见,虽未达成共识,但中兴于3月底已提出新的方案,并在与爱立信谈判代表的面对面会议中得到对方积极反馈。”中兴相关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除了诉讼涉及的产品与技术是双方商讨协议之内的,更让中兴相关人士不解的是,爱立信仅仅在两天后,便拿出了一份60多页的诉讼材料,这些内容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成形。

这也就意味着,爱立信在谈判进行的同时,就早早做好了专利诉讼的准备。

爱立信究竟是如何考虑的?爱立信中国一位高层婉拒了时代周报记者的采访,而其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表示,在过去几年中,爱立信一直试图与中兴基于公平、合理和非歧视的原则达成专利授权协议,他说,中兴一直有机会和爱立信签署双方已经协商谈判过的协议,但是却以各种理由拒绝这样做。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得不诉诸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专利不被中兴的产品所侵犯。目前司法程序已经启动,走完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最后,爱立信称,迄今已与业界厂商达成了超过90份专利授权协议,其中也包括其他中国主要厂商,而目前全球绝大多数销售GSM或WCDMA标准产品的公司都经过了爱立信的授权。

中兴“奇兵”反击爱立信

面对“气势汹汹”的爱立信,中兴却来了一招“围魏救赵”。

4月7日,中兴通讯公告称,中兴已经收到位于英国伦敦的英格兰及威尔士高等法院诉状。爱立信要求英国中兴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但爱立信并未在诉状中提出具体赔偿金额。中兴也已聘请律师并积极应诉,以维护相关权益。

中兴同时表示,未收到意大利和德国有关本公司专利侵权诉讼的正式材料,也就是说,目前爱立信的诉讼只在英国展开。根据中兴相关人士透露,目前的专利纠纷主要集中在几项GSM手机专利上面。

爱立信并没有将手上的牌全部打出,爱立信在斯德哥尔摩的发言人也未向媒体透露专利的细节以及索赔的款项,但无疑英国、德国以及意大利三国市场对于中兴意义重大。

银河证券研究报告显示,中兴2010年占英国手机市场销售8%的份额,数据卡市场份额则为6%,与英国几大一线运营商均有合作。一位居于英国伦敦的华人也曾向记者透露,中兴在英国知名度不低,而且其手机也获得当地认可。此前,中兴还计划在将新的手机通过英国运营商定制引入当地。

而德国则对于中兴非常重要,因为中兴欧洲的总部就在德国,2009年,中兴为德国运营商E-plus升级HSPA网络,2010年,中兴为E-plus独家承建LTE-FDD/TDD试验网。银河证券通信行业分析师王国平在其报告中认为,德国市场对于中兴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爱立信正是手握着专利大棒,轻敲一声,而言外之意在于,后面的攻势将更加犀利。但让外界无法理解的是,爱立信为何会在2G(GSM)专利上面大动肝火?

行业专家认为,最为关键的导火索在于,3月29日,中兴宣布独家承建和记黄埔旗下Hi3G在瑞典、丹麦的全球首个2.6GHz LTE-FDD/TDD双模商用网络,而瑞典正是爱立信的总部,这无疑是被打到家门口了。选择GSM技术专利,也是因为国内通信设备厂商专利无法制衡。

4月12日,中兴相关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中兴方面正在积极答辩,以法律手段获得一个公平的待遇,本诉讼不会对公司当期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该人士还表示,中兴已经正式开始了对爱立信知识产权侵犯的诉讼。据了解,4月11日,中兴在中国提出针对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侵犯中兴通讯部分专利权的诉讼,诉讼涉及到核心网、GSM及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等产品若干重要专利。

和谈可能性最大

在中国诉讼爱立信,中兴的反击是否有力?“最好还是在市场当地反击,”通信专家付亮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反诉是可以考虑的手段,但最有力的反击还是应该在涉及诉讼的当地。

为何中兴提起的诉讼在国内?中兴相关人士解释,首先在中国起诉,仅仅是出于诉讼程序以及公司专利受侵害的紧迫性等几个方面的考虑,公司并未放弃在全球范围内维护专利的考虑。同时,在局部地区进行诉讼,也是一种有节制的制约措施,最终的目标仍然是促使各方透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达成对争端的解决。

根据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事实上中国市场对于爱立信非常重要,但关键是中兴在国内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这样才能最有效地给爱立信形成压力。

美国硅谷Agility IP Law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龙翔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诉讼持续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并且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但不是治本的办法,治本的办法还是要扩充自己的“核武器库”—自己的知识产权,尤其是自己的专利,这样才能与对方抗衡。

无疑,爱立信在GSM以及WCDMA上面所掌握的专利比较多,但近年来中兴一直投入销售收入10%到研发上面,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兴拥有专利总量达3.3万件。其中,2010年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获得的PCT专利申请高达1863项,位居全球所有企业第二位、通信行业第一位。

在LTE上面,爱立信拥有约25%的核心专利,是拥有LTE专利最多的厂商,中兴则在年报中称,拥有7%的专利,而根据国外媒体报道,华为与中兴相加起来在LTE上面拥有15%的专利。

“目前数据很难说明白。”付亮认为,由于统计方法等各种因素的不同,使得数据很难直接比较,但是,竞合关系是无法改变的,爱立信与中兴仍然是边打官司边做生意。

4月12日,爱立信向本报发来声明称,诉讼并不会影响他们在中国开展TD-LTE试验网的建设,而近期有媒体报道“爱立信将暂时中断与中兴在中国移动组织的TD-LTE试验网建设中的合作”,爱立信中国在此严正声明,该报道所述不符合事实。

显然,爱立信并不想因为诉讼而影响到其他的业务,而中兴的诉讼也仅仅是对爱立信的一种震慑,外界几乎一致认为,最终事情的结果是,两家公司重新回到谈判桌上,不同的是,谁在诉讼后获得更多的利益。

竞合关系下的电信行业

近年来,电信行业的知识产权诉讼此起彼伏。

2003年1月,通信巨头思科在美国指控华为侵犯其知识产权,当时在国内轰动一时,该诉讼案例让中国企业开始逐渐认识到了国外的“游戏规则”。

最近,华为仍然在与摩托罗拉进行知识产权的诉讼。华为首席法务官宋柳平近日表示,去年华为获得了280亿美元的收入,背后华为付出了2.2亿美元的专利许可成本。

他提到,企业之间无所谓朋友和敌人,华为对摩托罗拉的诉讼,只不过是国际企业之间关于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的一个正常的纠纷和争议解决方式。

目前,多家企业均处于诉讼的时期。比如,去年7月,摩托罗拉起诉华为窃取多项新技术在内的商业机密,今年1月,华为反诉摩托罗拉侵犯其技术专利。

而诺基亚更是与苹果打得不可开交,不久前诺基亚又对苹果提起诉讼,称苹果侵犯其整个产品线的专利,之前诺基亚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起诉苹果专利侵权的条目已达46项。

龙翔说,近年来,电信行业是美国专利诉讼的高发行业,而且很难讲得清是否属于核心专利,因为往往一个很小的不起眼的专利也可能会致命,专利则分布在大大小小的企业里面,想要获得专利,一方面自己研发,另一方面通过收购。

“过度强调所谓的自主,可能会是灾难性的,因为我们尝过很多苦头。”宋柳平认为,在电信领域只用自己技术的可能性为零,通过相互的交叉许可授权来开放已成为业界普遍遵守的规则。

正是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授权,让华为与中兴的知识产权诉讼变得越来越频繁。爱立信与中兴的诉讼战,亦是如此,爱立信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更多的专利收入,从而在自己有优势的地方对中兴施压,中兴则利用自己的一些专利进行抗衡,以显示其话语权。

然而,诉讼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通讯行业的格局正在改变。中兴2010年年报显示,国际市场实现营业收入380.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45%,占整体营业收入的54.18%,其中欧美地区收入同比增长了50%,占整体营业收入的比重提升至21%,首次成为中兴通讯海外收入比重最大的区域。

华为与中兴这些新势力的崛起,正在让传统的巨头感到压力,同时,市场格局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这届年轻人对存钱“上头”:一边“抢”大额存单,一边砸钱囤黄金
1天6只基金发清盘预警!年内超100只基金陷清盘危机,权益类成“重灾区”
创始人家族放权,“奶茶第一股”香飘飘去年卖了36亿,销售费用为净利3倍
2024中关村论坛4月25日开幕,举行60场平行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等热点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