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求职记

2010-02-25 05:56:43
来源: 时代在线网

大年初八,年味还未散去,丁艳就从四川广安市的农村老家赶到县城。但她不是为了走亲访友,而是去实习单位工作—本市党报设在县委的报道组。

丁艳是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传媒专业的应届生。2006年,她从广安岳池县的一个小乡村考到北京,如今面对又一轮的就业潮,却离开了北京,回到家乡的县城。

实习之惑

丁艳是从2009年夏开始在北京找实习单位的。大四整一学年都没课,她希望能找一份和专业相关的实习工作,从而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然而她并不顺利。她想去报社实习,却错过了报名时期;向大型门户网站投简历,也因简历不够优秀未得到回应—她没有得过奖学金,不是班干部,也没有实习经验。最后,通过一位老师的介绍,丁艳进入一家体育杂志所在的出版公司实习。

进入公司后,丁艳发现自己无事可做,每天都处于“闲置”状态—没有老师带她,也没人给她布置任务。丁艳不甘心每天都这样,于是在20099月底,通过师兄的帮忙,她去了另一家体育杂志社。然而,由于这家杂志社刚做完有关全运会的一期刊物,杂志出版周期又比较长,丁艳再一次处于被“放养”的状态。

一个月的无所事事后,丁艳再也忍受不住了,她和一个编辑谈论了工作的情况。“编辑挺好的。”丁艳说,他立即把她介绍到了《网球天地》杂志社。然而丁艳又碰到了新的问题:她不懂网球,不懂规则;不知道有哪些赛事哪些明星。她必须从最基础的东西学起。

此时,丁艳的心态也开始起了变化。很多同学都找到了合适的实习单位,或在报社或在大型门户网站;而她,需要从头开始一项她并不了解的工作。更令她郁闷的是,她觉得在之前的实习中根本没有什么收获,而且不像有的同学,她没有实习工资和补贴。

又一个多月后,丁艳同总编辑谈起今后的发展,总编辑很明确地告诉她:杂志只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人。丁艳再次决定离开。今年1月初,丁艳收拾行囊,回到了四川老家岳池县。

专业之困

丁艳从未想过会去北京体育大学读体育传媒专业,这个志愿,是高中时期的班主任建议她填的。

她高考时的分数,只比一本线高6分。这个不算很好的成绩,却是学校最好的文科班上的第三名。家里人当时也为她高兴,尽管他们都对学校和专业一无所知,但去首都念一所一本学校,终归令他们为之骄傲。这在丁艳家所在的乡村极为少见。

丁艳家境并不好,父母都是农民,为了她和妹妹的学费,选择了双双外出打工。父母对她没有具体要求,只说,要想不当农民,就要好好念书。事实上,丁艳也从来没让他们失望过。

大学的生活让丁艳开始了解体育,了解传媒。她买相关的报纸杂志来看,开始期待自己在传媒行业的工作。而习惯了北京的大城市生活,再加上北京在全国处于领先的传媒产业,她也希望毕业后留在北京。

但新闻专业在近几年一直下滑的就业率无法让她乐观:全国新闻专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新闻方面的职位需求却没有增加,而媒体单位也不局限于选择新闻专业的人才。

无论去报社还是网站,丁艳留下来的希望都非常渺茫。她考虑过转行,可是,对方开出的工资根本不够她在北京的生活。就业方向较窄,学校的限制和自身经验的缺乏让她感觉自己离媒体、离北京越来越远。

回家后的丁艳在市党报的县委报道组找到了一份实习工作,基本上每天都有任务,出去采访,回来写稿,编辑再改稿。丁艳开始喜欢这种状态,而报社似乎也有意让她留下来。

只是小城没有北京的繁华,报社也没有京城媒体圈那样的竞争和眼界,丁艳必须作出选择:倘若留在北京,多半没有在平面媒体工作的机会;而要在媒体做记者,也许不得不放弃北京。

她说,可能会在报社留下。小城物价低,记者的待遇在家乡已是不错。而父母打工挣的钱都供她念了大学,她还有妹妹在读高中,正需要用钱。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对标华为车BU!亿咖通加速掘金万亿汽车智能化市场
小赢公益新里程:深化乡村阅读,落地寻乌首座乡村学校图书馆
老工业城市组团到广东,他们想学什么?
千亿有色龙头资产腾挪!多年未分红,负债超70%,中铜资源股权遭中国铝业清空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