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间为何没有农民?

2010-09-22 23:12:22
来源: 时代在线网

在中国的民间信仰中,“鬼”和“鬼的生活”(这话细究不通,不过鲁迅就是这么讲的)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中国的民间信仰,又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基础。可惜历来研治中国哲学史或中国思想史的学者,基本上对此视而不见。本书的作者,在这方面有开疆拓土的功劳,此即为义理的妙胜,是本书最耐读的地方。

段学俭

我的朋友最近读了一本书,觉得不错,推荐给我。他舍不得自己读过的那本,另买了一本寄给我。这本让一个不算勤快的人颇费周折的书叫做《扪虱谈鬼录》,作者栾保群。

读完之后,我觉得书确实不错,觉得上文那位朋友的吝惜和慷慨都确实有道理。因为,按清代桐城派的标准,文章要好,须义理、考据、辞章俱佳,我认为这本书都做到了。

栾保群的文笔,风趣幽默,洒脱漂亮,在我的阅读过程中,几乎每一页,都有会心一笑的地方。只说书的《前言》,作者介绍书名“扪虱谈鬼”的缘起,那自然要征引《晋书•王猛传》“扪虱而谈”的典故。王猛扪虱而谈,谈的是天下大势,作者谈阴间小鬼,也摆相同的Pose,这个略带自嘲的反讽很有意味,更妙的是他笔锋一转,讲起了“文革”中的串联,他勤于“革命”而疏于洗衣,以致身上的衣服爬满了虱子,到家后烧水烫衣,但见“浮虱千百,顺流而下”,作者感叹说:“虽然与虱公有了肌肤之亲,竟连那一扪之缘也错过了。”

看到作者从“肌肤之亲”联想到“一扪之缘”,像我这样爱读《聊斋志异》的读者,一定忍俊不禁。“一扪之缘”出自《聊斋志异》中的《萧七》,扪的是女人而不是虱子。那个扪的地方呢,不好说;扪的过程呢,说不好;所以呢,还是不说好。我想强调的是,这个鬼故事中要算比较色情的典故,作者随手拈来,用得如此自然。钱钟书讲诗歌中用典的艺术,说,用典的最高境界,就像水中化盐,混然无迹,知道典故的读者,可以妙有会心;不知道的,也一样可以明白表达的意义、体会描写的生动。《扪虱谈鬼录》的行文,常常是这样触手生春。

这本书是随笔,基本上不理会穿靴戴帽的“论文规范”,否则许多地方稍微整理一下,就可以发表在顶级的学术刊物上,有朋友跟我说,作者亏了。不过假如作者真的端起架子作论文,那吃亏的就是我们这些不大看“什么什么学报”的“普通读者”了。其实作者对自己的每个论点,都下了很大的考证功夫,言必有据,语不妄发。从这些简明扼要的考证中,可以看出作者读书广博,用心细,识见高,很可钦佩。当然,偶尔的失手是任何人都难免的。比如书中考证阴间入口处那条著名的“奈河”,所引的最早材料是张读的《宣室志》,这是晚唐的了;我的印象,初唐寒山子的诗中,即有“临死度奈河,谁是喽罗汉”之语。

在中国的民间信仰中,“鬼”和“鬼的生活”(这话细究不通,不过鲁迅就是这么讲的)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中国的民间信仰,又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基础。可惜历来研治中国哲学史或中国思想史的学者,基本上对此视而不见。本书的作者,在这方面有开疆拓土的功劳,此即为义理的妙胜,是本书最耐读的地方。不过此处只打算谈谈那些我觉得尚有遗憾的地方,对于拍案击节之处,暂且按下不提。

这本书读完之后,最大的遗憾,是作者在有些地方不肯展开,没有深入。一些从思想史的角度看非常有趣、非常重要的问题,作者谈是谈到了,却也只是一扪而已,未曾款洽备至,这是很可惜的。我举几个例子。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本土信仰中,人死为鬼,鬼“活”在阴间,经过极其长久的时间之后,逐渐消散。人死为鬼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形态的不变,这是祭祀的依据和基础。也许可以这么说,鬼的存在是祭祀的基础,“慎终追远”的祭祀是“孝”的基础,而“孝”是传统道德乃至传统文化的基础。

但是,佛教传入中国后,这里就出了问题。在佛教的思想体系中,六道轮回是最基本的信仰。没有轮回,就无以显示出果报,那么,佛教的信仰大厦就不免轰然倒塌。这样,在本土信仰与佛教信仰中,关于鬼,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正面相撞的、不可调和的冲突:按照本土的信仰,鬼必须长期存在;按照佛教的教义,鬼必须有限的时间内投胎转世。那么,鬼到底参不参与轮回?如果参与,你的祖宗死后,可能当天或者几个月最多几年之后就成了别人的甚至是自己的子女了,那么,年复一年的祭拜、供奉、扫墓还有什么必要?还有什么价值?甚至还有什么依据?但如果不参与,那么你的祖宗岂不是永沉地狱,万世不得翻身?

这个冲突,在唐代以后的民间信仰中,似乎一点也没有解决,也似乎得到了完美的解决,可以肯定的是,儒、释二家,谁都没有更改自己的理论,谁都没有从自己的立场上后退一步。究竟是怎么样的呢?需要认真的梳理,因为它对于描述中国文化吸纳、融化外来文化的过程与机理可能极有帮助。《扪虱谈鬼录》涉及到了这个问题,可惜,只结了一扪之缘。

我读这本书时,还遇到了一个纠结多年的问题。通行的观念是,阴间是人世的地下版,就好比天堂是人世的天上版一样。凡有必要,人世的人、物、事都会出现在鬼的世界里。但是,我在好多年前也已经注意到,地下的世界中没有农民。可是因为读书不博,一直没敢下定论。这回看到《扪虱谈鬼录》也这么说,这才心里有底,确信那里果然是毋需农夫的地方。

我曾经下了点功夫考究过,阴间有磨坊,有蒸铺,有汤饼店,有其他各种饭店或点心店,但是,这个产业链中没有农夫,没有种麦的,也没有种稻的。古人常说,天下四民,士农工商,士、工、商三种人物,在古代的鬼故事中比比皆是,唯独农民,似乎从未出现。这确乎是很奇怪的。

阴间为什么没有农民?我百思不得其解。有朋友说,阴间没有阳光,当然不应有农业。这我当然同意,不过阴间会下雨(《扪虱谈鬼录》里提到了),似乎不应无良田。我隐隐地觉得阴间没有农民,一定有一个有趣味的、有意义的原因,这个原因也许与阴间的本质有关,与鬼的本质有关,与信仰的本质有关。但是,是什么呢?我不知道。

当我读到书中说“阴间中没有农民”那句话时,心里砰砰直跳,极希望这里给出一个答案或分析。我失望了。

还有一个通行的观念,就是把阴间与地狱完全等同起来,这就混淆了鬼的世界其实有一个历史变化的过程。《扪虱谈鬼录》很完善地叙述了古代文献中阴间向地狱的转变,也就自然对二者之间的差异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辨析。这是本书中很精彩的地方之一。我对作者的叙述和分析没有更多的要求。可是,一本好书总有这样的特点,它不但能告诉你许多很宝贵的东西,更重要的,它能点燃你心中许多火花,让你产生很多极宝贵的念头。这里也是。

于是,跳出这本书,似乎可以做更多的思考。

按本土的信仰,也就是说,按照汉代及以前的鬼神观念,阴间是不可能有审判的概念的。鬼的福也好,灾祸也罢,都是体现在阳间的,而且基本上是由那鬼自己到阳间亲手实现。在佛教的信仰中,审判的概念也并非是必需的。人的命运,也包括鬼的命运,都是此前的业力使然,不以任何人(鬼、神)的意志为转移,遵循的是客观规律。既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当然无须人或神的智慧来做评判,那么何必再要有末日的审判呢?

所以我一直疑心,佛教中地狱的观念,有可能是受到别的宗教的影响。我对佛教和亚伯拉罕诸宗教之间相互影响的了解甚少,但不知怎么一来,心中一直存着一个假设,即地狱观念可能是犹太教、基督教“末日审判”观念影响的结果。摩尼教与基督教关系很深,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这两家对中亚、印度和中国的宗教都有一些影响,摩尼教的传说中,有“夷数”(“耶稣”的另一译名)是十殿阎罗中的平等王的说法,也许是我的想法的一个不很有力的佐证。

最后总结一句吧,这是本很值得一读的好书。它有很多很好的想法,也会让你产生很多很好的想法。


《扪虱谈鬼录》
栾保群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0年4月第1版
324页,39元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北京车展首日:车企大佬互相“串门”,雷军人气爆棚
浙商证券入主之际,国都证券逾4亿股股权挂牌出售!此前多位股东清仓式转让股权
丁世忠力挺,安踏在上海试水新店态,不赚钱也要开
常青产品数量占比过半,腾讯游戏被低估了吗?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