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嵎生:“公共外交” 是舶来品?

2010-11-23 16:12:59
来源: 时代周报

外交官笔记

王嵎生

“公共外交”现在已是中国的时髦语。一些职能部门和学术界相继成立了“公共外交办公室”和“公共外交研究中心”。这是一件好事,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需要,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

但究竟什么是“公共外交”?它的实质是什么?它是中国过去不懂、或者说,过去没有过的一种“新型外交形式”吗?

前一个时期,当美国有人提出,在国际关系中要运用“软实力”,我国也有一些人迅速跟进,称中国缺少这一课。

事实上,上个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初登国际舞台,即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为贵”与“和而不同”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运用和发展,是新中国的“软实力”。近10多年来,中国提出“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模式多样化”、特别是要努力“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是中国“软实力”的表现,也是中国新时期的旗帜。

同样,现在人们在谈论“公共外交”时,也出现类似的误区。有些话看似“新颖”,细一琢磨,就觉得它不对劲。说中国“公共外交”现在才“应运而生”,似乎缺少了一点历史唯物主义和发展观。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就成立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人民外交学会”,这是中国“公共外交”在当时情况下非常出色的表现,为中国开创外交工作新局面和国际友好合作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中美、中日等很多国家关系正常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现在人们称之为中美“乒乓外交”和中日“民间外交”就是最好的例证。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26个国家建立了1717对友好省州和城市关系,国际友好城市活动已成为中国“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外交”一词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的,美国人有时也把它称之为“民间外交”。现在我们好像是“进口”了。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好,而且也可以借鉴,取其之长。但不要忘记,这个“版权”并不是美国独家的,也不是中国没有过的。只是时代不同了,“内涵”更加丰富了,发展了。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公共外交”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最主要的有三点:一是“非政府组织”(NGO)遍及全球,异常活跃;二是各种网络如雨后春笋,势不可挡;三是人民大众对外交的参与有了一个新的开始,而且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各国政府都在努力适应、利用或者试图利用。

从正面说,大力开展“公共外交”,有利于向世界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既不是“浮肿的中国”,也不是“骨瘦如柴的中国”);有利于学习各国先进经验和文化;有利于促进双边和多边的“国际共识”,消除误解,化解矛盾,增进友好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外交决策的民意基础。这四方面的“有利于”,实际上就是“公共外交”的核心内容。

从反面看,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实际上已经打响。据了解,有几个大国正在采取各种手法,拉拢、甚至收买大批中外人士,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在网络上歪曲中国外交政策和发展道路,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特别是中俄、中印和中越关系,甚至不择手段,假借所谓“愤青”和我国领导人“讲话”名义,刺激中国人在某些方面的浮躁情绪,误导舆论,浑水摸鱼。

因此,“公共外交”可以而且也应该是全方位、多形式、有大方向和针对性的,它牵涉到国家形象和整体利益,也牵涉到我们时代的精神。当然, 我们首先要从正面看待,大力开拓。但也不能太天真,需要提高必要的警惕,认真防范;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加强正面引导。千万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英国已故首相丘吉尔曾意味深长地告诫他们国家的媒体说:新闻是没有国界的,记者是有祖国的。在当今时代,我想,“公共外交”是自由的,“参与者”也是有祖国的,有关“职能部门”更不能盲从,而应适时加强领导。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APEC前高官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北京车展首日:车企大佬互相“串门”,雷军人气爆棚
浙商证券入主之际,国都证券逾4亿股股权挂牌出售!此前多位股东清仓式转让股权
丁世忠力挺,安踏在上海试水新店态,不赚钱也要开
常青产品数量占比过半,腾讯游戏被低估了吗?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