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黄建新:《建国大业》空前绝后

2009-09-03 09:02:35
来源: 时代在线网
即将在9月17日全国公映的建国六十周年献礼片《建国大业》,以其83名“腕级明星”、170多位知名演员争相参演的创纪录阵容,在2009年一直活跃于公众视线之中。不久前爆出的明星国籍质疑,更让电影的新闻沸沸扬扬。两名联合导演之一的黄建新,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对这部因为各种原因受到关注的“主旋律大片”的台前幕后,做了一次彻底的“解密”。

不久前《建国大业》剧组在广州给赞助商放了一次片花,结束后现场500人起立鼓掌。“我听说后就惊了,怎么人们就激动到站起来鼓掌呢?”这让从2月份开始每天工作到凌晨四五点的黄建新颇感欣慰。917全国公映的日子一天天近了,他对票房的信心悄悄由最初的8000万上升到1亿:“现在很多人跑来棚里看,都觉得剧情很紧张,看得眼花缭乱,挺有吸引力。”

毫无疑问,《建国大业》将创造如下纪录:史上最高票房的献礼片和史上最牛最长的演员表。唯一悬念是它能否获得口碑丰收?针对时下的“台湾放映”、“演员国籍”等热点问题,正紧张做后期的黄建新接受时代周报专访时,逐一回应并解密电影:“《建国大业》不是宣传片,它空前绝后,不可复制。”

老同学联手:

拍摄只用了一个多月

《建国大业》各部分时间以倒计时计算:去年11月剧本出炉,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20091月定稿。拍摄用了一个多月,后期做了五六个月,主要时间花在特技上,为真实复原1945-1949年的时代风貌,画面上所有现代痕迹都要用特技抹去,一个镜头常常需要10个人花费20天。为了按时公映,韩三平(中影集团副董事长、《建国大业》总导演)与黄建新,这对北影83级导演进修班的支部书记和班长又一次并肩在一起。

时代周报:《建国大业》主要讲的是什么故事?

黄建新:《建国大业》是为建国60周年指定由中影制作的一部献礼片,以1945年到1949年为历史背景,包括民主联合政府破裂、国共内战、政治协商会议以及新中国筹备建立的全过程。

时代周报:韩三平是怎么找到你来拍这个电影?

黄建新:当时我正在香港开两年一次的三地导演会,开得正热闹,就接到老韩一个电话,说有急事快回来;我没管他,又跟陈可辛飞到成都去请在那儿拍戏的王学圻演《十月围城》,结果老韩又给我打电话,问“你怎么还不回来”?结果一下飞机就被他拉到办公室去,说时间紧张,要让我拍《建国大业》。之前我的电影算是主流电影里非主流的,我就问你真想好了让我来?他说想好了。不过我和韩三平读北影导演进修班时同班,互相非常知底,而且我们在很多观点上很相近,做事方式也很相近。

时代周报:作为总导演,韩三平是不是主要负责把控,实际拍摄很少?

黄建新:大家都以为总导演不管事,其实我们更像是“联合导演”,他只要有时间,就会到现场去拍一些戏。在上海拍的时候老韩一直都在,只离开过两次,在现场我们都是一起坐在电视机前头。他毕竟是一个集团的老总,总有一些不由得他控制的事情,可只要有可能,他绝大多数都会在棚里,刚才还打电话跟我说今天有事来不了,明天10点再过来。

时代周报:你们是怎么分工的?

黄建新:我们都是导演系的学生,他拍过这类大片而我没有,所以好多时候能扬长避短。他拍起来比我宏观,可以到更高层面去谈他的感想,把这部戏拍得更大气,我更擅长的是在大局里头去抓那些细腻的细节表现。看电影你们就能感觉到,那些很大很大的场面是电影的主体结构、是背景,更多时候则是这些人物瞬间的感觉。比如长江失守后,蒋介石送走前来汇报的陈诚,汽车一走他一屁股就坐在地上了;还有淮海战役胜利后,毛主席喝醉酒了,靠在墙上像孩子一样灿烂地笑,连扭秧歌的音乐都是浪漫的三拍子节奏。

时代周报:所以《建国大业》不像我们概念里有主旋律电影的那些大仗场面?

黄建新:那些场面也有,但有很多是直接选用了历史画面,特技的主要用途是把过去复原,现在除非你憋在房子里拍室内,只要一出门,随便镜头一架,你看吧,一个镇子就都进来了。为了把画面的现代痕迹都抹去,一个镜头就得10个人工作20多天。

全民总动员:

就是要感谢全社会

如此超正常的拍摄,《建国大业》的投资预算却只有3000多万,从地方到中央一路的拍摄场所支持,从成龙、李连杰到大学生群众争先恐后要露脸,为共和国60周年献礼的大前提,使得面对电影市场经济的“灰太狼”,《建国大业》成了无往不胜的“喜羊羊”,黄建新说“这部电影的拍摄是空前的快乐,大家都很轻松”。

时代周报:据说陈可辛打电话给你说,一部《建国大业》用完了他一辈子想用的演员。为什么选择这么多明星加盟?

黄建新:没有这么多明星,规定时间内真拍不完。举个例子,电影里那么多角色就算我只定80多个主要角色,每个角色副导演只提供五个候选人试镜,你告诉我需要多长时间?我每天试5个演员,要试多少天?可是等我进入到要开拍的时候只剩下16天了!用明星,因为明星都是好演员,他来演戏你根本不用担心演不好,用好演员会让你很轻松。

时代周报:一般都是提前多少时间联系明星?有没有今天通知明天就要他们过来?

黄建新:至少也得一个星期以前要敲定,人家剧组再支持你不能说停就停啊。像陈坤的拍摄比原定又多了一两场戏,《花木兰》剧组就专门停过一天。张国立跟我算了次账,说拍《建国大业》让他自己的剧组足足停了9天,他逗我说要索赔,索赔1块钱……这个电影就是要感谢全社会的支持,包括各行业、公司,特别是这些演员。

时代周报:那其他部门呢?

黄建新:都很支持。我们看中上海的科协,它是受保护的“百年优秀建筑”,但因为它环境比较好,整个景的改造、布置、切割比较容易,所以从我们去上海前到拍完电影前前后后占了人家两个月,一个单位的人都被“撵”到招待所去办公了;还有总统府,在里边拍了一个星期,所有游客都得绕道走;有一场戏,车要从外面进入总统府门口,公安局把大半条路都封了,那可是南京最重要的一条路,简直堵得一塌糊涂……这些支持可不是钱能衡量的。

时代周报:听说连群众演员都很踊跃。

黄建新:有一次在东南大学拍戏,那天正好是冯小刚的戏,也不知道学生们从哪儿知道消息,有人就在对面楼上挂了一个横幅,写着:“连冯小刚也当演员了,我也要当演员!”把我们全都给逗笑了……有了这么多人的支持,这部电影的拍摄是空前的快乐,大家都很轻松。

质疑声不断:

外籍演员只有几个是我们的

《建国大业》从开拍第一天起,就有着各种各样的新闻和揣测,质疑集中在全明星阵容的用处、演员选择标准、台湾放映上,而对中影如此兴师动众拍摄主旋律电影,网友更展开丰富的想象,比如《建国大业》将被中国推荐入围奥斯卡,甚至有人认为中影会霸占超长档期“放自己的电影,让影迷爱看不看,不看没得看”。尽管《风声》的随后上映打破这个谣言,《建国大业》演员的国籍问题又出现了。

时代周报:如何把电影拍得让领导满意又让群众满意?

黄建新:我不想拍一部宣传片,我只想拍一部电影,《建国大业》是主流意识的电影,这你回避不了,但是它要有它的价值观,要有它的基本判断。就像在南京总统府,你会看到上百本关于蒋介石的书,他已经是中国历史里不可切割的一个人物,历史的开明使得我们把视野放开,能够对历史进行真实的复原。比如说电影里描写毛主席身边有一个毛人凤的手下,他使得侦察机能准确轰炸毛主席住地,结果正好赶上毛主席当天加班后吃了安眠药,怎么也醒不了,一路的轰炸,聂荣臻只好带着人抬着他跑,毛主席醒来还说:“我命大,你就炸不着我!”结果一个炸弹掉到毛主席屋里面去,真是个哑弹!这就是真的历史,不是编的,你说你看不看?光这部分内容已经让你很新奇了,再加上明星组合,对普通观众是很有吸引力的。

时代周报:这种电影是不是要受一个“传说中”的重大题材审查小组审查?

黄建新:是有这样一个小组,里面是以各方面的专家为主,但主要把关的是历史的真实性。在审我们片的时候就发现过错误,有一场戏是毛主席在野地里教他女儿练汉字,我们设计的剧情是在教两个女儿,结果专家说你错了,当时是在西柏坡,李讷已经回国,但是在哈尔滨,后来我们就把另外那个小孩改成是烈士的女儿。还有电影里毛主席在发表“五一口号”(1948年发布的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前说“无产阶级专政”,专家指出,这个提法足足早了8年,后来我们就改成了“工人阶级主导”。专家就是把住这些关的。

时代周报:《建国大业》这样的电影,是否空前绝后、不可复制?

黄建新:这个复制起来很难,因为它有很多因素:这个剧本写得让每个演员看完都觉得挺好,愿意加入;再加上中影集团在行业内的强大,包括韩总自己的个人魅力,还有创作班底的实力;但最主要的是,是建国60周年正是中国人自信最高的一个阶段,抵御金融危机、抗击自然灾害、主办奥运,这些都让人们特别有自信,在奥运会唱国歌的时候,我周围年轻人唱的声音比我们岁数大的都响亮……这些都是这个电影形成的综合原因,少了任何一部分都很难复制。

时代周报:目前海外卖片怎么样,是否会在台湾登陆?可不可能像网友说的会代表中国进军奥斯卡?

黄建新:海外销售的谈判一直进行得很不错,目前最早签完约的反而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亚洲也快签完了。台湾还真可能上映,现在有公司表示愿意发行,而且如果能放映应该也不会删减。因为台湾也有一个送审制度,我们目前后期还没制作完,完成后就要送审。如果能登陆台湾我觉得是挺有意义的一件事,我问过台湾的朋友,说你们1945年到1949年那段历史是怎么写的?他们说:“我们那很简单,不太说这一段,就一个‘沦陷’就完了。”我想真放映,他们会很有兴趣知道这一段时间发生过什么。至于(申报)奥斯卡,我还真不知道这回事。

时代周报:网友爆料说《建国大业》里20多位主要演员都加入了外国籍,你对这事儿怎么看?

黄建新:我看过了,那是一个假帖子,帖子里20多个明星里只有五六个是我们剧组的,其他根本和我们没关系,所以讲这个事儿没什么意义。而且就算来参演也没问题,这部电影其实是中华民族的范畴,不能这么窄地去看历史,难道因为孔子当时是鲁国的,那时候秦始皇还没统一中国,孔子就只属于山东而不是你祖先了吗?

时代周报:有没有想过有很多人除了把这个片子当成一个电影来看,还会当成一个事件来看?在骂声中票房增长?

黄建新:那跟我们无关,话题关我们什么事?我们拍戏就拍戏,话题是另外的意义上产生的,已经超出电影范畴了。的确好多电影都是这样,观众看完光骂,可票房不停往上升。其实这个就是乐意不乐意的事,买票看电影跟穿衣服一样,作为消费就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已经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的问题了。每个人的选择都不相同,这个看不上那个,那个看不上这个,其实都是没价值的说法。

 

   “感谢毛主席,感谢明星们”

电影圈里最近流行这样的问候:你演《建国大业》了吗?据黄建新介绍,其实一开始并没有想到能有这么多人:“最初只找了十几个明星,慢慢才多起来,当开始有二三十个明星的时候,有经纪人主动打电话问有没有合适的角色,这样互动就开始了。”出人意料的是,很多明星报名演出时都抢着演“国军”,原来国民党在1945年到1948年间按照美军设计换了三次军装,穿起来很漂亮,很多人都想穿。演“蒋经国”的陈坤临走时还特地问导演要走了原本给自己设计而没来得及穿的中将军服。

电影里“毛泽东”的扮演者唐国强是老资格“毛主席”,黄建新说他演得比以往都要好:“他这个岁数跟当年毛主席的岁数只差一岁,年龄感很到位,阅兵那一场戏,有些镜头可以乱真,连举手的角度都一样。因为我们电影经常在黑白、彩色中转换,一瞬间他挥手阅兵变成黑白的时候大家都以为是纪录片。”主要演员之外的其他演员首选是形象接近,其中最像的当属冯小刚的“杜月笙”,黄建新回忆自己进剧组时,一眼就看见剧组墙上一张杜月笙的大照片贴在墙上,旁边冯小刚角度一模一样的大照片也贴在墙上,“我一看到就笑了”。后来杜月笙的女儿跑去上海探班,一见到冯小刚的扮相,扭头就对自己儿子说:“还不快叫老太爷!”

也有长得不像的,比如陈坤和蒋经国就差距很大,可他靠表演能力完全创造出一个形象,黄建新说他是电影里的惊喜:“陈坤眼睛里有一种闪亮的东西,而他演的蒋经国正是年轻时刚从苏联回来介入政界的那一段,蒋经国当时是苏联红军的中尉,充满了虚幻的理想,带着激情去处理事情,陈坤把这个演得很强烈,到最后蒋介石制止他时,他很讶异的一瞬间眼神,把委屈的感觉演得很好,等于出离形象塑造了人物。”

在公开场合曾表示“跳崖也愿意演”的周星驰,曾前后打过两次电话给黄建新说:“你为什么不要我呀?”不过因为周星驰不像其他演员总待在内地,等到他有时间时,剧组这边已经停机了:“有人说随便拍两下,后期接个背景就行,可那就不负责任了,你请人来就应该给他找个合适的位置。”看来,希望在《建国大业》里重现周星驰多年前的跑龙套“宋兵乙”的风采是不可能了。

每个明星无论戏份多少,准备得都很认真,哪怕只有几句台词都会说:“导演,我有六套想法,我给你演一遍你来选。”比如姜文为了演好“毛人凤”,研究了后者所有的资料,第一天来了他敬礼时,我说你这礼敬得不像国军的礼。他说:“其他人都是英美军系,毛人凤是留日的,留日军校出来的人所有的都是日本人的习惯。”所以姜文塑造的“毛人凤”有很多细节,比如敬礼时屁股撅一点,个性一下就出来了。黄建新感叹道:“好演员为什么是好演员?他有天分不假,但下的工夫一定比别人多,他连一个小角色都研究了个透才来表演,所以这么多好演员来,你能不兴旺吗?”

黄建新导演透露,这些明星如果都按市场价出演,打了一半折扣也要四亿多,如今他们无偿奉献对电影是很大的一个保障:“我对姜文说,这部电影第一感谢毛主席,第二感谢明星。”



记者手记

一遍看剧情,一遍数明星

由于后期还没做完,黄建新只放了电影里约半小时的一段给时代周报记者看,包括了民主联合政府破裂、闻一多遇害、冯玉祥放逐出国、蒋介石当选总统、延安失守、共产党反攻等众多历史事件,众多剧情来不及展开,只能由字幕交代大事件,即使大学里中国现代史课程成绩不错,记者还是看得眼花缭乱。相信这也是成片中的一个软肋,一个商业片的时长里,国共、民主党派三方都涉及的叙事线索,那么多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在保留故事的维度时,一定会牺牲掉故事讲述的精度。不过黄建新透露说,在电影频道会播出3个多小时的完整版,那个版本应该会更从容。

明星的作用因此体现出来,一张家喻户晓的脸常常能让本来蜻蜓点水的叙事变得深刻起来。比如吴刚演的闻一多,在慷慨激昂的关于李公朴的著名演说后立刻被暗杀,但一分钟就足以树立风范。黎明、王学圻、胡军、陈坤、黄圣依等在本段都有出现,最精彩的要数陈凯歌扮演的冯玉祥,他鸣枪吓跑为非作歹的国民党士兵那段表演,动作干净洗练,气势雄壮,好演员啊……令人欣慰的是,至少在这段电影里,明星的表现并不跳戏(不入戏),和剧情结合得很紧,每个人出现都不突兀。这也同时给观众提出了难题—是不是《建国大业》需要看两遍?一遍看剧情,一遍数明星?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义乌的暴富神话难复制:年轻人疯狂涌入,最赚钱的可能是房东
一个大模型引发的停牌:商汤科技股价为何一日暴涨30%?
投资亏超8000万元,沃森生物一季度净利大跌逾九成,刚终止一款新冠疫苗研发
北京车展今日开幕!合资自主齐上新,智驾“普及风暴”进行时
扫码分享