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藏书楼之忆

2009-12-03 06:12:38
来源: 时代在线网

已经记不起最早踏进上海徐家汇藏书楼的日期了,这也难怪,三十多年前的事,怎么可能记得一清二楚?虽然有人禀赋惊人的记忆力,我却没有,没有就没有。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我真切地记得为什么会与这所于我而言是有特殊意义的四层小楼结下不解之缘。

与毗邻的尖塔高耸的徐家汇大教堂相比,藏书楼只能算作小楼,而且它原本是隶属于大教堂的,是教会图书馆,只是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才成为上海图书馆的一部分,以收藏1949年以前出版的中外文图书、报刊而遐迩闻名。197610月以后,我参加了《鲁迅全集》书信部分的注释工作,到藏书楼查阅上个世纪30年代的报刊就成了我每周必做的功课。

那时进藏书楼可不是闹着玩的,是必须要有单位介绍信的。注释《鲁迅全集》虽还不是金字招牌,倒也畅通无阻。底层的阅览室古色古香,长形的深褐色阅览桌别的图书馆很少见到,灯光柔和,气氛安静,往往安静得只能听见读者翻阅旧报纸纸页的窸窸声,旧报刊的纸张发黄发脆,翻阅之后往往留下一小丛纸屑。我每天早上八时半进藏书楼,埋头苦读、摘抄,到下午四时半走出藏书楼时,已是夕阳西下时分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精彩画卷就这样慢慢地在我眼前展开、鲜活。

在藏书楼阅览,心情最紧张的是填写了索书单,等待工作人员取出报刊那段时间,因为也许得到的回答是令我失望的“没有” !最高兴的当然莫过于意外地发现了作家逸文的那些时刻。当在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国光》上找出张爱玲中学时的习作时,我兴奋得快要跳起来了!时间长了,与藏书楼的工作人员熟络起来,可以聊聊天开开玩笑,有的后来还成为志同道合的挚友。随着时光的流逝,有几位给过我帮助的工作人员已经谢世了,思之怆然。

藏书楼中午一小时的休息时间经常是这样打发的,到附近的大街小巷寻找小吃果腹。那时小吃摊也真多,牛肉汤面(不是现在千篇一律的兰州拉面)、阳春面、羌饼或老虎脚爪加油豆腐粉丝汤……现在回想起来仍馋涎欲滴!那时的徐家汇像个小市镇,根本不能与今天的高楼林立、喧闹繁华相比,饭后在街头散散步,有时踱进现在已不知去向的徐家汇新华书店转一圈,也是不错的调节。

而今徐家汇藏书楼已经修缮一新,专门收藏珍稀的外文书刊。一年多前去藏书楼参观友人画展,发现熟悉的底层阅览室已经改为展览厅,不免若有所失。但转而一想,藏书楼不是仍然屹立在那里吗?它在我心目中永远是生命里一段重要而美好的时光,大可不必再怀旧伤感了。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黄光裕仍在自救,国美零售2023年亏损100亿元,拟成立新国美电器
偏离主业还是打辅助?中国信达2023年不良资产结构大调整,金融业务占比上升
近10年重大创新!隆基绿能发布新硅片产品,“卷”技术破局光伏硅片价格战?
销售通宵接单、提车要等2个月?小米汽车售价21.59万元起,雷军:成本真的很高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