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与美国总统对话

2009-11-19 04:33:47
来源: 时代在线网

1116日中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中国的第一个公开活动─与中国青年对话─在上海举行。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交流活动采用了“town-hall meeting”的形式,通常指一种非正式的市民会议、座谈会等。一般而言,规模不会太大,话题宽泛自由,气氛也比较轻松。

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在致辞时表示:“这种形式的活动在中国没有先例。”实际上,1998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夫妇曾在上海图书馆举行过一次“town-hall meeting”,只不过那一次规模很小,只邀请了10位嘉宾。

据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强介绍说,美国总统历来有把青年人作为对话对象的传统,他们认为青年人是一类最佳的沟通对象,而“town-hall meeting”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沟通方式。

友好的现场

对话现场位于上海科技馆顶层的圆形报告厅中。“会场布置得很有特色。”一位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的复旦大学学生说。据他介绍,四周设置了阶梯坐席,中间是演讲台。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过去,奥巴马的身后都是青年学生。

据记者了解,曾有三处候选会场选址供美方挑选,分别为上海科技馆、光大会展中心和复旦大学。而在复旦大学一地,美方也曾考察了新江湾校区、本部的美国研究中心及光华楼三处场馆。出于安保方面的考虑,美方最终选择了上海科技馆。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上海市八所高校的400多位大学生成为此次对话的对象。绝大多数大学生均以正装出席,男生多着西装,女生多着搭配长裤的外套。

1116日早上9,复旦大学的150余位学生和青年教师乘坐四辆大客车前往上海科技馆。每位学生持邀请函、身份证和学生证进入场馆,钥匙、手机等金属及电子物品均不准携带入内。为了使等待不致过于漫长,候场期间,学生们被安排观看了一场3D电影。

交流活动比原定时间略有推迟。直到中午1258分,奥巴马才进入对话现场。在15分钟的开场演讲后,奥巴马拿起话筒扮演起“脱口秀”主持人的角色:“这位小女孩,你来开始吧。请等一下,我给你话筒。”

“我叫陈曦,我是复旦大学的学生,上海和芝加哥从1985年开始就是姐妹城市……”复旦大学社会学专业2006级本科生陈曦成为提问的第一人。

最后一位提问者同样来自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邓贝西代表中国的青年网民向奥巴马提了关于美国的阿富汗反恐战略的问题。

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奥巴马回答了来自现场和网络的8个问题。下午209分,对话结束。奥巴马在离场时和尽可能多的听众握了手,大厅里回响着钢琴协奏曲和同学们的掌声。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张家栋作为青年教师参与了此次交流。他认为,“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交流”。上海是奥巴马访华的第一站,与青年对话又是第一个公开活动,更适合体现出这种友善的气氛。

在信强看来,这是一个双方都能满意的结果。奥巴马在交流中向中国青年传递了他的理念、价值观,而现场学生也表现得极为热情,非常踊跃地提问。“这种目的相当意义上是达到了”。他说。

认真准备的问题 

但从一个国际关系学者的专业角度来看,张家栋认为这次交流留下了不少的遗憾。真正的“town-hall meeting”比较注重双方的互动,而此次对话实际只有学生提问,然后奥巴马来回答,是一种单向的传播。而学生们的问题也不够犀利,略嫌软、平。

在互联网上,对话现场学生们的表现成为一个讨论的热点,网友们的板砖与口水四起。有好事者甚至将其中几位同学的姓名、身份进行“人肉搜索”。

对话结束后,第一个提问的陈曦成为诸多媒体的采访对象。在她的家乡,《绍兴日报》也对这位同学的经历、成绩进行了报道。一些亲朋好友也纷纷打来电话向她祝贺。

陈曦的座位在演讲台的正前方,靠近奥巴马。此前,她设计了很多问题,有经济的、政治的、生活的等。按照她的最初设想,如果在前面提问,就问些比较委婉的问题,如果在中间或后面,就问严肃的问题。

陈曦第一次举手就获得了提问机会。“为了营造一个比较友好的氛围。”她把奥巴马的家乡芝加哥与上海联系在一起,问了一个“软性”的问题。这一策略也得到了张家栋的认可。他认为这个问题与现实相关,也有发挥的空间。这种温和体现了中国人的待客之道。

据陈曦介绍,她一直对政治很感兴趣,对很多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得知这次活动后,她就主动报了名,“对这个活动比较感兴趣,机会也很难得”。

此次复旦大学参加交流的学生以像陈曦这样的文科院系学生为主,比如另外两名获得提问机会的同学一位来自管理学院,一位来自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虽然在复旦大学的日月光华BBS上,有同学抱怨说,自己对该活动毫不知情,学生干部占据了多数名额。但据复旦大学一位辅导员介绍,他所在的学院共有16名学生参加了交流,研究生占多数。人选一般由各年级的辅导员推荐。选择的标准为英语水平较好,对中美关系感兴趣,最重要的一条是“政治上可靠”。他表示:“从学生构成上来看,学生干部占据了其中的一定数量,但更多的还是普通学生。”

据多名参与对话的学生向时代周报证实,他们的问题全是由自己提出,并无人代拟,只是要经过一定程度的筛选,去除一些大而不当或者不适宜的问题。“比如有同学问,奥巴马对上海青年的印象如何?他刚刚来,怎么可能会有印象?”一位辅导员表示。

据记者了解,由于是一次相当高规格的“国事外交”,此事在相当长时间内是非常保密的。辅导员在通知时并不透露具体意图,而是说有一次外事活动,问其是否愿意参加。入选的同学也被要求保守秘密。一位参加的同学透露说,她在1110接到通知,两天后去参加培训才知道要参加与奥巴马的对话。

复旦大学曾对入选学生进行了两次培训。一次由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资深美国问题学者倪世雄讲解一些有关中美关系的基本知识。另外一次则是1116日早上,由专人介绍一些外交礼仪。

在本次对话中,复旦大学有三名学生获得了提问的机会,居各校之首。尽管提问者都是由奥巴马随机选择,但各个学校的同学并没有集中坐在一起。即使一个院系的代表,也不会集中在一起,而是散落在演讲台的四周。

在学生之外,复旦大学还有十多位青年教师参加了交流。一位带队青年教师表示,对话主要依靠同学们现场发挥,但在“town- hall meeting”对话中,奥巴马或许会对同学提问,老师的职责就是在学生表现不佳时,尽可能不致冷场。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普源精电研发总经理离职,理财收益接近营业利润一半
中信证券、海通证券被立案,祸起中核钛白巨额定增
清华系大模型蛰伏五周年:1位先锋串起半部创业史,3个校友争“一哥”
承德露露依赖单一产品、北方市场,毛利率3连降,将针对南方市场做特定研发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