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条”新政拯救中小企业

2009-09-24 05:32:22
来源: 时代在线网
9月2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8大方面具有突破性的意见,为中小企业迎战金融危机提振信心。《意见》指出,中小企业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融资难、担保难、企业负担重等等。因此必须加大信贷、财税等扶持力度,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

国务院发文,在财税扶持、信贷融资、结构调整等方面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以期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此番经济危机袭来,政府首次针对以私营经济为主题的中小企业出台利好政策。

但这只是中国庞大私营经济重振计划的一部分。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这些操作性政策可望陆续推出。这当中还将包括由央行、银监会制定的融资政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促进民间资本进入市政领域的相关规定等。

此外,除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贷款外,政府可能还将允许私人企业进入国企主导的行业,如基础工业、基建设施、银行和保险业、教育、文化、医疗及公共服务业。

4年后重提“非公”

922日晚,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称,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中央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大财税、信贷等扶持力度,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积极变化,但发展形势依然严峻。

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方面,《意见》特别强调,全面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挥信用信息服务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知情者说,从内容上看,这《意见》是国务院即将推出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政策中的一部分。

发改委起草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共有“20条”(下简称20条),背景是脱胎于4年前的国务院“非公36条”。此前有官员称,“非公36条”出台已经4年,“20条”意见将力求在一些具体的政策方面打开突破口。

“非公36条”指的是《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在2005年,国务院便曾极其高调地发布了这一方案,以促进私营经济的发展。这是建国以来第一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府文件,被誉为民营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但未见有多少具体行动。

200510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成思危曾直言,“非公36条”的落实“不尽如人意”。

对于政府重提振兴私营企业(非公),专家们认为,切实降低民营资本参与产业振兴的准入门槛,消除对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歧视,是中国经济能够持续振兴的关键环节。一段时间以来,随着中央4万亿元经济刺激方案的成效逐渐消退,外界对经济前景的忧虑与日俱增。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杰认为,如果民间投资接棒存在问题的话,将影响下一阶段经济的持续发展。

融资难有望缓解

最近几年,对中国民营企业而言,歧视虽然逐年减弱,但在市场准入、银行和证券市场融资、税收制度等多方面又遭遇了新的难题。

实际上,“非公经济36条”公布4年来,虽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但是客观地看,很多领域仍然存在所谓 “玻璃墙”现象,民营企业不得其门而入,尤其是在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

全国工商联的新近调查显示,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中,行业限制仍然很大,特别是在铁路、电力、石油、电信、民航等国有垄断行业。

此外,国有资本存在“与民争利”的现象。尽管有些领域没有明文规定民营企业不得控股,但由于行政部门或国有企业既得利益的存在,民营企业的投资面临着要么放弃控股权、要么收购承包权的两难抉择。

分析者指出,中国受金融危机影响最轻,但在宏观政策上国家却加大了投资,进一步加大了投资对消费的比重;国进民退,民间投资受到排挤,国有大企业和政府进一步控制了经济。

特别是一段时期以来,一些省份,在能源重化工等领域的重新国有化正呈风起云涌之势。

对此,中国私营企业研究会会长保育钧认为,民营经济尤其是很多中小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保就业、保民生具有重大意义。毕竟,民营企业提供了大部分就业岗位,解决了绝大部分劳动者的就业问题。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保就业、保稳定,首先要保民营企业中的中小企业。

对此,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表示,国有经济、外资经济都享有一系列优惠,唯独民营经济没有享受应有的平等待遇。所以工商联不断呼吁,政府应专门为中小企业量身订做税收和服务政策,而最近国务院正在专门开会讨论了这个问题;此外,工商联持续设法缓解民营经济尤其是小企业面临的资金瓶颈、行业门槛等问题。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表示,全国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已经出现“国进民退”现象,并认为相关方面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黄孟复认为,简单地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中心,对企业进行“合并同类项”的兼并重组,是不现实的做法。

但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进民退”成为中国地方经济主管部门的路径选择。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2023年18家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下降,平安银行、招行和郑州银行降幅列前三
去年净赚6200万港元,上市6年扭亏为盈,希玛眼科林顺潮:不会放弃好的扩张机会
除了减重还能增肌?减肥药新靶点浮出水面,来凯医药股价坐上“过山车”
技术路线再起争端!文心一言用户破2亿,百度李彦宏:开源模型会越来越落后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