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与诉讼齐飞 麦考林深陷诚信危机

2019-08-18 14:28:22
来源: 时代周报
顶着“国内B2C第一股”光环上市的麦考林,上市不到一个月就令多数人大跌眼镜。

本报记者 李凌霞 发自广州

顶着“国内B2C第一股”光环上市的麦考林(MCOX.NASDAQ),上市不到一个月就令多数人大跌眼镜。12月7日,又一份针对麦考林的集体诉讼在美国被提起,而这已是麦考林上市后面临的第三起集体诉讼案。与此同时,10月26日曾在纳斯达克以高达百倍市盈率闪亮登场的麦考林,在其宣布了第三季度财务报表后,股价却一路狂泻。面临股价暴跌和接连的诉讼案,曾被麦考林奉为特色的“三条腿走路”,也被质疑盈利模式不够清晰等。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财报引发的跳水

“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11月30日,在证券业浸润多年的一位业内人士在看到麦考林股价暴跌后,禁不住在微博上表示惊讶。事实上,前一天麦考林的股价表现已令大部分人为之诧异。

当天,麦考林低开低走,以跌破发行价的9.64美元开盘,并创下了其上市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收盘暴跌39.09%,盘中跌幅更是一度达到47.01%。麦考林在11月30日的交易表现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频繁,当天麦考林还放巨量下跌,总计成交了1082.55万股,是其上市以来日均成交量94.53万股的11.45倍,更是超过了其上市当天成交量1061.22万股。“这样的表现太罕见了。”上述人士惊叹。

麦考林的暴跌并非毫无依据,就在前一天收盘,麦考林公布了其今年第三季度财务报表,而就是这份表面看起来还算“靓丽”的财报,让麦考林的美国投资者们信心大减。该财报显示,麦考林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36%,净利润同比增长了246.4%。不过,细心的投资者发现,实际上其营收和净利润增长更多是来自于利息折旧冲销,若去除这部分因素,麦考林在第三季度的业绩表现并不乐观。

与此同时,麦考林其他财务数据的实际表现也令投资者大失所望。其中,毛利率同比下降400个基点;销售 、管理及一般性费用同比增加20.4%,运营费用增加19.8%。这些费用支出增长的部分原因是,市场营销费用增加了11.6%,薪酬及福利费用增加40.2%。该财报一出,引发了美国市场对于麦考林的重新估值,麦考林股价骤然暴跌。短短一个交易日市值蒸发了2.9825亿美元。12月1日,麦考林继续大跌,收报6.65美元,两个交易日暴跌超过50%。

接二连三的诉讼

麦考林的三季报和连续暴跌,让部分美国投资者们感觉受到了欺骗。该财报所公布的很多内容和麦考林在IPO时推介的内容不大相符。12月4日,美国律师事务所Kahn Swick &;Foti(下称“KSF”)及其合伙人、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前总检察长小查尔斯·福迪宣布,已对麦考林提起集体诉讼。12月5日,美国罗森律师事务所也宣布以股东名义向麦考林发起集体诉讼。12月7日,针对麦考林的第三起集体诉讼由美国法律公司Sarraf Gentile提起。

时代周报记者从几份律师的诉讼文中了解到,这三宗集体诉讼的矛头纷纷指向麦考林高管、董事会董事等大股东以及承销商瑞信。指控他们违背了美国《1993年证券法案》第11章和第15章的相关规定,在首次公开招股相关的文件中,对投资者存在的误导和虚假信息披露。

诉讼中特别强调,与麦考林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登记申明相反的是,该公司的毛利润一直受到支出和成本上涨的影响,从而使麦考林无法达到预期的业绩目标。罗森律师事务所指出,当麦考林在2010年11月29日披露真相时,导致公司股价出现大幅下滑,从而给投资人带来了损失。

对于接二连三的集体诉讼,麦考林CEO顾备春及董事长沈南鹏等公司高管均保持沉默。其聘请的公关公司有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应称,以上诉讼请求是没有依据的,所有的诉讼不会对麦考林的日常经营造成重大影响,公司将进行有力辩护。而这也是麦考林在此事件中对外界的统一口径。

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远忠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国内企业在海外上市应遵循海外的法律,美国是一个法律较为健全的社会,如果麦考林败诉,必将受到较为严厉的处罚,可能面临向投资者支付巨额的赔偿金。

“三驾马车”之困

对于麦考林股价的暴跌,一位熟悉美国资本市场的分析师表示:对纳斯达克的投资者来说,比利润更重要的是公司的商业模式与市场地位。按美国投资者的看法,只要商业模式正确、市场份额领先,获得高额回报只是迟早的事情。

对于麦考林的盈利模式,顾备春在路演时不断向投资人如此阐述:“我们有两个维度,一是渠道,一是品牌。根据不同的品牌定位,合适的品牌既可以利用网上平台,也可以拓展线下渠道。”而通过邮购起家的麦考林,在近年来也不断在电子商务和线下门店上砸下重金,这也体现了麦考林多渠道的拓展。“从向实体店扩张的版图到对网上商城麦网的投入,都显示了麦考林将使‘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之意。”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方盈芝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另一位长期关注麦考林的分析师却对其多渠道的盈利能力表示质疑,他认为,麦考林“三驾马车”销售模式遇到了瓶颈:线下门店的品牌效应不明显;电子商务又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竞争对手,显得稍为弱势;而邮购的模式又跟不上潮流。

另外,尽管被称为“中国电商第一股”,但实际上麦考林的身份在业界争议不断。易观国际CEO于扬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麦考林很大一部分业务还是来自于邮购,线上业务只占少数,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公司。”同时麦考林的竞争对手凡客诚品的CEO陈年也表示,麦考林过半收入与互联网无关,其股价腰斩不能够反映电子商务行业的问题。

不过,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却在微博中表示,从麦考林目前公开的消息来看,投资人主导操控味道浓厚。投资人有时是天使有时是魔鬼。做好电子商务必须有实业家的心态和方法。如果这场集体诉讼败了,麦考林很可能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第一摔,对整个行业影响巨大。

红杉过度包装恶果

于扬则是站在第三方观察者的角度,认为麦考林面对的股价暴跌和接连诉讼,都是其在上市的时候对财务数据过度包装的体现。而在这个过程中,麦考林的投资方红杉资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据了解,2008年红杉资本高调宣布,斥资8000万美元收购麦考林原股东华平以及其他少数股东持有的麦考林股份。这是红杉资本第一次以控股方式投资一家企业,也是红杉在国内最大的单笔投资。

投资麦考林并运作其上市,也被业界看做是红杉资本掌舵人沈南鹏的一次成功的投资。红杉进入麦考林的短短两年内,麦考林的发展速度迅猛,财报也是节节攀升。而麦考林成功上市,沈南鹏也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麦考林的招股书显示,在麦考林董事会成员中,主要持股人有以沈南鹏为代表的红杉资本、John J. Ying和顾备春三人。其中,沈南鹏是董事长,代表红杉资本持股约2.53亿普通股,占总股本的75.9%;顾备春持有13.8%股份,约合4972万股。在成功上市后,沈南鹏团队股份额将降低到62.8%,顾备春降至11.6%。

分析师方盈芝认为,麦考林在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获得了PE的投资,资本的作用是实现前期规模化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在其成功上市后,公司获得宽广的资本市场融资途径,这将加快其发展节奏,但同时也将面对更严格的公司规范化治理要求。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合资品牌份额承压,本田推电动化新品牌“烨”打响反击战?
普源精电研发总经理离职,理财收益接近营业利润一半
从广交会看广东外贸:“新三样”展区火爆,企业竞相拓客
新潮能源338亿资产控制权迷局:新进股东举报原董事长,上市公司存被掏空风险?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