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在前,广州亚运会的安保力量会达到什么高度这是不需多想的。
事实上,这也不用想—商场里的菜刀柜台,售货员会一板一眼地告诉你“麻烦出示一下身份证”;地铁入口处,排队如长龙。不管你承不承认,愿不愿意,亚运早已到达你的身边,更准确地说,是亚运安保。
这又是谁的安保呢?
毋庸置疑,首先是广州亚运的安保,这次投入安保费用高达23.4亿元人民币,与之相对的两个数据是:多哈亚运会的安保投入2亿美元,北京奥运会的安保费用则是3亿美元。
然后呢,这也是广州市民的安保。从10月底开始,广州发动了83万名戴着红袖章的亚运治安志愿者参与社会联防工作。这是广州有史以来发动人数最多、涉及面最广的群众性治安行动。
几乎每一个刚刚踏上广州市土地的外来客,都会发现基本到处都是十步一岗,从机场一直到赛场。
如果从广州的城市气质来分析,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作为人尽皆知的“务实”的广州人,在亚运会即将到来之际,也纷纷戴上了帽子与红袖章,站在街上维持秩序。当然,这其中既有自愿的,也有被动的。
戴上红袖章的广州人也让人感到颇有些突兀,“北京老太太喜欢搬张小凳坐那里,边聊天边注意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但你说广州老太太也中意臂戴红袖章站街上?我不认为。”一个本地人向我分析道,效仿北京的志愿者安保措施,未必可以取到同样的效果。
目前看来,这个措施还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我也注意到了,戴着红袖章的,更多的是各大高校的学生,对于他们来说,以这种方式投身广州亚运,似乎也挺有意思的。当然也不乏有同学大喊“培训了那么久,最后上岗的时候居然要我去守厕所”这样的事,但没有办法,好差事的份额毕竟还是有限。
最后,这还是面对每一个来客的安保。地铁的案件不用多说,而哪怕是媒体记者要进入亚运会媒体注册中心,都必须穿过多重关卡,不仅需要按常规进行X光机和金属门的检查,还细致到连电脑包、钱包等物品都打开进行了检查。这样的安保力度,不少人认为比前年的奥运会都严格。
安检一收紧,在带来安全保障的同时自然也会让人感到不方便,央视解说员贺炜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对于大型赛事的安保,我向来是持支持态度的,虽然安检让每个人都不方便,但安检能让大家都安全。不过,您遇到过手机试打、矿泉水试喝、金嗓子喉宝试吃、防晒霜试抹、眼镜试戴……这么‘贴心’的安检么?同事包里的妇女卫生用品被翻出来两次,就差试用了!”
令人欣慰的是,伴随着这次亚运的举行,并没有看到类似“稳定压倒一切”的标语。亚运会是件大事,但不能简单的压倒一切,终究需要回归人文体育的本源。办一届成功的运动会,同时也让“务实”的市民们可以轻松地参与这次盛会,在我看来,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