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铉:“隐形税负”使中国人对未来失去预期

2010-09-16 05:04:07
来源: 时代在线网

林铉

近日,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发布了《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9/2010)》,报告测算,按全口径计算的中国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2009年达到32.2%,全年政府收入超过10万亿元,当年税收收入只有6.3万亿元,预算外收入较多。

此前,财政部有关官员曾表示,我国宏观税负实际偏低,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口径,2007年至2009年,我国宏观税负分别为24%、24.7%和25.4%,不仅远低于工业化国家平均水平,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两者都是按照所谓的IMF统计口径,区别在于,财政部的观点是基于狭义口径,即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而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各级政府的收入当中还包括诸多预算外收入,尤其是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所占比重很大。如果按照现实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收入全口径统计,1998年的宏观税负比重为20.4%,到2007年之后,一直维持在30%以上的水平。

2008年中国宏观税负30.9%的水平,与2007年韩国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30.8%相当,但韩国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9730美元,考虑到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远远低于该水平,因此,即使国际比较,中国目前30%左右的总体宏观税负水平也很高了。

目前学者有关税负的争论焦点在于,中国宏观税负的测算统计口径混乱,没有官方统一版本,如果硬要拿国际统计口径来测算中国,也不符合中国政府太多预算外收入的实际。这种有意无意的混乱有利于中国各级政府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增加各种收入,什么是财政收入,什么是政府收入根本分不清楚。甚至连全国人大和国务院也没有一个详细的账本。因此,尽管财政部门辩解中国宏观税负较低,但普通百姓几乎都不接受这种结论,甚至美国《福布斯》杂志也清楚这种局面,在他们推出的“2009年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上,中国位居第二。

事实上,尽管中国个税起征点比较低,就个人所得税率而言,在国际范围内并不高,但中国人隐形税负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这就是所谓官方标准和实际标准的差距所在。中国的诸多税种虽然主要收自企业,不过,以中国人劳动性收入与企业缴纳的福利费用之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税收取自企业,负担却是百姓,这些都是更加隐蔽的事实,且不论中国人还要面临各种名正言顺但不合理的行政性收费。

目前,中国人明显存在的隐形税负主要有这么几种:一是,个人缴纳的社保、医疗等负担过重,尤其是在工资收入中比重过高,却没有享受到相应的福利;二是,高房价。中国各地学习香港以土地经营城市的做法,推高了地价和房价,却不知香港政府为此而要付出的代价,即建设大量公屋、较低的个人税率与很高的福利水平。显然,地方政府只想到获取,并没有付出;三是,负利率。近些年来,中国一直处于负利率水平,通货膨胀也是一种税,即铸币税,基本上由无法投资资产的老百姓支付。四是,行政成本。除了过高的收费之外,如果需要获取某种本应免费提供的行政(或准行政,如医疗和教育等)服务或者资源,中国老百姓大多数需要支付过高的贿赂成本。

由此,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政府(包括其中的个人)从百姓身上通过隐形手段拿走的过多,甚至远远超过公开的税负。但是,这种混乱不仅仅在于“取”,还在于“用”。尽管财政收入原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是,中国财政支出在政府投资与行政费用方面比重过大,增速过快。所以,中国现实的问题是,百姓承担了极高的税负,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公共服务和福利水平。

显然,中国GDP高速增长的过程,也是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过程,并伴随着政府过度投资与政府官员灰色收入的高速增长。而就大部分百姓而言,也是负担高速增长的过程,比如高房价、通货膨胀等,这显然解释了中国贫富差距的鸿沟加深、投资性购房过多、政府形象工程越来越离奇等现象。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经济评论员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投资亏超8000万元,沃森生物一季度净利大跌逾九成,刚终止一款新冠疫苗研发
北京车展今日开幕!合资自主齐上新,智驾“普及风暴”进行时
《恋与深空》海外上线3个月狂赚超5亿元,苏州跑出一匹游戏“出海黑马”
一季度营收、利润双降!西部证券去年净利润上涨超170%,分红超4亿元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