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间之烬中对话 在灰尘之筛里缝补

2011-03-24 06:25:25
来源: 时代周报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新疆文化的记忆缝合与其说是一种历史回溯的考证过程,不如说是一种文化记忆的生产实践。这种实践围绕着对新疆考古经验的复述、历史考古图片的细描、以及对大量出土文物来龙去脉的梳理展开。书中对“物”和“细节”的迷恋早已超出了一般的新闻写实的需要,这使得这种描述更深远地指向健全一份文化履历、完整一个身份记忆的诉求上。

伽蓝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新疆是一个被过度表达的地方,她在陆地丝绸之路纵横千年的文化坐标中往返出入,几乎表征了陆权时代世界文化的顶级品质,频繁出现于各种史料书籍之中,后来,她慢慢让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声名鹊起,逐渐缄默而成为前者的一个注脚。新疆再一次引人瞩目地被表达,断续追溯到1900年前后的西部地理大发现,作为世界地理大发现的延续,东西方探险家对西域和古丝绸之路的探险热,以及由此兴起的域外探险家记游热,不但重新塑造了新的新疆镜像而且使得新疆文化获得了一次广泛向外传播的契机。在国外探险家斯文·赫定、斯坦因、伯希和、大谷光瑞等人推动的“西部探险热”中,产生了各式探险报告和游记作品。再然后便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旅游热,产生了消费新疆的各种快餐式表述。这些表达难免不构成对 《众神栖落新疆》这部书撰写的话语压力,差异性角度的全新介入几乎构成了书写此书的内在张力或者说一份本源诉求。要怎样从时间的灰烬中打捞历史的真实?又要怎样于灰尘的筛网中抖落文化的记忆?再如何在废墟的边缘恰如其分地完成对这些差异性文明的缝合、对话与生产?在我看来,南香红女士的新书《众神栖落新疆》的意义之维便在此间绵延次第展开。

书的勒口上说,读懂新疆便是读懂西方和东方,因为,“希腊罗马、印度、波斯和中国古老的文明在这块土地上碰撞、融合;白种人和黄种人在这里相遇、混血;一种文明如夏花一样绚丽一时,另一种文明如洪水般瞬间覆盖另一种文明”。事实上,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明相遇,一些微妙的遭逢他者的经验便会油然而生,处理不好便会陷入轻浮的定性分析或者变成一种粗糙却量化的史料堆砌。如何在不被庞杂史料淹没的同时,准确全息地描述清楚新疆的历史轮廓和文化特征,并能够得出一个让人信服又足够体系化的结论?这取决于作者观察表述对象的角度以及判断的态度是否得当。新疆的文化怎样打量都是一个复调的主体,由古至今一直是多种文明相互覆盖,前后作用的结果,能够串联起这片地域历史文化的也只能是一种“复调”的态度。对此,作者从自己的新疆经验出发,经由消化翔实史料的整合能力,辅以一手考古资料佐证,通过微观考察、实证研究以及精细描述,得出了有关新疆文化的异质性表征,并将其自觉纳入到对话的范畴,这种处理表明了作者采取的跨文化的、复调式的文化立场,这个立场我们更可以在序言中轻易找到:“有那么多的文明在这里一次次地受孕、混血。文明相遇时迸溅出的火花,落入沙漠、绿洲、高山、盆地,照亮了历史的星空。”

怎么展现这种对话?全书分为八章,除了第一章以楼兰作引以及最后一章相应以园沙古城作结以外,其他六章内容,分别描述了新疆的民族、城池、墓地、物质、文明与宗教,从而完成作者认为新疆文化是族际间、城池间、墓地间、物质间、文明间与宗教间先后覆盖,相互对话,合力完成的判断,同时,作者反复指出,这种相互作用和对话着的复调文化主体不可测量,亦不可缩减为一种简单迥异于中原文化的共同体。其实,这样的判断早已有定论,在关于新疆研究的学术界也早都达成共识,并仿佛不证自明般频繁出现在各种关于新疆的叙述中,其结果便是这个常识性的结论在被广泛援引、转载的过程中流失了全部的细节和证据。因而,这本书中真正让我叹服的其实是作者的这个“普通结论”总能落实在每一个“特别的具体性”上。比如,在民族这一章,为了完成新疆文化是族际对话中的构建这个旨归,作者不厌其烦地大量引证考古的一线证据,通过细致的图片描述和细节对比,告诉我们地处丝绸之路的新疆大地,其历史上不是由一个民族的脚印走完全程,而是一个民族叠印着另一个民族的脚印,历经塞人、月氏人、匈奴人、鲜卑人、蒙古人、柔然人、回鹘人、突厥人、契丹人、满人、汉人的迁徙流散,于纷繁杂乱的重重脚印中踩踏而出,延伸至今。这样的“具体性”在全书中俯拾皆是,不胜枚举:营盘古城出土的“罽袍”、尼雅古城犍陀罗气质的木雕、米兰的壁画、阿斯塔纳古墓的晋纸以及贾姓妇人的墓志、波马古墓出土的黄金面具、山普拉墓的人马武士像、小河墓地出土的东西丝绸拼贴的衣领、大唐侍女头上梳的回鹘髻、壁画上的太阳神和金翅鸟等等,这些掷地有声的“具体性”在作者的笔下相遇、对话,最终令人信服地附和了关于新疆文化是异质文明覆盖、混血与融合结果的判断。

诚如我在前文所说的那样,虽然关于新疆的叙述曾经车载斗量,现在也异常丰盛,但是,讲述新疆仍然是困难的。在本书的序言中,作者不止一次谈到对新疆进行准确表述的艰难,“新疆对于世界来说是一个长纱蒙面的美人,关于她美貌的传说像风一样四处传播,但谁也没有真正一睹她的容颜”;“新疆是一个人们似乎非常熟悉,却又异常陌生的地方”;“到现在为止,没有谁能真正描摹出新疆的面容”……怎么会有这样的表意焦虑?这种表意焦虑更深地来自一种文化寻根上有形与无形的阻隔。

新疆的历史属于废墟、沙漠、戈壁和尘土,如何在亿万尘土中筛出有关新疆文化记忆的真实面貌?我想起书中作者描述的小河墓地,那黄土流沙的层峦叠嶂中高高漂浮的墓群,仿佛近在眼前,历史也触手可及,属于作者和新疆大地的文化记忆明明在开棺的瞬间便可复原,却又在开棺的同时瞬间失落,因为对于废墟上的追忆而言,一个稍有眉目的开启往往链接着成百上千个未知。譬如,小河墓地掩埋着的分明是比楼兰人还要血统纯粹的欧罗巴人,他们从哪里来?又纷纷去向了何方?他们随葬饰品中对数字“7”的迷恋有什么深刻的文化内涵?新疆的废墟和废墟间,墓地与墓地间,沙漠和沙漠间,河流和河流间,绿洲与绿洲间确实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对话,然而,这些对话间大多横亘着千年、百年的时间裂隙,如何填补与缝合?一如楼兰古城,失落了1600年!汶川地震、泰南风暴、地球毁灭也不过三五秒间,而楼兰一度消失了1600年,这期间发生了什么又错过了什么,如何诉说。

对于《众神栖落的新疆》这本书,包括更多言说新疆的书而言,表意的焦虑恰恰来源于对这些罅隙的缝补无从着手,对作者与研究者而言,新疆的废墟带给我们的永远是一种无从还手的刁难,当你试图言说它时,你不知道它剥落得更多还是掩埋得更深。同时,从废墟的记忆中进行一种文化的缝合,相当于进行一次历史的倒叙,这需要强大的历史功底和成熟的实证经验,否则便会流于空泛甚或坠入臆想。这就好比作者在书中描述的交河故城,作为一座举世无双倒悬着的城,它的旧城在顶部,新城却在根处,若是对此缺乏了解,便会作出截然相反的判断。我一再地感叹这种叙述难度无非是想反证自己对作者扎实的历史实证功底的心悦诚服,基于这样的专业素养,使得全书的叙述从始至终都保持着一种准学术的基调。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新疆文化的记忆缝合与其说是一种历史回溯的考证过程,不如说是一种文化记忆的生产实践。这种实践围绕着对新疆考古经验的复述、历史考古图片的细描、以及对大量出土文物来龙去脉的梳理展开。书中对“物”和“细节”的迷恋早已超出了一般的新闻写实的需要,这使得这种描述更深远地指向健全一份文化履历、完整一个身份记忆的诉求上。全书的“物质”和“文明”两章中大量的“物质细节”的描摹早已进入一种记忆生产的范畴。诚如扬·阿斯曼所言,文化记忆的传承一定是遵循着特定和严格的形式的,从媒介上讲需要一套自己的符号系统或者演示方式,如文字、图片和仪式等,这些在历史文物中都能够得以保留,发掘它们,诉说它们便意味着生产它们。如果说,新疆考古经验是关于新疆文化记忆生产和制造的第一现场,那么对新疆考古经验的复述就是关于新疆文化记忆生产与制造的第二现场,从这个角度上讲,《众神栖落新疆》使得关于新疆的文化记忆体系以第二现场的形式得以确立,并在合上书本的同时不断提醒读者去回想和面对这些记忆背后的意义—定义了一个区域群体的文化记忆。

综观全书,作者在梳理丝绸之路上遗落的“物质细节”的同时,也证明了历史上新疆的繁盛乃至今天人们对它仍然方兴未艾的情感叙述正是基于它所传递的群体记忆的“附属价值”。换言之,即便新疆境内最初是作为一条运输商品,贸易往来的商旅之路而为人们熟知并重视,然其声名鹊起,举世瞩目的历史价值却不仅止于它所负载的商品货物信息,更多的是因为“在这条道路上伴随货物一同产生的‘副本’,它们输送的是信仰、信仰的载体、稿本著作、文字地图、艺术品”,最重要的还有文化记忆。在这份记忆中,新疆是原生、博大而多元的。这片土地壮丽的风景、神奇的地貌、四大文明的融会、多民族的共居以及丝绸之路遥远而浪漫的回音,勾勒出新疆混血、丰盛、华美、杂色的特征。在这片土地上没有复制的东西,只有被复制的母本。在这份记忆中,新疆更多时候是一个多元文化碰撞和交流的区域,各类精神气息对话和融合,形成了放射状、不断流动和变化的文化形态。

当我翻至书的末页,读到作者再现圆沙人告别圆沙古城时的真情流露,还有那似乎是留给读者的几个问号,一时恻然亦了然。无论如何,我想说南香红这本书的书写穿过历史琐屑的重重阻隔,在时光的灰烬之中打捞社会的真实,于灰尘之筛的筛选中重拾文化的记忆,在记忆缝合处递交、生产出曾经属于她的新疆经验和文化身份,并最终在这种方式中完成她的“废墟”重建、心灵还乡。


《众神栖落新疆—东西方文明的伟大相遇与融合》

南香红 著 刘玉生 摄影

九州出版社

2011年1月版

375页,68元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产能过剩叠加价格战,锂电负极企业钱难赚,货难出
监管能见度 | “科企16条”政策破冰,IPO新股发行回暖可期
业绩变脸股盘点|康力源上市首年扣非净利同比下滑16.99%,产销量双双同比跌超25%
财务风险预警丨年内股价已跌30%!箭牌家居增收不增利,警惕盈利能力持续恶化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