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导演大卫·诺瓦克:导演要成为好奇的观察者

2010-12-09 06:22:53
来源: 时代周报

大卫 诺瓦克(David Novack)

美国纪录片导演,从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工程学学士学位,并在伯克利音乐学院取得音乐专业学位。其作品包括历史纪录片《奥德赛之歌》,以及反映美国煤炭工业和能源危机的新作《燃烧的未来》,其中后者获得包括2008年国际纪录片联合会贝拉劳伦斯社会纪录片奖等超过十项国际电影节大奖。诺瓦克先生也是一位成功的录音混音师和声效设计师,近期将参与摇滚歌星罗格·沃特斯(Roger Waters)一部歌剧作品的幕后工作。

本报记者  马欢 发自广州

“我非常希望了解现在中国怎样了,但是,是从人的视角。”

和照片上的形象不一样,大卫·诺瓦克(David Novack)没有戴上那副圆圆的眼镜,这位目光温和的美国人看上去有些腼腆,但一谈到喜爱的纪录片创作时,他的声音中掩不住兴奋。

“好莱坞所反映的美国价值其实只是一部分,纪录片则给了我们一个选择,告诉了我们另外一个美国,告诉我们,这个美国有很多值得批判的地方,这个美国一点也不完美,尽管一些美国人觉得很完美,”诺瓦克说,说完他就笑了。

很难想象,这位担任多部纪录片与电视系列片的制片人一开始的专业是工程学。在伯克利音乐学院取得音乐专业学位后,诺瓦克成为了一名录音混音师和声效设计师,实际上现在他仍然从事一些专业音乐作品的音效工作。不过这些都没有减低他对纪录片创作的热情。

他的纪录片创作涵盖很多领域,他的影片《燃烧的未来:美国煤炭》获得了多项国际大将,包括国际纪录片联合会(IDA) Pare Lorentz社会纪录片大奖、英国号角奖、众多电影节大奖、以及环境新闻学会深度电视报道第一名。

单看这些简历,大卫·诺瓦克更像是一名坚定的环保主义者和音乐专家。然而,在和时代周报记者交流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更多关注的是那些让他着迷的素材。

“如果让我选择一部了解中国的纪录片,不管这片是讲环保、工业还是商业,我都希望可以看到讲述人的片子。只要能够让我在片中感受大的背景下的普通中国人,那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我就感到很心满意足了。

重要的是全人类的视角

时代周报:你的专业是工程学和音乐,之前从事的也是录音师和音效师的工作,为何会对纪录片感兴趣呢?

诺瓦克:纪录片当中体现的文化差异非常有趣,这种文化差异不仅体现在一个国家内部,而且是全球性的。我们可以把它比作一种生活的调味料。正是有了这种调味料,生活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尽管有这种差异,但纪录片还有一个核心,那就是,能够反映出一种人类的共同体验。在我看来,这是纪录片的力量所在。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更重要的。不管你是来自世界上哪个国家,大家都有一种共同的人类体验,而这种人类体验是非常值得记录下来的。

时代周报:那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纪录片当中的人类共同体验?

诺瓦克:比如我自己拍的这部纪录片《燃烧的未来:美国煤炭》,就是讲述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人们如何和当地的煤炭工业作斗争的故事,因为煤炭行业影响了当地的环境。

与此同时,最近我也看到了一部中国的纪录片《仇岗卫士》,这部纪录片说的是,一家化肥厂对于一个中国小村庄的水和土地造成了污染,当地的村民在寻求一些改变的故事。这部纪录片和我自己的片子故事类似,尽管当中的很多细节和文化是存在差异的,但此刻,我们都在经历任何一个国家或者任何一种文化的人群都将面临的问题。

如果仅仅让政府和商业组织去沟通交流,我们永远无法寻求到人与人之间的共同之处。所以,我希望我的片子不仅仅是反映某个单一国家里发生的事情。不管拍摄的主题是什么,不管表达的是环境的、家庭的还是农业的,更重要的是,能够从一个属于全人类的视角去比较。

时代周报:拍摄《燃烧的未来》的时候你是如何与拍摄对象互动的?

诺瓦克:在我拍摄 《燃烧的未来》时候,我在那里呆了很长一段时间。影片的拍摄是两年,我在那个社区实际上住了三年的时间。通过这三年,我能够更好地跟踪和发现当地的变化。我首先花了3周时间去了解他们的工业发展,我又花了4周去了解当地的社区居民,看看哪些是我的拍摄对象。

不过,我想强调的是,时间不仅仅是一个量化的东西,不一定要花三年或者更长时间。如果你能够获得拍摄对象的理解与信任,你会发现即使没有那么长时间,你也能够深层次地挖掘一些东西。

我刚拍摄此片时,西弗吉尼亚的人认为自己是山区的人,不愿意相信我这个从大城市来的人。在这三年当中,我每一次回去,他们都会说,嘿,这家伙又回来了。我就是通过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获得了他们信任。

之前也有一些媒体记者报道了他们的事迹,但是往往做完了就拍拍屁股走人了,不会像我这样子,非常认真,并且尊重他们的故事。我想除了时间以外,要获得拍摄对象的信任。让他们对你有信心,相信你的故事。

与电视台博弈的故事

时代周报:你是如何发掘这些生活中的素材,并最后形成你的纪录片故事?

诺瓦克:秘诀就是要成为这个社会中一个好奇的观察者。我会看报纸杂志电视,我和人们交谈,听他们说故事,我让自己的思维保持时刻开放的状态,一旦突然有什么想法闪过我的大脑之时,进入我的内心之时,我会告诉自己,那就是我想拍摄的有趣的素材。然后,我会开始做一些相关研究调查,看看此前是否有人拍过这些题材的片子,如果没有,我会告诉自己,让我自己来试试这个故事吧。这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将它称之为“挖掘故事”的过程,你要确保你的故事确实能够充满一部影片。因为有时候,一个有趣的故事,也许5分钟的影片就够了,没必要花90分钟去说。

时代周报:美国独立制片人会碰到哪些难题?

诺瓦克:我们这些独立制片人,是不会受到政府控制的。当然,一些电视台,如果他们给钱给你拍的话,他们会去看看,给你一些修改的意见,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收视率,很少会修改片子想传达的主要信息。因为,之前他们要是同意了我的这些计划,也就默许了我拍摄内容。

我现在拍摄的方式,我本人是有全部决定权的,不过我在选择我的片子在哪家电视台播出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和考验。这并不算是内容和题材上的审查,更多的是观众在收视率的层面。举个例子,如果我的片子拿到探索频道放映的时候,他们的人可能对我说,嘿,你这部片最后没有人死啊,这个不够戏剧化啊,你能不能改得戏剧化一点,我们才能播出。所以我的片子可能不会选探索频道、国家地理这样的电视台,我可能会选择PBS(美国公共电视台),Showtime这样的频道。

在筹集资金方面,确实对于纪录片拍摄者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我可以去公司、去电视台、去非政府组织寻找资金,甚至会选择政府的一些项目,当然,政府这一块是非常小的。资金就像采矿一样,你必须得不停地发掘。

时代周报:中国纪录片创作人可以从美国纪录片的创作经验中学到一些什么?

诺瓦克:中国纪录片现在还是有机会的,要避免美国走过的弯路。因为美国在纪录片发展过程中让商业化的电视台占据主流,成为播放的主要渠道,这对于纪录片来说是一个灾难性的后果。我觉得中国纪录片应该试图发掘自己的本土特色,尝试去讲述时下中国发生的事情,与此同时,应该试图从人类的普遍视角来讲故事,这样,国际范围内的观众们就能够接受并且了解中国。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蓝标定下千亿目标,但去年营收只有526亿!一季度净利同比下滑超40%
接替蔡嵩松半年后,诺安基金刘慧影业绩出现分化
上海家化潘秋生:和市场赛跑,让改革说话
直击胰岛素集采接续开标:13家企业全部中标,甘李药业称结果符合预期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