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可能使车轮倒转”

2010-08-05 02:50:05
来源: 时代在线网

特约记者 蔡慧清 发自北京

7月中旬,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被赋予了极深意义,恰值中国完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各项承诺之际,时代周报专访德国商会北京首席代表鲁玉棠女士(Jutta Ludwig),希望听到来自德国商界对中国营商环境的真实评价。鲁玉棠曾在汉堡大学和台北大学学习经济学和汉学,发表过多篇关于中国经济与环保的论文。

时代周报:德国商界对中国的商贸环境满意吗?

鲁:德国商界对中国商贸环境的信心,在德国总理默克尔七月访华时,也成了一个重点话题。德国贸易代表当时就提出了在中德合作上,几个必须应付的问题。

首先,德国企业希望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和中国企业站在一个平衡的球场上。

其次,是技术转让的问题。德国的企业进行技术转让,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中国发改委副主任谢振华也说过,德国是全球上技术转让做得最多的国家。这说明我们是愿意转让技术的。

再次,有关政府采购的文件上都写到,政府采购时,必须有足够的招标区间。近年来有很多突显的例子,例如在风能领域里,招标区间不足以让外企参与。

时代周报:默克尔七月访华时,有不少中国媒体报道称,默克尔“将支持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德国商界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吗?

鲁:默克尔有说过这句话吗?我没有听到,也没有听说过。我在西安参加了她和温家宝总理的会议。默克尔当场说的是,“目前有不少问题还待中方解决。这些问题解决后,中国就会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时代周报:默克尔这次访华,态度似乎比前三次温和得多。她以前曾会见过达赖喇嘛,访华时必提到人权问题,实行的一直是“价值观外交”。但这次访华,默克尔交流中软性内容比较多。中国有专家分析说,德国是在经济压力下,调整了对中国的态度。默克尔是不是考虑到德国的经济需求,对中国变得温和一点?

鲁:什么经济需求?我并不习惯比较默克尔以往和当下对中国的态度,因为整个大局都变了,中德关系的情况已经不同了。

我只参加了默克尔和温家宝总理在西安的会议,以及德商高层代表的会议。默克尔在其他会议上说了些什么话,我也没法说。但我并不认为德国经济跟三年前相比,存在什么“更需要中国”的问题。

这根本就不是德国企业在中国经营时会考虑到的问题。中国向西方开放以来,我们就一直在这里经商。德国企业非常重视他们和中国企业的合资、在中国做生产的项目。但是我不认为这跟你所说的因素有关系。

时代周报:德国不需要中国支持欧元吗?

鲁:欧元现在的问题已经不大了。我们创立欧元时,目标是取得跟美元一比一的汇率关系。但我们2000年实现的,只是1欧元比0.8美元的比率。后来欧元升值了,我们认为按照购买力,欧元对美元应该有1:1.15的汇率。所以当欧元2008年升值到1:1.5,然后又降到1:1.3左右,我认为这足以说明,欧元已经不存在货币疲软的问题了。

时代周报:那默克尔对中国的态度,为什么会改变?

鲁:默克尔对中国的态度并没有改变。变的,何尝不是中国?

我们都活在一个在不停改变的世界中。变的,不只是德国对中国的态度,而是整个全球经济。瞧瞧两岸关系的发展,几十年前,谁会预料到,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之间会有自由贸易协定?德国政府、中国政府、全球经济,都在不停地改变。因为谁也没有办法使发展的轮子倒转。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保利发展跑量,去年卖房4222亿成“地产一哥”,拿出49亿利润给股东发红包
一年卖出146亿瓶怡宝,华润饮料冲击港股IPO,农夫山泉或进军纯净水市场
新行长任职资格获批!邯郸银行去年净利润“腰斩”,不良贷款率上升
首份上市险企一季报!中国平安净利367亿,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逼近5万亿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