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软着陆”的真义

2010-03-25 02:35:28
来源: 时代在线网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近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目前不宜轻言刺激政策的退出,但应积极着手研究。中国刺激政策的退出一定会根据世界和中国的情况择机决策,平稳退出,实现“软着陆”。

看得出,这是目前官方的主流态度。探讨刺激政策的退出,已经有较长一段时间,也是整个国际财经界都十分重视的议题。伴随着全球经济开始驱散金融危机的阴霾,这样的讨论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在主要经济体经济企稳之后,宏观刺激政策的继续发力,还日益引发人们对于未来价格稳定的担忧。

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自由资本主义的“大本营”美国,接连采取了诸多“非常规”的手段刺激经济,以应对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这场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欧洲央行亦是连续降息,欧元区主要经济体还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发展。欧美诸国的应对措施,对于抵抗这场危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得世界经济形势转好的速度,总体上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那么,对于欧美主要经济体来说,现在到了刺激政策该退出的时机了吗?总体上,在欧美经济、金融界精英看来,退出选择未能成为主流认识。原因在于,欧美经济的复苏,还处于初步及脆弱的状态。尽管通胀的阴影萦绕在很多人的心头,但是关于刺激政策“点刹车”的想法,依然少有市场。

从美国情况看,其刺激经济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还将延续。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罗默认为,美国的经济刺激计划会延续到2010年。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曾明确表示,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持续。同时,欧洲央行也表态,暂不会急于调整现行的紧急经济刺激措施。

与目前的全球经济形势相比,中国经济形势呈现出了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这主要体现在复苏的阶段性特征与未来形势的不确定上。这种相似性的出现,并不令人奇怪,毕竟,世界经济已越来越深入地融合到一起。

不过,与欧美经济体的主要刺激手段相比,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又有明显的区别。事实上,引发世界关注的4万亿元刺激计划,原本就是一套“组合拳”,是个一揽子方案。这个计划的政策目标,既有打“强心针”功能,服务于保增长的目的,又是着眼长远,立足扩大内需,促进结构调整。在此方案之外,中国政府推出的产业振兴规划等,同样也不是应对一时之需的举措。

从这些背景可以看出,论及中国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其实只是一个“虚拟”的概念而已。这些刺激方案的一揽子色彩,决定了未来政策只能动态调整,而非退出。其实,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讨论退出问题,也更多是从机制的建设角度,以消减市场对于未来通胀的隐忧。但是,中国经济的现状,以及财经政策的调整规律,都决定了“退出”的选择,并不适于当下。

当前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仍充满不确定性,内需的有效启动仍很艰难,以及产能过剩的问题短时间内难以解决—这种种因素,折射的是经济复苏“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的现实。决策层一再强调,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正是看到了经济复苏的背后,还有很多问题存在。如果忽视了这些问题,急于改变政策方向,经济复苏的成果未必能够得到保证。因此,当下问题的重点,不在于急着讨论退出,而是如何积极落实既定政策,将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将货币政策准确地限制在“适度宽松”的空间里。

当然,无论是财政政策,或是货币政策,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不会一成不变,但政策调整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未来的调整,也不会以“点刹车”的方式进行。政策可以动态调整,但这不同于所谓的“退出”。

说到底,中国经济的当务之急,须在保增长中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坚决抑制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大力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宏观政策重心从刺激总量增长转到优化结构,指向的是长远的未来。如此,中国经济才能真正实现“软着陆”。

作者系第一财经日报评论员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一季度营收、利润双降!西部证券去年净利润上涨超170%,分红超4亿元
A股惊现“最强幼儿园”:云南一幼儿园豪掷千万炒股,成九鼎投资前十股东
广弘控股年报出炉:食品主业同比增9.28%,以稳定分红践行市值管理
五一旅游业迎小高峰:北京某酒店价格上涨2倍,烟台因华晨宇演唱会火爆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