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这座城—我在“关外”遥望着你

2010-08-30 13:05:51
来源: 时代在线网

王十月

在深圳前后九个年头,我一直生活在深圳关外。关外人的意识,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一种天然的隔膜。我的许多小说,也都不自然地流露出这种意识。因此当我读到卡夫卡的城堡时,我不自然地就想到了深圳,想到了深圳的那道关卡。

我觉得我就是卡夫卡笔下的K,而深圳,是我千方百计而不得进入的城堡。我无法进入这座城市,于是让笔下的人物进入。我写过一篇小说,题目就叫《变形记》,小说的主人公,一个有我的影子的中国打工仔,我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格里高里。在小说中,格里高里有一个和K一样的使命,他想进入他的城堡—深圳关内。当然,他进城堡的目的,是想看一眼这座据说很繁华的城市。与K不同的是,格里高里变成了一只鸟,飞到了深圳的上空。当然,他的结局是悲剧的。我这样说,似乎真有点白眼狼了。

深圳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不得自由进入的南头关。

南头关将这个城市分成了关里关外,特区和非特区,也将人分成了三六九等。“1995年,我与南头关相遇。戒备森严的关口,长长的通关人流和车流,闪着凉气的铁丝网,铁丝网外那护城河一样的鸿沟……武警手执大喇叭,驱逐着流连在关口试图蒙混过关的人群。

我没有边防证,除了一张身份证之外,没有什么能证明我是谁,更别说清白。一张从武汉至广州的火车票,成了紧要关头证明我来深不久、还无需办理暂住证的救命稻草。”多年后,我这样描写我与深圳的初次相遇,让我对关内生活有了一种向往。我像K一样,千方百计想进入关内。2001年,我已在关外的宝安区一家期刊打工,单位发了张盖有文化局大印的“记者证”,于是我得以凭此证过关。除了第一次进关是纯粹为了满足好奇心,想去看看我向往已久的深圳究竟是什么模样外,后来进关次数相当有限,也大都是要进去办事,每次走在深圳的大街上,我都会有一种压抑感。因此在深圳生活这么多年,我进关的次数,大抵不会超过20次。而我去过的地方,则只有火车站、书城和红岭中路等有限的地方。因此,让我这样一个其实并没有在深圳关内生活的人谈对这城市的印象,只能是盲人摸象了。

我倒是喜欢深圳的关外。关外的楼没有那么高,路没有那么宽。更重要的是,关外有着我熟悉的人间烟火,有那么多工厂,我混迹其间,心里是平等的,没有压抑感。深圳关外的生活,特别是城中村的生活,和我的精神气质更兼容。因此我写不来都市白领们的生活,更别说那些富贾和高官。我和他们交往,心理上有障碍,也因此给了人一个清高的假象。

我笔下的人物,也和我一样,大多生活在关外,在那些高楼大厦的阴影后面那些低矮而曲折的小巷子里,他们生活得如鱼得水,活色生香。我喜欢这城市光鲜的背面,喜欢这里的市声。我觉得,这里的深圳,是可以亲近的,是与人没有距离的,是属于我等平民百姓的深圳。这个深圳,和那个光鲜亮丽的深圳,共同组成了真实的、立体的深圳。少了对任何一面的体察,你所了解的深圳,都是不真实的,或者不完整的,是盲人摸象。我很奇怪,为什么我迷恋那种市声喧嚣的生活,我甚至把城中村的生活,过出了诗意。听到城中村那些小贩的叫卖声,我能联想到我的故乡,每天清晨那些在树林子里跳跃的鸟声。

离开深圳,一晃有四个年头了。其间去过三次深圳,一次是开会,一次是去书城参加《深圳晚八点》,这是书城的一个谈话节目,我是这一期的嘉宾。我第一次知道,这个城市,有我那么多的读者,他们有些是从关外特地赶来的。他们说,曾经从我的身上看到过自己的影子,说我给过他们希望。还有一次,是和我的小说《国家订单》的导演一起去选景,我住进了深圳的五星级宾馆,从高楼的窗口看深圳,我第一次被满城的灯火感动。我发觉,我开始喜欢上了深圳光鲜的一面。我曾经提议过,南头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有标志性的建筑,应该把它保留下来,将来在这里建一个“打工博物馆”,让它储存一代人的记忆,见证中国近30年的历史。因为南头关对于我们这些打工者来说,承载了太多的屈辱与泪水,希望与失望。

当然,现在进入深圳不用边防证了,我也曾在文章中发出过感慨,我说有形的南头关并不难拆除,然而无形的南头关,在可以想见的将来,还将横亘在人们的心中。现在,我想,对于深圳,我不会再向K那样,把进入它当成自己的使命。我心头的那道无形的南头关,大抵算是拆除了吧。但相信,这道关,还横亘在许多人的心中。

这座城市,想要获得更多的认同,就必得给为这座城市贡献过青春与汗水的人更多的归宿感,不然,这座城市,永远是别人的城市,也许永远是无数K们生命中的城堡。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资方让利产业方?诚志股份零溢价投资私募基金,要当液晶显示材料龙头
君实生物去年亏损超22亿,核心品种加速“出海”,对冲国产PD-1内卷
浙商证券:取得国都证券股权的交易又进了一步
监管能见度 | 沪深北交易所连续6周IPO“零上会”背后:监管全流程“零容忍”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