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建交:小球转动大球

2019-08-14 16:30:44
来源: 时代在线

1970年8月,在红卫兵喧嚣的海洋里,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再次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崇拜者们的欢呼。那年,他已经78岁,但外表比他的实际年龄年轻得多。在纪录片的画面上,他笑容灿烂,绿色的军装紧紧裹着他高大的身躯,而身旁则站着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诺。正是他,一位美国的新闻记者,在30多年前采访了延安,第一次将山沟里的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介绍给了全世界。在后来的回忆录里,斯诺说当他与毛泽东肩并肩地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之时,面对汹涌的人群,他感到一阵眩晕,而毛主席则对他说:“我欢迎尼克松上台,他如果想到北京来,你就捎个信,叫他偷偷地,不要公开,坐上一架飞机就可以来嘛。”同世界上头号帝国主义国家握手言和?对于毛泽东这样一个“反帝国主义的大无畏战士”来说,并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

中国战略转折

事实上,中美之间曾有过一段蜜月期,在二战中中美两国并肩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并最终于19458月取得胜利。然而,在战后不久,国共合作破裂,爆发了全面内战。杜鲁门政府选择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中共终于取得了夺取政权的成功。而就在毛泽东即将宣布成立新中国的前夕,美国国务院却发表了语调感伤的“白皮书”,痛述美国失去中国的缘由,而毛泽东则发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予以回应。从此,中美两国彼此不再来往。

对此,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哈里·哈丁(Harry Harding)在《脆弱的中美关系》一书中遗憾地写道:“在此之前(中美缓和之前),美国登月的人数比获得美国政府批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访问的人数还要多。”尽管,这样的话有些夸张,但却也是当时中美关系的一种真实写照。

然而,时光飞逝,国际风云变幻。

到上世纪70年代初,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中国,面临着山穷水尽的境地。曾经的苏联“老大哥”也在珍宝岛与中国兵戎相见,在中共眼里,苏联已经彻头彻尾地堕落为一个修正主义国家。

顿时,中国的外交陷入了困境。

作为回应,毛泽东提出了反帝反修“两条战线”的思想,并声称要“两个拳头打人”,同时与世界两个最强大的国家为敌。与此同时,由于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文革”的狂飙,更将中国外交的孤立局面推到了极端,连毛泽东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现在孤立了,没有人理我们了。”

更为严峻的是,苏联军方的强硬派甚至主张动用部署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几百万吨级的核弹头,对中国军事政治的重要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并声称要“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的威胁”。一时间,中苏边境战云密布,两个共产党大国的关系已经恶化到爆发全面核战争的边缘。

毁灭还是生存?对中国来说是个问题。不过,就在这一刻,毛泽东显示了他作为一个战略家的远见和智慧。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中苏发生交战了,给美国人出了个题目,好做文章了。”

不仅如此,毛泽东还招来了在“文化大革命”中已经靠边站的四位元帅—陈毅、叶剑英、徐向前和聂荣臻,安排他们研究国际战略问题。几个月之后,老帅们正式给中央提出了研究报告,并判定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反华大战不致轻易发生,并建议重开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以牵制苏联。

就这样,中国战略的大转折正式拉开了帏幕。

中美逐渐接近

然而,就在中苏交恶的时候,在万里之外的地球另一边,为越南战争泥潭所困的美国的日子也不好过。同时,在美苏争霸的战场上,美国也渐渐处于下风,呈现“苏攻美守”的不利局面。不过,幸运的是,美国并没有忽视珍宝岛冲突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后来,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写道:“在苏联和中国军队在西伯利亚冻土地带爆发冲突的时候,一切朦胧都消失了,我们毫不犹豫地走向世界外交的重大变化。”

与此同时,美国所面对的一切,也都被中国政府看在眼里。在毛泽东的指示下,《人民日报》在全文发表了尼克松的就职演说,而就在这份演讲中,尼克松就表示:“一个民族,不管其人口多少,都不能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中。”而作为回应,,《人民日报》也照例在报眼位置刊登了一则“毛主席语录”—“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

相对于中国人的含蓄,美国人的表达方式则显得更加直截了当。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尼克松说:“如果说在我去世之前有什么事还必须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

事实上,从1969年底开始,中美之间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相互试探,寻找打破坚冰的道路。终于,在19713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美之间开始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那是世乒赛开始的第二天下午,一名19岁美国选手格伦·科恩在练习结束之后,“糊里糊涂”地搭上了中国乒乓球队的大轿车。对于突然上来一个美国人,满车的中国运动员惊讶得说不出话来。然而,作为其中一员的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心里却并不平静,他的脑海里响起了临行前周恩来总理特意嘱咐过的话语,这次比赛要贯彻“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

想到这里,庄则栋决定走上前去会会这位美国朋友。他从手提包里挑了件纪念品—一块多长的黄山织锦,送给这位美国运动员说:“虽然美国政府对中国人民不友好,但是美国人民都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为了表达我们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的友谊,我送你一个礼物作纪念。”

十分钟之后,当汽车到达体育馆时,庄则栋和科恩则一下子就成了世界记者的关注焦点。就这样,一场举世闻名的“乒乓外交”便不期而至地发生了!

果然,第二天的日本三大报纸《读卖新闻》、《每日新闻》、《朝日新闻》都在头版头条,用通栏标题刊载了来自中美两国的运动员握手交谈的新闻,其中一篇文章的标题更是出语惊人—《中美接近》。

如果说,两国运动员的接触是一次偶然“搭错车”的话,但余下的行为就是中美两国有意为之了。,中国外交部以及国家体委就是否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问题向中央请示。然而,一连几天都没有批示。

,报告被送给毛泽东,但文件当天便被退走。据毛泽东当时的保健护士君回忆,当文件退走之后,毛泽东便心事重重,忐忑不安。大约在晚上十一点多,毛泽东提前吃了安眠药要睡觉。由于安眠药的作用,毛泽东已经困极了,他趴在桌子上似乎要昏昏欲睡了。但他突然说话了,嘟嘟哝哝。君听了半天才听清,毛泽东要让她给外交部的王海容打电话— “邀请美国队访华。”

然而,这一下子可给年轻的护士出了个难题。因为毛泽东平时有言在先:他吃过安眠药以后讲的话不算数。君心里暗自嘀咕,万一“假传圣旨”,岂不闯下大祸?于是,她决定再核实一下。毛泽东又一字一句,断断续续、慢慢吞吞地把刚才讲的话重复了一遍。君还是不敢肯定,反问他:“主席,白天退给外交部的文件不是已经办完了吗?你亲自圈阅的,不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了。怎么现在又提出邀请了呢?你都吃过安眠药了,你说的话算数吗?”

“赶快办,要来不及了。”毛泽君一挥手,语气很肯定。

事实上,当时世乒赛即将闭幕,真的是有些来不及了。于是,周恩来决定立则将这一指示用越洋电话传过去,并在事后还特地在国家体委接待美国乒乓球队的请示报告上注明:“遵主席指示,改正原批件,这次就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来访。”

一时间,全世界都被这个白色的银球震动了。从此,“小球转动大球”,成了一个外交史上的神话。

跨过大洋的握手

然而,“乒乓外交”不管如何的成功,也不过是民间外交而已,要让中美关系恢复正常化,则必须走官方渠道。可是,两国之间已经有太多的隔阂,这一切又谈何容易!

不过,在,在中国的友好邻邦巴基斯坦总统的襄助下,则上演了一幕日后被载入外交史的精彩政治剧。按事先的安排,在基辛格访问巴基斯坦的时候,将出席巴方主办的招待晚宴。当时,巴基斯坦正流行痢疾,突然基辛格出现了肚子疼的症状。于是,巴总统叶海亚马上高声宣布,因为伊斯兰堡太热,基辛格应该到靠近群山的总统别墅休养。而基辛格的演技也不错,自始至终都一直面露痛苦状。

第二天上午,天刚刚亮,一列国宾车队就开过巴基斯坦首都的几个主要街道,朝北部山区开去,车队上挂着巴美两国国旗,而关注基辛格病情的记者都以为他真的去休养了,岂不知此时的基辛格已在万里云端—在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的安排下,他乘一架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专机正秘密靠近北京。

当天下午,在基辛格到达北京几个小时之后,周恩来便接见了他。后来在回忆录中,基辛格说与周恩来的初次会面,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周恩来外弛内张的神情、钢铁般的自制力使举座注目。”,就在基辛格离开中国前几个小时,中美双方就尼克松访华问题达成一致意见。3天之后,中国和美国同时宣布了一个声明—美国总统尼克松将于19725月前应邀访问中国。

经过半年的准备时间之后,,世人期待的改变世界历史的一天终于到来。在接近中午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夫人在国务卿威廉·罗杰斯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的陪同下,乘坐专机抵达北京。在热烈的掌声中,尼克松伉俪走下飞机,并与中国总理周恩来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镜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瞬间!

一个星期之后,中美两国政府领导人在上海发表了举世瞩目的《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从而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投行营收占比仅4%,信达证券“另类投行”成色不足!未来或需逐步脱离AMC的庇荫
“第一物企”碧桂园服务遇盈利大考:收并购不及预期,疯狂买买买拖累利润
“六边形战士”中海走出独立行情
2023年民航复苏与盈利困局:国有三大航亏134亿,东航航空运输毛利率尚未转正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