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医疗联合的上海试验

2010-02-25 05:57:35
来源: 时代在线网

去年4月,中国新一轮医疗改革方案敲定,提出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而今医改临近“中考”,改革也即将进入“攻坚战”阶段,触及医改最为关键的部分—公立医院改革。已在全国率先实现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的上海,正在研制中的新医改方案,也将对此作出有益探索。

一个区域医疗联合体的设想

去年5月,由复旦、交大两所高校和上海社科院分别起草的上海医改方案,进入总结汇报及最后调研阶段,其后将由上海市卫生局整合提炼形成最终方案。至今,最终方案尚未出台。不过,据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学者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教师张录法推测,建立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龙头、整合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纵向区域医疗卫生联合体,应已达成共识,将在最终方案中有所体现。

事实上,在去年218日召开的上海卫生工作会议上已传出消息,上海将把建设区域性医疗卫生联合体作为医改的一个突破口。2010年上海“两会”上,韩正市长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指出,将稳步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试点。

优质医疗资源相对集中的上海,不少临床医学中心的实力在全国首屈一指,社区和二级医疗机构却相对弱势。建立纵向区域医疗联合体,“主要是考虑提高区域优质卫生资源的整体利用效能”,参与上海医改方案相关工作的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前司长蔡仁华表示,卫生部当年也曾讨论过纵向医疗联合体的构建。

浦东新区外高桥功能区医疗联合体的探索,则被认为是上海发展纵向区域医疗卫生联合体的第一步。2005年底,外高桥区域内的二级医院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联合附近高桥、高东、高行、凌桥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外高桥功能区医疗联合体”。在联合体内,通过双向转诊、先进医疗设施共享、互为确认检查项目等形式进行多元合作,并试行医药分开,实行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20084月,联合体管理委员会成立,基本实现了联合体框架下党务、行政、业务的统一管理。

联合体引导患者求诊“重心下沉”的效果很快彰显,四家社区医院门急诊人次显著增长,2008年比上一年同期增长23%。蔡仁华表示,纵向医疗卫生联合体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是医改的一个正确方向,但还需要健全医保支付、转诊系统等配套制度。

上海在市2009年卫生工作会议上,确立了居民选择联合体定点就医,医保以联合体为单位按定点人数总额预付等综合改革措施。其后,外高桥医疗卫生联合体管委会尝试在联合体内实行医保预付制,按照区域医保人口统一发放医保额度,实行统筹管理与调控。

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确认了这一改革设想。

整合尚未彻底形成

这样的联合也延伸至三级医院。

2008年底,上海启动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一轮医疗资源布局调整,浦东、闵行、南汇、宝山、嘉定5个区分别引入5家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崇明、青浦、奉贤等3个区县的中心医院评审通过后提升等级为三级医院。

“不过,现在已经形成的一些区域医疗联合体,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形式上的联合,真正的整合尚未彻底形成。”张录法说,“由于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限制,在联合体内,人、财、物的自由流动还远未形成,用人的权力、用钱的权力都不属于一个部门管,多头管理造成了流动壁垒。因此,医疗联合体要切实生效不仅在于公立医院的改革,它与行政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息息相关。”

复旦、交大版医改方案,便提出了在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组建医疗集团。集团既包括各个层级的医院,也包括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集团内部实行理事会制度,集团之间则相互展开竞争和业务合作。根据方案,若上海组建医疗集团的方案获得认可,将由复旦、同济、上海交大几所高校牵头组建。

“理事会制度会赋予医疗集团较多的管理自主权。如果各方能够各司其职,由有‘医疗国资委’之称的上海申康医院管理中心来监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卫生局进行行业管理,比如医疗机构准入、医疗质量、医院服务等方面的监管,体制上会比较顺畅。”张录法说。

公立医院改革拉开序幕

在优化配置医疗资源的同时,医改也正步入“深水区”,触及公立医院改革这一最难撼动的部分。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是上海市市长韩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上海医改方向。

管办分开和改革补偿机制,普遍被认为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两大难点,取消药品加成也成为媒体关注的主要焦点。然而,根据22国务院通过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主要依靠政府补助和服务收费来形成的新补偿机制,又是否能填补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的损失?

事实上,在对基本药物零差率的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补贴的过程中,政府补助已呈不堪重负之势。在地方财政压力之下,财政部已在酝酿由财政部门单一补偿改为财政部门和医保基金多头补偿。

对上海公立医院的改革,上海社科院的意见是向药品流通环节要补偿。将三级医院的药事服务外包,由医保机构代表所有参保人,与一级批发商甚至和药厂直接谈判,这样可省下一大笔流通环节的费用,用于补偿三级医院。

复旦—交大版方案提出的对策是“以商补公”,即让公立三级医院开展一部分非公共品的高端医疗服务,比如医学康复、高档护理等,用这些高利润业务来补贴提供医疗公共品的收入不足。对此建议,也有人持保留态度:“如果开了口子,很难控制医院逐利冲动。”

“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大家都搞错了改革的方向。公立医院的改革,并不是靠取消药品加成来完成的。这个药品加成其实并没有取消,只是从病人身上转移到了政府的身上。这样的改革本质上是政府增加了一道管理环节。实际上,少管才是硬道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说。

在顾昕看来,医保经办机构和医药服务方之间的付费方式改革才是医改的核心。“这在国家医改方案和公立医院改革方案中都有,只是大家都忽略了。医保经办机构其实是参保者的经纪人,就像买衣服一样,卖方有没有加价15%,根本不需要买方来管,买方要管的只是谈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价格。医保机构是代表参保者的利益向医疗机构团购医疗服务,要团购就要跟人家谈判,争取更好的付费方式。有了好的付费方式,自然会有合理的价格,问题就解决了。政府部门完全没必要用财政来为公立医院托盘,只需把医保的事做好就行了。”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剑指3400亿锂电新局,外来巨头抢滩“亚洲锂都”:与“地头蛇”争锋,谁将胜出?
黄光裕仍在自救,国美零售2023年亏损100亿元,拟成立新国美电器
偏离主业还是打辅助?中国信达2023年不良资产结构大调整,金融业务占比上升
近10年重大创新!隆基绿能发布新硅片产品,“卷”技术破局光伏硅片价格战?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