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个贷违规入市 深圳7银行被罚

2010-03-04 00:09:38
来源: 时代在线网

千万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深圳7家银行被通报批评。深圳银监局查处多家银行个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一事,引起银行业人士的强烈关注。

这是近年来深圳有关监管部门最为严厉的一次调查。时代周报记者33了解到,除了深圳外,北京等地的银监部门近期也将银行信贷资金的流向,作为检查的重点。

冰山一角

去年第四季度,深圳银监局对当地部分银行分支机构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进行调查,并对9家银行的信贷资金流向进行了抽查。

调查结果发现,在这次调查的930笔共16.92亿元贷款中,有21笔共1340万元信贷资金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流入股市;有7家银行的21家分支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个人消费信贷资金流入股市。这七家银行分别是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建设银行深圳分行、招商银行深圳分行、深发展深圳分行、广发行深圳分行、浦发银行深圳分行和深圳农村商业银行。

深圳银监局已经责令违规银行立即收回贷款,并要求深圳各家银行在3月底前对2009年末有余额的贷款资金流向进行逐笔自查,部分违规支行将被暂停办理个贷业务6个月。深圳银行业的自查自纠仍将继续,范围为20091231有余额的所有贷款。

 

“这次检查只是抽查,放眼到全国信贷市场,这也许只是冰山一角。”深圳一不愿具名的银行业人士说。  

违规途径

深圳一银行业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违规信贷21笔,共1340万元,则平均每笔贷款超过60万元,他认为通过个人房产抵押贷款途径变相获得资金入市的可能性较大。

时代周报记者通过深圳某股份制银行客服了解到,对于消费类贷款,银行为了确保专款专用,不会把钱直接打入借款客户的个人账户,但“贷款的各个环节都能掺水”,有些银行为了多放贷完成任务,对消费类贷款的用途并不多问,尤其是在去年贷款大开闸门的情况下。

据了解,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路径有不少,例如,有的贷款直接进入借款人的证券投资账户,有的贷款经提现后再存入证券投资账户,有的贷款则从借款人的亲属、朋友的账户过路后再转入证券投资账户等,最终均流入借款人本人的证券投资账户。

某银行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客户到银行申请消费类贷款一般要用房屋做抵押,虽然消费类贷款要指明消费用途,但是有个别银行并没有做好审核工作或者为了将款项贷出去也采取默许的态度。例如,借款人可以在银行申请一笔消费贷款向一商户购买某消费品,虽然银行放款是将款项直接打入商户的银行账户,但是实际的情况往往是商户和借款人是相识,资金到账后商户将款项转到借款人的第三方存款账户,信贷资金随即流入股市。

监控难题

对于此次抽查,深圳某股份制银行一分行高层表示,更多的只是给银行警示作用。他告诉记者,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太高了,因为银行个贷业务量巨大,而银行间借记卡账户信息并不联网,,增加了监管难度;另外,对于违规事实的认定难度较大,监管部门查处也较为棘手。对于违规事实的认定,深圳银监局相关人士并没有给出确定的答复。记者了解到,客户的“第三方存管账户的资金流动状况”与贷款数额的关系是界定的核心之一。

有个别银行为了规避监管部门的查处,甚至“指导”客户如何规避查处。据深圳某股份制银行一支行人士称,若想规避消费用途的查处,他们会告诉客户最好不要在贷款行开设第三方存管账户。由于各个银行间的借记卡信息并不联网,同时也没有权限去对非本行借记卡账户进行监管,因此对于贷后监管,该人士坦言,银行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来做这个事情。

一家股份制银行深圳分行风控人士说,银行要完全监控客户贷款用途,存在很大困难。时代周报记者调查发现,对于个贷资金的使用,如果不是直接转入客户的第三方存管账户,而是转到他行,银行与监管部门均无法监控。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这届年轻人对存钱“上头”:一边“抢”大额存单,一边砸钱囤黄金
1天6只基金发清盘预警!年内超100只基金陷清盘危机,权益类成“重灾区”
创始人家族放权,“奶茶第一股”香飘飘去年卖了36亿,销售费用为净利3倍
2024中关村论坛4月25日开幕,举行60场平行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等热点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