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民勤系列”序言 民勤:第二个罗布泊?

2010-08-26 06:49:26
来源: 时代在线网

本报记者 王鹏 发自甘肃民勤

85岁的张继勇老人离开民勤了!这位青土湖边最后的坚守者,昔日的誓言经不住孤独的岁月和肆虐的狂沙,他最终放弃了坚守,再次背井离乡。

盛宏强家几年前就搬到蔡旗乡了,只是因为他跑客车的线路在这里,就暂时住在老房子里,和张继勇继续做邻居。张继勇什么时候离开的,盛宏强也说不清。

残破的大门,被揭去房顶的房子,就像煌辉村离开的其他几百户居民一样,不打算再来此处。

7年前,张继勇发誓将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交接处的青土湖畔继续坚持生活,只等去世后埋在这里,陪伴长眠在此的妻子。6年后,他再次远离煌辉村,并且拆掉了房屋,不再回来。

上世纪50年代,因为饥荒张继勇一家离开煌辉村,远走内蒙古靠给牧民放牧为生,70年代末再次回到煌辉村,如今,恶化的生态让老人选择了永远离开。

民勤,这个中国生态问题最严重、最有关注度的小县,人和自然远未和谐。

沙尘暴策源地

从2010年8月17日开始,时代周报记者开始民勤绿洲的生态调查。民勤因地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夹击之中,被称为沙漠之舟,所在绿洲逐渐萎缩、居民背井离乡,并被认为是中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广受争议和关注。

因为民勤的特殊位置,它受到政府和科研者的长期关注。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周恩来多次表彰治沙模范,近些年来,温家宝总理十多次呼吁保护民勤生态,“决不能让民勤变成第二个罗布泊”。国际国内的荒漠化专家近半个世纪以来对民勤绿洲的研究就没有停止,生态关注者无人不知民勤。

但是沙漠依旧以它变化多端的速度在吞噬绿洲,周围沙漠在以每年6米多的速度侵蚀绿洲。

民勤绿洲面积约14.4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99%,耕地面积6.26万-6.4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集中连片分布于绿洲内部;森林和林地在绿洲内部零星分布,面积只有6.42万公顷,但是有112.47万公顷的沙漠和3.21万公顷的天然草地和荒草地。

石羊河是民勤绿洲惟一的地面来水,径流量逐年减少,在民勤的径流量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5.731亿立方米减少为2005年的0.9亿立方米,并在以每10年1.081亿立方米的速度递减。

石羊河在红崖山水库建好后,不再向下流淌,而从此进入灌溉渠道,是民勤环境和居民的生命之源。但是由于上游来水的减少,供给民勤绿洲的红崖山水库的出水量已经由1980年的2.8亿立方米减少为2002年的0.3亿立方米。近年来的引黄工程,将1亿立方米的黄河水引入红崖山水库,据本报记者近日从政府部门了解,近几年还会增加1亿-2亿立方米。

民勤大约每年用水7.2亿立方米,而绿洲实际可利用水资源不到4亿立方米(包括可开采范围内的地下水资源),缺水3亿多立方米。如果考虑林草等生态用水6.237亿立方米,水资源实际缺乏量已经达到9亿多立方米。

不计算生态用水,灌溉主要依靠抽取地下水解决,年均超采地下水3亿-3.5亿立方米。因为长期超采,地下水位以每年0.6米-1米的速度下降,绿洲边缘地下水已降到17.78米,泉山和坝区达到15米-25米。并且矿化度逐年升高,尤其以石羊河最下游的湖区灌区最甚,导致大量耕地弃耕和新的盐渍化、沙化。地下水位的下降导致绿洲边缘的天然和人工防护林大面积干枯死亡,目前,已经有9000公顷的人工沙枣林干枯和死亡,2.33万公顷的白刺、红柳等天然植被处于死亡和半死亡状态,近30万公顷的林地和天然草场退化,已经固定的沙丘开始活化,死灰复燃。

治沙效果不明显

从2001年开始,本报记者第一次调查民勤生态,到如今已经整整十年,十年间几乎每年都到民勤,绿洲在这些年中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居民搬迁了,村庄废弃了,树木枯死了,沙漠掩埋了……

近日,本报记者再次向民勤的东北、在腾格里沙漠中寻找沙漠中的北山,北山原为牧业乡,后来被并入东湖镇;向西北到达花儿园各地、向南调查了南湖乡、蔡旗乡,红崖山水库……今天的民勤,几乎每个地方都面临着最后的选择。居民在沙漠的逼迫下东奔西跑,但是在生存和发展中又继续破坏生态。这块沙漠中的绿洲还能长久?

根据本报记者近些天的实地调查,发现由于多年治理阻止沙漠的效果不明显,居民治理沙漠的积极性开始下降。本来居民和政府共同治沙的情况发生了改变,政府近些年投入了大量财力治沙,并向每人收取20元的治沙款,然后由政府雇人治沙,居民大都不愿意再自发治沙。

从县城到南湖乡几十公里的沙石路上,途径苏武乡,竖立着一块牌子惹人注目:保护民生用地,构建社会和谐。一眼望不到边的向日葵在广袤的田间随风轻舞,驾着三轮车拉向日葵的农民随处可见。在这里,一亩向日葵的收入在500元-1000元,家里有多少亩地成了财富的基本,但是在石羊河水不足以浇灌的今天,他们依旧要靠抽取地下水来补足—甚至在有些地方,如南湖乡,全部的土地都是靠抽取地下水来浇灌。即使民勤政府实行了多年的关井压田工程也不能解决地下水的下降;另外,还有大量的土地因为关井压田工程和无水可浇灌而弃耕,完全荒漠化,大风过处就地起沙,形成新的沙尘源。20日,记者在昌宁乡通往薛白乡的路上,看到连片数十公里的弃耕地裸露……民生和生态在民勤绿洲矛盾未决。

居民将搬迁习以为常,古有“天下民勤”之说,意为因沙漠吞噬家园,大量背井离乡。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新疆成了民勤人大量迁徙的地方。

民勤自古有“人居长城之外,文在诸夏之前”之誉,对文化的尊重,演化到今天,变成了对离开故乡的渴望。这几天在民勤各处,总会听到鞭炮声阵阵,家家设宴邀请亲朋,庆祝考上大学的孩子,他们总算可以离开这里。

“不能种地的时候,我们也会去内蒙古、新疆的!”在调查的过程中,大多数沙漠边缘居民都抱有同样的思想。而沙漠,早已接近了民勤绿洲的心脏。全县2385万亩面积中,各类荒漠和荒漠化面积达到2228万亩,沙海绿洲或将在不远的将来消失。

大多数恶化处都属于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之内,分布在民勤的北部和南部,已经实行了较为严格的围栏禁牧,期待自然恢复。从2008年开始,围栏禁牧的范围在逐渐扩大。但是在这个蒸发量是降水量的近20倍、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自然恢复有几多可能?

8月23日22时,明月当空,烈风阵阵,燃起的篝火在风中扑腾,中国药材集团公司甘肃民勤甘草实验基地内传来阵阵喧哗,一场篝火晚会即将结束,来自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遥感所的多名专家即将结束几天艰辛的研究,返回北京,当地的几位志愿者给他们煮了一锅羊肉招待。

民勤的明天是什么?火光闪烁在卢桢林的脸上,中国林业大学毕业两年后回到民勤的他立志改善家乡生态,半年来,他除了帮研究站种甘草之外,不知道下一步该去做什么。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新CEO上任一个月,盒马“推翻”盒马:折扣化调整,重启会员制
一个华北小镇的梦想与现实:成也土地,危也土地
韩国游客挤爆张家界,这家湖南旅游上市公司却在亏损,与万达的合作也搁浅
伊以冲突对石油黄金影响多大?或致国际油价破百,金价飙涨到3000美元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