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绿:全球车企打出低碳宣言

2010-06-04 08:48:23
来源: 时代在线网

对于全球汽车产业而言,得中国市场者得天下,无论是欲做全球霸主的跨国车企,还是迅速成长的中国汽车企业,在全球环保低碳的趋势下,无不选择了“绿色”作为其突破口,纷纷发布环保宣言,抢占新能源汽车的巨大市场。

4月的北京车展时髦地以“畅想绿色未来”为主题,为消费者呈现了一场美轮美奂的绿色盛宴。51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也以“低碳”作为其中一个亮点,1000多台由通用、上汽、长安等企业提供的新能源汽车肩负起接送贵宾、参观者,巡逻等任务。21世纪,低碳概念和新能源技术无疑将为中国汽车行业带来绿意盎然的春天。

跨国巨头剑指“零排放”

据德国研究机构R. L. Polk的报告显示,到201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接近10亿辆,每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20亿吨,如果算上汽车以外的其他机动车的排放总量,这个数字肯定更加惊人。

汽车排放已毫无疑问地成为污染的重要来源,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可能遏制汽车数量的增加,而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却一天天地加大。此时,新能源汽车的诞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掀开了重要的一页。而作为在技术上更先进、经验更丰富的跨国车企来说,顺应这一趋势已是无法抗拒的事实。

以通用汽车为例,其就在小型车的研发上先人一步,为雪佛兰品牌制定了“低油耗到零油耗’的发展战略。在今年的北美车展上,雪佛兰最新的小型车SparkAveoCruze集体亮相,让人惊艳。雪佛兰表示,将联合位于底特律的基础设施公司DTE能源公司及其他在密歇根州的重要股东,开展一项规模更大的真实开发及展示项目,目的是向消费者介绍电动车并建立电动车充电项目。

“我们全新的小型车和Volt增程型电动车是雪佛兰品牌‘低油耗到零油耗’的发展战略的基础,”雪佛兰品牌总经理Jim Campbell表示。“我们希望SparkAveoCruze在燃油经济性方面能够成为同级车中的领导者。而Volt则在纯电池电力驱动模式情况下,可以实现零油耗。”

而在北京车展上,通用也为中国消费者展示了先进的Voltec推进系统技术和可通过普通家庭电源进行充电的EN-V概念车。

前几年一直坚持柴油车路线的大众,在新能源方面的动作也很大,几乎涉及所有热销车型,包括高尔夫电动车、速腾混合动力版、EUP电动车、帕萨特混合动力版、高尔夫混合动力版、速腾电动版和途锐混合动力版等。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张绥新对媒体表示:“大众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产品战略,也将与其全球战略同步。”

而包括奔驰、奥迪在内的豪华车厂商不约而同地在中国市场推广新能源战略和产品。3月底,奔驰在三亚首次公布了“蓝色效能环保战略”,描绘了从优化内燃机技术到发展混合动力,最后通向蓄电池和燃料电池技术的三阶段蓝图,在未来产品研发上将目标直接指向了零排放。与此同时,奥迪在桂林展示了e-tron纯电动概念车和Q5氢燃料电池车。这两款车是奥迪所有尖端节能减排技术的集合,提供了两种零排放解决方案,预示着奥迪的绿色未来。

中国企业推“双模”

与这些汽车巨头相比,中国本土的汽车制造商一点也不逊色,其变绿的速度绝对不慢于那些已经存在了超过百年的西方车企。以年轻的比亚迪为例,其双模电动汽车项目2003年才启动,只用了5年时间便实现了F3DM的成功上市。

目前掌握双模技术的国内外车企只有通用、丰田和比亚迪三家,比亚迪双模电动车的上市时间是三者中最早的。由于突破了反复充电、家用插座充电两大技术难关,比亚迪F3DM具备了量产的基础。

517,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开始在深圳上路运营,由于从启动电池到动力电池都采用比亚迪自主研发生产的“绿色之芯”ET-Power铁电池,完全丢弃传统燃油动力,做到了真正意义的“零排放”。

奇瑞汽车方面也透露,今年上半年上市的瑞麒M1纯电动车和明年上半年上市的奇瑞QQ纯电动车已经登上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且通过了相关碰撞测试。

而另一家中国的老牌车企长安汽车在坚持微车为本的同时,也将战场延伸到新能源车领域。从2002年起长安便开始了其对新能源技术的探索,先是用了两年时间进行原理验证,从2004年开始对整车的性能进行研究,包括优化整车布置、采集各个零部件、电机、电池等,对样车进行了多种试验,达到了一个工程化的完成阶段。到了2006年,终于实现了大规模的生产。随后2007年混合动力轿车“杰勋”的下线,被看做是长安自主研发新能源技术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目前,长安变绿的时间表已经排到了2020年。第一阶段是两年内所有自主品牌产品实现弱度混合动力,随后争取在10%左右的车型上使用中度和重度混合动力系统。10年后,争取纯动力车占所有产品的5%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呷哺呷哺还没走出瓶颈:人均142元的湊湊同店销售额下降,2023年亏损近2亿元
广汽2023年营收超1200亿,净利下降45%,总经理冯兴亚:价格战必须迎头痛击
招商证券靠投资及交易业务收入翻盘,同比暴增97%!2023年加大信息技术投入
遭阿里频繁减持,“同城货运第一股”6年亏损近50亿,创始人也辞任了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