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慈善,要给什么“力”

2011-04-02 16:34:41
来源: 时代周报

本报记者 徐伟 实习生 谢原婷

近日,中国首善陈光标的“暴力慈善”和网络推手金泉少侠的“悲力慈善”,把慈善界闹得沸沸扬扬。尤其是后者,引来讨伐无数,“少侠”本人也不得不在媒体面前痛哭流涕、深表悔意。

然而,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中国的慈善之路,何以至此?除了“暴力”与“悲力”,是否还可能有别的选择?为什么西方一些成熟的慈善机制仍未在中国落地?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慈善业内外的资深专家和学者。

PART 1 做慈善不只是发钱这么简单

我不反对陈光标的高调慈善,高调未必是一件坏事,因为它可以引起人们对公益慈善的关注。但是,他的这种捐款方式早在100年前就已经被很多人批判过,这是一种非常低效的方式,不仅不能解决贫困问题,反而会造成一些人“等、靠、要”的思想。

慈善资源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目前中国每年的慈善捐款还不到GDP的1%,对于这样一种稀缺资源我们更应该提高它的使用效率。比尔·盖茨曾发出感慨,“做公益慈善比挣钱更难”,因为它要精益求精,而不只是发钱这么简单。如何把有限的慈善资源更大更好地造福于整个社会,是对慈善家的一个很大的挑战,需要他们不断地创新。

石金泉事件暴露了我们的社会救助机制的局限,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得帮助,那就不需要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了。网络推手的这种做法是不负责任的,用这种极端行为获得人们的同情和捐赠,会对其他需要帮助的人造成不公,因为它把有限的资源过多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媒体具有这种放大功能,由于过度地报道和渲染,会吸引过多的资源,这是以后媒体参与公益问题时需要注意的。

陈光标和石金泉都没有充分尊重被捐赠人,中国有句古话叫“施比受更有福”,被捐赠者接受你的捐赠,其实也是给了你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我们帮助人应该是要发自内心的,而不是通过有损被捐赠者人格的方式来获得炫耀。

任何人都有善的一面,我们需要有公信力的慈善组织把人的爱心激发出来;但人性也有恶的一面,有些人捐了大把钱,却也做了很多坏事,这并不奇怪,每个社会都是这样。如果人都是善的,那根本不需要这种制度建设也会去行善;如果人天性就是恶的,那我们建设了也没有用。所以,关键是我们的制度文化和公益慈善组织,要最大限度地把人善的一面激发出来,把恶的一面给遏制住,这样才能推动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邓国胜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

PART 2 政府应该放松对慈善资源的管制

对陈光标的慈善行为一直存在很多争议,但绝大部分真正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人,对他的做法都是不认同的。一方面,他在把钱直接捐给社会对象时,并没有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另一方面,捐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实问题,这种方式缺乏专业性和可持续性。在灾难发生时,最需要的是食物、水、衣服、居住设施等,这种情况下直接把钱给灾民,并不能解决他们的当务之急。而在非紧急状态下采用直接捐款的方式,则可能让受益对象产生一种依赖心理。

石金泉的策划也许帮助求助母亲化解了暂时的困难,但它会给长远的公益发展带来危害,影响公众对公益的信任度。以后再发生类似的求助事件,很多人就会抱一种怀疑的态度,这是很致命的伤害。

现在我国的公益救助体系还很不健全,公益机构的发展也很不完善、不平衡,即使在广州这样的大城市,真正在认真做公益事业的组织也非常少,资源也很有限,包括我们汉达,虽然我们已经成立了15年,在广州已经算是比较成熟的NGO,但我们现在能做的事非常少,而且资金主要靠国际支持,面对许多社会需求,我们都无能为力。

现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障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体制的制约,公益组织缺少良好的发展空间;其二是公众对公益的认识不够,这不是一两天就能改变的,其他的问题都是这两个因素带来的。长期以来,我国的公益慈善事业都由政府统管,所有的捐赠都需要通过政府,这制约了很多草根组织的发展。

政府应该在组织身份上放开,放松对资源和捐赠的管制,包括为NGO提供免税政策、减少筹款限制等。现在网络上对公益慈善活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传播公益理念的人也越来越多,这跟公益组织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真正的改变不是依靠一份政府文件或是一个公益广告,而是要靠我们每个人实实在在的行动。

陈志强

广东省汉达康福协会秘书长,该协会曾获2010年度“壹基金”典范工程奖

PART 3 法律上的“反激励”现象是慈善最大障碍

陈光标是一个企业家,他想去做慈善,但是我们现在的慈善市场还很不发达,没有成型的慈善模式足够供企业家学习、借鉴和让他信任,他没有找到一种吸引自己的慈善机制,所以选择了以个人身份去做慈善。至于说他有没有个人扬名的动机,我觉得不是最重要的,慈善本来也不应该是一件以“利他”为标准的事情,它首先就是做慈善人自己的需要,比如让企业的名字源远流长,使自己获得社会尊重,实现自己的某种价值、理念、梦想等,都是个人的需要。至于这种需要体现在哪个层面,如何实现,和他能看到的可能的选择是有关的。慈善机制发达的国家少见个人撒钱式慈善,就是发展阶段的问题。

跪行事件则表明现在社会上解决问题的机制,包括帮扶机制和发声机制的缺乏和失灵,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唯一想到的就是如何吸引人的眼球,所以他们会设法引起媒体关注,或者造成一个异常事件。在正常途径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时候,这种异常的途径就更容易出现,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异常事件频发的原因。

这件事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在中国,本来就有对民间不信任的传统,任何一个公益领域的负面信息都会被放大,产生远超出事件本身的效应。比如以前有个别的慈善组织发生腐败事件,然后大家就对整个的慈善系统变得更不信任。这也更说明需要治理、问责、透明等机制的建设,增强“可证明的信任”,使得慈善组织能够优胜劣汰,而不是反之。

目前,中国慈善事业的困境第一位的是法律上的。现有的法规不激励规范的慈善机制形成,一方面它不激励民间自发组织成为合法的组织,另一方面它不激励慈善市场在竞争中优胜劣汰。相反,这方面的法律不健全,极易造成人们打擦边球、违规,甚至法外运作,这是一个最大的障碍。如果法律不激励合法的行为,再加上人本身的利益取向,社会肯定会非常混乱。这个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大的重视,而且一直试图在政策法规层面有所突破。如果管理体制上能够有实质性变革,实行开放登记、规范管理、公平竞争、公开透明的制度,我想中国的慈善事业会出现不同的情景。

此外,要建立专业的慈善市场,还需要有一批专业的人员,比如专业的筹款队伍、慈善经理人等;也需要各种支持性的机构,比如法律咨询、孵化器、能力支持组织、网络联盟的平台等。另外公民的慈善意识总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慈善事业,中国传统有互帮互助的慈善行为,但缺少独立、自我负责的公民精神,对现代慈善理念理解不多,这也需要开放的讨论和更多的实践参与。

贾西津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PART 4 慈善的最根本动力来自于人对超验性价值的追求

慈善应该是人的仁爱之情的一种表现,但在这两个案例里面充满了恶。陈光标把金钱放到了一个比仁爱之情更高的位置,仿佛慈善就是把钱给穷人,这既贬低了穷人,也贬低了自己。很多人以为,做公益慈善事业,钱是第一位的,这是一种误解,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助人行为本身。穷人需要钱,但是助人者不应该仅仅从钱这个角度来考虑,即使要给穷人钱,也必须保证他们的尊严和做人最基本的价值。

跪行事件也是一样的性质,她通过自残的方式来博取别人的同情,这也是对慈善的亵渎,在一个正常的社会,是不会出现这种事的。整个社会治理机制扭曲,导致人的心态也随之扭曲,制度和人心都出了问题。目前中国慈善公益组织发展的水平还很低,许多时候只能寻求个人的帮助,但人与人之间直接的帮助有很大的局限性,要直接拿钱去帮助一个人,肯定需要基于信任,但正因为是陌生人,所以信任就很难建立。

现代化一百年是一个社会调试的过程,原有的社会秩序向一套新的秩序转化,而在转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失调。一些文化运动和政治运动,对原来的社会结构造成整体性破坏,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被切断了,当时切断这种关系的意图,是为了建立一个由国家直接控制个人的制度,比如单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等。现在这些制度都被废止了,社会组织和人的价值就出现了真空,每个人都是原子化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无法建立。

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本由士绅阶层领导的慈善公益体系是非常完善的,但因为这种传统被摧毁,就出现了现在的局面。慈善最根本的动力是来自于人的某种信念,对某种超验性价值的追求,过去100年对儒家和其他宗教的破坏,对中国人的慈善精神也造成了影响。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政治权力的松动,传统已经有了一些恢复,所以现在最大的障碍还是制度。

秋风

独立学者、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

PART 5 慈善发达国家没必要“网上求助”

这两件事都凸显了中国社会慈善资源匮乏的现状,如果我们有正常的慈善系统,他们就不会通过这些或高调、或欺诈的方式来达到慈善的目的。我们的社会是有善心的,但为什么善心没有被激发出来,这是因为制度设计对慈善资源的盘活、激发设置了种种障碍。

谢三秀一开始是在网上发帖寻求帮助,但收效甚微,没什么人关心,这即使是在慈善非常发达的国家也会是一样的结果,这并不完全是因为大家无法判断求助信息的真伪,不敢轻信求助者,而是它们有更有效的救助渠道。比如在美国,它们有许多社区福利机构和无处不在的慈善基金会,求助者根本不需要去上网发求助信息,如果你在网上发,大家反而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要这样做。而在我们国家,慈善资源还没有被充分组织起来,缺乏足够强大的慈善力量,所以在现实生活中都无法寻求帮助,更不消说在网上发帖,这种方法注定要失败。

真正的慈善,并不是说让人天天去帮助穷人、天天去捐钱,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这样做是不现实的。做慈善应该是定时地捐出一些钱给慈善组织,让那些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来做,他们去做要比我们普通人单干更有效率,所以慈善发达的国家都有数量庞大、覆盖面广、专业水平很高的慈善组织。个人只需把钱交给它们去做,它们能够发现并且有效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才是慈善的正途。

目前,中国社会尚未形成一种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风气,这种风气的形成固然需要制度上的建设和精英的带头提倡,但是最根本的是要建立一种公共生活的平台,让大家能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从自己的私人生活圈子中走出来。这样的话,才能在公共生活中培养起对社会、对他人,哪怕是素不相识的人的责任感,然后才会有公益心。如果只是生活在自己的私人领域之中,是无助于培养出人的公共精神的,要有公益心就非常困难。

唐昊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一个大模型引发的停牌:商汤科技股价为何一日暴涨30%?
投资亏超8000万元,沃森生物一季度净利大跌逾九成,刚终止一款新冠疫苗研发
北京车展今日开幕!合资自主齐上新,智驾“普及风暴”进行时
《恋与深空》海外上线3个月狂赚超5亿元,苏州跑出一匹游戏“出海黑马”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