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政治重塑文化,为与不为

2010-07-15 07:28:44
来源: 时代在线网


【专题导读】


    中国在经济崛起后遭遇发展的焦虑,文化变革的内在要求变得日趋强烈。按照美国塔夫特大学弗莱彻学院文化变革研究所所长哈里森的说法,文化变革通常发生于两种因素集合到一块的时候:(
1)一个具有进步眼光的领导,(2)危机时刻或千载难逢的机会。日前,广东建设文化强省强力出牌。人们关注的是,政治将如何改变并拯救文化?严格意义上,政治并不局限于也不应是政府的独角戏,还包括公民个体与集体的行动。粤语存亡之争,历史文化之惑,国学儒学之诱,政治标语之欺,惟有理性地辨析和对待,或可能帮我们走上一条指向有活力的文化和公共秩序的康庄大道。



【时代议题】
政治的力量:改变并拯救文化——以广东“文化强省”诉求为例
时代周报评论员  彭晓芸


    汪洋在这场网络问政中,其实也早已表示“不要让岭南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手上断掉”并坦承他“有压力”。的确,能够让一种文化断掉的,往往不是民间力量,而是强大的政治权力,这一点毋庸置疑,因此,汪洋的警惕和自省便有其价值和现实意义。


【谏言无忌】
粤语存亡:民意不需“被引导”
作者  陈志实(广东省第十届政协委员)

    只有当我们的官员放下这种“父母”心态,更多地体现“公仆”的仆人心态时,一个真正的民意代表组织和一个真正的服务型政府才能建立起来,而到那时,群众才不会再说“被代表”,也不需要再“被引导”,因为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要“被服务”。


【访谈】
广东的政治文化:关键在于制度变革  
访谈嘉宾 袁伟时(中山大学哲学系退休教授、中国近代史专家)

    广东这样一个大省,文化产业也好,教育也好,其他文化事业和科学技术也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官员的观念、政府各部门的制度和管理的方法要转变,不然的话所谓文化强省肯定会落空,成为空话、大话。你不相信?五年,顶多十年后就知道谁是谁非了。


【另一面】
过度运用口号和标语,妨碍公共理性 
作者  徐贲(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

    暴力的标语口号是一种语言污染,也是一种精神污染,每一条这样的标语都如同一个向公共语言之河中排污的污染源,公共语言的严重污染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变得乖戾、强梁、粗暴、非理性。


【深度思考】
儒学能开出现代文明之花吗?  
时代周报评论员  李铁

    说到儒家与现代政治,新儒家们谈得最多的就是“民本”与“德治”思想。现代政治必须发展民主政治,有人就在现代民主和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之间画上等号,认为儒家传统中也是有民主思想的,挖掘儒家民本思想就可以建设现代民主政治。这种想法,如果不是愚弄民众就是自欺欺人。


【延伸】
反思香港“文化保育”运动
作者  何智权(香港专栏作家、 CSR Asia中国区总监)

    唯过去百年的外因内果,令亚洲国家为了追上国际社会的经济实力,不得不牺牲环境保护和社会文化作为换取经济发展的代价,“先破坏,后保育”亦成为了老百姓所能接受的金科玉律。然而,在国家逐渐富强之际,老百姓亦开始反思社会文化和环境的问题,大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重新追求亦造就了文化保育的契机。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进击的“股神”!国轩高科去年炒赛力斯赚1.43亿,今年一季度扣非利润仅1060万
“牙茅”通策医疗董事长吕建明卸任,曾走后门上山烧香
重庆燃气董事长被免职,调查组入驻后发现六大问题
净利润破百亿的长安汽车,想以降本来突破盈利瓶颈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